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审视民族主义的两个维度及其启示

来源 :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bo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来分析、处理社会问题和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实践价值所在,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民族化相结合的题中之意。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精神、辩证的思维对民族主义进行理性分析,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主义,并在实践中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稳定与统一。
其他文献
当下中国正在经历从生产相对过剩到绝对过剩的历史跨越,消费主义在中国获得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消费者在符码与炫耀性消费的驱动下,主体意识遮盖了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的区隔;投资者
在公安部本级科研计划之中,技术研究计划定位最高、影响最广,成效也最为明显。结合项目调研和日常工作,对该项计划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发现还存在项目选择不准确,项目管理
县域治理延续的管控式治理模式制约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广西一些县级政府为摆脱困境所做的改革尝试,无论是土地流转、科技下乡,还是农事服务进村、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等
风险已成为人们难以回避的现实境遇,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变化、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风险社会理论已成为人们观察问题的视角,并赋予其深刻的方法论意蕴。面对信任危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