江苏城市综合实力PK结果出炉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ang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知乎上曾经发生一场精彩绝伦的“论战”,主题是“南京和杭州,哪一座城市潜力更大”。两位大神“王启超”与“葉神月”过招数十回合,每一条回复都引经据典、对仗工整,非但看不到粗俗对骂的踪影,反而文艺范儿十足,着实惊呆了无数网友,并引得众人纷纷围观,而这场“论战”也被誉为史上“最文艺辩论会”。
  战果如何暂且不表,但就南京来说,除了要面对隔壁邻近省会城市的竞争压力外,在省内同样有个实力强劲的城市在“虎视眈眈”。
  这个“劲敌”就是苏州。
  早在300多年前,南京和苏州就开始暗暗较劲了: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江苏”一称问世,其名源于“江宁府”与“苏州府”的首字,江宁府是南京的古称,可见彼时的南京和苏州一字齐肩、携手并进;时至今日,南京虽然贵为省会,但江苏的简称“苏”,仿佛又在不断提醒着人们,苏州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容忽视。
  那么,南京和苏州,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江苏“一哥”?我们不妨对此做个全方位的深度剖析,并简单给出评分,也希望各位看官对这两个城市多一些了解。

经济实力


  首先,决定一个城市根本地位的是经济状况,而南京和苏州,都是不折不扣的经济强市。



  从经济总量上看,苏州的实力要明显强过南京,即便放眼全国,苏州都是佼佼者。具体而言,苏州的GDP于2011年突破万亿大关,成为第六个“万亿俱乐部”成员,只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天津之后;而到了2016年,南京才加入这一阵营之中,而同年的苏州GDP已超过1.5万亿元(参见图1)。2018年,南京和苏州的经济规模分别为1.28万亿元和1.86万亿元,在全国城市GDP排行榜中分别是第11名和第7名。



  苏州经济体量之所以如此庞大,其下属四个县级市居功至伟。2018年,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太仓联手贡献了苏州1.86万亿GDP中的1.03万亿,占比超过55%。而在赛迪顾问发布的《县域经济100强(2019年)榜单》之中,这四个县级市悉数位列前十名;其中,昆山已是连续多年高居榜首,而张家港和常熟也分列第三、四名,足见苏州各区域经济发展之全面,这也成就了苏州“地级市之王”的江湖地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增速上,南京已经连续7年高于苏州,特别是最近3年,苏州GDP增速逐年下滑,而南京则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因此,虽然南京的经济盘子在短期内难以實现对苏州的超越,但如果能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南京同苏州差距将会不断缩小,甚至在若干年后实现反超也是可能的。



  如果说GDP是城市的“面子”,那么财政收入就是城市的“里子”。根据《第一财经》统计的2018年各大城市财政收入情况,南京和苏州的“钱袋子”都表现出色,增速分别高达15.6%和11.1%,在各大城市中分别排在第10位和第6位(参见表1)。与GDP相似,苏州的财政收入规模更高,但增速上不敌南京。
  结论:经济实力上,南京8分,苏州10分,苏州胜。

居民生活


  经济总量的统计指标并不足以充分反映一座城市的实力,因为会受到人口基数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故有必要再从人均经济指标上做一些判断。
  数据显示,在人均GDP方面,苏州一直都要好过南京,不过近些年二者的差距有逐年缩小之势(参见图2)。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便是初等发达国家水准,达到3万美元以上即为中等发达国家水准;而2018年,苏州和南京的人均GDP分别为173765元和152886元,折合为美元则约为2.62万美元和2.31万美元,均已达到初等发达国家水准,经济发展极具基础和底气。



  不过,严格意义上讲,人均GDP不能充分反映居民生活状况,用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来衡量要更加贴切。有意思的是,在这两个指标上,南京的数值均领先于苏州,充分体现出南京的发展质量更高,居民更加享受到了城市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百姓获得感更强(参见图3)。而苏州的经济增长对于民生改善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弱,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结论:居民生活上,南京9分,苏州8分,南京胜。

主导产业


  分析完经济规模,再来看产业结构。
  从数据上看,目前两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均呈现出“三二一”态势,且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比重皆超过了50%(参见图4)。不过,南京的第三产业发展显然要比苏州迅速得多,其比重在2008年就迈过了50%的关卡,2018年更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61.4%。



  相比之下,苏州的第三产业占比到2016年才超过半数的份额,而后该数值不升反降,由2016年的51.5%降至2018年的50.8%;而同期苏州的第二产业(工业)份额由47.0%上升至48.0%,反映出工业在苏州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进一步对比两市的工业增加值,可以看到,苏州的工业规模要明显胜过南京,其数值是后者的二倍有余(参见图5)。虽然南京的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先进制造领域一直表现出色,但苏州的工业整体实力更为强大。



  究其原因,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与上海浦东开发的契机,大力吸引外资和台资入驻,以包括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在内的多个产业园区为支点,不断致力于工业和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工业园区,在区区2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8万多家企业,其中有全球500强企业8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0多个,“国字号”科研院所12家;通过学习新加坡的先进管理经验并持续改进完善,现已形成了“以注重规划先行、突出先行先试、坚持开放创新、强化亲商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为主要内涵的园区经验,更是连续三年(2016~2018年)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一,并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典范案例之一。而这一“园区经验”,与“昆山之路”和“张家港精神”并称为苏州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法宝,共同为苏州工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
  至于第三产业,我们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和商贸零售领域分别加以讨论。





  从金融业上看,虽然南京的绝对规模不如苏州,但其在城市经济中的分量却要重得多,2017年,南京金融业占GDP比重超过11.5%,显著高于苏州的8.21%(参见图6)。事实上,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评估中,南京金融产业绩效排在国内城市第四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而在最新公布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南京首次上榜,并力压杭州等劲敌,苏州却榜上无名。南京金融业的雄厚实力可见一斑。
  再以商贸零售为例,南京不仅是六朝古都,更是商家必争之地。从夫子庙到湖南路,再从桥北到仙林,处处商圈林立,尽显泱泱金陵繁华;而孙中山铜像坐落之处、拥有百年历史的新街口广场区域,更是有着“中华第一商圈”的美誉,其影响力之大,放眼全国乃至放诸四海皆可以称一道二。得益于此,南京市民的日常消费与休闲娱乐气息极为浓厚,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均是繁华无比,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南京的人均GDP不如苏州,但人均消费支出却要旺盛得多。
  苏州的商业氛围要比南京逊色一些。此外,苏州人的“夜经济”也不繁华,除了和当地人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有关外,多少也受到商业氛围不浓厚这一原因的影响。
  结论:主导产业上,两个城市结构不同,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较为均衡,苏州则是工业实力极为雄厚,均为9分,平手。

人口规模与结构


  在经济活动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从基数上看,2018年南京与苏州常住人口分别为843.6万人与1072.2万人,前者达到了“特大城市”标准,后者则直接进入“超大城市”阵营之中(参见图7)。不过,近些年来,南京与苏州的人口数量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2006年南京比苏州少90.8万常住人口,而到了2018年该数值变为228.6万。考虑到苏州的非户籍人口比南京多出220万人,这说明了苏州对于外来人口的聚合能力更强。





  再看人口结构。当前,南京与苏州的人口老龄化态势正逐步深化。根据中商情报网发布的数据,2017年南京和苏州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达到11.88%和10.79%,均显著高于7%的老龄化基准线,南京相对更为严重,这或将对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小觑的负担。
  结论:人口规模与结构上,考虑到苏州超过千万的人口基数,南京8分,苏州9分,苏州胜。

企業对比


  企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和主体,南京和苏州能够成为经济大市,诸多优秀的企业与企业家们功不可没。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江苏共有49家企业上榜,其中苏州有11家,南京有8家(参见表2、表3)。从营收上看,南京的苏宁控股和太平洋建设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苏州虽然没能出现如此庞大营收规模的公司,但营收在1000亿元以上的共有5家,多于南京的3家。也就是说,苏州颇具实力的公司数量更多,且发展态势较为均衡,而处于引领地位的巨头型企业则坐落于南京。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考察两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毕竟,民营经济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活力及创造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苏州和南京都是民营企业大户,在上述两张表中的绝大多数公司都是民企。不过,苏州的民营企业阵营更为庞大,这从另一份《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可窥见一斑:苏州共有23家企业入围榜单,位居江苏省第一,而南京只有9家上榜。不仅如此,苏州还有26家企业登上了《2019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上榜企业数量仅次于杭州和深圳,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名第三,这也再度印证了苏州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不容小觑的整体实力。
  另外,截至2018年末,苏州共有上市公司135家,数量居全国城市第5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而南京只有84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苏州的经济和市场更具活力。
  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南京企业的整体实力比苏州逊色很多,这与两座城市不同的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有很大关系。就像我们在前文中分析的,南京的产业竞争力更多体现在贸易、金融等服务业层面,而苏州则是典型的制造业重镇。所以,还是应客观全面地评判不同城市的企业现状。
  结论:企业对比上,南京8分,苏州10分,苏州胜。

交通运输


  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而交通运输是一个颇具价值的衡量指标。
  在机场建设方面,苏州这样一座直逼2万亿规模GDP、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竟然一直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用机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苏州已被相邻城市的既成机场“包围”,包括上海的虹桥和浦东两座超级机场、无锡硕放机场、嘉兴机场、南通兴东机场等等,再加上苏州的空域一直很紧张,导致建设机场的计划长期被搁置。
  反观南京,禄口机场堪称江苏省的门户,2018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85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高达36.5万吨,总航线数达到260条以上,国际航线也形成了辐射亚洲、连接欧美、通达澳洲的格局。这些远非苏州所能比拟。



  在地铁运营方面,截至2018年底,苏州共有地铁运营线路3条,运营里程120.7公里,日均客流接近90万人次。相比之下,南京已开通地铁运营线路10条,运营线路长达176.8公里(参见图8),日均客流量超过300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至2030年,南京地铁规划建成25条地铁线路,总长1011.2公里。由此可见,南京拥有着更加完善的地铁网络,在缓解市内交通压力、构建城市公交网络方面产生了极大的效益。
  此外,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上看,南京城区马路相对宽阔,无论是开车还是公共交通都要更为舒爽,而苏州的公共交通在便利度和舒适度上要稍逊于南京。
  结论:交通运输上,南京10分,苏州6分,南京胜。

人文环境


  文化是城市最显著的IP,决定了城市的人文魅力,环境体验则是城市的脸面,直接决定了外地人对它的观感。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典型的江南水乡所在地,民间盛传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对苏州自然人文景象的极佳褒奖,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名句,更是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尽的美感。



  从数据来看,苏州拥有60多个A级景区,其中包括8个5A级(金鸡湖景区、拙政园、周庄古镇、同里古镇、虎丘山、留园、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太湖),2018年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601亿元,增长11.7%,旅游总人数1.3亿人次,比前期增加了近1000万人次。
  至于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身为古都的南京在文化魅力与历史底蕴方面丝毫不亚于苏州。夫子庙内,文人雅士饮酒赋诗;秦淮河畔,浆声灯影斑斓;老巷子里的寻常生活和藕断丝连的民国风……南京的骨子里依然保持着处变不惊的优雅。56个国家A级景区、2个5A级景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同样支撑起南京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根據《第一财经》发布的《2018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南京和苏州分列第八名和第十二名,一个是深沉的“六朝古都”,一个是曼妙的“江南意象”,彼此处于伯仲之间。
  结论:人文环境上,二者各具特点,均得9分。

科教实力


  科教是一座城市的人才库和智力资源,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座城市长远的竞争力。
  就苏州来看,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目前仅有一所“211工程”院校——苏州大学,此外还有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特色院校作为点缀。
  相比之下,南京的教育资源要丰富得多,“211”、“985”大学云集,其中不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这样的名校。在全国双一流大学排名中,南京仅次于“教育第一城”的北京(29所)和国际大都市上海(13所),以12所的数量排名全国第三位(参见表4),科教实力堪称强悍。
  结论:科教实力上,南京10分,苏州7分,南京胜。

科技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苏州的科技实力更多地体现在企业层面,主要依托于苏州工业园区这个高新技术企业的云集地。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247.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77.1亿元,新登记企业15007家,专利申请17087件;发明专利申请6675件,发明专利授权2043件。在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榜单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列第一;在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地区中,园区同样在列。数据的背后,是苏州的工业实力的不断跃升,亦是其从“世界工厂”向创新高地升级的体现。


图:雪后苏州

  南京的科技实力则体现在基础研究上。得益于本地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南京的科研水平放眼全国都鲜逢敌手。根据英国《自然》增刊发布的《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报告,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南京高居第12名,国内则位列前三名,仅次于北京与上海;而杭州在榜单上只排名第33位。可见南京“天下文枢”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结论:科技水平上,两个城市性质不同,按平分秋色对待,均得9分。

城市吸引力


  最近两年,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城市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抢人大战”热潮,而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强调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不断放宽落户限制。此时,当落户逐渐不再是问题时,想要吸纳更多的人才,势必需要依靠城市的吸引力。
  根据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人才吸引力报告》,2019年三季度,南京和苏州的平均薪资分别为7991元和7327元;在人才吸引力指数方面,南京为2.05,已经连续多个季度稳居全国第七名,但苏州连前15名都未能挤入(参见图9)。可见南京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要显著胜过苏州。
  结论:城市吸引力上,南京9分,苏州7分,南京胜。

结语:


  谁才是江苏“一哥”?
  综合来看,苏州在经济规模、企业活力、工业实力等方面优势明显,而南京则在居民生活、金融商贸、科教实力、科研水平、文化底蕴、城市吸引力等多个方面更胜一筹。
  如果非要给二者分个高下,那么不妨参考前文中各项指标的评分总和——南京89分,苏州84分,南京的综合实力更强。当然,笔者的打分难免会带有主观色彩且不够权威,而每个人对于不同城市的感知和评价也不尽相同,故分数仅供参考。
  更进一步,倘若跳出上述指标来看,南京不只是江苏的省会,还顶着“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等一系列头衔,其政治经济地位要遠远高于苏州。再加上南京经济增势更强,城市底蕴更厚,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苏州的经济实力胜在当下,南京的广阔前景更值得期待。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省份当中能够同时拥有至少两个明星城市也是一种幸福,更何况除了南京和苏州之外,江苏还有无锡、南通等经济强市。如果从城市群的思维来理解,城市之间不管如何竞争,协同发展终归是大势所趋;而站在全局上看,江苏省“多核协同引领”的大棋,要远比“谁是一哥”来得更有意义。
  或许,原本就没有所谓的“一哥”;亦或许,每个城市都在扮演着“一哥”的角色。
其他文献
时间:刚到上海的第二天  任务物品:一袋垃圾  投放目标:小区另一边的垃圾房  可能出现的障碍:执勤的上海大妈大爷  我假装在小区里散步,不经意间渐渐靠近垃圾桶,一边回忆着手里这袋干垃圾里有没有分类不当的部分:纸巾,包装盒,掉落的头发……守卫垃圾桶的大媽大爷们会要我扒开垃圾袋给他们检查吗?他们手里是不是举着二维码收罚款?会对我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吗?  200米……100米……50米……看到垃圾桶了!
期刊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要求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而数字经济就为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数字文旅产业正成为促进當前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新型业态成长的重要手段。  在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数字经济既是引领实体经济创新的引擎,也是助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抓住机遇,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
期刊
《隶书团扇·清状元王寿彭语》 50×50CM 色宣 2014《行楷·厚德载物》 180×45CM 色宣 2018  中国书法是特殊的艺术,其特殊性不仅体现在以单纯的黑白形式表现出了无穷的内涵,而且更附载着文化的意蕴。没有哪一种艺术可与书法相譬比,其数千年伴随着日常实用而左右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以至于上到帝王,下至普通文人士子无不曾究心其中。自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书法的实用功能日渐式微,并危及了书
期刊
马志毅:男,法学博士,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处长,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北京市经济法学会副会长。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保护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中办国办文件多次提出,要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
期刊
面对财富管理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今年以来,华泰证券以投资顾问业务为阵地,持续打出了一波转型组合拳。继五月在业内率先推出场景化投顾服务评价后,投顾满意度评价也于近日正式推出。通过建立更多维、更全面的投顾服务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投顾服务质量提升。  此前,投顾服务评价主要是由场景触发的单次评价,在投顾为客户提供服务后,通过投顾工作平台触发评价,并在涨乐财富通App上推送给客户,让客户在服务感知较强
期刊
十多年前,我们跟随一个民间摄影队到贵州采风。在偏远的小山村,汽车无路可走,只能靠村里有限的摩托车往返接人。可一路上我们的手机信号很好,一位摄影师不由对着山顶上高高的基站感叹道:“中国移动能把铁塔竖到这个地方,真是了不起!”  看了本期封面报道《新时代“驿使”故事》,终于知道移动人是如何将铁塔竖到悬崖关隘、雪域高原之上,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肩扛手抬、攀爬调试的事迹让人欽佩,但更打动我们的是这些移动人在恶
期刊
八月中旬,和先生一起送儿子去大学报到,呆了四天,发现确实如儿子所言——其实不用家长送,新生报到的注意事项早就在学校网站发布了,进了学校大门各项指示标得明明白白,还有不少高年级学生做志愿者,我们此行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忙打扫了宿舍卫生和为各项餐饮购物活动买单,其他时间都是跟在儿子屁股后面看着他办理各项手续,于是在儿子如释重负、好走不送的眼神中踏上归程。第二天一早起来,他爹的嘴角赫赫然起了一簇圆润的小水泡
期刊
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傈僳族乡美乐村委会,一位傈僳汉子,带领群众开动脑筋,顽强拼搏,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美乐村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不足1000千元,上升到现在年人均4000 元,展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他就是被人们称作傈僳山寨脱贫领路人的美乐村党总支书记谢良忠。探索 走出一条发展路  美乐是一个坐落于老君山深处
期刊
2019年8月,一年一度的医药行业年度盛典“西普会”在海南博鳌盛大举行,“健康中国·品牌榜”系列榜单隆重揭晓。华润紫竹药业旗下计划生育用药及口腔类用药两款产品凭借良好的口碑及市场占有率荣登多类别榜单。此次获奖再次展现了华润紫竹药业及其产品的品牌价值和行业的高度认可,见证了企业经年累月的坚守、创新与沉淀铸就。  奋斗铸魂,凝缩近半世纪时光。华润紫竹药业前身为1969年建厂的北京市第三制药厂,历史的画
期刊
日前,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传来佳讯,“互联网+”招投采购实现了技术创新,一些先进技术成果得到推广运用。该技术的创新运用,为招标采购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规范化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径。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在“互联网+”招投采购技术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的创新应用,该平台协同全国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电子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行政监督平台及有关研发建设营运主体,运用手机扫码数字身份认证、区块链、大数据等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