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重视创新技术与人才的社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条件之一。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新的教育模式,已然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难题。在进行创业教育深化的过程中,高校一直面临着两个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来说,学生的创业实践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之间存在着时间和思想上的冲突,这就导致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难以及时发挥出创业教育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来说,学生在当前评价模式下,难以通过创业教育的方式实现有效的教育培养,其过程性评价以及教学导向并不明确,因此就会出现教育教学与现实情况脱节的状况。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具有其特殊性,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面临特别的问题和挑战。
一、高职院校教育模式适用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已经历 30 余年发展,在政策支持、教育教学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提升、课外实践活动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按照创业教育模式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不同,结合清华大学、福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有研究将我国创业教育模式归纳为三类,即科技创新主导型、区域特色主导型、综合平台主导型。其中,科技创新主导型创业教育模式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出发点和原动力。本研究认为,基于现实可行性,高职院校应专注于后两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区域特色主导型
区域特色主导型创业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创业实践中注重突出高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在区域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在区域创业实践平台上进行创业活动,在区域创业企业中孵化创新创业成果,以区域特色引导创业教育发展,以创业教育成果推动区域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创新发展的双赢。区域特色主导型创业教育模式较为典型的代表是福州大学。福州大学以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为指引,形成了以区域化定位、双师型教师、系统化课程、科技型引领、多元化实践为驱动的创业教育模式。
(二)综合平台主导型
综合平台主导型创业教育模式是指以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连接创业人才供给侧(高校)、创业创意孵化侧(孵化器)和创业成果转化侧(创业企业),构建创业教育链条齐全的创业教育模式。其中,综合服务平台以信息交流传递为主要功能,是模式的核心要素,串联起其他三类要素;创业人才供给侧是创业教育链条的上游要素,为创业创意孵化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创业创意孵化侧是创业教育链条的中游要素,为创业成果转化提供基础素材;创业成果转化侧是创业教育链条的下游要素,在产生创业成果的同时对成果转化提出要求。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优化
在对高职院校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改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體系应包括理论知识、实践训练、创业孵化三大模块。其中,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训练是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的应用,同时为创业孵化奠定基础;创业孵化是创业教育的最终形式和教学成果,为学生今后的创业之路之始。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从事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有或长或短的教学经历与经验,掌握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能够驾轻就熟地开展教学。但是,不少教师往往只关注一些具体而微的问题,对宏观的国家政策等问题不感兴趣。地方高校教师对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政策的关心与认知缺乏主动性,更缺乏深入研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如果教师不了解国家政策,极可能导致其课堂教学不尽科学,形似而神异,或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不一致,或教学方法陈旧。因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之首要任务是创新创业专任教师的培养。
然而,高校教师接大多数缺乏创业经验,教学内容偏向理论或观察习得的间接经验,难以引起学生共鸣。针对这个问题,可引进已走向社会的有一定经验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创业者为讲师。从而完善师资队伍。
(三)专注培养创业核心能力。创业核心能力主要是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规划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及技术能力。
(四)完善创业实践支持体系。国家在制定可持续创业教育战略规划的同时,应加强宏观政策的规划力度和创业教育的立法工作,推动多部门联合行动,加强对创业教育的政策管理和效果评估认定,为创业教育生态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五)通过比赛促进创业转化。创新创业比赛可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创新创业理念转化成现实成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孵化。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满意度偏低,创新创业更应受到重视。学校与社会要尽可能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一是积极发挥学校实习单位、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三是“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董英荣(1986-)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具有其特殊性,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面临特别的问题和挑战。
一、高职院校教育模式适用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已经历 30 余年发展,在政策支持、教育教学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提升、课外实践活动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按照创业教育模式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不同,结合清华大学、福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有研究将我国创业教育模式归纳为三类,即科技创新主导型、区域特色主导型、综合平台主导型。其中,科技创新主导型创业教育模式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出发点和原动力。本研究认为,基于现实可行性,高职院校应专注于后两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区域特色主导型
区域特色主导型创业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创业实践中注重突出高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在区域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在区域创业实践平台上进行创业活动,在区域创业企业中孵化创新创业成果,以区域特色引导创业教育发展,以创业教育成果推动区域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创新发展的双赢。区域特色主导型创业教育模式较为典型的代表是福州大学。福州大学以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为指引,形成了以区域化定位、双师型教师、系统化课程、科技型引领、多元化实践为驱动的创业教育模式。
(二)综合平台主导型
综合平台主导型创业教育模式是指以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连接创业人才供给侧(高校)、创业创意孵化侧(孵化器)和创业成果转化侧(创业企业),构建创业教育链条齐全的创业教育模式。其中,综合服务平台以信息交流传递为主要功能,是模式的核心要素,串联起其他三类要素;创业人才供给侧是创业教育链条的上游要素,为创业创意孵化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创业创意孵化侧是创业教育链条的中游要素,为创业成果转化提供基础素材;创业成果转化侧是创业教育链条的下游要素,在产生创业成果的同时对成果转化提出要求。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优化
在对高职院校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改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體系应包括理论知识、实践训练、创业孵化三大模块。其中,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训练是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的应用,同时为创业孵化奠定基础;创业孵化是创业教育的最终形式和教学成果,为学生今后的创业之路之始。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从事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有或长或短的教学经历与经验,掌握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能够驾轻就熟地开展教学。但是,不少教师往往只关注一些具体而微的问题,对宏观的国家政策等问题不感兴趣。地方高校教师对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政策的关心与认知缺乏主动性,更缺乏深入研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如果教师不了解国家政策,极可能导致其课堂教学不尽科学,形似而神异,或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不一致,或教学方法陈旧。因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之首要任务是创新创业专任教师的培养。
然而,高校教师接大多数缺乏创业经验,教学内容偏向理论或观察习得的间接经验,难以引起学生共鸣。针对这个问题,可引进已走向社会的有一定经验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创业者为讲师。从而完善师资队伍。
(三)专注培养创业核心能力。创业核心能力主要是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规划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及技术能力。
(四)完善创业实践支持体系。国家在制定可持续创业教育战略规划的同时,应加强宏观政策的规划力度和创业教育的立法工作,推动多部门联合行动,加强对创业教育的政策管理和效果评估认定,为创业教育生态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五)通过比赛促进创业转化。创新创业比赛可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创新创业理念转化成现实成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孵化。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满意度偏低,创新创业更应受到重视。学校与社会要尽可能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一是积极发挥学校实习单位、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三是“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董英荣(1986-)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