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2013年上半年我国金融业出现流动性紧张问题的直接诱因、深层次原因,结合境外机构相关评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判断,认为:(1)当前流动性紧张是暂时性、结构性和局部性的。(2)本轮流动性紧张不会出现金融危机。(3)流动性紧张仍面临"承压"因素。(4)应警惕流动性紧张造成的资金链条断裂。进而,本文就我国加强流动性管理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深化要素价格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尤其要构建资金和土地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提高金融资本体系内循环套利成本,抑制金融资本进入非创新性投机领域(炒地、炒房、炒股、炒农产品)所产生的资产泡沫,以降低金融资本进入非生产性投机领域的收益预期。(2)要使金融资本与战略新兴产业加强融合,激励实体经济的投资和创新热情,使金融机构能够在支持战略性新产业中得到风险溢价回报是根本所在。(3)央行要综合研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要求的金融机构流动性紧缺问题,加强对金融机构流动性影响因素预判的培训咨询服务,从而使其能够正确估计流动性形势,沉着冷静应对流动性波动,避免非理性行为,保持日常流动性的合理水平。(4)金融机构在经营中,首先,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目标,按宏观审慎要求,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谨慎控制信贷等资产扩张过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加强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防范。其次,要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要求,在保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的同时,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从严控制产能过剩的行业贷款。(5)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银行间市场交易行为,各市场参与者要严肃交易纪律,维护健康的金融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