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概述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一种有效的评测手段,它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测评。该方法是给学生小组(4 ~ 6人组成)一项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大家围绕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最终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不对学生做任何规定,即组员内部协调各成员职能,若有小组间合作等行为,也得自行协商。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教师们可以测查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也可观察和了解学生的自信度、进取心、技能以及行为态度。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实施程序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标准化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工作准备、讨论实施和评估反馈。以《微积分(上册)》第2版,第二章的“2.2导数的运算法则”为例,将无领导小组讨论植入到课堂教学中,具体如下。
工作准备
设计教案
教案的设计是准备工作的重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教学目的和重难点,设计教案。
课程要求:建立导数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为微分学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三维目标:第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2.掌握反函数的求导法则。3.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4.熟记导数的基本公式。第二,工作行为:设计合理的探究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善于独立思考并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三,团队合作:通过小组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团队组织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导数的基本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初等函数求导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编制试题
结合教案设计,将本课教学活动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设定为:题1:理解并熟记本节中导数的三个定理和基本公式。题2:结合本节知识点,自行编辑相关例题,并计算。
题1讨论结果以语言阐释的方式呈现,各组用本组讨论出来的语言阐述“本节中导数的三个定理和基本公式”。题2的结果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即以纸质形式呈现。
设计测评表
测评是讨论的价值取向,本文运用这四种测评要素,即知识掌握能力(权重为30%)、思维分析能力(30%)、组织协调能力(20%)和语言表达能力(20%),对本次活动进行测评。
观察要点分别为:能够运用“导数的运算法则”对例题进行分析与解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思考谨慎、见解独特、解题步骤严谨;能理解和支持他人的观点;能组织小组的讨论,把握其进程;能调和气氛,平息争议,协调小组内的分歧;表达顺畅、条理清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能看准时机,积极发言;能够说服他人。
評分可分为三大类:优秀、较好、一般;对应分数为8~10人,5~7人,1~4人。
小组划分与场所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学生彼此间的相互观察,采用就近原则,临近的6人为一个小组,分布情况如下:
讨论实施
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一般以 30~45分钟为宜。首先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讲解小组讨论的纪律和要求,而在宣布讨论开始后,学生讨论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5分钟左右,学生熟悉“导数的运算法则”的内容,针对题目,明确自己的小组职能和任务,独立思考,列出发言提纲。第二,逐个学生进行发言。12分钟左右,学生针对问题轮流发言,不得向教师和其他同学提问。第三,自由发言。20分钟左右,小组成员交换意见,可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可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异议,总之就是尽量使得出来的结果一致。
评估反馈
第一,评估。教师通过观察法,按照评价指标和标准对现场同学进行评比。第二,反馈。教师把自己所观所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最后,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快速地回顾本课内容,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题目一的参考结果(部分)为:两个函数和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导数的和。题目二的参考结果如下:
设 y=tanx ,求y。
解:y'=(1cosx)'=-cosx'cos2x=sinxcos2x=secx.tanx。
有效实施的建议
合理分组
在讨论过程中因同学之间较为熟悉,可能会形成刻板效应和初步印象,影响测评结果,故可以事先说明同一小组出现至多两个同班同学。
利用对照组控制效度
在学员评估中,避免“霍桑效应”。有些学生仅仅因为受到关注而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现象,利用对照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种局面。为减少消极参与的同学数量,有必要通过“加分”等形式鼓励学生。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一种有效的评测手段,它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测评。该方法是给学生小组(4 ~ 6人组成)一项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大家围绕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最终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不对学生做任何规定,即组员内部协调各成员职能,若有小组间合作等行为,也得自行协商。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教师们可以测查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也可观察和了解学生的自信度、进取心、技能以及行为态度。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实施程序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标准化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工作准备、讨论实施和评估反馈。以《微积分(上册)》第2版,第二章的“2.2导数的运算法则”为例,将无领导小组讨论植入到课堂教学中,具体如下。
工作准备
设计教案
教案的设计是准备工作的重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教学目的和重难点,设计教案。
课程要求:建立导数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为微分学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三维目标:第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2.掌握反函数的求导法则。3.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4.熟记导数的基本公式。第二,工作行为:设计合理的探究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善于独立思考并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三,团队合作:通过小组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团队组织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导数的基本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初等函数求导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编制试题
结合教案设计,将本课教学活动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设定为:题1:理解并熟记本节中导数的三个定理和基本公式。题2:结合本节知识点,自行编辑相关例题,并计算。
题1讨论结果以语言阐释的方式呈现,各组用本组讨论出来的语言阐述“本节中导数的三个定理和基本公式”。题2的结果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即以纸质形式呈现。
设计测评表
测评是讨论的价值取向,本文运用这四种测评要素,即知识掌握能力(权重为30%)、思维分析能力(30%)、组织协调能力(20%)和语言表达能力(20%),对本次活动进行测评。
观察要点分别为:能够运用“导数的运算法则”对例题进行分析与解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思考谨慎、见解独特、解题步骤严谨;能理解和支持他人的观点;能组织小组的讨论,把握其进程;能调和气氛,平息争议,协调小组内的分歧;表达顺畅、条理清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能看准时机,积极发言;能够说服他人。
評分可分为三大类:优秀、较好、一般;对应分数为8~10人,5~7人,1~4人。
小组划分与场所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学生彼此间的相互观察,采用就近原则,临近的6人为一个小组,分布情况如下:
讨论实施
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一般以 30~45分钟为宜。首先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讲解小组讨论的纪律和要求,而在宣布讨论开始后,学生讨论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5分钟左右,学生熟悉“导数的运算法则”的内容,针对题目,明确自己的小组职能和任务,独立思考,列出发言提纲。第二,逐个学生进行发言。12分钟左右,学生针对问题轮流发言,不得向教师和其他同学提问。第三,自由发言。20分钟左右,小组成员交换意见,可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可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异议,总之就是尽量使得出来的结果一致。
评估反馈
第一,评估。教师通过观察法,按照评价指标和标准对现场同学进行评比。第二,反馈。教师把自己所观所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最后,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快速地回顾本课内容,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题目一的参考结果(部分)为:两个函数和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导数的和。题目二的参考结果如下:
设 y=tanx ,求y。
解:y'=(1cosx)'=-cosx'cos2x=sinxcos2x=secx.tanx。
有效实施的建议
合理分组
在讨论过程中因同学之间较为熟悉,可能会形成刻板效应和初步印象,影响测评结果,故可以事先说明同一小组出现至多两个同班同学。
利用对照组控制效度
在学员评估中,避免“霍桑效应”。有些学生仅仅因为受到关注而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现象,利用对照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种局面。为减少消极参与的同学数量,有必要通过“加分”等形式鼓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