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稻瘟病的主要症状,分析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主要防治措施,以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瘟病;症状;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25-01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南平市延平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其危害普遍,流行快,损失大,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水稻受害后一般减产1~2成,严重的减产8~9成,甚至绝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08—2009年稻瘟病在延平区严重发生,全区仅晚季发生面积为1 400 hm2,绝收面积达45 hm2。为确保水稻稳产增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防治。
1 主要症状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不同时期和受害部位,可分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茎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其中以叶瘟和穗颈瘟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最大。叶瘟主要发生在秧苗和成株的叶片上,初期叶片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后迅速扩大,受气候条件和水稻抗病性强弱不同的影响,叶片上的病斑又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白点型4种类型。叶瘟发生严重时,稻叶枯焦,远望病田犹如火烧一样。穗颈瘟主要发生于穗颈和穗轴上,病斑初呈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后逐渐围绕穗颈和穗轴扩展,并向上、下发展,病斑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黑枯死或折断。湿度大时,病部也会产生灰绿色霉层。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白穗”,发病迟的则谷粒不饱满形成秕粒[1]。
2 发病主要原因
2.1 气候条件
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气候条件主要有温度、湿度、降雨、光照、风等,气温在20~30 ℃,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又时晴时雨或早晚伴有云雾、露水时,最有利于病菌的繁殖,稻瘟病就容易流行成灾。光照少则稻株组织柔弱,水稻抗病性降低;风有利于病菌孢子的传播,但晴天风力大,易使空气干燥,会抑制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南平市延平区早稻分蘖期在4月下旬至5月间,遇雨日较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叶瘟的发生,为穗颈瘟的流行积累了大量的菌源;晚稻破口、抽穗期大部分在9月中下旬,遇降雨低温天气,则十分有利于穗颈瘟的发生;在该区的部分高山乡镇因昼夜温差大,雾大露重,也会造成穗颈瘟在部分田块大流行[2]。
2.2 品种
品种不同对稻瘟病的抗性也不同,一般籼稻较抗病,粳、糯稻较易感病,耐肥力强的品种抗病力也强。延平区近几年大力发展优质稻栽培,如天两优616、丰两优6号、丰两优香1号、Y两优9918、中浙优1号、Y两优1号、金两优33等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并且这些品种的抗病性较差,若遇到适宜的天气条件,极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2.3 栽培管理
连作的稻田,因翻耕次数少,田间病菌积累多,易发病;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造成稻株叶色嫩绿,披叶徒长的,易感稻瘟病;土壤缺磷钾硅肥,导致稻株组织柔弱的,易感稻瘟病;施无机肥较施有机肥的田块发病重;砂质土壤(漏水田)的田块易发病;稻田长期淹水或冷水串灌的田块,易发病;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缺水受旱,抗病力降低,易诱发此病。 3 主要防治措施
防治稻瘟病应以选用抗病丰产良种为基础,消灭病源为前提,提升栽培技术,增强水稻搞病力,结合药剂防治,进行综合治理。
3.1 选择抗病品种,搞好品种搭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一项措施,淘汰连续多年种植、抗性减退或已丧失的老品种,并且实行多品种搭配,避免品种单一化种植。南平市延平区一般可选择Ⅱ优3301、Ⅱ优明86、川香优2号等品种搭配种植。
3.2 消灭菌源
处理好病稻草与病谷,对已发生过稻瘟病的田块,收获后要将病稻草进行焚烧,结合整地把稻茬清理干净,以消灭病源;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消灭种子携带的病菌,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48 h,捞起洗净后再催芽播种;用作堆肥的稻草,应充分腐熟后施用;要用无病稻草捆秧等。
3.3 提高栽培技术,增强水稻抗病力
首先要合理施肥,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多施腐熟的有机质肥料,并配施磷、钾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其次是科学用水,要实行轮灌,在水稻生长前期实行浅水勤灌,盛期适时晒田,分蘖末期及时搁田,后期干干湿湿,这样能使水稻生长健壮,根系旺盛,增强抗病力。在水稻孕穗、抽穗期要注意防止断水,以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而诱发穗颈瘟。
3.4 合理用药防治
推行“重两头、巧中间”的药剂防治策略。一是推广带药移栽。控制苗期叶病,是防治水稻后期稻瘟病的关键。在秧苗移栽前7 d左右喷1次送嫁药,以消除秧苗携带的病菌,减轻大田叶瘟的发生,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300 g/hm2对水450 kg/hm2对秧苗均匀喷雾。二是加强田间检查。在水稻分蘖盛期深入田间调查,一旦发现有病株或发病中心的田块,应及时施药防治,控制发病中心,防止病害扩散蔓延。三是水稻孕穗末期至齐穗期预防穗颈瘟。穗颈瘟防治的最佳时期是破口抽穗初期。对老病区、感病品种种植区和已发生过叶瘟的田块在水稻破口10%时施药1次,齐穗期再施药1次,可采取连片统一防治,喷药时要求药量足、水量够,对穗层喷雾要均匀到位,以确保防治效果。四是防治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或40%稻瘟灵乳油1 500 mL/hm2或20%稻酰胺悬浮剂1 200 m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建议各种药剂交替使用,延缓抗性产生[3-4]。
4 参考文献
[1] 徐喜坤,王雷.浅谈水稻稻瘟病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8):41.
[2] 王静,李彦泉.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6):69.
[3] 陈彦,赵彤华,王兴亚,等.52.5%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药效评价[J].辽宁农业科学,2012(1):69-71.
[4] 王金贤,宋爱华,田春佳.水稻稻瘟病的防治[J].现代农业,2012(7):44.
关键词 稻瘟病;症状;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25-01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南平市延平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其危害普遍,流行快,损失大,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水稻受害后一般减产1~2成,严重的减产8~9成,甚至绝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08—2009年稻瘟病在延平区严重发生,全区仅晚季发生面积为1 400 hm2,绝收面积达45 hm2。为确保水稻稳产增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防治。
1 主要症状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不同时期和受害部位,可分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茎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其中以叶瘟和穗颈瘟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最大。叶瘟主要发生在秧苗和成株的叶片上,初期叶片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后迅速扩大,受气候条件和水稻抗病性强弱不同的影响,叶片上的病斑又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白点型4种类型。叶瘟发生严重时,稻叶枯焦,远望病田犹如火烧一样。穗颈瘟主要发生于穗颈和穗轴上,病斑初呈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后逐渐围绕穗颈和穗轴扩展,并向上、下发展,病斑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黑枯死或折断。湿度大时,病部也会产生灰绿色霉层。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白穗”,发病迟的则谷粒不饱满形成秕粒[1]。
2 发病主要原因
2.1 气候条件
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气候条件主要有温度、湿度、降雨、光照、风等,气温在20~30 ℃,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又时晴时雨或早晚伴有云雾、露水时,最有利于病菌的繁殖,稻瘟病就容易流行成灾。光照少则稻株组织柔弱,水稻抗病性降低;风有利于病菌孢子的传播,但晴天风力大,易使空气干燥,会抑制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南平市延平区早稻分蘖期在4月下旬至5月间,遇雨日较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叶瘟的发生,为穗颈瘟的流行积累了大量的菌源;晚稻破口、抽穗期大部分在9月中下旬,遇降雨低温天气,则十分有利于穗颈瘟的发生;在该区的部分高山乡镇因昼夜温差大,雾大露重,也会造成穗颈瘟在部分田块大流行[2]。
2.2 品种
品种不同对稻瘟病的抗性也不同,一般籼稻较抗病,粳、糯稻较易感病,耐肥力强的品种抗病力也强。延平区近几年大力发展优质稻栽培,如天两优616、丰两优6号、丰两优香1号、Y两优9918、中浙优1号、Y两优1号、金两优33等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并且这些品种的抗病性较差,若遇到适宜的天气条件,极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2.3 栽培管理
连作的稻田,因翻耕次数少,田间病菌积累多,易发病;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造成稻株叶色嫩绿,披叶徒长的,易感稻瘟病;土壤缺磷钾硅肥,导致稻株组织柔弱的,易感稻瘟病;施无机肥较施有机肥的田块发病重;砂质土壤(漏水田)的田块易发病;稻田长期淹水或冷水串灌的田块,易发病;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缺水受旱,抗病力降低,易诱发此病。 3 主要防治措施
防治稻瘟病应以选用抗病丰产良种为基础,消灭病源为前提,提升栽培技术,增强水稻搞病力,结合药剂防治,进行综合治理。
3.1 选择抗病品种,搞好品种搭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一项措施,淘汰连续多年种植、抗性减退或已丧失的老品种,并且实行多品种搭配,避免品种单一化种植。南平市延平区一般可选择Ⅱ优3301、Ⅱ优明86、川香优2号等品种搭配种植。
3.2 消灭菌源
处理好病稻草与病谷,对已发生过稻瘟病的田块,收获后要将病稻草进行焚烧,结合整地把稻茬清理干净,以消灭病源;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消灭种子携带的病菌,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48 h,捞起洗净后再催芽播种;用作堆肥的稻草,应充分腐熟后施用;要用无病稻草捆秧等。
3.3 提高栽培技术,增强水稻抗病力
首先要合理施肥,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多施腐熟的有机质肥料,并配施磷、钾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其次是科学用水,要实行轮灌,在水稻生长前期实行浅水勤灌,盛期适时晒田,分蘖末期及时搁田,后期干干湿湿,这样能使水稻生长健壮,根系旺盛,增强抗病力。在水稻孕穗、抽穗期要注意防止断水,以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而诱发穗颈瘟。
3.4 合理用药防治
推行“重两头、巧中间”的药剂防治策略。一是推广带药移栽。控制苗期叶病,是防治水稻后期稻瘟病的关键。在秧苗移栽前7 d左右喷1次送嫁药,以消除秧苗携带的病菌,减轻大田叶瘟的发生,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300 g/hm2对水450 kg/hm2对秧苗均匀喷雾。二是加强田间检查。在水稻分蘖盛期深入田间调查,一旦发现有病株或发病中心的田块,应及时施药防治,控制发病中心,防止病害扩散蔓延。三是水稻孕穗末期至齐穗期预防穗颈瘟。穗颈瘟防治的最佳时期是破口抽穗初期。对老病区、感病品种种植区和已发生过叶瘟的田块在水稻破口10%时施药1次,齐穗期再施药1次,可采取连片统一防治,喷药时要求药量足、水量够,对穗层喷雾要均匀到位,以确保防治效果。四是防治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或40%稻瘟灵乳油1 500 mL/hm2或20%稻酰胺悬浮剂1 200 m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建议各种药剂交替使用,延缓抗性产生[3-4]。
4 参考文献
[1] 徐喜坤,王雷.浅谈水稻稻瘟病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8):41.
[2] 王静,李彦泉.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6):69.
[3] 陈彦,赵彤华,王兴亚,等.52.5%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药效评价[J].辽宁农业科学,2012(1):69-71.
[4] 王金贤,宋爱华,田春佳.水稻稻瘟病的防治[J].现代农业,201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