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职公共基础课面临诸多难题,如,学生文化基础差距大、大班授课、课时有限等,显然这些问题仅仅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解决,该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基本解决了上述难题。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高职 公共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171-02
1 高职公共基础课面临的困境
1.1 高职生源多样化,学生文化课基础差距加大
随着高校招生形式的多样化,统招、单招、对口升学等多种招生形式,致使高校学生的生源多样化,这一现象在高职院校尤为突出。多样化的生源导致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距拉大,尤其表现在数学和英语这两门公共课上,基础好的学生高考数学或英语单科成绩能到90分以上,基础差的学生还记不清常用词汇、搞不清基本的语法、不了解基本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生的差距之大,显而易见。而高职数学、英语的学习内容与高中的学习内容息息相关,显然,这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变得举步维艰,同时我们看到在各个教学班中基础差的学生所占比例从10%~30%不等,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忽视这部分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1.2 大班授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职公共基础课一般实行大班授课,一个授课班级人数为80人左右,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讲解的内容偏简单时,基础好的学生不屑于听,讲解的内容偏难时,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安排,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
1.3 高职公共基础课课时有限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加大专业课和实训课的课时,压缩公共基础课的课时,这就要求公共课教师利用较少的课时讲解较多的内容,迫使教师忙于赶课,无暇顾及差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差生越拉越远。差生的文化基础决定了他们的学习速度,因此,为了保证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给他们足够的学习时间,这就要求一线教师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课下时间,让基础差的学生“补”上来。
2 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自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被首次提出以来,广大教育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先后给予了20多种定义,目前大家广泛认可的是胡铁生在2013年2月份东莞微课培训会上给出的如下定义: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1]。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但它又不仅是微视频,还包含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案例、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和学生反馈等多种线上资源。
微视频的制作要遵循“短、小、精、悍”4个原则,“短”是指时间要短,一般一个微视频的播放时间为5~10 min,这样的时间要求可以保障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学习效果;“小”是指内容要小,选取的知识点要小,一个微视频只讲一个重点或难点,利于学习者的消化吸收;“精”是指设计要精致,从选材到设计都要精心挑选,用心设计;“悍”是指观看效果要强悍,有些能实现“秒懂”的效果。
以微视频为主的微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好的微课资源都是一线教师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经过精心挑选、用心设计完成的,学习进度适宜,难度适中。在线答疑和在线测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测试和学生反馈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手的宝贵材料,使教师的教学安排有的放矢。
3 翻转课堂
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英特尔(INTEL)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在2011年度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年会上对翻转课堂所做的描述是:翻转课堂也称颠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这样学生就有了可伸缩的时间变量,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进度,解决了布鲁姆认为的“学生要达到掌握的水平,关键在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量”这个问题[2],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利用更多地学习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弥补学习速度的不足。
4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了2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不断地修正改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3个阶段和一个平台构成,即课前、课中和课后这3个阶段和1个网络学习平台。
课前知识传递阶段:教师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单,提供丰富的微课资源;学生通过任务单了解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微课资源,将学习笔记、问题与思考等学习记录充实到自己的学习成长记录袋中,完成学习的记忆阶段;教师通过学习平台进行答疑、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汇总学生的学习反馈,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课中知识内化阶段:主要分为以下4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提问或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初步理解。这一环节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检测的难度与课前学习要求相一致,要注重基础,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体会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认可度;二是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通过这个环节提升学生对课前学习的重视程度,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第二环节,及时教学,深化课堂任务。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前反馈进行及时教学,设置由易到难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或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学习,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或集体讲解。第三环节,设置任务,完成作品,完成知识的吸收和内化。第四环节,组织展示,相互学习。通过全班大展或组间展示或组内小展,给学生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更多的思路和想法。
课后知识拓展阶段:教师把优秀的学生作品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展示,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置拓展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挑战拓展任务,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3]。
5 实施效果
通过对我们实施的翻转课堂的教学班级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课程改革的效果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该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 578份,收回有效问卷1 210份,有效率76.68%,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同学认为,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更有利于自己的学习,90%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不会加重学习负担,89%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能使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知识掌握的更长久。以上数据表明,翻转课堂是受学生欢迎和支持的。
总之,只有一线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6.
[2] 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聚焦教育变革——2011中国教育信息化峰会上的讲话[EB/OL].(2011-10-09)http://www.jyb.cn/ad/new.
[3] 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4]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5]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高职 公共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171-02
1 高职公共基础课面临的困境
1.1 高职生源多样化,学生文化课基础差距加大
随着高校招生形式的多样化,统招、单招、对口升学等多种招生形式,致使高校学生的生源多样化,这一现象在高职院校尤为突出。多样化的生源导致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距拉大,尤其表现在数学和英语这两门公共课上,基础好的学生高考数学或英语单科成绩能到90分以上,基础差的学生还记不清常用词汇、搞不清基本的语法、不了解基本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生的差距之大,显而易见。而高职数学、英语的学习内容与高中的学习内容息息相关,显然,这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变得举步维艰,同时我们看到在各个教学班中基础差的学生所占比例从10%~30%不等,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忽视这部分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1.2 大班授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职公共基础课一般实行大班授课,一个授课班级人数为80人左右,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讲解的内容偏简单时,基础好的学生不屑于听,讲解的内容偏难时,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安排,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
1.3 高职公共基础课课时有限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加大专业课和实训课的课时,压缩公共基础课的课时,这就要求公共课教师利用较少的课时讲解较多的内容,迫使教师忙于赶课,无暇顾及差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差生越拉越远。差生的文化基础决定了他们的学习速度,因此,为了保证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给他们足够的学习时间,这就要求一线教师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课下时间,让基础差的学生“补”上来。
2 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自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被首次提出以来,广大教育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先后给予了20多种定义,目前大家广泛认可的是胡铁生在2013年2月份东莞微课培训会上给出的如下定义: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1]。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但它又不仅是微视频,还包含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案例、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和学生反馈等多种线上资源。
微视频的制作要遵循“短、小、精、悍”4个原则,“短”是指时间要短,一般一个微视频的播放时间为5~10 min,这样的时间要求可以保障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学习效果;“小”是指内容要小,选取的知识点要小,一个微视频只讲一个重点或难点,利于学习者的消化吸收;“精”是指设计要精致,从选材到设计都要精心挑选,用心设计;“悍”是指观看效果要强悍,有些能实现“秒懂”的效果。
以微视频为主的微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好的微课资源都是一线教师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经过精心挑选、用心设计完成的,学习进度适宜,难度适中。在线答疑和在线测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测试和学生反馈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手的宝贵材料,使教师的教学安排有的放矢。
3 翻转课堂
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英特尔(INTEL)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在2011年度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年会上对翻转课堂所做的描述是:翻转课堂也称颠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这样学生就有了可伸缩的时间变量,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进度,解决了布鲁姆认为的“学生要达到掌握的水平,关键在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量”这个问题[2],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利用更多地学习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弥补学习速度的不足。
4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了2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不断地修正改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3个阶段和一个平台构成,即课前、课中和课后这3个阶段和1个网络学习平台。
课前知识传递阶段:教师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单,提供丰富的微课资源;学生通过任务单了解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微课资源,将学习笔记、问题与思考等学习记录充实到自己的学习成长记录袋中,完成学习的记忆阶段;教师通过学习平台进行答疑、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汇总学生的学习反馈,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课中知识内化阶段:主要分为以下4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提问或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初步理解。这一环节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检测的难度与课前学习要求相一致,要注重基础,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体会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认可度;二是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通过这个环节提升学生对课前学习的重视程度,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第二环节,及时教学,深化课堂任务。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前反馈进行及时教学,设置由易到难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或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学习,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或集体讲解。第三环节,设置任务,完成作品,完成知识的吸收和内化。第四环节,组织展示,相互学习。通过全班大展或组间展示或组内小展,给学生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更多的思路和想法。
课后知识拓展阶段:教师把优秀的学生作品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展示,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置拓展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挑战拓展任务,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3]。
5 实施效果
通过对我们实施的翻转课堂的教学班级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课程改革的效果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该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 578份,收回有效问卷1 210份,有效率76.68%,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同学认为,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更有利于自己的学习,90%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不会加重学习负担,89%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能使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知识掌握的更长久。以上数据表明,翻转课堂是受学生欢迎和支持的。
总之,只有一线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6.
[2] 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聚焦教育变革——2011中国教育信息化峰会上的讲话[EB/OL].(2011-10-09)http://www.jyb.cn/ad/new.
[3] 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4]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5]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