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会(组诗)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sandc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光照着我们全体
  在我们曾经站过的地方
  那光照着我们全体
  在那之后的日子里
  我们带着各自的一小片光
  被各自的命运反复碾压
  像灰尘一样扬起又飘散
  自从我们取走了各自的碎片
  那儿是否空了?
  又是什么支撑着那块空空的空地
  没有迅速暗下去?
  那天,摄影师叫我们按原来的位置
  站一站,然后他又叫我们再靠一靠
  我突然在闪光灯中惊醒:
  身后的空隙那么大
  已足够容纳失真的回忆
  和那些并不连贯的旧址
  现在我们重新站在了一起
  像时间赐予的凛冽的结晶
  重 逢
  開始是没有痛感的
  我们脸上的神经细胞
  都在下意识地忙于微笑
  看起来像是灵魂在做戏
  我们笑啊笑啊笑啊
  也许重逢就是为了制造
  一次唯美的告别:
  我们慢慢飞向各自的星座
  宇宙并不太冷,只是太辽阔了
  在最后时刻,我们终于
  捕捉到了对方的目光
  雨躲在雨声的背后
  雨声占据了世界的路
  乌云是一种有力量的云
  在天上把时间搬来搬去
  一个人的身体里渐渐有了回声
  过去、现在、未来
  雨声空寂
  一小时前聚合
  一小时后散去
  雨躲在雨声的背后
  在时间和空间交叉的地方
  显示真实的虚无和虚无的真实
  像一场快闪表演
  那条河
  没有一个人可以站在河流之外
  那几个离我们而去的,我确信
  他们也正在经受着流水的洗涤
  他们正在变成我们以前的模样
  他们会不会比我们更加警觉
  看到学校北面一公里外的那条河
  一直在将一群天上的顽石
  反复地来回搬动
  浓 缩
  当我想从某本书的某一章
  翻到接下来的一章
  天色已渐渐昏暗
  这多么像命运
  针扎一般的昭示
  光线在抽身离开之前
  猛地戳痛了我
  字迹模糊不清
  让我想起自己
  曾无数次把你设置为
  一个明亮、清晰的主角
  在不存在的故事中存在
  从明媚到热烈
  直至浓缩成另一个
  黯然失色的章节
  板栗说
  曾经生活在自己的刺中
  用尖利、细碎的痛望向世界
  并以此丈量内心的半径
  终于不得不被
  一只鞋底反复揉搓
  面目逐渐变得模糊
  且局部变形
  却发现自己正慢慢醒来
  看到所谓的命运
  是仅存的那张皮
  还需最后一碾 一踩
  从那鞋底下蹦出来的
  必然是一颗光滑 干净的灵魂
  灯
  一盏灯亮起
  一盏灯熄灭
  我不知道它们
  照亮或吞下了
  怎样的悲欢
  同样是在
  不可捉摸的夜晚
  一辆车驶向右面
  一辆车驶向左面
  车灯一闪而过
  我不知道它们
  最终去了何方
  我也不知道那些
  在黑暗中消失的灯与光
  是否躲过了我们的视线
  走进了隔壁的那幢楼里
  是否通过了另一条道路
  重新经过我们面前
  但是我知道它们曾经
  确凿无疑地照亮过
  属于自己的世界
  知道它们曾经怀抱梦想
  来过这茫茫人间
  河 水
  河水上涨到一定程度
  流速开始明显加快
  并且发出越来越响的嘟哝声
  仿佛在抱怨那回不去的过去
  被带到了望也望不见的远方
  它们的体内暗藏着无数
  匆匆向前的脚步
  带着它们奔赴大海——
  一个同时容纳了
  过去、现在、未来的地方
其他文献
对于蒋话的小说,我起初是怀疑的。  在那些被称为武侠,抑或是悬疑小说的类型故事里,年轻的蒋话肆意挥霍着自我的才情。他笔下的故事当然精彩,这在《斋冷》《杀手的礼物》等令他声名鹊起的作品中早已证明过。  然而,我们总归要通过创作者的文字去辨认他的内心世界。即便是以类型为业,我们也会郑重地期待,创作者不应是生产故事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的爱与痛,悲和喜,情感或歌哭,都理应渗透在文字之中。于是,当这
期刊
Pac-5芯片通用说明手册  重要!重要!重要!  Ⅰ.Pac-5芯片只作用于人体痛苦的减轻,减轻程度表征受文化、政治、心理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不存在感受上绝对一致的现象,因人而异。  Ⅱ.Pac-5芯片的材料经过国际智能医疗组织认定,对人体无毒;Pac-5芯片通過国际人工智能协会核心算法alPha-Pythagoras无差别测试,对同一性无本质入侵。  Ⅲ.针对任何以Pac-5为基础的权限修改
期刊
每年回家都约在这见,葡萄咖啡,靠里又靠窗的一张台子,服务员们有几年没换过一茬了,点单的时候双方既像熟人,又不像。每次都约在上午十点,乘电梯到三楼进店,里面总是空荡荡的,仔细听有后厨刷碗的声音,我是第一个到的客人。我总以为他们还没营业,可每一次都有人及时迎出来,穿红色绸马甲,头发盘在脑后,问我几个人。我往里走得很快,好像只有坐到那个熟悉的位子上了才能掌控状态,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会一直延续很久,直到第
期刊
李贽作为晚明社会文化思想内部发生分歧和裂变的符号性人物,以“儒教的叛徒”和“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为核心话语,建构独特的自我思想文化体系,并逐渐生成和确立了“叛逆者”“异端圣徒”“另类”“狂人”“奇人”“妖人”“罪人”等多幅面孔。从晚明至今,对李贽的文学叙事也多集中在对李贽的超常规和越轨行为的讲述上。李贽本人的《卓吾论略》《自赞》《感慨平生》,以及袁中道的《李温陵传》,汪可受的《卓吾老子墓碑》,焦
期刊
夜已经很深,黑色渗透到大地的各个角落,关掉灯以后,它也转身闪进了屋里,在我的眼前晃动着它模糊不清的身影。疲乏感顺着腰爬了上来,带来的是困意。不出意外的话这将会是一个睡眠质量很好的夜晚。我享受着夜晚给我带来的舒适感。它带着我朝一扇门走去。那扇门吱呀一声开了,有一束清雅的蓝光照了过来。只要走进去,再吱呀一声把门关上,我就彻底进到睡梦里了。  我正逐渐靠向那扇门,身体越来越放松。可就在马上要到达那扇门的
期刊
生来如此  早上拉开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院子角落一垛堆着的枯叶上积了层白霜,像是覆盖了一块绵柔的绒布。小虎对突然改变的形状有点疑惑,叫了一声,伸出爪子,试探性地踩了一下,立刻,那些晶莹的霜白簌簌掉落。此时,村里青黑色的屋顶上都落了层霜花,昨晚,是谁伸出了奇异的手,在村道、槐树、渔网和门前的竹篱上洒了白霜?他想起来,今天是小雪了。小雪小抲,瓦上霜白的时候带鱼肯定旺发。  他的视线落到了主屋旁的那间
期刊
这两篇小说我写得很快。  写《朝阳升》的时候,我正在金华出差,白天在外跑,只有晚上有时间。我大概只用了三个晚上在酒店里完成了它,或许这里面有我太多的童年经验,只是慢慢的,我也无法确定它们哪些真实发生过,哪里又被我的大脑和记忆修饰美化或是糟践过。  可以确定的是,开拖拉机的确是我年幼时第一个理想,并且它真实来源于文中写的那次新闻事故,那时候真的觉得拖拉机天下无敌,堪称马路一霸。现在想想,孩子最初的立
期刊
狗 叫  月亮越来越圆了,也越来越亮了,中秋节就要来了,村长德平家的狗却叫了,不停地叫,这很让人吃惊,村里的狗已经很少了,但大家明白了是村长家的狗在叫,心里又理解了,开门过日子,谁家没有事儿,有事能不用着村长?临近中秋节,借机到村长家去耍耍是正常的,狗叫也是正常的。而狗整整叫了一夜,皂里村人的心却打起鼓来了。  皂里村人住得紧密,单门独户,又临海,树木少,稀稀疏疏地长着一些翠柏,其他也都是没长成器
期刊
黄奉三诞辰百年祭  黄奉三生于1914年农历2月4日,卒于1991年农历9月28日,享年78岁。他一生采取了与政治疏离的生活态度,长期与唐诗宋词、汉史等古籍为伍。尤其晚年,当他生活的内容和空间变得干瘪、狭窄,历史和文学则担负起抚慰他心灵的重任,也使他成了当时黄州镇上一个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一个在民间解答古诗词或传统文化问题的诗人和专家。当这样的文化需求产生于那么困苦的年代,无疑他就找到了传统士人链条
期刊
风轮记  海边风能基地  列队的风轮让鸥鸟  渺小成几片落叶  面朝万顷浊波  他们更像端坐的僧人  缓缓转着经筒  身后村落散布  或是一节节走失的梵音  北行记  列车钻进隧道  驮起一山的秋色  前方又一个隧道  它会披上针叶的斗篷  巨大的山峦  都是它的外套  最后那件  雪白雪白  红蓼红了  红蓼红了  一束束花穗  小小的麻花辫  起风时  又像急急乱敲的鼓槌  让我的心也七上八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