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故事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son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过生日的时候,能吃上一个鸡蛋,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只有在他生病的时候,奶奶才会做肉汤给他喝。神奇的是,父亲喝了肉汤后,病就好了(喝肉汤能治病?这太不可思议了,后来我才明白,父亲是因为营养不良才生病的)。
   父亲从小勤奋好学。虽然家里穷,但没有浇灭他对学习的热情。每天天刚蒙蒙亮,父亲就会牵着牛,迎着露水,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牛在吃草,父亲在看书;当别的小孩在玩耍时,父亲还在看书。当然,父亲不是死读书的人,他和爷爷一起种田时,就运用了很多从书上学到的知识,种出来的稻子很香。
   父亲后来出了一本诗集,其中有一首《晨》,描写他当年放牛读书的情景:
   独鸟出林勤趁早,群鸭上岸勇争先。
   闲人莫笑秋虫懒,一夜嘶鸣未曾歇。
   宁静的乡村早晨,在父亲眼里,却是连动物都不闲着,万物都和父亲一样在勤奋努力。
   父亲是个很节俭的人。放学若是遇到下雨,父亲会把奶奶做的布鞋脱下来抱着,赤着脚走回家,因为雨水容易把鞋泡坏。到现在,父亲还保持着节俭的习惯。客户送的一双鞋子,穿了几年没穿坏,还在穿。如果不是妈妈每个季节给他买衣服,还不知道他一套衣服能穿多久呢!
   父亲是虚心又认真的人。有一次他被邀请去主持一个活动,为了纠正口音,他提前练习普通话,并让我在一旁给他录音。父亲说话经常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他就虚心向我请教,并且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将主持稿讲得又标准又流畅为止。
   父親有许多爱好,练书法啊、写闲诗啊、拉二胡啊……父亲读过很多诗词,有时我和他看电视,听到什么成语、诗句啊,他都会把其来源典故滔滔不绝地讲给我听。
   父亲大学毕业后四处打工,发传单、送报纸、写文稿,甚至上门推销……
   父亲当过一段时间记者,报社提拔他,他却没有继续做下去,他说,他还年轻,需要多见些世面。
   正是由于有这股勤奋努力、不断探索的劲儿,父亲现在不仅开了自己的公司,还拥有许多人没有的丰富经历。
   父亲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精彩还在后头……
  (广东广州市第五中学)
  点评
   小作者通过对父亲的采访,将一个出身贫寒但勤奋拼搏、做事认真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作文中,放牛不忘学习、雨中抱鞋走回家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郭文倩)
其他文献
文題呈现  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竞赛中,个人作为参与主体有所突破自不必说,而人所创造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促成了团队的发展与进步。《与朱元思书》中的“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便是对此最生动的描写。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点拨  审 题   1.材料的第一句话体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但重点在个人融入团队中的价值
期刊
端午时,奶奶给我送来一盒绿豆糕。然而,我却并不领情,对奶奶说:“这是你喜欢的,我不喜欢。”奶奶的脸上写满失望,一个人落寞地离开了我家。   看着桌上的绿豆糕,我突然感到有点羞愧。奶奶送来的,难道真的只是一盒绿豆糕吗?其中,还包含了奶奶对我的思念和疼爱。一年中,奶奶和我见面不过三五次,她把对我的思念都放在了这一盒小小的绿豆糕中。然而,这份心意,却被我一句简单的“这是你喜欢的,我不喜欢”堵了回去。我想
期刊
多彩五月,粽葉飘香。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奶奶的绿豆糕和往年一样如期而至。奶奶是极古朴守旧的小老太太,头上插一根传家的木头簪子;绿豆糕也是极朴素的绿豆糕,淡黄色的,小小的几块,细心地盛放在一个看上去有些年头的瓷盘中——这一切放在过去是极能撩拨起人的胃口的。  但女孩很忙碌,也很烦躁。女孩的目光一直盯在电脑屏幕上——网课的主讲老师滔滔不绝。奶奶觉得电脑好像要被孙女的目光点燃了。女孩
期刊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作业,我烦躁地扔了笔。想打开窗透透气,站在窗边,竟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一切都仿佛被笼罩在一片绮丽中,西边天空的云彩,全都被染成了玫瑰金,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巨人,有的像调了色的高山。橙黄的光线透过这些云彩,将剩余的光辉洒向大地,天空犹如拉开了一张巨大的帷幕。  太阳好似一个巨大的灯笼,中间被照得发亮发白,周围一圈则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红:玫瑰红、桃红、粉红、大红……这时的太阳好似
期刊
南飞,是大雁每年都要经历的挑战。每一年,在这万里征途中,大雁都要面临无数危险:遥远的路途、猎人的猎枪、恐怖的风雨……但每一年,大雁都能顺利完成这次长征。这群大雁靠的不仅仅是各自的勇气和毅力,更是团队的合作。一队大雁排成“人”字形,在空中飞行,它们借这种方式,节省了很多体力。这时,头雁总是最为劳累的,因此,當头雁疲倦时,就会有另一只雁来代替它的位置,这样轮流交替,大雁靠着完美的团队协作,在每年的迁徙
期刊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这海底中的大片江山,统统是我们海葵家族的。我们之所以能在这里坐拥如画美景,是因为有一群可靠的小伙伴。   比如可爱的小丑鱼。那红、黑、白分明的匀称身躯总是出没在我们的身边,不仅悦目,而且赏心。我们坚定地维持着友好的邻里关系,当小丑鱼们遇到危险时,我们的身体便成了它们的屏障,同時,我们带有剧毒的触手也不假思索地挥舞,每每不到一曲终了,那些天敌中幸运一点的便被死亡之舞吓跑,剩余的大
期刊
再见你,愿你还是旧时的模样。  当列车缓缓驶出车站时,我凝望着这个被绿水围绕着的温柔小城,午后的阳光细致地将光亮铺洒在每一片土地上,四周很安静。  不知一千年以前,这片土地上,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一个午后?陆游在午后的沈园里不经意地抬头一看,眼前人的面容竟是如此熟悉!那是唐婉,他们曾伉俪相得,琴瑟甚和,可是现在,她已是他人妻。沈园的风抚摸着两人的鬓角,两个伤心人的目光胶着在了一起,他们的眼中拂过一段
期刊
1942年,祖父出生于南昌市抚河桥边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父亲想把他卖了换酒喝,他的母亲拼命阻拦才救下他。为了供他读书,母亲日夜不停地工作。即使是这样,他也只读完小学,便不得不辍学了。   祖父辍学后,他的父亲就让年仅14岁的他去拖板车。一天下来,整个人都要散架了。不但工钱被父亲夺去,更要受打骂之苦。祖父回忆道:“那是我人生中最无助的时候,但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坚强。”   1958年,祖父的父
期刊
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黧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曾祖母至少活到80岁以上,我4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炕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
期刊
常言道:“一言一行,传出性情。”写人的文章,自然离不开人物的言语与行动。而人物的言行,往往又得以具体的事例作为载体。因此,人物塑造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例是否恰当,是否典型,是否鲜活。具体而言:所谓恰当,是讲选择的事例要符合人物的性情,切中命题的要求;所谓典型,是讲材料要精彩动人,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所谓鲜活,是讲材料要源于现实生活,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要与众不同,展示自我独特匠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