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深入解读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bj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本深入解读是阅读者与文本、作者的深入对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备条件。如何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呢?文章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文本 深入解读 解读方法
  文本的深入解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多元化的分析、理解和悟读,它是课程目标、教材内涵、学生实际的有机统一。
  为什么要深入解读文本?因为文本深入解读其实就是阅读者与文本、作者的深入对话。只有挖掘得深,理解得透,才能进入文本的佳境,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内化情感,提升自我。
  文本深入解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备条件。那么如何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
  一、揭示路径,寻路识真
  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体系,使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状态大多呈现依赖心理,看到一篇文章,首先想到的是参考书,而不是静下来分析、感悟、品读、鉴赏,缺乏独立自主的探究意识。编者为学生解读提供了一个解读方向。文本是编者根据课程目标从茫茫文海中挑选出来,根据一定的编排理念组合而成的。每一册语文教材的成册,每一个单元课文的编排,都有编者的设计意图。所以,学生可以先从编者的视角解读文本,领会编排意图。
  1.着眼单元导语,寻找文本解读的立足点。
  人教版教材所选编的课文在编排上是按单元组合呈现的。每个单元内的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设置的。如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这个单元学习中外小说……在每个单元的起始处都撰写了“单元导语”。单元导语既起到了梳理教学点的作用,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本组文本的阅读期待。
  这些导语分为两个板块的内容。其一是本单元的主题:中外小说。其二是本单元的训练点: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抓住这两方面解读文本,将使学习目标更准确有效。
  2.聚焦课后习题,捕捉文本解读的重难点。
  课后习题紧随文本之后,它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教材编写者的精心设置。它蕴藏多种指示和目标,有的要求品读,有的要求积累,有的要求体会,它暗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所以,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应对课后习题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深刻领会其意图。
  3.关注生命个体,引领文本解读的提升点。
  学生作为阅读文本的主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生命色彩的个体。在解读文本时,要关注对学生“具体生命”的不同状态进行解读。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生为本,站在他们的视角揣摩阅读文本,才能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独特体验或阅读障碍,以及他们在与文本亲密接触中潜在的多种可能。
  教师只有这样从学生视角充分解读,才有可能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理解及时点拨,引领提升。
  二、抓住言语,持抱不放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文课上的学习,我们是以文本作为载体的,通过这一载体,把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作为核心能力,努力达到课程目标。因此,教师应立足语文学科本位,从语文的视角解读文本。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语言的训练点,积累学生的语言经验,必须捕捉情感的触发点,把握语言内核,必须挖掘文字的留白点,促进学生语言生长,同时可以关注语言的焦点、文体的特点、写作的支点、表达的亮点等,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挈领,汲取精髓,让语文教学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1.着眼语言表达,重视文本细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由此可见,教师的文本解读不应只停留在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人文的感悟上,还必须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艺术,进行语言的训练,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经验。
  2.把握语言内核,捕捉情感触点。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核。语文教学追求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心”的参与、“情”的共鸣,让情感浸润课堂、滋养学生。解读文本,教师要细读文本,寻找拨动学生心弦、引发强烈共鸣的情感触发点,营造学生、文本、作者、教者之间巨大的“磁场效应”,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升华情感,把握语言内核,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如在学习汪曾祺的《葡萄月令》这篇现代散文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确作者与葡萄之间的感情。当学生一时找不到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去体会,正如课文最后一句写道:“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咱们”二字体现作者对葡萄的关心、关爱和呵护之情,学生一旦明确作者与葡萄的感情如此深厚,他视葡萄为孩子,那么解读这篇散文内容就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
  3.挖掘文字留白,促进语言发展。
  在语文课本中,留有许多留白的地方,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教材中,留白的方式,可设一点悬念,可作一些填补,这些留白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可以促使学生用灵动的思维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思接千载,心游万仞,在活泼灵动之中思维自然发展,语言得以生长。
  诗歌具有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形象生动、意蕴幽远的特点,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在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语文能力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在欣赏其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表象手法时,应发挥想象力,采用复述故事、描写情境等形式再现诗歌情景,使学生思维在发展的同时,语言也悄然地生长。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欣赏》中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时,先让学生叙述“夜归鹿门”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看着渡口人们强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示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鹿门夜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景象清新,平淡自然。只要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象,缘景明情,就能感受到诗人恬然超脱的隐者形象。   总之,文本解读的方法很多,“读进去”才算深入。读要精到,知其精髓。第一,读出作品: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品味语言;第二,读出作者:探究文本表现的情感,把握情感;第三,读出自己:进入文本情境,抒发个人感悟。
  三、引入“活水”,拓展深化
  针对高中生不想读出声的特点,应经常提供一些美文,并要求他们大声朗读,培养语感。阅读佳作美文,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就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学生的心田。还可定期开展比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从而认识社会、体会人生、学会做人。
  1.开掘源头,感悟真切生活。
  “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如在学习苏轼的《游沙湖》时,以旅游实地观光的形式展开,以“自然”和“人文”欣赏点欣赏沙湖风光,看到自然风光蕲水寺门前溪水清澈,还向西流淌;同游聋大夫,医术高明、聪明绝顶,“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自然环境“流水尚能西”引发“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积极乐观态度。“人文”方面,苏轼和庞安常“皆为一时异人也”。以独特的角度寄寓深刻的内涵。这样以回归“生活化”的形式解读文本,学生既能感受到生活乐趣,又能增长见识,砥砺思想,达到深入浅出的解读效果。
  2.拓展外延,体会情感语文。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古人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高中学生由于身心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对生活化语文教学普遍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汲取当代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给学生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创造。实践证明,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能很好地把握全文内容,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主动学习,主动感悟,从而实现生活化语文学习。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是他被下放张家口劳动写下的,本地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部分家庭也栽种葡萄,可先让学生先写写自己的栽种过程,说说对葡萄的感情,然后看看汪曾祺的栽种过程,体会他对葡萄的感情。这样拓展语文外延,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文本的解读,不仅能感触到作者的心灵内核,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文本解读拓展到实际生活领域,是从“读进去”到“走出来”的过程,期间有种种生活挫折困难,有自己内心的对话,与世界的对话。
其他文献
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零是“孝”,故可以说孝道是孟子思想的精髓所在。对于孝道,孟子有着自己独特的诠释。他对孝的重要性、孝的基本范畴及孝的培养均作了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