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地皮

来源 :时代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45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N局破旧的办公楼前,我的心都凉了。
   我被交流到N局当局长。这次县里对各局头头进行大调整:凡任职五周年的正科职一把手一律交流轮岗。我一直在S局干得好好的,如果不是轮岗,我打死也不愿意到清水衙门的N局任职。县委组织部长找我谈话时明确地说:“这是组织的决定,没有价钱可讲,如果不去,就地免职。”我心里很来气,我又没犯错误,凭啥要免职?尽管不痛快,但我不敢当面顶撞部长。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N局的办公条件如此糟糕。N局,虽有独立的办公楼,可这算办公楼吗?我直摇头。这是一栋又矮又旧的二层砖混结构的老房子,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底层是几间店铺,对外出租,所收租金用于弥补不足的办公经费;N局机关设在二层,实际上,办公场地并不宽敞。全局三十号人马,挤在屈指可数的几间屋子里办公。连我这个当局长的也不例外,没有单独的办公室。我和三个副局长在一个屋子,挤得几乎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就连轻轻放个屁,彼此都能听到。
   我自然很怀念以前在S局主政的日子。那是个肥水单位,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S局有一幢鹤立鸡群的现代化办公大楼,我有一间豪华气派的局长办公室——办公室套着接待室、休息室、洗漱间,多舒服多自在。俗话说:“吃了糖来吃蔗唔甜。”如今,我调到N局这个鬼地方,与S局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我心里落差很大,好像从天上掉到地上。
   因为和几个副局长挤在一个办公室,我感到很不习惯很不自在。比如说每天,接打手机,遇到不方便让别人听到的话,我得跑到走廊上,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有下属单独向我汇报工作或外人来找,其他副局长只能借口出去。总之,我和三个副局长一块办公,难免互相干扰,彼此之间觉得挺尴尬。
   更让我苦恼的是,整个办公楼不光狭窄,且破烂、阴暗。由于是最顶层,上面虽有一块铁皮,隔热效果并不好,一到夏天,整个机关热得要命,好在安装了空调,否则不知如何办公。到了雨季,经常漏雨,墙壁上到处渗水,弄得湿漉漉的,时间一长,墙上便生霉起泡。我也没办法,只能让手下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修修补补。外单位的好友跑来局里看我,没少笑我:“邝局长,你这里像个贫民房。”弄得我很没面子。
   我下决心改善办公条件。
   我专门跑到县长左益明那里反映情况。左县长当县委副书记分管党群工作时,我是左县长的秘书。左县长一直很赏识我。
   不久,左县长亲自来局里视察。他当场拍板:由县里划拨一块地皮和专项资金给N局作新建办公楼,现有的N局老楼将由县里收回。
   顿时,我像打了鸡血似的格外精神。
   我带着班子成员来到县里划拨的地皮上现场办公。这里地处城东新开发区。置身于这块空地上,我兴致勃勃,规划着美好的蓝图:“我们将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建一座现代化办公大楼,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班子成员像鸡啄米般地点头。
   我还在脑子里规划着局长办公室如何布摆,比如说,正面的墙上得挂一幅名家的字或画——不,就挂一幅与左县长的大合照!要不,还是挂左县长的墨宝——让左县长题写几个字,这样就更有含金量了!
   正准备向发改局送新建办公大楼的立项报批材料的时候,上头突然来了文件:党政机关新建楼堂馆所一律叫停。
   一下子,我像挨了一闷棍。
   好长时间,我的心态都没调整过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想开了:反正单位又不是自己的祖宗业,不让建办公楼,就随他去!
   日子如流水一般过去。
   我依旧做我的N局局长,依然领导着几十号人马在那栋外墙有些裂缝的老楼里办公,依然和三个副手挤在一个屋子。
   这年冬,市专项督查组突然对全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进行随机督查。当他们来到我所在的N局时,感到惊讶甚至震惊:眼下,不少单位耗费巨资,盖起了一座座豪华超标的办公楼,而且互相攀比,比阔气、比排场,有的装修堪比星级酒店。而N局办公楼之破败,办公室之拥挤,在全市党政机关中算得上是办公条件最差的。滴水可见太阳,这从中反映出N局领导班子严以律己,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廉洁从政,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市督查组将我们N局树为“为民务实廉洁”的典型,在全市通报表扬;同时对超标准建豪华办公楼和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不久,我被平调到县纪委。一年后我家祖墳上突然冒出青烟,我被提为纪委副书记,成为县五套班子领导成员,这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
   闲时,我独自一个人来到城东新开发区,那块地皮依然是块空地,到处杂草丛生。我想,假如当初在这块地皮上建了办公楼,不知自己的前景和走向如何?
其他文献
去过皖南之后,那古色古香的宏村和西递就像是我前世的故乡,我更加喜欢安徽了。其实在去皖南之前,我就很喜欢安徽。当年诗歌的圣坛《诗歌报》也是安徽的,再说,我的诗歌就是被《诗歌报》一次又一次推出来的。人总是要有点私心的,对我来说,不喜欢安徽就是忘恩负义,不喜欢安徽人也算忘恩负义。再说,诗人海子就是安徽人。但我没有和一个安徽的小说家打过交道,原因很简单,我还没有开始写小说。2004年3月,因为写了小说的缘
四十不惑,我还能听到  身体里浪花奔涌  鸣笛声还会准时提醒  阳光下的老房子  一场雪后,仿佛都是簇新的  亭子里,年轻姑娘  都还美好。野地里  那些没有越过寒冬的,已经死掉  越过的,又能开一季的花  江边读过的旧报纸  化為齑粉。一个刚用过晚餐的人  为何饥肠辘辘  我丢出一粒小瓦片后  很多事物就消失了,再也不见
雪花落在纸上,她不哭不笑  踩出嫩嫩的小脚丫,蹒跚的字词  吐出口红,长出骨头  淡淡的暗香,三三两两地  摇晃着无声的世界,空白之处  有风在喊着一些人的名字  相知相爱的人  可以跨越古今,即使零落成泥  至少可以吟著一缕香魂触摸春天  毕竟,人间的冷漠怎抵一枚新词的问候
上 部  运河湾里的稀罕话  稀罕话,不稀罕,啃着棒槌当鸡蛋。  鸡蛋清,鸡蛋黄,剥了外壳找不到瓤。  瓤呢?叫棒槌吃了。棒槌嘴呢?叫鸡蛋堵上了。  第一章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第二天,运河湾里还是落的酷霜,酷霜把运河湾罩得白茫茫的,看着枝枝丫丫都在一夜之间变老了。但是寒气只持续到半晌,接着就被白亮的太阳赶跑了,刚刚还凝结在茅草丛上的霜雪眨眼间又不见了,茅草丛还是蓬松着,还是橘黄色土黄色掺杂着。还
1  那些披挂的果实  在爬满父亲植下的篱笆后  顺着铁丝,爬上我的窗棂  一条条长形凸形体  像凸凹不平的思想  挂在风中,挂在夜里  与月形叶子  串成夜语的风铃  你听,叮当,叮当  绵绵细语  像闪光的星星在耳语  像吹来的海风拂上脸庞  沙沙沙,簌簌簌  一片宁静  一地月光   2  我爬上阳光的高处,摘豆角  那些光阴的冰凌,像冰火铃铛  挂在风中,充斥煎熬的自豪感  紫色豆花在风
我自幼生活在与故乡齐鲁大地隔海相望的韩国,对韩国正规教育中的“民族主体性”、“民族身份认同”等观点印象深刻,但提倡吸收外来文明之精华的教育,在今天的韩国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韩国国史教育、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教育,在这些直接影響到受教育者人文情怀培养的知识海洋里,无论畅游到哪里,每每都能看到中华文明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感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五岳之首”的泰山文化对韩国的影响不容
黄昏遇雨  如果灵感突如其来  我会用一张白纸,将它安静接住  而黄昏时分一场突如其来的雨  被大地接住  我却惊惶失措。在天空与大地之间  此刻只适合雨表达  灯光还在路上  多像乞讨春天的盲者,一个黑色幽默  命运手里的伏笔,或者病态的隐喻  尴尬而多余  有被随时清除的危险  烟雨  烟雨是江南的一件披肩  故乡,一枚最干净朴素的词  小隐在当地一句农谚里  当我清明回到故乡,说出烟雨  嘴
第一章 光明之门  多年之后,周剑鸣依然无法忘却那个黄昏在鲁南小城临沂看到的那片云朵,它像一副少年的肋骨,枯瘦如柴,和翅膀有关,和飞行有关,冥冥中带着某种启示和指引。时至今日,他仍然惊讶于它的不可名状以及它背后那片天空的深不可测。天空和云朵之间仿佛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充满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指引他再次回到那个记忆中无法安放的师大。  新生入学,胖三被分在梅园416寝室靠窗的上铺。因为来得晚,其他两
桐花落了,子规已啼遍青山与原野了。远方的游子啊,是不是已经归家了?  初识桐花,是在回老家为祖先扫墓的路上。清明时节雨纷纷而下,乡间小路泥泞难行。间或抬头,望见高树上未曾识过的淡紫色花,不知为何心中生了古意。  淡淡远山,缓缓田埂。氤氲的雾霭笼罩着润泽的山野,模糊了天地的界线,好似一幅轻描淡写的水墨古画。田间的油菜花已结了籽,前些天还是大片的黄,如今只是零星地洒在嫩绿的荚果之中了。乡野的丘陵上多生
《时代文学》坚持与人民同频、与时代共振,努力筑就作家的成长摇篮,努力打造读者的精神家园。   “时代潮”:以刊发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呼声,书写强国梦想的报告文学和非虚构作品为主,兼及其它反映现实、贴近生活的各类体裁作品。   “名家侧影”:每期聚焦一位重点作家,由作家新作、作家创作谈、作家评论、作家印象四个小板块组成。   “实力榜”:全国一线或实力作家作品。   “八面风”:国内優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