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龙登高:土地产权改革须“还权赋能”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o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在政策法律相匹配的情况下,扩大农民的土地权能,让土地进入市场交易,定能释放出中国土地制度的巨大潜能。
  《支点》特约记者 张小红
  清华大学有八座有名的书斋,简称“清华八斋”。率先提起的往往是明斋,明斋得名源自《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里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之所在,龙登高教授在此治学,身兼副所长、华商研究中心主任以及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等数职。
  龙登高是湖南安化人,师承经济史学大师李埏先生。李埏先生毕业于西南联大,受业于张荫麟、吴晗、钱穆、陈寅恪,深得史学真传。李埏先生治学严谨,不轻信,不盲从,治史明义、通史致用是他治学的两大特点,这些特质透过岁月和时光的历练,投映在龙登高的身上。
  “狡黠敏锐的商人,斤斤计较的市民,憨厚劳苦的农夫,心灵手巧的工匠,跋山涉水的行旅,有的如歌如诉,有的平淡如水,这是让人心动的历史。就像《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呈现的各色芸芸众生,或奔波劳碌,或娴静悠游,千姿百态,让读者留连忘返。这种图景给人的历史信息,是任何论著也无法替代的。”从细节的描摹中,体现了龙登高眼中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由使用权扩大到物权
  “一方面,要让农民富起来,另一方面,最重要的要素土地不能成为他的财产,他怎么富起来?”龙登高的追问很有力量。
  徜徉在经济史的长河中,龙登高没有把头埋在故纸堆里,而是从秦汉以来的土地现象中发现中国传统土地制度的遗产,探微索隐,发掘精华,做“古为今用的探讨和尝试”。
  在对田面权和田底权的研究中,龙登高有了一个重要发现。他认为,田底权就相当于现在土地的集体产权,而田面权则相当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这种田面权不仅是一种使用权,而且是一种财产权,是一种土地物权。就使用权来说,不能以之抵押贷款,它就没有担保物权的功能。
  “既然在历史上田面权、田底权可以分开,并行不悖,田面权可以自由支配,可以拿去出租、抵押贷款、典当,也就是说它具有物权性质,是一种财产权。那么,现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要把它变成财产权,就是让其还权赋能,从使用权扩大为物权,变成财产权,让它能够抵押贷款,拥有担保物权。”
  “还权赋能”是龙登高教授一以贯之强调的关键词。“什么叫还权赋能?就是扩大其权能,由使用权扩大为土地物权。”在其2012年出版的《地权市场与资源配置》一书中,清晰地表明了土地物权的分割与交易形式的增加。
  龙登高认为,自秦汉以来至明清,我国地权交易形成绝卖、活卖、典、押租、租佃以及抵押等多种形式,这些地权交易背后代表的其实是土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的各权利层次的表现。这种现象出现的制度基础,在于地权交易的多层次化能够满足各种不同取向的需求,降低风险与交易成本,激发和实现地权的流转与优化配置,因此成了地权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
  以此为基础,他提出了家庭农场的地权市场基础。没有或只有很少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土地流转形式,建立个体农场独立经营。农户通过市场可以租佃土地,即以未来地租为担保获得土地使用权,开展独立经营;当它具有更强的能力时,可以通过预交押租获得更多的土地控制权,进而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定限物权,如典权、田面权、永佃权等,此时土地的支配权、收益权与交易权可以在不与所有权冲突的前提下自由支配。
  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如果担心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会带来较大的实施成本与潜在风险,那么,在维持现有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土地物权,既是保障农民权利不可缺少的制度基础,也是推进土地流转走出农业困境的必由之路。”早在2012年,龙登高就发出这样的声音。
  两年之后的2014年4月20日,国务院公开发文提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农村抵(质)押担保方式,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管理办法,在经批准的地区开展试点。
  “我的观点变成政策,从历史经验上,这是一种必然。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就是还权赋能,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成一种财产权。”龙登高说。
  事实上,在此之前,龙登高教授的专题研究报告就被上达国家有关部门。对一个学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实践于现实社会更鼓舞人心的呢?亲历中国三十余年的急剧变迁,如同走过人类三千年。龙登高教授在浓缩的时段中体验历史的演进脉络,纵贯比较,反思质疑,内生性地形成了个性化、独到的思想。龙登高语调平缓,透过镜片的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在海外游学期间,龙登高和海外经济学者交流的时候说:“看到历史上中国土地产权制度遗产,国际学者都很惊讶,在国外是不是也有对应的土地制度遗产?目前我们还没有交流到这个层面。”
  业界如此评价龙登高的研究成果:中国土地制度的这一历史遗产,在国内长期未得到学术开发与创新性挖掘,相反,旧有成说使人们陷入了历史认识的误区,并对现实的土地制度变革产生疑虑。龙登高教授的报告对这一现象做了深入阐述,拨开了历史的迷雾,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理解,也对中国当今的制度改革提供了启示。
  “农民拥有的土地进入市场交易就变成农民的财产,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财富,市场交易容量也随之增加,这就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性因素显现的情况下,龙登高认为农村是一个较大的回旋余地,前提是政策法律相匹配,释放土地制度的巨大潜能。(支点杂志2014年10月刊)
其他文献
于德清 媒体评论人  创新,在时下的中国社会几乎无处不在,却又散落在社会的各个旮旯里,经常被大家忽视。或许,大家都对这种创新习以为常,或许,大家觉得,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他们搞的才叫创新,这显然是一种偏见。  事实往往就是如此吊诡,中国人的创新就在身边却被视而不见,很多人为中国没有乔布斯而烦恼不已。甚至,一谈起创新,很多人总觉得中国的创新就是“山寨”、“抄袭”。中国式创新也经常在主流舆论场
期刊
核心提示:西部物流业纷争已久,兰州新区、宁夏“特区”均有意打造成为西部物流中心高地。前行者步步蚕食,后来者运筹帷幄,且看鹿死谁手。  《支点》记者 袁阳平  今年5月,有着“西部物流第一展”的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物博会”)将在西安开幕。  以一场展会来吸引全球物流业的眼光,中国西部重镇中远不止西安。  在兰州,去年兰州新区获批后仅两个月,号称“陕西第二”的国际物流产业博
期刊
卢鹤寿(中国古玩收藏鉴赏研究会会长)  公元960年,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割混乱局面,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生产长足发展,制瓷工艺百花争艳,各领风骚,名窑迭出,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并驾齐驱,其产品为后世所珍视。“家有财产万贯,不如宋瓷一片”,可见宋瓷弥足珍贵!宋瓷大分年代、小分釉色、细分等级。本文将对各大窑口的基本特征逐一阐述,供爱家、藏家、鉴赏家参考。  汝瓷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
期刊
杨于泽 资深媒体人  2012年末,肯德基因“速生鸡”而被置于舆论漩涡,这不是洋快餐第一次在中国被曝黑幕,更不是跨国企业失信于中国人的小概率事件。西门子、IBM的商业贿赂,沃尔玛、家乐福的价格欺诈,苹果、三星工厂的雇用童工,已使一些跨国企业在华发“昧心财”呈现为一幅日常画卷。  有人责难政府监管不力,要求政府加强监管。但马上又有人说,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监管出来的。这种论调很有市
期刊
核心提示:美元霸权的建立与持续是美国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强大实力的具体体现,而这些实力又是美国健全的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的必然结果。  李国平(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央视纪录片《货币》、《华尔街》总撰稿)  数千年前,为了交换方便,人类创造了货币。今天,货币不仅拥有左右个人生活与企业发展的力量,而且能够影响国家命运与世界格局。这不仅是因为货币常常被看作是财富的代表,而且
期刊
核心提示:永清环保已蜕变为实质意义上的综合环境服务商,开创了政企合作应对环境问题的新模式。  《支点》记者 蒋李  网店的口罩卖得越好,卖口罩的李杨就越不高兴。  李杨是武汉人,在上海做淘宝商城“攀峰家居”的销售客服。元旦节刚过,中东部的污染天气导致口罩销量暴涨,最火的一款从1月1日到15日卖出了24000多只。这对冲业绩是个好事,但想到老家母亲的咽炎痼疾和武汉的雾霭天气,她就止不住地十分担心。 
期刊
何正斌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古代强调的公平正义抑制物质财富增长,把精神上的富有当作最大的富有。如孔子鄙视农、工、商等物质财富创造活动,赞赏和倡导个人的修身养性行为。古希腊人伊壁鸠鲁说,有基本食品和简单住房就足够了,“他在幸福方面甚至可以同宙斯神媲美”。  以现在的观点,反物质的公平正义观是不对的,但在当时物质匮乏,社会无能力迅速增长物质财富的情况下,这样的价值观念或许能使人们的幸福感达到可能的水平
期刊
董明珠再次以她的“快人快语”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董明珠以格力电器的发展历程为例“微言”国资委:“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说这属于你们经营问题自己去解决,遇到有利益的时候他(政府)就手伸得很长……”  这不是董明珠第一次“批评”政府。今年7月,应邀参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董明珠就语出惊人:“我们不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
期刊
中国经济转型曾经非常成功。1979年,中国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情况下,实行了主要针对全球人均GDP1万至2万美元的发达地区的开放政策,允许其资本进入,从而发挥了当时中国巨大的比较优势。到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无论是外向主导也好,依赖外需也好,这一套“打法”都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挑战,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可持续性的风险也在增加,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在
期刊
核心提示:如果将美国硅谷的企业孵化器模式照搬到中国,是否就能再造一个创业神话?对于众多模仿硅谷模式的机构而言,这也许是他们坚定不移的信仰。但在创新工场COO(首席运营官)陶宁眼中,这种模式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创业者的需要。  《支点》记者 蒋李  硅谷教父Ron Conway  (Google, Facebook, Twitter等的投资者)  对创新工场的赞誉:  “我帮助无数美国公司的筹建。当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