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由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转变为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忽视个体差异,转变为注重学生个性,全方位育人;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
一、转变观念
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行为观念上同课程改革接轨,教育教学行为才能按照改革的要求入轨,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和水平的学生。
教师要更新的教学理念,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合作创造的过程;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能充分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鼓励合作学习,促进相互交流,实现共同发展;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等。
二、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要转变。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按这样的步骤: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巩固反思、总结归纳。在教师提出问题时,要创设好问题的情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建构活动,通过互动来实现。这样教师的角色就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使用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课程的创造者。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教师不仅参与学生的讨论,而且积极引导,对学生提出的意见、问题,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教师的活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变成了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合作者,是全心全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朋友。最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而不再仅仅是告诉学生答案。
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掌握已有的经验或现成的结论,而在于启发学生会理解,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政治教师更要完成由传授者、操练者向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转换。当然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高超本领,而且还必须掌握指导学习的科学方法、沟通交流的精湛技巧、启发引导的绝妙艺术。
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其立足点是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创造性地教,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
三、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品质
传统的教学论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前人已经有的认识。这对于学生来说属于间接经验,无形中抹煞了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创新的品质,妨碍了他们的操作、观察、质疑、猜想、探索、归纳、类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笔者深刻认识到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教师要努力变过去“接受性、维持性学习”为“研究性、发展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下课带着思考离开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潜能。
四、发挥思想政治课功能,推进学生养成教育
立足学生行为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其道德观念、道德面貌是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来的,并且是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思想政治课应发挥应有的功能,政治教师也应积极配合学校及班主任做好这项工作。行为规范重在养成,应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加强引导,优化德育环境,突出实践培养,促进养成教育。
一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校纪班规,做到行为规范要求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
二是强化日常管理落实,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办法,实行“一日常規”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及时、准确地考查学生的行为表现。
三是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利用社会优势,切实加强对学生课余时间和校外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四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
五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用。教师要以身立教,以人格影响人格,以道德感召道德,要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行为模式。
六是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机渗透德育,制定学科教学的德育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全面育人、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七是开展“户外教学法”,让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踏上社会,参与市场,进入生活,为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一、转变观念
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行为观念上同课程改革接轨,教育教学行为才能按照改革的要求入轨,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和水平的学生。
教师要更新的教学理念,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合作创造的过程;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能充分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鼓励合作学习,促进相互交流,实现共同发展;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等。
二、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要转变。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按这样的步骤: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巩固反思、总结归纳。在教师提出问题时,要创设好问题的情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建构活动,通过互动来实现。这样教师的角色就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使用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课程的创造者。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教师不仅参与学生的讨论,而且积极引导,对学生提出的意见、问题,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教师的活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变成了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合作者,是全心全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朋友。最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而不再仅仅是告诉学生答案。
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掌握已有的经验或现成的结论,而在于启发学生会理解,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政治教师更要完成由传授者、操练者向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转换。当然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高超本领,而且还必须掌握指导学习的科学方法、沟通交流的精湛技巧、启发引导的绝妙艺术。
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其立足点是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创造性地教,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
三、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品质
传统的教学论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前人已经有的认识。这对于学生来说属于间接经验,无形中抹煞了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创新的品质,妨碍了他们的操作、观察、质疑、猜想、探索、归纳、类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笔者深刻认识到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教师要努力变过去“接受性、维持性学习”为“研究性、发展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下课带着思考离开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潜能。
四、发挥思想政治课功能,推进学生养成教育
立足学生行为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其道德观念、道德面貌是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来的,并且是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思想政治课应发挥应有的功能,政治教师也应积极配合学校及班主任做好这项工作。行为规范重在养成,应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加强引导,优化德育环境,突出实践培养,促进养成教育。
一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校纪班规,做到行为规范要求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
二是强化日常管理落实,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办法,实行“一日常規”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及时、准确地考查学生的行为表现。
三是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利用社会优势,切实加强对学生课余时间和校外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四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
五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用。教师要以身立教,以人格影响人格,以道德感召道德,要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行为模式。
六是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机渗透德育,制定学科教学的德育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全面育人、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七是开展“户外教学法”,让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踏上社会,参与市场,进入生活,为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