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信息素养;能力;教育系统;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0—0039—01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了国内外共同的教育目标,并将这一目标渗入学生的教科书中,信息素养也被作为普通中小学的课程标准进入课堂。2003年由教育部颁布、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的宗旨。可见,信息素养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成为培养人才知识技能、提升自身素质的目标。
自信息素养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后,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1999年王吉庆教授编著的《信息素养论》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素养理论。21世纪以后,学者们开始从信息素养的人文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讨论。从人文层面来看,王吉庆教授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面对信息时的修养与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从社会层面来看,李克东教授提出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的判断力与理解力,是在信息社会中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态度。而祝智庭教授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对于信息的一种认识,以及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张艺兵、李艺还对信息素养进行了深度描述,研究认为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处理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问题解决是信息素养的提升;从社会学视野看,把信息素养定位在信息交流;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是信息素养的深化。
一、具有信息素养的人,需要具备“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可以定位、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的信息”的能力
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年代,个人的信息素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这种环境的复杂性不断升级,在学习、工作场所,甚至个人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多种多样的、丰富的信息选择。信息可以通过社区资源、特殊利益组织以及媒体和互联网传播,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传递,包括图形、声音和文字。而这些信息对于人们在评价和理解它时,又产生了新的挑战——由于信息质量的不确定以及信息数量的扩大对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需要一一辨别,并内化这些信息之后,有效地利用它,信息素养就成为了全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在各个学科、各种学习环境以及教育的各个层面是很常见的,它使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并且扩展研究的范围,使学习者变得更加自主,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范围。
二、信息素养常与信息技术能力相提并论,信息技术是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有关技术的总称
简言之,信息技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技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知、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
三、信息素养对于个人,对于教育系统,甚至对于社会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信息技术能力能使一个人学会运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各种学术、工作和个人的目标;作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一定具有开发某些技术的能力。然而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能力显示出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截然不同的能力,并且具有更广泛的领域,逐渐地与信息技术能力相依相存。199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报告中提出信息技术的“流畅”概念,并明确指出了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以及其他技术能力概念之间的关系。该报告指出,“计算机素养”是死记硬背地学习具体硬件和软件的应用,而“技术的流畅度”关注的是理解技術的基本概念并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运用到技术中。该报告还讨论了信息技术流畅性与信息素养的不同,包括信息素养所关注的内容、沟通、分析、信息搜索和评估;而信息技术的“流畅性”则侧重于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并逐渐熟练地加以运用。“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可能比“计算机素养”所涉及到的软件和硬件死记硬背式学习,需要更多的智力能力,但重点仍是技术本身。在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是一个为理解、发现、评价和使用信息而构建的知识框架。完成这些活动,一部分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另一部分通过合理的研究方法,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关键的洞察力和推理能力。信息素养的开端、维持,并且延长终身学习,仅仅通过使用技术是不可能完成的,还必须具有超越技术之外的能力。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0—0039—01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了国内外共同的教育目标,并将这一目标渗入学生的教科书中,信息素养也被作为普通中小学的课程标准进入课堂。2003年由教育部颁布、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的宗旨。可见,信息素养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成为培养人才知识技能、提升自身素质的目标。
自信息素养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后,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1999年王吉庆教授编著的《信息素养论》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素养理论。21世纪以后,学者们开始从信息素养的人文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讨论。从人文层面来看,王吉庆教授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面对信息时的修养与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从社会层面来看,李克东教授提出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的判断力与理解力,是在信息社会中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态度。而祝智庭教授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对于信息的一种认识,以及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张艺兵、李艺还对信息素养进行了深度描述,研究认为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处理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问题解决是信息素养的提升;从社会学视野看,把信息素养定位在信息交流;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是信息素养的深化。
一、具有信息素养的人,需要具备“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可以定位、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的信息”的能力
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年代,个人的信息素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这种环境的复杂性不断升级,在学习、工作场所,甚至个人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多种多样的、丰富的信息选择。信息可以通过社区资源、特殊利益组织以及媒体和互联网传播,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传递,包括图形、声音和文字。而这些信息对于人们在评价和理解它时,又产生了新的挑战——由于信息质量的不确定以及信息数量的扩大对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需要一一辨别,并内化这些信息之后,有效地利用它,信息素养就成为了全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在各个学科、各种学习环境以及教育的各个层面是很常见的,它使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并且扩展研究的范围,使学习者变得更加自主,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范围。
二、信息素养常与信息技术能力相提并论,信息技术是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有关技术的总称
简言之,信息技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技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知、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
三、信息素养对于个人,对于教育系统,甚至对于社会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信息技术能力能使一个人学会运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各种学术、工作和个人的目标;作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一定具有开发某些技术的能力。然而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能力显示出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截然不同的能力,并且具有更广泛的领域,逐渐地与信息技术能力相依相存。199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报告中提出信息技术的“流畅”概念,并明确指出了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以及其他技术能力概念之间的关系。该报告指出,“计算机素养”是死记硬背地学习具体硬件和软件的应用,而“技术的流畅度”关注的是理解技術的基本概念并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运用到技术中。该报告还讨论了信息技术流畅性与信息素养的不同,包括信息素养所关注的内容、沟通、分析、信息搜索和评估;而信息技术的“流畅性”则侧重于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并逐渐熟练地加以运用。“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可能比“计算机素养”所涉及到的软件和硬件死记硬背式学习,需要更多的智力能力,但重点仍是技术本身。在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是一个为理解、发现、评价和使用信息而构建的知识框架。完成这些活动,一部分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另一部分通过合理的研究方法,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关键的洞察力和推理能力。信息素养的开端、维持,并且延长终身学习,仅仅通过使用技术是不可能完成的,还必须具有超越技术之外的能力。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