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想辞职卖年糕的时候,父母是极力反对的。他们的思想比较传统,不希望我这个举全家之力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回家卖年糕。觉得‘铁饭碗’稳定,退休有保障,好在外公支持我。”就这样,周裕君从小学老师变成了“卖年糕的人”。
年糕团团长
和所有在宁波长大的青年一样,周裕君家的餐桌上常有年糕的身影:青菜炒年糕、螃蟹炒年糕、年糕红豆汤、咸菜年糕汤……但他最喜欢吃的,是外公做的年糕。那些刚刚从机器里打出来,还带着温度的软糯年糕,是周裕君对外公那间小小的年糕作坊最深刻的记忆。外公名叫俞存齐,1979年开始经营年糕作坊,专做宁波传统的水磨年糕。
“所以,我下决心要做一个卖年糕的。真诚经营,让家人少点劳累。”不管家里人怎么反对,周裕君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创业,他把自己封为“年糕团团长”。
从街坊走向全国
俞家年糕的做法,早在38年前外公就立下了规矩:必须用山泉水来做。到现在也没人敢更改。晚稻粳米用山泉水浸泡整整24小时后,上磨磨浆。水磨,是宁波水磨年糕口感的关键,也是俞家从过去传到现在的技艺。将每一粒米研磨成最细腻的粉,混合着山泉水,变成乳白色的米浆。装在棉布袋里,用传统的扎绳法紧紧系住袋口,再放到专门的工具里压出水分,只留下细腻、湿润的米粉。
接着装入大木桶,上锅大火蒸制15分钟,时间一到就得迅速倒出,放入石臼。一人执锤,一人翻揉,一拍接着一拍,一下跟着一下,要稳也要准,对米粉进行捶打。“咚!咚!咚!是我小时候听过最多的声音。”周裕君回忆说,大概经过百多次的捶打,年糕才算完成。最后,切条、自然晾干。
接手后,周裕君发现小小一问年糕作坊,经营的现实问题比想象中棘手。原材料价格逐年上涨,售价却因为乡里乡亲而不好意思上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借助互联网把自家产品推出去,成了周裕君最想解决的难题。“一开始,我用了最原始的办法,去论坛发帖、在QQ群里发链接……但要么没人回复,要么直接被版主删除。”那时候,周裕君自己还是淘宝的“绝缘体”,没有网购经历,也不熟悉流程。“销售不好,我着急,就发狠玩淘宝,花了5000多元钱,才对网购有了些许认识。”他开始张罗起网店。拍图、装修店铺、写文案、找人帮忙设计,前前后后花了2个多月时间,周裕君把俞家年糕带进了淘宝。
“至今,我仍然记得接到第一笔订单的心情。”但也并没有想象中盼“一大波生意”袭来。
直到2012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并迅速在全国走红,宁波的水磨年糕被全国观众知晓。这让周裕君很意外也很惊喜,他果断投入1万元锁定“直通车”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短短几天,天南地北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飘来。不仅有中国的买家,还有澳大利亚、英国、法国、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客人,甚至还有年糕消费大国——韩国的客人。周裕君忙得每天6点起床,凌晨2点才能睡觉,但他高兴:“‘俞家年糕’不会关啦!”
连续的销售,又带来新的问题。过去,水磨年糕的生产都集中在冬季,不易发霉。但做起了网络生意,就不能分四季。周裕君不想为了赚钱往米粉里放添加剂,“那就只能砸钱试错。”周裕君说:“2012年的夏天,亏了1万多元;第二年夏天,销售好了,结果亏得更多。到2014年,直接亏损超过5万元。”为了止损,他缩短包装时间,晾干后快速用食用级别的包装袋真空包装,隔绝一小部分细菌,再高温杀菌2小时以上。如此,可以做到常温保存15天,冷藏保存30天,但不用添加剂是他的底线。
“要发霉的年糕才是好年糕,才是有灵性的年糕。”作为许多中国人新年餐桌上的一道菜,周裕君又想法做出了桂花年糕、南瓜年糕、紫薯年糕、艾草年糕、火龙果年糕……黄的、橙的、紫的、绿的、红的,让年过得更喜气。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糖蘸蘸,多吃块;盐蘸蘸,少吃块;酱油蘸蘸吃半块。”这是周裕君小时候唱的童谣,现在他一边唱给自己孩子听,一边喂她吃年糕。“女儿大后,也许会离开家去远处读书,我要让这个味道成为她最惦记的味道。”周裕君笑着说。
年糕团团长
和所有在宁波长大的青年一样,周裕君家的餐桌上常有年糕的身影:青菜炒年糕、螃蟹炒年糕、年糕红豆汤、咸菜年糕汤……但他最喜欢吃的,是外公做的年糕。那些刚刚从机器里打出来,还带着温度的软糯年糕,是周裕君对外公那间小小的年糕作坊最深刻的记忆。外公名叫俞存齐,1979年开始经营年糕作坊,专做宁波传统的水磨年糕。
“所以,我下决心要做一个卖年糕的。真诚经营,让家人少点劳累。”不管家里人怎么反对,周裕君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创业,他把自己封为“年糕团团长”。
从街坊走向全国
俞家年糕的做法,早在38年前外公就立下了规矩:必须用山泉水来做。到现在也没人敢更改。晚稻粳米用山泉水浸泡整整24小时后,上磨磨浆。水磨,是宁波水磨年糕口感的关键,也是俞家从过去传到现在的技艺。将每一粒米研磨成最细腻的粉,混合着山泉水,变成乳白色的米浆。装在棉布袋里,用传统的扎绳法紧紧系住袋口,再放到专门的工具里压出水分,只留下细腻、湿润的米粉。
接着装入大木桶,上锅大火蒸制15分钟,时间一到就得迅速倒出,放入石臼。一人执锤,一人翻揉,一拍接着一拍,一下跟着一下,要稳也要准,对米粉进行捶打。“咚!咚!咚!是我小时候听过最多的声音。”周裕君回忆说,大概经过百多次的捶打,年糕才算完成。最后,切条、自然晾干。
接手后,周裕君发现小小一问年糕作坊,经营的现实问题比想象中棘手。原材料价格逐年上涨,售价却因为乡里乡亲而不好意思上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借助互联网把自家产品推出去,成了周裕君最想解决的难题。“一开始,我用了最原始的办法,去论坛发帖、在QQ群里发链接……但要么没人回复,要么直接被版主删除。”那时候,周裕君自己还是淘宝的“绝缘体”,没有网购经历,也不熟悉流程。“销售不好,我着急,就发狠玩淘宝,花了5000多元钱,才对网购有了些许认识。”他开始张罗起网店。拍图、装修店铺、写文案、找人帮忙设计,前前后后花了2个多月时间,周裕君把俞家年糕带进了淘宝。
“至今,我仍然记得接到第一笔订单的心情。”但也并没有想象中盼“一大波生意”袭来。
直到2012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并迅速在全国走红,宁波的水磨年糕被全国观众知晓。这让周裕君很意外也很惊喜,他果断投入1万元锁定“直通车”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短短几天,天南地北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飘来。不仅有中国的买家,还有澳大利亚、英国、法国、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客人,甚至还有年糕消费大国——韩国的客人。周裕君忙得每天6点起床,凌晨2点才能睡觉,但他高兴:“‘俞家年糕’不会关啦!”
连续的销售,又带来新的问题。过去,水磨年糕的生产都集中在冬季,不易发霉。但做起了网络生意,就不能分四季。周裕君不想为了赚钱往米粉里放添加剂,“那就只能砸钱试错。”周裕君说:“2012年的夏天,亏了1万多元;第二年夏天,销售好了,结果亏得更多。到2014年,直接亏损超过5万元。”为了止损,他缩短包装时间,晾干后快速用食用级别的包装袋真空包装,隔绝一小部分细菌,再高温杀菌2小时以上。如此,可以做到常温保存15天,冷藏保存30天,但不用添加剂是他的底线。
“要发霉的年糕才是好年糕,才是有灵性的年糕。”作为许多中国人新年餐桌上的一道菜,周裕君又想法做出了桂花年糕、南瓜年糕、紫薯年糕、艾草年糕、火龙果年糕……黄的、橙的、紫的、绿的、红的,让年过得更喜气。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糖蘸蘸,多吃块;盐蘸蘸,少吃块;酱油蘸蘸吃半块。”这是周裕君小时候唱的童谣,现在他一边唱给自己孩子听,一边喂她吃年糕。“女儿大后,也许会离开家去远处读书,我要让这个味道成为她最惦记的味道。”周裕君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