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de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十九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新的征程,开启新的航程;标志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从方略、组织和路径举措都奠定了方向,全面展开了布局。
  [关键词]十九大;新时代;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简介]王莎莎(1986-),女,汉族,河南驻马店市人,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工程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建材研究。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2-0032-0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和判断的与时俱进,深刻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出现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风险,必须坚决摒弃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和靠拼资源环境、靠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着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侧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深刻理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转变,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发展的不平衡和发展的不充分是我国当前的基本矛盾。这意味着既要补短板又要把应该发挥的潜能和效率发挥出来,挖掘出来,应该着力在不平衡不充分两个矛盾点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出发点,坚定五大发展理念,特别要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围绕有所教、有所育、有所得、有所医、有所养、有所居,围绕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社会生活质量的全面发展,继续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将是我们面对的责任。
  二、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不是短期内形成的,通过加强企业化管理,转变管理方式,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增强职工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灵魂。拓宽业务路径,要从以下几方面转变发展理念:
  (一)打造坚强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要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内涵和基本要求,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为单位发展服务的本领;规范领导决策程序,班子要建立在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制度基础之上;要改进工作作风,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秉公执权、廉洁从政。
  (二)重视人力资源建设
  一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机制,把自主创新和表彰奖励结合起来,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二要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规范人才选拔,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竞争机制,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三要尊重和保障干部职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
  (三)转变经营观念
  首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要辩证地认识效益增长和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不等于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增长方式,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
  (四)以内部监管为关键
  内部监督管理是保證单位规范发展的关键。要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相互制衡,要形成领导亲自抓、部门紧配合、人员协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做好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对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管,对重点领域的监控;要创新监督形式,完善监督办法,加强民主监督,注重外部舆论的监督,促进自我监督与外部监督紧密结合,自我约束与制度约束有机融合。   (五)完善各项制度,加强“三个全面覆盖”,构建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加强决策制度、关键部位制度、重要岗位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监管机制,对经营管理的重要部门实行有效控制,对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做到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有机结合,使制度渗透到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同时,要根据政策和形势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制度,提高制度执行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十九大对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相关部署,站位高、决心大、目标明、举措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生活的痛点。过去五年,我国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不过,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优质生态产品仍然总体短缺,人们迫切呼唤清新空气、青山绿水。在很多地方,过去人们盼温饱、求生存,现在则是盼环保、求生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二是环境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还是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三是环境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十九大报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其解决路径的重大判断和部署,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有助于我国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紧缺等问题放在全局发展中统筹考虑、妥善解决。
  “美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达到的目标。在实事求是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十九大做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按照这一蓝图,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十九大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明确纳入了党和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美丽”二字,意义重大。“美丽中国”成为我国实现到2035年、2050年奋斗目标的必要条件,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方向和目标。十九大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经济增长、国家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终要靠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
  习近平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進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革命类纪念馆在党性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作为典型的革命类纪念馆,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打造出具有黄埔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项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当前形势下,党员队伍组成结构不断变化,党性教育面临着更复杂、更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地更新理念、创新方法,才能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党性教育;黄埔军校  党性教育历
期刊
[摘要]当今学界在研究马克思的个人发展观时,诸多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后来成熟时期的著作,但是马克思的思想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有它的继承性,因此,对青年时期马克思关于个人发展观的研究对理解马克思的整个个人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博士论文》时期是马克思个人发展观的萌芽时期,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借“原子偏斜运动”萌发了对个人自由的深切关注。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是马克思个人发
期刊
[摘要]通过对263名贵港市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公务员职业适应性问卷调查,并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贵港市新录用公务员职业适应性等方面探索公务员培训路径。  [关键词]新录用公务员;职业适应性;贵港市  职业适应性指的是个人与某一特定职业活动在经济社会活动过程中达到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中坚力量,充当着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等多重角色,其职业适应状况不仅直接
期刊
[摘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提升企业治理水平的根本政治保证。近年来,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甘陕管理处党委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的质量,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同时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坚持以党建为抓手全面提升企业内生动力的对策建议:切实抓好政治建设,不断夯实基层组织的政治基礎;切实抓好思想建设,不断夯实基层组织的文化基础;切实抓好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
期刊
[摘要]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原则,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科学地总结了在革命战争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和规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雏形,科学诠释了中国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与革命的关系,为新形势下党的思政教育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加快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丰富和发
期刊
[摘要]在长征时期,毛泽东有着相当多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能够反映出红军长征的艰难,同时也能看出毛泽东的豪迈革命情怀。在文中主要就以《念奴娇·昆仑》为例就长征时期毛泽东的豪迈革命情怀进行分析。  [关键词]毛泽东;《念奴娇·昆仑》;长征;革命情怀  [作者简介]张旭(1986-),女,湖南湘潭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文博馆员,文学学士,研究方向: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博物馆学研究。  [中图
期刊
[摘要]高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遵循,是高校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高校要直面落实主体责任的困难和挑战,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狠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选人用人、作风建设、责任落实,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高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作者简介]王一凡(1984-),男,汉族,江西九江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谈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体会和思考: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的自信和定力;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迈进新时代的伟大理论成果和卓越智慧。  [关键词]自信;坚定;勇气;担当;智慧;创新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
期刊
[摘要]“四面红旗”作为焦裕禄精神的重要部分,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意义不言而喻,如何借鉴其榜样的力量,兰考县委通过重树“四面红旗”激发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关键词]红色基因;重树;“四面红旗”;基层党建  [作者简介]张骞(1987-),男,汉族,河南省鄢陵县人,中共兰考县委党校,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基层党建。  [中图分类号] D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高校树立“党建+”理念,把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紧密融合,开展党建工作“促学风、带就业”活动,拓宽基层平台、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高校“党建+学生工作”长效机制,对于实现党建“促学风 带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特色;创新;做法;机制;成效;反响  [作者简介]王晓黎(1981-),女,回族,山东临沂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丁晓丹(1982-),山东烟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