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不再单边升值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长时间的升值过程,目前来看这种升值趋势还将继续下去。现阶段,人民币的直线式升值已经开始向波折式升值转化。在剩余升值空间越来越窄的情况下,要尽量减少行政干预,更多用市场机制抑制人民币汇率过度波动。无论从长期趋势还是从短期效果看,都必须重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的冲击,而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化,而不能仅靠货币贬值。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元;贬值
  中图分类号:F822.2;F832.5
  一、从汇率形成机制到升值的长期趋势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日俱增,而这种压力的释放则始于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而这次改革的实质也就是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目标不等于过程。迄今为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还不能说完全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与否。从现实角度上讲,前期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显示出多少“浮动”,而所谓的“有管理”恐怕也只不过是管升不管贬。
  应当指出的是,在汇改之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强制确定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不过,在81个月之后的2012年4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约在1美元兑换6.30元人民币左右,而这期间的升值幅度达到22.2%。近些年来,人民币升值固然有从低估向合理价值回归的因素,但不可否认,来自外界的压力客观上也对人民币升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看来,不仅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就人民币升值之事对中国施压,巴西、南非、印度等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参与到施压人民币升值的阵容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上不同势力正在形成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大合唱”。
  长期升值过程中出现的回调虽然都不支持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走势“扭转”为贬值走势,但毕竟属于技术性分析,人民币升值趋势到底会不会在近期戛然而止,更要看人民币升值是否依然会得到基本面的支撑。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从正面对人民币升值构成支撑。尽管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拖累,但中国经济却依然焕发着活力。2012年1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8.2%,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预期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5%,虽然相对于上一年度均有较大幅度调低,但在整个世界经济都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如果能够实现上述目标已经十分难能可贵,甚至比在世界经济被普遍看好时中国经济增长10%还具有含金量。正是由于看好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支撑人民币币值的基本面也自然会被看好。
  另一方面,外部经济的不景气从反面对人民币升值构成支撑。自从三年前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繁荣”也已经大打折扣,而美债危机、欧债危机以及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世界经济的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美元强一些,还是欧元强一些,或者是日元、英镑等其他货币强一些,都只不过是谁比谁的经济走弱得相对轻一些,而并非谁比谁的经济更为走强一些。与中国经济对人民币的支持不同,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西方主要货币所获得的经济背景支持较之以往要弱化很多。不难看出,外部经济的疲弱状态从一篮子货币这个参照系上也为人民币升值做出“贡献”。
  在上述正反两个方面支撑的基础上,之所以说未来人民币还要走一段的升值之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抑制房价与物价角度考虑的,这就是要消除房价与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许多场合提到,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使房价合理回归。另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2年1~3月份的CPI同比分别上升4.5%、3.2%和3.6%,说明抑制通胀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过,现阶段还不能够轻易说就应该放松银根了。事实上,无论是从房价还是从物价角度看,现阶段相对“低”的水平都是靠行政力量“压”下来的,对各种紧缩政策的依赖性很强。况且,随着诸多种类大宗商品的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外部输入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2011年第4季度和2012年第1季度的GDP同比增长幅度回落至8.9%和8.1%,但更多采用的是公开市场操作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而至今尚未看到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有下调基准利率的操作。相比之下,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将基准利率保持在历史最低水平。按照利率平价来解释,此时人民币汇率也必然需要适度升值。
  尽管人民币汇率的累积升值幅度已经很大,但迄今为止,欧美国家对人民币升值的步骤不甚满意,一些国家认为人民币升值一档到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的水平,也有些国家认为1美元一档兑换5元人民币。从这个意义上讲,外部环境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还会长时间存在。即使随着长时间的升值人民币币值低估的现象正在消失,但有些国家往往从自身利益角度,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不仅要消除人民币的低估,而且还要人民币有所高估。
  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步伐虽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由于剩余升值空间不大,很可能会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继续升值。当然,也不排除在外部强大压力情况下,人民币在短时间内有可能升值“过头”。
  
  二、从直线式升值到波折式升值
  从现阶段看,人民币升值的节奏已经放慢,但基本走势并没有扭转,只不过方式上却与以往差别明显。2011年12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396,在前一交易日基础上继续下行,此举也使人民币第11次触及“跌停板”。不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终究是阶段性贬值。不难看出,近些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方式已经受到挑战,正在由直线式升值向波折式升值转化。
  表面上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与“升值”是相互对立的方面,但从本质上来看,两者之间却有着互为参照、互为牵制、互为因果的内在关联。应当看到,经历了长时间的直线升值,人民币汇率距离合理价值的剩余升值空间越来越小,而2011年年末人民币汇率之所以11次连续触及跌停板,在很大程度上也显示出了人民币升值的短期“边际成本”逐渐递增。在人民币汇率出现11连跌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几乎没有出现过幅度像样子的回调,前期看多并且做多人民币升值走势的国际资本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获利回吐压力。也要看到,随着人民币汇率在前不久出现连续贬值,人民币升值的短期空间也被拉伸出来。近期人民币汇率已经不再还像前些年那样一路攀升,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这种波折式升值基本上符合汇改所要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现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之所以从直线式升值到波折式升值,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技术性回调加以解释,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我国所面对的国际经济背景变化:一方面是资本流入趋缓,另一方面则是资本流出加快。例如,欧美一些银行或企业要去杠杆化,需要更多资金来减轻负债,将部分资金回调到母国。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值得引起我们注意,2011年10月中国外汇占款减少248.92亿元,为2008年1月至今近4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接下来的2011年11月和12月,外汇占款分别负增长279亿元和1003亿元,外汇占款累计存量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相对来说,外汇占款的减少又与前段时间国际资本看空中国、做空中国、国内外投机资本撤离中国楼市和股市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形成不仅涉及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而且也涉及美元的国际地位。虽然人民币名义上与一篮子货币挂钩,但美元在“一篮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美元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主导地位的体现。不过,美元的地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要与其他主要硬通货相互参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9年至2009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由71%降至62.2%,而作为仅次于美元的当今世界的一个主导货币,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则由17.9%升至27.3%。从欧债危机爆发到蔓延,欧元也受到很大拖累,欧元区国家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各自独立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显露出来,甚至有关欧元的存留问题以及是否将希腊“踢出”欧元区问题也被屡屡提及。虽然标普在2011年8月5日宣布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最高的AAA级下调至AA+,但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对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在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国债收益率创出历史新高的同时,欧元地位的相对弱化间接映衬了美元的相对坚挺。况且,在全世界很多硬通货面临不断软化风险之际,投资者也必然会大量买入美元以达到避险目的。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折式升值意味着回调的短暂性。从2011年年末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的11连跌并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已经从短期势头变为长期趋势。事实上,触及跌停板与在跌停板上收盘完全是两个概念。在这11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确被11个跌停板拦住过,但这只不过是人民币汇率在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上连续11个交易日触及跌停板,而不是停留在跌停板上。在2011年12月14日之前的10个交易日中,人民币中间价升幅0.4%,但对美元收盘价却只累计升幅近0.2%。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人民币贬值势头在近期根本不存在。因而,无论是波折式,还是直线式,只是方式不同而已,都无法改变人民币汇率的近期升值走势。
  
  三、从升值有度到波动有限
  从国际收支角度来看,现如今的热钱直线流入的趋势已经有所转变,国际收支正在由初期顺差向大体平衡转变。一方面,一些迹象表明外汇的流入动能弱化,如国内整顿房地产市场抑制了国际热钱进入中国的冲动、国内证券市场的低迷也使一些国际投资机构在行为上更多显示出风险厌恶、国际市场环境恶化导致中国的出口贸易减速、国内各种要素成本的上升客观上使一部分原准备在中国投资的外商转向东南亚国家。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迹象表明外汇的流出动能强化,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增加了中国进口大宗商品的成本、对外投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扩大了对外汇的需求、资本外逃也增加了外汇流出的机会、进一步放宽外汇管制在更大程度上也满足了居民的正常外汇需求。
  2011年第4季度,我国经常项目继续呈现顺差局面。但在美欧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资本避险情绪加重,跨境资金净流入套利倾向减弱,资本和金融项目转为净流出290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1季度,我国的国际收支改变了去年第4季度经常项目顺差而资本项目逆差的格局,重新出现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不过,资本项目逆差“缺口”被堵上后,经常项目顺差却面临较强的萎缩压力,甚至与出现逆差相距不远。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1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达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累计贸易顺差仅为6.7亿美元,贸易顺差占整个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不足0.1%。虽然2012年以来我国外汇净流入较上年底有所反弹,第1季度新增外汇储备1238亿美元,但外汇储备余额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资产价格及汇率变动、外汇储备经营收益等因素引起的储备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加,不反映实际的跨境资本流动。事实上,现阶段外汇资金流入同比仍处于下降趋势。2012年第1季度资本净流入规模同比下降56%。不难看出,国际收支形势也不支持人民币升值无度。
  如果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总体上会呈现出波折式升值趋势,那么这只不过是指名义汇率,而从实际汇率角度看,短期内无论是升值还是贬值,都有可能与实际有效汇率存在差异。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1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环比升值0.36%,为连续升值6个月的升值,而实际有效汇率则贬值0.65%。相反,尽管2012年2月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环比贬值0.98%,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却环比上涨0.54%。不难看出,2012年出口贸易之所以在1月份下降0.5%而在2月份同比上升6.9%,除了春节因素外,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升与贬比实际有效汇率的升与贬更能对出口贸易的落与起发挥影响。毕竟,名义汇率是决定出口企业财务盈亏的直接因素,而并非实际汇率。
  从长期趋势来看,近年来人民币升值既体现为名义汇率升值,又体现为实际汇率升值。随着中国在2010年6月重启汇改,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价摆脱近两年的盘整之势开始震荡上行。2011年全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当年累计升幅已达4.95%,实质有效汇率涨6.12%,在方向上并无根本差异,而在升值程度上虽然有所差异,但也并不是十分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前夕,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12年2月12日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时强调,将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难看出,就今后的人民币汇率而言,无论是升值还是贬值,都会更多地由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说了算,而只有在汇率波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用有形之手适度干预,这也是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常用的手段。
  事实上,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来决定人民币汇率说了很多年,实际上也做了很多年。伴随着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废除人民币汇率单一盯住美元之后,人民币被允许在一定区间内浮动。2007年5月,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区间从正负0.3%扩大为正负0.5%。从2012年4月16日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日波动区间幅度从0.5%扩大至1%。随着法定波动区间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防范过度波动的难度也效应增大。不过,随着人民币升值过程距离合理位置越来越近,要抑制人民币汇率的失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靠市场自身的力量,而只有在出现过度投机或者某些非市场因素带来较强外部冲击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多地让行政干预发挥作用。
  
  四、从升值的路线图到升值的效果图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之所以关心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原因很简单:遇到人民币贬值,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少会机会多一些;而人民币升值,企业就会感到经营困难。按照“一篮子货币”算总账,现阶段人民币汇率走势从名义上看已经是有升有降,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至少不会是坏消息。不过,今年以来的出口形势恰恰不能够支持如此说法。据海关统计,2012年前3个月,我国货物出口贸易额为4300亿美元,同比仅增长7.6%,明显低于2011年全年20.3%的出口增长幅度。单纯从增量上看,现阶段的人民币升值过程似乎是强弩之末,但如果按照存量标准来判断,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已经累积了较大的升幅。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出口企业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中小企业经营难以为继。从近期来看,除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因素之外,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的“两个上升”与土地资源、信贷资金的“两个趋紧”严重影响到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既然国内什么东西都在涨价,那么,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人民币的“含金量”在下跌。
  剔除了国内物价上涨因素之外,近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仍较为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近期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贬值,也很难对出口贸易的失速起到抑制作用。在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背景下,出口同样多的货物,即使依靠汇率的名义贬值使出口贸易能够多换取一点人民币,但比不上人民币“含金量”在国内被稀释的速度。
  客观上看,现阶段国内各种要素预期回报的高企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出口需求的持久拉动相关。如果继续依靠原有的粗放型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现有的劳动力、资金、土地、原材料等资源会更加显得稀缺,进一步提高回报预期也很难避免。果真如此,出口增长的可持续性就很值得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与其靠粗放式增长拉高要素回报价格,进而带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断升值,倒不如主动减缓出口增长节奏,换取一个更加适宜的出口贸易增长环境。
  对于近期出口贸易增长的速度放慢,的确要重视起来,国家也在想办法,出台各项政策,帮助企业克服困难。不过,也要客观看待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暂时减缓。适时适度控制出口贸易增长节奏并不是一个消极做法,而恰恰是一种进取的表现。所谓进取,不仅要体现在增长速度上,而且还更多体现在出口结构的优化上,其中包括扩大高技术与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这也是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倘若中国能够在贸易强国之路上有所进取,即使遇到暂时的出口增长放缓,也不必盲目让汇率贬值,中国的出口贸易恰恰需要这种有含金量的减速式增长。
  
  参考文献:
  [1] 陈传兴,何丽亚. 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的思考[J]. 国际贸易,2011,(10).
  [2] 赵庆明. 持续升值将使人民币国际化偏离正常轨道[J]. 中国外汇,2011,(10).
  [3] 赵文胜,张屹山,赵杨. 重估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世界经济研究,2011,(12).
  [4] 陈建奇. 重估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世界经济研究,2011,(12).
  
   (编辑:张小玲)
其他文献
为筛选出玉米与大豆间作的高产栽培模式,进行了玉米大豆不同行比(1∶1,1∶2,1∶3,1∶4,2∶1,2∶2,2∶3,2∶4,3∶1,3∶2,3∶3,3∶4)间作对黔豆7号鼓粒期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
伴随人类科学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和基因论的形成,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取得重大突破.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一浪高过一浪,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信息在决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数据质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已经成为相关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统计数据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为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基于陕西省凤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构建了凤县全域乡村旅游的空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