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总体偏低,学生对辅导员职业角色期望与辅导员能力不匹配,因此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发展,不仅是其本人完善自身能力的需要,更是“以德育人”根本目标的需要。论述了辅导员核心素养构建的四个方面:分别是提出新的高校辅导员管理结构;对辅导员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树立其良好的管理服务形象;明确辅导员职业素质要求。这将利于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素养;专业化
随着我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创新;也使外来腐化奢靡的生活方式,追求享受的价值观念影响了大学生的文化选择、价值判断。学生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缺乏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社会责任感淡化,心理问题突出等。这些大学生特别需要正确的指导,迫切需要专业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辅导员对其进行引领,这给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优化高校辅导员管理結构
目前我国高校的条块状管理结构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改条块管理为辐射性管理结构如图1。
将辅导员队伍划分成两块。第一块:处理简单,需具备较高文字功底及工作效率。第二块:负责学生工作,按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需求类别或者学生特征类别,设立不同的中心,满足学生求学需求。需对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有深刻了解,并具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二、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现有体制下,辅导员面对庞杂的工作缺少自我规划的时间以及职业技能发展的精力,全力投入学生管理工作却不能带来学识能力的显著提高。因为辅导员工作特性并没有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带来竞争优势,使辅导员角色面临着两难的处境:做好本职工作与日后个人发展互相矛盾。如果不处理好这个矛盾辅导员易产生职业倦怠。
对高校而言,要做好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4]工作应该分阶段地。主要分三阶段进行:职业选择和准备阶段、职业早期阶段和职业中期阶段。第一阶段,校领导根据辅导员学识基础和意愿,为其选择每个阶段相应的技能提升任务与能力发展内容。第二阶段,通过多方面考察,帮助辅导员确立职业发展方向。第三阶段,密切关注辅导员思想变化,帮助其克服职业生涯停滞不前的危机,顺利度过人生中事业阶段的艰难期。
三、树立良好的管理服务形象
教职人员的专业形象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会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专业的教师形象更能让学生信服,从而产生集体凝聚力。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管理服务”是最为适合的职业形象,这就要求辅导员对于校内各项制度严格执行,监督管理学生学习、活动等方面。关心学生心理成长及变化,以友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四、明确辅导员职业素质要求
新时期的高校发展对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定位,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政治思想扎实,对事物有较高的认识度;第二,在实际教辅工作中能够以足够的敬业态度,解决问题时能够体现道德高度;第三,有极强的文化基础和专业能力,例如组织构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理论分析能力、评价思维能力、就业指导能力、文学创作能力、信息技术基础、危机应急能力等;第四,具备较强心理素质,能够应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咨询。
五、结束语
对于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是教辅队伍壮大的前提,需要教辅人员明确自身职业要求,根据职业发展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优化自身专业能力,以求在工作中成长,避免成为经验型教辅人员,并且不再单纯的管理学生,从心灵交汇中理解学生的困难,让学生心悦诚服,提升自身职业成熟度,成为真正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者与教育领域研究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高校学生工作的需要,同时也能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志勇.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自我提升的方法探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7):85-87.
[2]慕海军. 高校辅导员的微媒体素养与提升策略[J]. 新闻战线, 2017(4):116-117.
[3]孙巍. 关于高校辅导员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4):63-65.
[4]饶先发, 夏侯照, 郭诚君. 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规划探究——基于工匠精神视角[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7, 38(6):50-53.
作者简介:闫鹏(1986-),男(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素养;专业化
随着我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创新;也使外来腐化奢靡的生活方式,追求享受的价值观念影响了大学生的文化选择、价值判断。学生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缺乏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社会责任感淡化,心理问题突出等。这些大学生特别需要正确的指导,迫切需要专业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辅导员对其进行引领,这给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优化高校辅导员管理結构
目前我国高校的条块状管理结构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改条块管理为辐射性管理结构如图1。
将辅导员队伍划分成两块。第一块:处理简单,需具备较高文字功底及工作效率。第二块:负责学生工作,按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需求类别或者学生特征类别,设立不同的中心,满足学生求学需求。需对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有深刻了解,并具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二、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现有体制下,辅导员面对庞杂的工作缺少自我规划的时间以及职业技能发展的精力,全力投入学生管理工作却不能带来学识能力的显著提高。因为辅导员工作特性并没有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带来竞争优势,使辅导员角色面临着两难的处境:做好本职工作与日后个人发展互相矛盾。如果不处理好这个矛盾辅导员易产生职业倦怠。
对高校而言,要做好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4]工作应该分阶段地。主要分三阶段进行:职业选择和准备阶段、职业早期阶段和职业中期阶段。第一阶段,校领导根据辅导员学识基础和意愿,为其选择每个阶段相应的技能提升任务与能力发展内容。第二阶段,通过多方面考察,帮助辅导员确立职业发展方向。第三阶段,密切关注辅导员思想变化,帮助其克服职业生涯停滞不前的危机,顺利度过人生中事业阶段的艰难期。
三、树立良好的管理服务形象
教职人员的专业形象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会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专业的教师形象更能让学生信服,从而产生集体凝聚力。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管理服务”是最为适合的职业形象,这就要求辅导员对于校内各项制度严格执行,监督管理学生学习、活动等方面。关心学生心理成长及变化,以友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四、明确辅导员职业素质要求
新时期的高校发展对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定位,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政治思想扎实,对事物有较高的认识度;第二,在实际教辅工作中能够以足够的敬业态度,解决问题时能够体现道德高度;第三,有极强的文化基础和专业能力,例如组织构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理论分析能力、评价思维能力、就业指导能力、文学创作能力、信息技术基础、危机应急能力等;第四,具备较强心理素质,能够应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咨询。
五、结束语
对于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是教辅队伍壮大的前提,需要教辅人员明确自身职业要求,根据职业发展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优化自身专业能力,以求在工作中成长,避免成为经验型教辅人员,并且不再单纯的管理学生,从心灵交汇中理解学生的困难,让学生心悦诚服,提升自身职业成熟度,成为真正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者与教育领域研究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高校学生工作的需要,同时也能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志勇.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自我提升的方法探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7):85-87.
[2]慕海军. 高校辅导员的微媒体素养与提升策略[J]. 新闻战线, 2017(4):116-117.
[3]孙巍. 关于高校辅导员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4):63-65.
[4]饶先发, 夏侯照, 郭诚君. 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规划探究——基于工匠精神视角[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7, 38(6):50-53.
作者简介:闫鹏(1986-),男(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