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時也带动了政治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国的政治文化发展。本文主要从我国政治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文化发展方向趋向,希望对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政治文化;发展方向;立足当下
一、政治文化的功能分析
所谓的政治文化属于政治领域的精神范围,是某个社会主体对于社会体系和政治文化的态度以及价值的总倾向。实则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一定生产方式上的基础,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政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我们对政治文化的分析往往可以反映出政治体系以及政治生活。
(一)政治文化的特征分析。
政治文化是文化的一种,他的主要特征区别与物质文化与经济文化,但是政治文化也无法脱离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环境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进程,主要的额表现形式是政治文化具有稳定性强。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当前政治文化的影响,经常一定时间的沉淀而形成的心理定势。
(二)政治文化的作用分析。
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的机构,并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约束了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向。政治文化从侧面可以反映出社会公民对国家的政治情感,也影响着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也反应了人们对当下领导人的认同,以及公民本身在社会主体中的地位,从而对一国政治的影响巨大。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逐渐替代传统的封建政治文化体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等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政治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的危机。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纠正了对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条式曲解,重新确立了其主导地位,重建政治信仰。但在当前,仍有一些公民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处于一种自在状态,相当一部分公民处于无政治信仰状态,主导政治文化所倡导的政治信仰存在认同层面上的危机。体现在现实层面则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公民意识淡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缺乏广泛的文化心理支撑,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官僚主义现象普遍,权力过分集中。
(二)多元政治化产生,主流政治化功能被弱化。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带来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此时也会带动政治文化多元化发展,这样对人们认识政治制度也会造成影响。当下有很多干部或者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程度还处在边缘,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理解也只是一个初级阶段,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以及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有上升趋势,我们要杜绝此类事件的发展和继续。
(三)中国社会出现政治冷漠现象。在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运作中,政治是以帝王为核心,宫廷为舞台的“神秘政治”,平民不得不把自己排除在政治之外,不仅缺乏参与政治活动的欲望和兴趣,而对政治产生一种深重的冷漠感,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步增强,但距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仍相差甚远。
三、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取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方向主要是:坚持树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为主导,要以先进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要兼顾非主流政治文化发展,抵制腐朽落后的反社会主义的旧思想和旧文化滋生以及发展,树立正确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目标,做到平等、公开、民主、法治以及和谐文化。要做好以上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政治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导地位的巩固,都需要指导思想的一致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指导思想只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对整个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经过实践而得出来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人民的进行政治文化改革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导。
(二)培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政治意识、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
很多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够积极,我们要培养和鼓励公民积极参加政治参与,培养政治情感和政治文化信念,积极引导树立正确的信仰以及政治文化素养,要对共产主义充满信息,团结一切力量共同完成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三)以立足中国现实为根基,面向世界为发展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必须要立足于中国当下的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方向。需要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中国人民的主体和主导地位,需要以中国政治体制与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观取向相同。同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需要面向世界,要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一方面可以向世界各国证明政治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合理性,可以促进其传播与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与协作,吸取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增强本身的说服力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张钦朋.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述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8-73.
[2]方盛举.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06,(5):8-12.
[3]岳世洲.阿尔蒙德政治文化观评析[J].理论学习月刊,1994,(9):51-53.
关键词:政治文化;发展方向;立足当下
一、政治文化的功能分析
所谓的政治文化属于政治领域的精神范围,是某个社会主体对于社会体系和政治文化的态度以及价值的总倾向。实则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一定生产方式上的基础,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政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我们对政治文化的分析往往可以反映出政治体系以及政治生活。
(一)政治文化的特征分析。
政治文化是文化的一种,他的主要特征区别与物质文化与经济文化,但是政治文化也无法脱离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环境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进程,主要的额表现形式是政治文化具有稳定性强。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当前政治文化的影响,经常一定时间的沉淀而形成的心理定势。
(二)政治文化的作用分析。
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的机构,并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约束了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向。政治文化从侧面可以反映出社会公民对国家的政治情感,也影响着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也反应了人们对当下领导人的认同,以及公民本身在社会主体中的地位,从而对一国政治的影响巨大。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逐渐替代传统的封建政治文化体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等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政治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的危机。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纠正了对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条式曲解,重新确立了其主导地位,重建政治信仰。但在当前,仍有一些公民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处于一种自在状态,相当一部分公民处于无政治信仰状态,主导政治文化所倡导的政治信仰存在认同层面上的危机。体现在现实层面则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公民意识淡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缺乏广泛的文化心理支撑,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官僚主义现象普遍,权力过分集中。
(二)多元政治化产生,主流政治化功能被弱化。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带来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此时也会带动政治文化多元化发展,这样对人们认识政治制度也会造成影响。当下有很多干部或者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程度还处在边缘,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理解也只是一个初级阶段,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以及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有上升趋势,我们要杜绝此类事件的发展和继续。
(三)中国社会出现政治冷漠现象。在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运作中,政治是以帝王为核心,宫廷为舞台的“神秘政治”,平民不得不把自己排除在政治之外,不仅缺乏参与政治活动的欲望和兴趣,而对政治产生一种深重的冷漠感,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步增强,但距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仍相差甚远。
三、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取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方向主要是:坚持树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为主导,要以先进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要兼顾非主流政治文化发展,抵制腐朽落后的反社会主义的旧思想和旧文化滋生以及发展,树立正确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目标,做到平等、公开、民主、法治以及和谐文化。要做好以上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政治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导地位的巩固,都需要指导思想的一致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指导思想只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对整个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经过实践而得出来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人民的进行政治文化改革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导。
(二)培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政治意识、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
很多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够积极,我们要培养和鼓励公民积极参加政治参与,培养政治情感和政治文化信念,积极引导树立正确的信仰以及政治文化素养,要对共产主义充满信息,团结一切力量共同完成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三)以立足中国现实为根基,面向世界为发展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必须要立足于中国当下的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方向。需要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中国人民的主体和主导地位,需要以中国政治体制与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观取向相同。同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需要面向世界,要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一方面可以向世界各国证明政治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合理性,可以促进其传播与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与协作,吸取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增强本身的说服力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张钦朋.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述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8-73.
[2]方盛举.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06,(5):8-12.
[3]岳世洲.阿尔蒙德政治文化观评析[J].理论学习月刊,1994,(9):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