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学叙述方式中的童年视角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评论家认为:叙事观点是创作小说的基本方法。帕西·路伯克说:“小说写作技巧中最复杂的问题,在于对叙事观点——即叙事者与故事的关系——的运用。”他在《小说技巧论》一书中就以自己的天才和卓见仔细地论述了各种叙事观点问题。他说,小说家既能以公正的或带偏见的旁观者的身份从外部来刻画人物,也可以提出无所不知者的架势从内部去描绘他们;既可以把自己置身于小说之中,而对其余人物动机一无所知,也可采取别的折衷态度处理。当作家以一个孩子的身份进入文学创作,把自己的童年经验揉进文学创作,结果就是作品所呈现的童年视角。以儿童作为故事的叙事者,以儿童的眼睛来审察世界,会带给读者不一般的感受,现当代作家也越来越意识到它的重要。在文学世界里,童年视角始终是作家眺望世界的一扇独特的窗,它的运用,使作品呈现独特的美学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视角的运用并不是文学作品的主客观叙述与人称划分机械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也不能把童年视角与作品的叙述对象是儿童混为一谈。文学作品的叙述者的人称是否儿童并不重要,只要该文学作品在最大程度上是以儿童的心灵来描述,儿童的内在心理和外在处境成为它的表现中心,那么这就是该文学作品运用了童年视角的最重要素质。
  通过童年视角,读者在作家的文学作品里,以儿童的心理,进行着一次次具有强烈真实感的精神旅程。
  
  一、童年视角的运用,会为作者带来自然生动、独特新鲜的语言
  
  文学语言是现实生活中被人类遗忘的、普遍的象征语言,它受到社会意识层的正常(日常)语言的压抑和影响。语言与审美体验的疏离,常常使作家感到言不尽意,感到“语言的痛苦”。他们想寻找一种更贴近人的心灵、能够丰富地表达作家的审美体验的语言,一种带着生命原初的新鲜汁液的语言,一种具有最高的朴素而蕴含无限的语言。而日常生活中儿童的语言,往往具有文学的意义,如两岁的幼儿会把衣服上圆圆的扣子称作太阳,而并不理会这个扣子的颜色、大小等物理形态,会把绿颜色称为“苹果的颜色”,而不把它称为“绿色”等等。如果作家能够像儿童一样,进入超出创作个体的自由的创造状态,以初生婴儿般赤裸、空白的心灵来容纳社会万象,以“第一次”的目光来描述世界时,文学语言就会涌现。如李白诗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幼年时不认识月亮的时候,以“白玉盘”这样一个新鲜的、优美的词来称呼它。这种直接的无雕饰的语言,更能表现世界与社会人生的本相,更能直达人的深层的精神层面,保持最天然、本原、真实的审美体验。
  例如,读萧红的小说,最初最直接的感觉恐怕就是她超脱世俗的语言。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如她在《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节中的一段写景文字:
  花开了,就像花睡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这段文字完全以儿童的视角来观照自然景物,充满了儿童的天真、任性、想象、忧伤。在儿童眼中的世界,毫不雕饰,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在这里,作家的眼睛就像是一架摄影机,记录着童年经验中的影像。
  
  二、童年视角的运用,会给作品带来特殊的审美效果
  
  在文学作品的叙事方式中,儿童视角作为一个显著的特征,可以给小说带来特殊的审美效果,这是因为儿童对事物的评价总是与成年人的感受大相径庭。比如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剧在其他许多作家写来或缠绵悱恻,或哀婉动人,或铿锵激烈,或温婉可人,但是在萧红笔下,描写翠姨和堂哥恋爱悲剧的《小城三月》却写得平静节制,这与作者从“我”——一个“不识愁滋味”的女孩所特有的心理视角来评价有关。作者成功地通过第一人称“我”——一个未谙世事的小姑娘的眼睛,为读者摄下了一幅幅悲惨的人间画面,讲述一个又一个凄楚的故事。在这里,作者是让叙述者用儿童的好奇的目光来观看这一切的,而一个儿童显然没有洞察这一场场故事的悲剧意蕴。对叙述主体——“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女孩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儿童的天真与社会的悲剧形成鲜明的反差,于是叙述者越是平静,读者越会激动;叙述者越是超然好奇,读者就越会悲哀、愤恨而不能自已。这种举重若轻、大事小言的叙事方式,这种由特殊的儿童视角所作出的情感评价,与作品的悲剧意识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和背离,这是艺术的反讽的力量,给读者留下极其鲜明强烈的震撼!可见,情感评价上的儿童视角既增加了作品的心理情感的容量,也增加了作品内部的张力。
  而莫言在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小说中,也充分运用了童年视角。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他笔下一系列以“小男孩”为主人公的作品中。这群小男孩大都十二三岁,倔强、粗野、机敏、寡言、生命力旺盛,而且有时还会恶作剧。最早出现的是《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此外还有《枯河》中的小虎,《红高梁家族》中的豆官,《遇仙》、《大风》、《猫事荟萃》中的“我”等等。莫言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一个男孩子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体会世界。这个小男孩作为故事的内在旁观者和叙述者,作家跟随着他的脚步前行,游荡,发现世界。这个小男孩,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远未成熟,他没有资格享受成人的权利,却必须承受成人世界的生存痛苦,可以说,儿童是那个时代最痛苦、最无辜、最无言的弱势人。在莫言的作品中,从一个孩子对饥饿的感受反映那个时代的生存危机,反映儿童在社会所承受的压力和恐惧,如果没有童年视角的运用,读者无法对社会给儿童的重压产生如此强烈的真实感。小男孩心灵里的单纯、无言,与他眼睛所看到外部世界的聒噪和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三、当代某些作家对童年视角的运用更为成熟,展示了与众不同、超越常规的叙述个性
  
  把文学作品的叙述者放在儿童的位置或状态,当代作家采用这种方式的很多,并且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儿童开始”成为许多现代主义作家、先锋小说家不约而同的写作原点。布鲁诺·舒尔茨在《鸟》、《蟑螂》和《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走》中,为自己的离奇叙述找到了一个纯洁的借口,在孩子的眼中,一个父亲渐渐蜕化、丧失了作为人主体的地位;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中描述一个孩子的困境和对父法的无情嘲弄。在这些文学创作中,童年视角作为一种特殊的叙述视角,成为与那些和常规叙述所构建的感觉方式相对立的存在,其直接的结果就是颠覆了主要由成年人视角所模塑的儿童生活,着力打破了成人所营造的关于儿童世界是个纯净天堂的想象,颠覆了我们自以为文明、高尚、发达的工业社会生活。这是成年人视角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不仅是对成人世界的反讽,同时,也是对成人世界的背离,尤其是对自以为了解儿童世界的成年人视角的颠覆。在成人中有一种很广泛的倾向,就是不愿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来源——所有人都具有的那种侵略性、不合群和自私的行为倾向。“成年人视角里的儿童生活,更多地被赋予一种人为的、多少总是带有亮色的现实景观,它只不过是成年人文化世界的包装和曲折表现”⑤。而作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描述了童年经验中所遭遇的种种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感受:恐惧、古怪、离奇、茫然,让我们看到了童年的想象力中所存在的凶暴、焦虑、破坏性和虐待性的一面。可以说,作家是利用自己的童年经验颠覆了我们成人本来以为美好、纯洁、幸福的童年世界。作家通过孩子的视角所呈现给读者的文字是充满诱惑力的,形成了文本的陌生化,其效果便是让读者从文本叙述中源源不断地得到不同的感受。可以说,当作家抛弃了现实主义的叙事观点,把叙事者变成儿童,把故事变为传奇时,会发现作品呈现出更独特的深刻内涵。
  注释
  ①邢建昌、鲁文忠《先锋浪潮中的余华》[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20~121
其他文献
养蜂容易越冬难,尊重科学才保险。蜜蜂过冬必须切记的四个问题是:一是切记存蜜要足。蜂群缺蜜时,越冬前应用白糖或蜂蜜和水按1:1,文火化开,冷却后用饲喂器饲喂,1-2天喂足。蜜稀喂得
期刊
中小河流水文站覆盖面广、站点多,测验项目多,传统的测验方法使之难以适应。为了改进测验方法,EXCEL电子表格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结合测验计算理论知识,制作一系
该文作者是一名务林人的孩子,由于父亲援疆工作的缘故,来到新疆,体验大漠、草原、山川,身临其境的别样观察、零距离的体验,以孩子独有的视觉去感知、去体会,写出了一篇真实且
《林黛玉进贾府》里有这样几段描写人物相貌的文字: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迎春 探春 惜春)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
杭州市滨江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因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成为省政府开展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工作地。根据滨江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整体格局,分析
【正】 潜亏,指尚未在帐面上反映出来的减利增亏损失,它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隐患,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必将给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本文拟就潜亏的有关问题作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舆论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地缘关系,也由于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沿海城市的人们听到和想到人权问题相对更多。据笔者所知,他们所接受或传播的人权观点并非都
作者与文本及读者体现于阅读活动中,往往各有侧重,甚而各有强调。先说作者,孟子认为:“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披文入情,以意逆志,才能走近作者,即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态度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知人论世,要了解古人,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以及所处的时代。人都处于一定的时代及环境中,知人还得论世,或者说论世更能知人。至于为何要尚友
本刊讯2012年9月19日,纪念中国森林公园30周年暨2012中国湖南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拉开帷幕。在开幕式上,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席埃里克·杜吕克向张家界
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医疗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磁共振的检查方式应运而生,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起到了较 为理想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