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导论课以学科为单位,以学生为中心,从宏观到微观使学生清楚学科各专业知识体系的构成、专业发展的前景等。本文分析了课程的内容安排,总结了实施情况。对2013级机械类专业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讲课教师、企业参观、人生规划、学习帮助等方面得到了学生们的充分的肯定。同时,根据学生对课程的系统性、企业参观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提出了改进措施。将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验平台结合起来,嵌入到学科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预期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满意。
【关键词】工程类 学科导论课 教学模式 实施效果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No. jg2013061)和校教学改革项目(No. ZD13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23-02
工程类学科导论课程通过引入知名教授和专家以不同的风格讲解不同的内容,向学生展现工程领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促使学生思考“什么是工程?”。学生所接受的信息不仅在于课程本身,通过选择积极、有趣的案例和项目,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机会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专业兴趣以及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雄心对于能否实现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开设工程类学科导论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激发新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大学四年“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学习、勤学习、会学习、肯学习的优良品质,使得他们对专业抱有持续的好奇心、博学和富有主见,最终帮助他们梦想成真。通过这种方法,也使得每个学生自信地选择最合适的专业,激发他们在后续大学学习中的热情。开设该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奠定学科基础。
学科导论课以学科为单位,以学生为中心,从宏观到微观为學生梳理出一个大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进入专业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专业所属的学科有一个框架式的理解。套用一个比喻,就是让学生在着手研究树木之前,先对整个森林有个全貌印象,最好牢牢记住这个森林地图,那么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根据学科及专业构成情况,2013年在新生中首次开设信息类学科导论课、工程类学科导论课、商科类学科导论课、人文艺术类学科导论课、理学类学科导论课等五类课程,其中信息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等学院专业,工程类学科导论课覆盖机械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工科专业,商科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管理、会计、经济等学院专业,人文艺术类学科导论课覆盖人文、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理学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理学院各专业。每门学科导论课都有8堂课,16个学时。
学校知名教授为新生上课,同时还聘请了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和企业高管来授课,课上,老师拿出“十八般武艺”;课下,学生们大呼“听得过瘾”。这在我校是首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媒体作了详尽的报道。
一、教学内容安排
工程类学科导论课程教学计划制订遵循“大学→领域→学科→专业→方向→课程→讲座”的原则,采用“讲授”、“讨论”、“实践”、“实验”、“讲座”相结合的多样性及灵活性教学模式,让新生完成由中学阶段向大学阶段的顺利过渡,引导学生认识学科与专业,增加专业兴趣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了解大学的精神、大学任务、学科的现状与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掌握机械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来达到了解工程领域的学科专业体系的目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计划安排如表1所示。
课程的成绩评定主要依据:1)学生完成的对工程领域、学科、专业认识的报告;2)课堂互动讨论的表现;3)考勤等情况。
二、实施情况
工程类学科导论课覆盖机械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工科专业。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以“改变”为题,为新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校长告诉同学们,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适者生存,变者发展”,找到正确的方向,改变会让我们更美好。而对于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度过充实且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改变对大学的认知;二是改变对学习的认知,进而改变自己的学习;三是改变自己的习惯;四是改变对未来的定位。第二讲是副校长为工程类的三个学院新生作了题为“杭电发展与大学生工程教育”的第二讲,为大家展示了学校发展历程和辉煌成果,告诉同学们工程的概念以及大学工程教育对同学们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课程安排上,分学院向新生介绍机械学科、材料与环境学科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专业介绍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本专业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按学院特色研究方向介绍该方向的科研工作和成果。在课程环节设置上,我们还安排了典型企业参观考察,邀请企业界的知名人士(或校友)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讲座,最后分班级围绕工程领域、具体学科与专业,结合本课程的所见所闻,通过互动方式进行讨论与总结,以形成一个从“大学→领域→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的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来达到了解工程领域的学科专业体系的目的。
对机械学科各专业,安排了6位特色研究方向的带头人,作了“高端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研究”、“数字化设计研究”、“医疗与康复机械研究”、“海洋机械研究”、“微纳制造与精密工程研究”、“机器人技术研究”等6个讲座,邀请了吉利汽车研究院的国家千人作了“汽车主动安全研究”讲座,邀请了吉利集团的国家千人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讲座。安排了吉利汽车研究院、西子奥的斯、吉奥汽车、中高动力等4家企业和校内实验平台进行参观,让新生初步了解现代制造业的概况和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情况。最后分班级围绕工程领域、具体学科与专业,结合本课程的所见所闻,通过互动方式进行讨论与总结,并对本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机械学院的3个机械类专业272名新生参加了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新生对学科导论课的教学模式、讲课教师、企业参观、人生规划、学习帮助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新生也对课程的系统性、企业参观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三、几点思考
根据一年来本课程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我们认为在具体的细节上需进一步改进,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明白大学四年“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学习、勤学习、会学习、肯学习的优良品质,使得他们对专业抱有持续的好奇心、博学和富有主见,最终帮助他们梦想成真。
1.科学合理地组织课程内容,强调系统性,避免每讲之间的不必要重复。要以“工程→机械一级学科→机械二级学科→机械三级学科”为主线,介绍技术原理和装备的发展情况,重点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让学生明白做了什么?今后能做什么?
2.在主线确定后,对每个机械二级学科的技术和装备,讲解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要从事该项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素质。重点介绍“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关键点以及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学什么?如何學?
3.针对机械三级学科的技术和装备,结合学院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进行典型案例介绍。同时编写好教材或讲义,将教师的讲稿或PPT材料挂到网上,以便学生预习和复习。组织学生参观学院的特色研究方向和实验室,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理解机械技术和装备,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4.学院对每一讲挑选教学效果好同时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教授担任主讲,要求主讲教师严格按照课程大纲要求,采用启发式、互动式、问题式、研讨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校院采取措施,对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增加4-5倍,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5.在现有的3个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中心的基础上,拓展学校附近的合适企业作为学科导论课的校外实践基地。针对新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参观的内容,同时邀请校友与新生进行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对学习的热情、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6.围绕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职业生涯、职业素养三个方面,邀请知名校友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讲座,介绍与本行业相关的职业及岗位、职业与专业的关系、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个人品质和素养、做事方法)等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上的需求,规划自己,更好地在学校进行培养训练,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通过上述各方面的改进,在课程大纲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过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将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验平台结合起来,嵌入到学科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陈国金.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29卷第3期,20l0年,pp.95-97.
[2]陈国金,李志华,刘庆民.体现信息及经管特色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第25卷第11期,2008年,pp.17-19.
[3]陈国金,董峰.加强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2(12),pp.140-141.
[4]陈国金,胡小平,董峰.面向产业升级的机械专业培养计划及实现途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4期,2011年,pp.61-64.
[5]陈国金.工程训练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4期,2008年,pp.60-63.
【关键词】工程类 学科导论课 教学模式 实施效果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No. jg2013061)和校教学改革项目(No. ZD13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23-02
工程类学科导论课程通过引入知名教授和专家以不同的风格讲解不同的内容,向学生展现工程领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促使学生思考“什么是工程?”。学生所接受的信息不仅在于课程本身,通过选择积极、有趣的案例和项目,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机会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专业兴趣以及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雄心对于能否实现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开设工程类学科导论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激发新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大学四年“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学习、勤学习、会学习、肯学习的优良品质,使得他们对专业抱有持续的好奇心、博学和富有主见,最终帮助他们梦想成真。通过这种方法,也使得每个学生自信地选择最合适的专业,激发他们在后续大学学习中的热情。开设该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奠定学科基础。
学科导论课以学科为单位,以学生为中心,从宏观到微观为學生梳理出一个大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进入专业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专业所属的学科有一个框架式的理解。套用一个比喻,就是让学生在着手研究树木之前,先对整个森林有个全貌印象,最好牢牢记住这个森林地图,那么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根据学科及专业构成情况,2013年在新生中首次开设信息类学科导论课、工程类学科导论课、商科类学科导论课、人文艺术类学科导论课、理学类学科导论课等五类课程,其中信息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等学院专业,工程类学科导论课覆盖机械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工科专业,商科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管理、会计、经济等学院专业,人文艺术类学科导论课覆盖人文、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理学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理学院各专业。每门学科导论课都有8堂课,16个学时。
学校知名教授为新生上课,同时还聘请了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和企业高管来授课,课上,老师拿出“十八般武艺”;课下,学生们大呼“听得过瘾”。这在我校是首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媒体作了详尽的报道。
一、教学内容安排
工程类学科导论课程教学计划制订遵循“大学→领域→学科→专业→方向→课程→讲座”的原则,采用“讲授”、“讨论”、“实践”、“实验”、“讲座”相结合的多样性及灵活性教学模式,让新生完成由中学阶段向大学阶段的顺利过渡,引导学生认识学科与专业,增加专业兴趣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了解大学的精神、大学任务、学科的现状与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掌握机械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来达到了解工程领域的学科专业体系的目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计划安排如表1所示。
课程的成绩评定主要依据:1)学生完成的对工程领域、学科、专业认识的报告;2)课堂互动讨论的表现;3)考勤等情况。
二、实施情况
工程类学科导论课覆盖机械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工科专业。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以“改变”为题,为新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校长告诉同学们,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适者生存,变者发展”,找到正确的方向,改变会让我们更美好。而对于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度过充实且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改变对大学的认知;二是改变对学习的认知,进而改变自己的学习;三是改变自己的习惯;四是改变对未来的定位。第二讲是副校长为工程类的三个学院新生作了题为“杭电发展与大学生工程教育”的第二讲,为大家展示了学校发展历程和辉煌成果,告诉同学们工程的概念以及大学工程教育对同学们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课程安排上,分学院向新生介绍机械学科、材料与环境学科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专业介绍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本专业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按学院特色研究方向介绍该方向的科研工作和成果。在课程环节设置上,我们还安排了典型企业参观考察,邀请企业界的知名人士(或校友)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讲座,最后分班级围绕工程领域、具体学科与专业,结合本课程的所见所闻,通过互动方式进行讨论与总结,以形成一个从“大学→领域→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的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来达到了解工程领域的学科专业体系的目的。
对机械学科各专业,安排了6位特色研究方向的带头人,作了“高端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研究”、“数字化设计研究”、“医疗与康复机械研究”、“海洋机械研究”、“微纳制造与精密工程研究”、“机器人技术研究”等6个讲座,邀请了吉利汽车研究院的国家千人作了“汽车主动安全研究”讲座,邀请了吉利集团的国家千人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讲座。安排了吉利汽车研究院、西子奥的斯、吉奥汽车、中高动力等4家企业和校内实验平台进行参观,让新生初步了解现代制造业的概况和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情况。最后分班级围绕工程领域、具体学科与专业,结合本课程的所见所闻,通过互动方式进行讨论与总结,并对本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机械学院的3个机械类专业272名新生参加了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新生对学科导论课的教学模式、讲课教师、企业参观、人生规划、学习帮助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新生也对课程的系统性、企业参观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三、几点思考
根据一年来本课程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我们认为在具体的细节上需进一步改进,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明白大学四年“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学习、勤学习、会学习、肯学习的优良品质,使得他们对专业抱有持续的好奇心、博学和富有主见,最终帮助他们梦想成真。
1.科学合理地组织课程内容,强调系统性,避免每讲之间的不必要重复。要以“工程→机械一级学科→机械二级学科→机械三级学科”为主线,介绍技术原理和装备的发展情况,重点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让学生明白做了什么?今后能做什么?
2.在主线确定后,对每个机械二级学科的技术和装备,讲解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要从事该项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素质。重点介绍“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关键点以及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学什么?如何學?
3.针对机械三级学科的技术和装备,结合学院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进行典型案例介绍。同时编写好教材或讲义,将教师的讲稿或PPT材料挂到网上,以便学生预习和复习。组织学生参观学院的特色研究方向和实验室,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理解机械技术和装备,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4.学院对每一讲挑选教学效果好同时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教授担任主讲,要求主讲教师严格按照课程大纲要求,采用启发式、互动式、问题式、研讨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校院采取措施,对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增加4-5倍,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5.在现有的3个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中心的基础上,拓展学校附近的合适企业作为学科导论课的校外实践基地。针对新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参观的内容,同时邀请校友与新生进行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对学习的热情、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6.围绕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职业生涯、职业素养三个方面,邀请知名校友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讲座,介绍与本行业相关的职业及岗位、职业与专业的关系、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个人品质和素养、做事方法)等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上的需求,规划自己,更好地在学校进行培养训练,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通过上述各方面的改进,在课程大纲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过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将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验平台结合起来,嵌入到学科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陈国金.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29卷第3期,20l0年,pp.95-97.
[2]陈国金,李志华,刘庆民.体现信息及经管特色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第25卷第11期,2008年,pp.17-19.
[3]陈国金,董峰.加强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2(12),pp.140-141.
[4]陈国金,胡小平,董峰.面向产业升级的机械专业培养计划及实现途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4期,2011年,pp.61-64.
[5]陈国金.工程训练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4期,2008年,pp.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