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写作指导策略浅谈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年级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别于小学生,他们对自身、生活的认识比小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也更为敏感。鉴于此,笔者认为,七年级的作文教学应在认真分析学段学情的基础上,打破旧有模式,以新思维新视角引领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分析学段学情,引导学生在素材选择上要有新的突破
  1.结合学生特点,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笔者所在的学校,农村拆迁子弟很多,笔者就引导他们以“拆迁”为话题,描写拆迁之后生活、心态的变化。学生有感而发,写出了新意,一些原本不善表达的学生也洋洋洒洒写了很多。
  2.打破固有思维,把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转化为写作素材。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打破固有思维,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将这些新鲜事物作为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就会成为个性十足的“画家”。
  二、立足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在写作内容上插上想象的翅膀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写作文时一味地强调写真人真事,会让他们陷入下列误区:要么非真不写,要么为真编真。这样,往往反而因为过于“求真”而“失真”。
  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允许学生在写作内容上插上想象的翅膀。一是要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大胆肯定学生创造出的优美意境和感人形象。二是要教会学生想象与联想的方法,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想象和联想。当然,想象与联想不是编造,我们要告诉学生文学作品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因此,呈现在作文中的相关主题与情感要契合生活,要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
  三、切忌简单模仿,引导学生在平淡的叙事中彰显个性
  为了提高考试分数,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作文教学的规律,为学生设定了一套套写作模式,怎样开头,如何结尾,甚至在什么地方必须要有环境描写或者点题,都有严格的规定。还有一些教师让学生背诵若干范文,在考试时套作。这样的写作教学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应当告诉学生,写作不是简单的模仿,要能在平淡的叙事中彰显个性。
  1.作文要有完整的叙述事件。
  不少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了大量的优美语句,为了创设情境,他们习惯在文章中大量套用,反而导致了叙事不明、主题不清甚至“喧宾夺主”的情况的发生。因此,在七年级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简单的事情写起,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让文章有一目了然的叙事主体。
  2.作文要有清晰的结构层次。
  我们要指导学生分析题目和材料,分清主要人物、事件与次要人物、事件;写作顺序上要体现多样性;叙事结构上要体现连贯性。这样的文章才会脉络清晰、浑然天成。
  3.作文要有质朴的语言。
  质朴的语言最适合七年级学生,因为它简单明了、可读性强,既贴近该年龄段学生的内心世界,又于言简意赅中不失深远的意蕴。
  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这样,学生自然会乐于写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比较分散式及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优缺点,讨论在小高层住宅中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方案比选问题。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吕叔湘认为:语文其实就是语言和作文两个方面。的确,作文在语文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现实却真真切切地摆在广大语文教育者面前,其原因
以工程实例为依据,对盐城工学院新建图书馆空调系统的选用,进行了方案比较研究;从项目初投资、运行费用及能耗分析等方面,考虑能源、环境、资金、工程功能要求等多种影响因素,对
文章结合南京某工程的实际情况,针对该工程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采用聚氨酯预聚体高压注浆止漏法止漏维修方案;阐述了该方案的原理、材
走实验之路是实现数学学科质量提升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凭借粉笔、直尺等工具进行讲授,方法单一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迫使数学同仁都在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