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发现疑难问题,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重视不够,对学生预习什么,怎样预习缺乏正确的指导。还有的教师认为,小学数学的很多例题浅显易懂,一看就会、一点就透,如果学生提前预习了课本,这些问题和方法就会在他脑海中先入为主,课堂上学生往往会照本宣科地回答问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呢?
一、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养成坚持预习的习惯
由于小学生学习和理解能力有限,因而在培养其预习能力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其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引起学生厌学的情绪。在预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按步骤进行,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预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数”前,可布置学生回家利用火柴棒或者牙签,先数出10根,捆成1捆,再数出10根捆成1捆。说说1捆就是多少根?是几个1根?几个10根?把数的过程给爸爸妈妈看一看,再说一说。这个预习任务简单,是一年级孩子能完成的,而且有了家长的观看,孩子会更加认真,若是有个别不会的孩子也能很快得到家长的帮助,这样就能在课前解决了“十个一就是一个十”的学习重点。所以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从易到难,从单个到综合,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预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按照步骤进行分层预习,强调在预习过程中理解的重要性
首先,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在预习之前,教师要指导他们主动思考,联系生活中的有趣案例转化为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三角形面积》一课中,经过了解,学生大多能说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但对公式的推导过程却不理解。在布置预习中,教师可以这样激励学生:探索知识的本源,才能将知识灵活运用。教师具体为学生列好预习提纲:1.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2.可以通过平移、旋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看看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4.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想想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样的?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而且形成了应用意识,提高了实践探索能力,发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也得到很大提高。
其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身边的生活实例来解释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均源于生活,是由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抽象而来的。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中的《观察物体》前,可让学生用五个骰子组合出不同的形状,启发学生摆出多个从同一个面看同样的形状的物体,并把它画下来。
再次,让学生尝试解答例题。运算是小学数学课本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算理的获得大多来自教师的传授,但有些计算法则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学而内化。例如分数除法的学习。课前将预习内容发给学生。“将4/5升果汁平均分给4位小朋友,每人能喝到多少果汁?温馨提示:可以利用画图、说理、计算等方法解决。”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例题,根据旧知逐步过渡到新知。如:学生可能画出一个长方形,如图所示,学生通过画图得出将4/5升果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得到1/5升。4/5÷4=1/5。根据这个答案,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算式,想想不画图怎样得出答案,算式还可以怎样转化?让学生主动尝试解答例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有足够多的探索思考的时间。在迷惑与纠结中豁然开朗,是对知识本质掌握的最大幸福感。
三、积极开动脑筋高效预习,预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考虑到预习是一个自学的过程,缺少了教师的辅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预习不全是自学,需要投入自己大量的思考,要将自己在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做好记号,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不要失去学习的信心。当老师在课堂上讲到这些关键问题时,学生要认真吸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及时检验预习效果
在前期的学习中,自学有一定的成效,但需要及时检验预习效果,它是提高学生预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小学数学知识带有一定的工具性,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算法都是在小学数学中习得的。学生在预习阶段初步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但是否真正掌握了需要靠检验来说话。教师可以在一堂课之前出简单的练习来检验预习效果,这样学生会思考在预习中的不足,而且方便教师发现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共同的问题,在讲课中可以教师就可以把握侧重点。
(责编 袁 妮)
一、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养成坚持预习的习惯
由于小学生学习和理解能力有限,因而在培养其预习能力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其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引起学生厌学的情绪。在预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按步骤进行,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预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数”前,可布置学生回家利用火柴棒或者牙签,先数出10根,捆成1捆,再数出10根捆成1捆。说说1捆就是多少根?是几个1根?几个10根?把数的过程给爸爸妈妈看一看,再说一说。这个预习任务简单,是一年级孩子能完成的,而且有了家长的观看,孩子会更加认真,若是有个别不会的孩子也能很快得到家长的帮助,这样就能在课前解决了“十个一就是一个十”的学习重点。所以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从易到难,从单个到综合,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预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按照步骤进行分层预习,强调在预习过程中理解的重要性
首先,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在预习之前,教师要指导他们主动思考,联系生活中的有趣案例转化为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三角形面积》一课中,经过了解,学生大多能说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但对公式的推导过程却不理解。在布置预习中,教师可以这样激励学生:探索知识的本源,才能将知识灵活运用。教师具体为学生列好预习提纲:1.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2.可以通过平移、旋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看看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4.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想想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样的?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而且形成了应用意识,提高了实践探索能力,发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也得到很大提高。
其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身边的生活实例来解释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均源于生活,是由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抽象而来的。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中的《观察物体》前,可让学生用五个骰子组合出不同的形状,启发学生摆出多个从同一个面看同样的形状的物体,并把它画下来。
再次,让学生尝试解答例题。运算是小学数学课本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算理的获得大多来自教师的传授,但有些计算法则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学而内化。例如分数除法的学习。课前将预习内容发给学生。“将4/5升果汁平均分给4位小朋友,每人能喝到多少果汁?温馨提示:可以利用画图、说理、计算等方法解决。”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例题,根据旧知逐步过渡到新知。如:学生可能画出一个长方形,如图所示,学生通过画图得出将4/5升果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得到1/5升。4/5÷4=1/5。根据这个答案,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算式,想想不画图怎样得出答案,算式还可以怎样转化?让学生主动尝试解答例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有足够多的探索思考的时间。在迷惑与纠结中豁然开朗,是对知识本质掌握的最大幸福感。
三、积极开动脑筋高效预习,预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考虑到预习是一个自学的过程,缺少了教师的辅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预习不全是自学,需要投入自己大量的思考,要将自己在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做好记号,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不要失去学习的信心。当老师在课堂上讲到这些关键问题时,学生要认真吸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及时检验预习效果
在前期的学习中,自学有一定的成效,但需要及时检验预习效果,它是提高学生预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小学数学知识带有一定的工具性,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算法都是在小学数学中习得的。学生在预习阶段初步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但是否真正掌握了需要靠检验来说话。教师可以在一堂课之前出简单的练习来检验预习效果,这样学生会思考在预习中的不足,而且方便教师发现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共同的问题,在讲课中可以教师就可以把握侧重点。
(责编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