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单位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也日趋复杂。作为单位的重要职能部门审计部门,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加强和完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更好的配合单位其他部门做好各项工作,实现审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积极思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单位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
l.管理机制、体制上存在漏洞。不少单位纪检、检察、审计一块牌子合署办公,审计的工作重点难以体现出来。另外在资金上、时间上、审计人员的安排以及案件处理上都不能安全保证。使审计工作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审计政策理论掌握不够。审计作为单位的一个职能部门,其独立性相对较差,缺乏上级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以及对外交流不足,理论和实践滞后于国家审计,大部分单位对审计结论定性不准确,缺乏理论根据,致使审计风险增加。
3.审计法规宣传不够。由于内审工作的特殊性,人们对审计工作还存在模糊认识,不敢向审计人员说实话。审计部门也忽视法规的教育,很多问题是由于不懂政策、法规而出现的。
4.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才,有的单位往往以现有财会人员代替审计人员,而有的财会人员对经济、法律、工程决算等知之甚少,知识面很窄,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5.审计纪律执行不严,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内审部门由于与被审单位同处于一个单位,工作中往往打不开局面,审计过程中泄密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查处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审计报告切不中要害,不利于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
6.审计方法陈旧。对于新形势下出现的会计电算化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缺乏应有的技术手段和措施。
7.审计档案管理不规范。有的单位根本没有把审计档案归档,审计工作底稿残缺不全,审计报告没有领导和当事人的签字。审计人员移交流于形式,有时甚至审计文件也没有,过去的审计情况一无所知,现行的政策又掌握不准,不利于继任者顺利开展工作。
二、现代审计应采取的一般对策
1.领导重视是开展内审工作的前提。由于各单位工作的特点,针对业务活动出现的各种问题,审计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是不行的。要改善现有的管理体制,最好由一名主要领导主抓,审计单独办公。无论是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经费的使用以及工作遭到阻力时,都需要领导直接出面,给与指导和鼓励,确立审计工作的地位,树立审计权威,排除审计工作阻力,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2.制度建设是做好内审工作的重要保证。每项审计工作的开展,都要依据一定的政策、法规、程序和办法。当前的审计工作涉及到单位经济行为的每个角落,包括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干部离任审计、招标采购审计、基建工程审计、以及合同审计、管理审计等多种形式。不但要重视事后审计,还要重视事前、事中的审计,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控制。因此针对新形势的特点就必须制定一整套、全面的审计工作制度、规程、范围、要求及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加强自身建设,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工作质量,并坚持认真实施。增加审计工作权威性,避免工作的随意性。
3.人员配备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客观要求。当前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高,能够懂财会、计算机,精通工程预、决算书的具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政治、业务素质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都需要加强。为此,我们要选择那些能够坚持原则、事业心强、具有丰富理论和熟练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审计岗位,不但要有大学毕业生,还要有组织地派出在职同志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扩大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
4.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确立是加强审计工作的有力手段。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求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树立创新意识。为此,我局成立了“财务监控领导小组”,凡局属各单位的重大开支,均在其监督、审批之下。除掌握一般方法外,还要注意审计技术方法的提高。另外,规范了审计工作程序,设计了各种审计表格,确立了“三不审,一主动,一个中心,三个公开,两个结合”的审计原则。“三不审”即凡报告项目没有局领导签字的不审;审计资料提供不全、责任不清的不审;需要政府采购而没有参加政府采购的不审;“一主动”即主动参与、提前介入,变过去的事后审计为事先审计,事中审计,事后跟踪调查,备案等形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两个结合”即一是审计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二是采取审计项目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
5.舆论宣传是加强审计工作的又一种形式。随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新会计法”的颁布以及“三讲”工作的开展,我们深深感到:加强政治理论宣传,财经法纪的宣传,树立先进典型事例,查处违法违纪人员,以案说法,举办经济管理干部培训班是非常重要的。几年
来,我局同纪委、监察局等部门相互配合,弘扬正气,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极大地促进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6.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内审作为审计工作的一个方面,要正确处理好内审与外审的关系,内审部门要主动求得外审部门的业务指导,提高工作水平,外审部门对本单位审计时内审部门要认真配合,发挥自身优势,既要积极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又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内审时对“被审计单位”,审计工作要坚持“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原则,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以“监督,管理,服务,效益”为职责,求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配合,帮助和指导基层部门解决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部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依法检查,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同时要注意摆正“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监督的面比较窄,而审计监督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问题,注意与财务部门的配合,又要采取独立超然的立场,不受财务部门的制约,独立、公正地处理问题。
7.以“经济效益”为重点,是搞好审计工作的关键。“节支”也是“创收”。无论是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管理审计还是经济效益审计,都要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这个根本点。严把经济关口,以经济效益审计为重点,审计工作就富有生机和活力,就能真正发挥作用。
8.走“群众路线”是审计工作又一法宝。审计专业人员队伍,由于编制所限,人数是有限的,业务不可能样样精通,涉及的工作面又非常广泛。因此,必须依靠广大专业干部和群众,他们有实践经验,掌握真实情况,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深入现场,虚心向他们学习,才能搞清事实真相。尤其是开展财经法纪审计等方面,更需要调查取证,掌握第一手材料,注重事实根据,使当事人心服口服,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审计结论“实、准、严”。
9.更新观念,增强效率意识是当前形势的客观需要。新形势下,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来抓,要创造性开展审计工作,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指导思想。要对典型案件、普遍问题,进行查深查透,把重点审计与常规审计结合起来,以案说法,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强化审计纪律,严守审计准则。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按程序,秉公办事。对于查出或准备处理的问题,要严守机密,牢记审计人员工作守则,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要认真负责,深入实际,检查取证,防止主观臆断。
(作者单位:青岛胶州市城市建设资金管理中心)
编辑/崔秀
一、当前单位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
l.管理机制、体制上存在漏洞。不少单位纪检、检察、审计一块牌子合署办公,审计的工作重点难以体现出来。另外在资金上、时间上、审计人员的安排以及案件处理上都不能安全保证。使审计工作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审计政策理论掌握不够。审计作为单位的一个职能部门,其独立性相对较差,缺乏上级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以及对外交流不足,理论和实践滞后于国家审计,大部分单位对审计结论定性不准确,缺乏理论根据,致使审计风险增加。
3.审计法规宣传不够。由于内审工作的特殊性,人们对审计工作还存在模糊认识,不敢向审计人员说实话。审计部门也忽视法规的教育,很多问题是由于不懂政策、法规而出现的。
4.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才,有的单位往往以现有财会人员代替审计人员,而有的财会人员对经济、法律、工程决算等知之甚少,知识面很窄,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5.审计纪律执行不严,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内审部门由于与被审单位同处于一个单位,工作中往往打不开局面,审计过程中泄密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查处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审计报告切不中要害,不利于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
6.审计方法陈旧。对于新形势下出现的会计电算化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缺乏应有的技术手段和措施。
7.审计档案管理不规范。有的单位根本没有把审计档案归档,审计工作底稿残缺不全,审计报告没有领导和当事人的签字。审计人员移交流于形式,有时甚至审计文件也没有,过去的审计情况一无所知,现行的政策又掌握不准,不利于继任者顺利开展工作。
二、现代审计应采取的一般对策
1.领导重视是开展内审工作的前提。由于各单位工作的特点,针对业务活动出现的各种问题,审计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是不行的。要改善现有的管理体制,最好由一名主要领导主抓,审计单独办公。无论是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经费的使用以及工作遭到阻力时,都需要领导直接出面,给与指导和鼓励,确立审计工作的地位,树立审计权威,排除审计工作阻力,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2.制度建设是做好内审工作的重要保证。每项审计工作的开展,都要依据一定的政策、法规、程序和办法。当前的审计工作涉及到单位经济行为的每个角落,包括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干部离任审计、招标采购审计、基建工程审计、以及合同审计、管理审计等多种形式。不但要重视事后审计,还要重视事前、事中的审计,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控制。因此针对新形势的特点就必须制定一整套、全面的审计工作制度、规程、范围、要求及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加强自身建设,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工作质量,并坚持认真实施。增加审计工作权威性,避免工作的随意性。
3.人员配备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客观要求。当前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高,能够懂财会、计算机,精通工程预、决算书的具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政治、业务素质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都需要加强。为此,我们要选择那些能够坚持原则、事业心强、具有丰富理论和熟练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审计岗位,不但要有大学毕业生,还要有组织地派出在职同志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扩大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
4.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确立是加强审计工作的有力手段。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求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树立创新意识。为此,我局成立了“财务监控领导小组”,凡局属各单位的重大开支,均在其监督、审批之下。除掌握一般方法外,还要注意审计技术方法的提高。另外,规范了审计工作程序,设计了各种审计表格,确立了“三不审,一主动,一个中心,三个公开,两个结合”的审计原则。“三不审”即凡报告项目没有局领导签字的不审;审计资料提供不全、责任不清的不审;需要政府采购而没有参加政府采购的不审;“一主动”即主动参与、提前介入,变过去的事后审计为事先审计,事中审计,事后跟踪调查,备案等形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两个结合”即一是审计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二是采取审计项目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
5.舆论宣传是加强审计工作的又一种形式。随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新会计法”的颁布以及“三讲”工作的开展,我们深深感到:加强政治理论宣传,财经法纪的宣传,树立先进典型事例,查处违法违纪人员,以案说法,举办经济管理干部培训班是非常重要的。几年
来,我局同纪委、监察局等部门相互配合,弘扬正气,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极大地促进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6.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内审作为审计工作的一个方面,要正确处理好内审与外审的关系,内审部门要主动求得外审部门的业务指导,提高工作水平,外审部门对本单位审计时内审部门要认真配合,发挥自身优势,既要积极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又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内审时对“被审计单位”,审计工作要坚持“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原则,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以“监督,管理,服务,效益”为职责,求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配合,帮助和指导基层部门解决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部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依法检查,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同时要注意摆正“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监督的面比较窄,而审计监督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问题,注意与财务部门的配合,又要采取独立超然的立场,不受财务部门的制约,独立、公正地处理问题。
7.以“经济效益”为重点,是搞好审计工作的关键。“节支”也是“创收”。无论是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管理审计还是经济效益审计,都要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这个根本点。严把经济关口,以经济效益审计为重点,审计工作就富有生机和活力,就能真正发挥作用。
8.走“群众路线”是审计工作又一法宝。审计专业人员队伍,由于编制所限,人数是有限的,业务不可能样样精通,涉及的工作面又非常广泛。因此,必须依靠广大专业干部和群众,他们有实践经验,掌握真实情况,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深入现场,虚心向他们学习,才能搞清事实真相。尤其是开展财经法纪审计等方面,更需要调查取证,掌握第一手材料,注重事实根据,使当事人心服口服,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审计结论“实、准、严”。
9.更新观念,增强效率意识是当前形势的客观需要。新形势下,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来抓,要创造性开展审计工作,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指导思想。要对典型案件、普遍问题,进行查深查透,把重点审计与常规审计结合起来,以案说法,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强化审计纪律,严守审计准则。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按程序,秉公办事。对于查出或准备处理的问题,要严守机密,牢记审计人员工作守则,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要认真负责,深入实际,检查取证,防止主观臆断。
(作者单位:青岛胶州市城市建设资金管理中心)
编辑/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