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对目前我国预存付费电能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调研,并针对如何提高加强防窃电管理的有效性,以及提高预付费电能表的使用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健词 预付费电能表;使用;效益;防窃电
中图分类号 TM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206-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电力企业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人们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随之增高,本文就有关预付费电能表使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1 预付费电能表使用方法及IC卡电能表产生的效益
1.1 预付费电能表使用的一般流程
1)供电部门为用户安装电能表。
2)用户到供电大厅办理IC卡电能表开户业务,供电部门制作用户IC卡,写入必要运行参数,完成开户和购电电量。
3)用户插卡将运行参数信息输入电能表的单片机,同时表内信息参数返写入电卡内。
4)满足一定条件时,IC卡闭合控制开关,允许用户用电。当电能表内电量不足或低于下限报警电量时,提示用户购电;当电量为零时,开关断开停止供电。
5)用户可在电能表内电量不足、低于下限报誓或开关断开停止供电时,持卡到供电营业部门进行缴费充值。
6)用户再次对电能表插卡,继续用电。
1.2 IC卡电能表产生的效益
1.2.1 社会效益
将供用电关系纳人市场经济轨道,有利于用户增强电是商品的意识,使供用电关系进人良性循环;提高电费回收率,减少国家损失的同时也减少了用户用电的盲目性;调整和限制高峰负荷,平抑负荷曲线,进而提高供电质量。
1.2.2 用户效益
杜绝了用户纠纷可节约用电、计划用电;不再受抄表人员制约;基本不改变原配电线路,更换为预付费电能表即可,减少了改造费用。
1.2.3 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根本上解决收费难的问题;为电能的商品化提供物质条件;利于供电部门对用户非法用电情况核查;实现了用电自动化,提高了营业管理水平。
2 影响预付电能表使用效率的不利因素
2.1 人员素质问题
IC卡预付费电能表售电系统一直在更新升级改造中,而每次改变都需要售电人员的操作配合。由于操作繁琐、且对系统的不熟悉造成了售电后电能表不读卡或读卡错误。因为使用者素质不尽相同,常导致插卡错误,使电能表不能读卡。因此在使用中出现用户频繁换表的问题,极大地增加了现场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电能表的使用寿命。
2.2 电能表及系统问题
2.2.1 难以适应电价波动的需求
电价制度不可能长期停留在单一计价模式和同一标准上,如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在居民中推行峰谷分时电价,这时卡表就难以胜任了。为了避免由于电价变动造成买卖双方的经济损失,IC卡电量不能大量销售。另外IC卡本身成本不低,每表一卡,如广泛使用预付费电能表则使得售电工作量十分可观。
2.2.2 采用预付费式电能表后对实际用电量的统计工作带来不便
预付费式电能表的特别之处在于需要电力用户提前进行购电,只有在交付费用后才能继续用电,当电力用户所购买的电度额数没有剩余时,预付费式电能表就能停止供电,当电力用户交付费用后,则会自动继续供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供电企业统计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工作的难度。
2.2.3 抗干扰能力差
特别是开放式卡口,在电能表被外界干扰、攻击造成控制系统失效后,极易发生电费纠纷。
2.2.4 价格高,寿命短,综合效益差
在我国,多数省市的供电企业在采用了价格较高的付费电能表后,在收取电费时多数还是按照电力用户的实际负荷的电量和电价作为结算电费的依据,预付费只起到了预估售电以便控制客户及时缴费的作用,并没有实现用电与售电系统同步管理,同时,预付费电能表的成本造价过高,使用年限较短,与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不是十分的相符。
3 防窃电管理的技术措施
3.1 加强现场安装的监管力度
1)将所有电能计量装置都安装在计量柜内。同时,互感器的二次接线侧、表计的表盖及接线盒、接线端子均加铅封。重点用户的低压接户线绝缘子到计量装置间的接线可用电缆或用塑料套管将所有导线一起套住,利用密封盒对计量端子全部加封。计量柜加铅封及封条,封印编号记录完善,便于用电检查。
2)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必须规范。特别是电能表的中性线必须与电源线直接连通,不得与其他用户共用中性线。连接表计的电压线应在计量箱内引接,不得在开关上引接,以防窃电。进表导线裸露部分必须插入接线盒内,使表孔不留间隙,防止短接表计。
3.2 推广使用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
电子式电能表具有不能倒字,底数不能清零,不可更改表计常数,有失压、失流记录及电流不平衡记录、逆相序记录、编程等事件记录的防窃电功能。检查人员每次检查表计时,可将有关的数据读出或记录,以便分析、发现电压开路、电流短路或不平衡、逆相序等窃电现象。
3.3 自动抄表用电远程监测系统
为适应供电企业对关口负荷、大宗用户和居民用户等不同用电类别的负荷监测、电能计量、用电检查、防窃电管理等,应建立用电远程监测系统,以便实时掌握电网运行状况和用户用电情况。2006年5月,山东省率先在一工厂试用了1台远程服务终端,在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485接口读取计量数据,安装第3天,远程
服务终端报警,经突击检查确定该用户窃电。
3.4 安装计量回路失压记录仪
在变电站各电压等级和所有高压计量用户安装计量回路失压记录仪,虽然不能判断失压原因是否人为因素,但可以最大限度地追补少计电能量,供电企业每年都会通过计量回路失压记录仪反馈的信息追补回巨额的电能量。失压记录仪在防窃电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抄表人员抄表的同时抄录失压时间,做到当月失压当月追补电能量。
3.5 有效补偿TV二次压降,减少电能计量损失
电压互感器(TV)二次回路中,由于导线、开关、接线端子等元件的电阻及流过的电流,导致TV出口处的电压与电能计量装置进口端电压产生差别,即TV二次回路压降。现有的解决手段是就近装表,二次线不宜过长,经常检查端子线路是否老化需更换。
3.6 互感器运行状况对计量精确度的影响
由于改革的深化,大批企业生产任务不重,变压器额定容量是现有用电负荷的十几倍。电流互感器配置一般均按变压器额定容量进行配置,当企业全部或部分恢复生产时,电流互感器运行负荷能达到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30%,对电流互感器计量精确度影响不大。当企业不能全部恢复生产时,企业所用负荷基本上是生活用电,电流互感器实际运行负荷为额定负荷的10%以下,严重影响电流互感器的精确计量。
4 总结
目前,用电收费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有3种:人工抄表收费方式,按固定时间由抄表人员上门抄表并采取银行代收等方式收费;预付费方式;集中自动抄表。自动抄表技术服务于电能管理的自动化,替代了原来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的管理手段,较好地做到实时收费,更重要的是沿用了人们更易接受的先用电、后付费的管理模式。在法律、法规逐渐健全后,这种模式从技术到管理将逐步替代预付费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君胜.关于预付费电表的使用及其存在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35.
[2]刘铁滨,郑磊.有关预付费电能使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10,36.
[3]骆超红.有关预付费电能使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1.
关健词 预付费电能表;使用;效益;防窃电
中图分类号 TM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206-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电力企业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人们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随之增高,本文就有关预付费电能表使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1 预付费电能表使用方法及IC卡电能表产生的效益
1.1 预付费电能表使用的一般流程
1)供电部门为用户安装电能表。
2)用户到供电大厅办理IC卡电能表开户业务,供电部门制作用户IC卡,写入必要运行参数,完成开户和购电电量。
3)用户插卡将运行参数信息输入电能表的单片机,同时表内信息参数返写入电卡内。
4)满足一定条件时,IC卡闭合控制开关,允许用户用电。当电能表内电量不足或低于下限报警电量时,提示用户购电;当电量为零时,开关断开停止供电。
5)用户可在电能表内电量不足、低于下限报誓或开关断开停止供电时,持卡到供电营业部门进行缴费充值。
6)用户再次对电能表插卡,继续用电。
1.2 IC卡电能表产生的效益
1.2.1 社会效益
将供用电关系纳人市场经济轨道,有利于用户增强电是商品的意识,使供用电关系进人良性循环;提高电费回收率,减少国家损失的同时也减少了用户用电的盲目性;调整和限制高峰负荷,平抑负荷曲线,进而提高供电质量。
1.2.2 用户效益
杜绝了用户纠纷可节约用电、计划用电;不再受抄表人员制约;基本不改变原配电线路,更换为预付费电能表即可,减少了改造费用。
1.2.3 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根本上解决收费难的问题;为电能的商品化提供物质条件;利于供电部门对用户非法用电情况核查;实现了用电自动化,提高了营业管理水平。
2 影响预付电能表使用效率的不利因素
2.1 人员素质问题
IC卡预付费电能表售电系统一直在更新升级改造中,而每次改变都需要售电人员的操作配合。由于操作繁琐、且对系统的不熟悉造成了售电后电能表不读卡或读卡错误。因为使用者素质不尽相同,常导致插卡错误,使电能表不能读卡。因此在使用中出现用户频繁换表的问题,极大地增加了现场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电能表的使用寿命。
2.2 电能表及系统问题
2.2.1 难以适应电价波动的需求
电价制度不可能长期停留在单一计价模式和同一标准上,如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在居民中推行峰谷分时电价,这时卡表就难以胜任了。为了避免由于电价变动造成买卖双方的经济损失,IC卡电量不能大量销售。另外IC卡本身成本不低,每表一卡,如广泛使用预付费电能表则使得售电工作量十分可观。
2.2.2 采用预付费式电能表后对实际用电量的统计工作带来不便
预付费式电能表的特别之处在于需要电力用户提前进行购电,只有在交付费用后才能继续用电,当电力用户所购买的电度额数没有剩余时,预付费式电能表就能停止供电,当电力用户交付费用后,则会自动继续供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供电企业统计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工作的难度。
2.2.3 抗干扰能力差
特别是开放式卡口,在电能表被外界干扰、攻击造成控制系统失效后,极易发生电费纠纷。
2.2.4 价格高,寿命短,综合效益差
在我国,多数省市的供电企业在采用了价格较高的付费电能表后,在收取电费时多数还是按照电力用户的实际负荷的电量和电价作为结算电费的依据,预付费只起到了预估售电以便控制客户及时缴费的作用,并没有实现用电与售电系统同步管理,同时,预付费电能表的成本造价过高,使用年限较短,与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不是十分的相符。
3 防窃电管理的技术措施
3.1 加强现场安装的监管力度
1)将所有电能计量装置都安装在计量柜内。同时,互感器的二次接线侧、表计的表盖及接线盒、接线端子均加铅封。重点用户的低压接户线绝缘子到计量装置间的接线可用电缆或用塑料套管将所有导线一起套住,利用密封盒对计量端子全部加封。计量柜加铅封及封条,封印编号记录完善,便于用电检查。
2)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必须规范。特别是电能表的中性线必须与电源线直接连通,不得与其他用户共用中性线。连接表计的电压线应在计量箱内引接,不得在开关上引接,以防窃电。进表导线裸露部分必须插入接线盒内,使表孔不留间隙,防止短接表计。
3.2 推广使用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
电子式电能表具有不能倒字,底数不能清零,不可更改表计常数,有失压、失流记录及电流不平衡记录、逆相序记录、编程等事件记录的防窃电功能。检查人员每次检查表计时,可将有关的数据读出或记录,以便分析、发现电压开路、电流短路或不平衡、逆相序等窃电现象。
3.3 自动抄表用电远程监测系统
为适应供电企业对关口负荷、大宗用户和居民用户等不同用电类别的负荷监测、电能计量、用电检查、防窃电管理等,应建立用电远程监测系统,以便实时掌握电网运行状况和用户用电情况。2006年5月,山东省率先在一工厂试用了1台远程服务终端,在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485接口读取计量数据,安装第3天,远程
服务终端报警,经突击检查确定该用户窃电。
3.4 安装计量回路失压记录仪
在变电站各电压等级和所有高压计量用户安装计量回路失压记录仪,虽然不能判断失压原因是否人为因素,但可以最大限度地追补少计电能量,供电企业每年都会通过计量回路失压记录仪反馈的信息追补回巨额的电能量。失压记录仪在防窃电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抄表人员抄表的同时抄录失压时间,做到当月失压当月追补电能量。
3.5 有效补偿TV二次压降,减少电能计量损失
电压互感器(TV)二次回路中,由于导线、开关、接线端子等元件的电阻及流过的电流,导致TV出口处的电压与电能计量装置进口端电压产生差别,即TV二次回路压降。现有的解决手段是就近装表,二次线不宜过长,经常检查端子线路是否老化需更换。
3.6 互感器运行状况对计量精确度的影响
由于改革的深化,大批企业生产任务不重,变压器额定容量是现有用电负荷的十几倍。电流互感器配置一般均按变压器额定容量进行配置,当企业全部或部分恢复生产时,电流互感器运行负荷能达到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30%,对电流互感器计量精确度影响不大。当企业不能全部恢复生产时,企业所用负荷基本上是生活用电,电流互感器实际运行负荷为额定负荷的10%以下,严重影响电流互感器的精确计量。
4 总结
目前,用电收费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有3种:人工抄表收费方式,按固定时间由抄表人员上门抄表并采取银行代收等方式收费;预付费方式;集中自动抄表。自动抄表技术服务于电能管理的自动化,替代了原来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的管理手段,较好地做到实时收费,更重要的是沿用了人们更易接受的先用电、后付费的管理模式。在法律、法规逐渐健全后,这种模式从技术到管理将逐步替代预付费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君胜.关于预付费电表的使用及其存在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35.
[2]刘铁滨,郑磊.有关预付费电能使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10,36.
[3]骆超红.有关预付费电能使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