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普遍、最有效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误区。笔者试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在小学语文朗读中的问题及做法。
一、让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
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甚至更少。有时朗读练习往往也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通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1/3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其实,教师应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等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从小学语文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来看,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要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教师还要留有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二、让朗读的情境更适宜
学生的朗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的毛病,缺乏目的性。甚至有时学生几乎形成了思维定势,教师的话还未说完,只听到前半句是要求朗读课文,学生随即就读了起来。朗读训练,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因此,教师要适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愿读、乐读。如学生朗读时,教师可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也可请学生配画外音,还可以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三、让理解为朗读架起桥梁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不少见。如听一位教师上《夹竹桃》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后,教师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作者将夹竹桃写得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地读出来?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夹竹桃的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而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二者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四、巧妙运用多种读书形式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理解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需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的作用。教师不能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在不同的环节中,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和教师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的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五、让朗读指导更到位
朗读教学的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体,不能溶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更不到位,往往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面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涵。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很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另外,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即激昂处应激昂,委婉处应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实际的朗读训练中,教师还必须根据训练侧重点的不同,进行不同要求和不同层次的训练,各种手段灵活运用,以收到最佳的效果。
一、让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
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甚至更少。有时朗读练习往往也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通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1/3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其实,教师应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等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从小学语文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来看,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要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教师还要留有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二、让朗读的情境更适宜
学生的朗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的毛病,缺乏目的性。甚至有时学生几乎形成了思维定势,教师的话还未说完,只听到前半句是要求朗读课文,学生随即就读了起来。朗读训练,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因此,教师要适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愿读、乐读。如学生朗读时,教师可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也可请学生配画外音,还可以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三、让理解为朗读架起桥梁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不少见。如听一位教师上《夹竹桃》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后,教师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作者将夹竹桃写得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地读出来?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夹竹桃的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而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二者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四、巧妙运用多种读书形式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理解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需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的作用。教师不能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在不同的环节中,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和教师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的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五、让朗读指导更到位
朗读教学的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体,不能溶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更不到位,往往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面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涵。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很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另外,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即激昂处应激昂,委婉处应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实际的朗读训练中,教师还必须根据训练侧重点的不同,进行不同要求和不同层次的训练,各种手段灵活运用,以收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