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专业必修课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思想,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公共课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革浪潮不断推进,移动终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时代下,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电子产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可以说计算机应用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程应该进行适当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使学生掌握更多适应工作岗位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工具完成相关工作。
二、教学思想的转变
由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更新变化,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而学生特别容易接受新技能、新技术,这就要求相关教师时刻关注信息技术中比较前沿的发展动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区别其他理论学科教学理念,具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思想和能力。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注意归纳和总结计算机操作规律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本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出更好更多的办法,避免单一的知识灌输,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对各专业所有学生,因此,开设本门课程时,教师应该对授课专业的情况有所了解,并根据本专业情况调整授课内容。避免所有专业、所有学生都讲授同一内容,这样满足不了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例如:文秘专业学生应该强化Office办公软件训练,会计专业学生应该补充数据库相关知识等。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学习计算机的背景不同,导致每名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不同,一些来自城市的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而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基本为“零”基础。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给课程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带来许多问题,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应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1.分层次教学
以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讲授的内容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等。由于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基础不同,因此第一次授课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本班级学生分成高、中、低三组,在今后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例如:在讲授Windows操作系统时,对于“低”组的学生应该系统、详细地讲解训练,“中”组的同学可以按教材在计算机上自学,“高”组的同学则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完成结果即可。这种分层次教学方法可以引导不同学生在原来基础上都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避免千篇一律,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且操作灵活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避免以教师为主体讲授、演示操作过程,使学生被动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工作任务驱动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涉及内容比较广泛,教师在讲授每一项内容时应该结合一定的工作情景,将相关知识融合到真实的工作任务中,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目的,不能泛泛讲解大量知识点和操作步骤,而没有针对性,导致学生学习后不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和内容,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强化“训练”环节
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课程本身对各个专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今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应用。所以,本课程除了必须讲授的内容外,还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例如:讲完word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份报纸的页面,并连接打印机进行打印设置,这样的实践环节能综合应用word知识点,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5.选修式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公共必修课,课时有限,内容较少、较浅。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适当开设一些选修课补充公共课内容。例如:图形处理photoshop、动画制作flash、网页制作、数据库foxpro、网络组建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今后工作中常用到,但由于公共课程课时有限,因此开设这些课程为选修课,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1.增加考核内容和环节
虽然授课时我们强调windows操作、office应用,其实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还应强调一项基本技能考核,就是文字录入能力。文字录入是应用计算机的基础,因此,应增加文字录入测试内容,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文字录入速度。本课程考核不能像其他科目那样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由于本课程操作性强,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增加考试环节,督促学生加强日常操作练习,并将平时考核成绩纳入最终期末考试成绩。
2.考核方式灵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涉及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术的范围比较广,因此考核方式应该多样、灵活。例如:在文字录入能力考核中,可以利用专门的打字测试软件进行;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客观题和操作题上,可以利用一些专门考试软件进行,这样不仅重点考核学生实际操作水平,还降低任课教师的工作量。
五、结语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很快,相关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职学生一门专业必修课,授课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真正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公共课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革浪潮不断推进,移动终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时代下,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电子产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可以说计算机应用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程应该进行适当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使学生掌握更多适应工作岗位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工具完成相关工作。
二、教学思想的转变
由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更新变化,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而学生特别容易接受新技能、新技术,这就要求相关教师时刻关注信息技术中比较前沿的发展动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区别其他理论学科教学理念,具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思想和能力。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注意归纳和总结计算机操作规律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本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出更好更多的办法,避免单一的知识灌输,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对各专业所有学生,因此,开设本门课程时,教师应该对授课专业的情况有所了解,并根据本专业情况调整授课内容。避免所有专业、所有学生都讲授同一内容,这样满足不了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例如:文秘专业学生应该强化Office办公软件训练,会计专业学生应该补充数据库相关知识等。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学习计算机的背景不同,导致每名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不同,一些来自城市的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而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基本为“零”基础。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给课程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带来许多问题,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应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1.分层次教学
以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讲授的内容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等。由于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基础不同,因此第一次授课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本班级学生分成高、中、低三组,在今后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例如:在讲授Windows操作系统时,对于“低”组的学生应该系统、详细地讲解训练,“中”组的同学可以按教材在计算机上自学,“高”组的同学则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完成结果即可。这种分层次教学方法可以引导不同学生在原来基础上都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避免千篇一律,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且操作灵活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避免以教师为主体讲授、演示操作过程,使学生被动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工作任务驱动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涉及内容比较广泛,教师在讲授每一项内容时应该结合一定的工作情景,将相关知识融合到真实的工作任务中,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目的,不能泛泛讲解大量知识点和操作步骤,而没有针对性,导致学生学习后不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和内容,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强化“训练”环节
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课程本身对各个专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今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应用。所以,本课程除了必须讲授的内容外,还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例如:讲完word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份报纸的页面,并连接打印机进行打印设置,这样的实践环节能综合应用word知识点,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5.选修式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公共必修课,课时有限,内容较少、较浅。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适当开设一些选修课补充公共课内容。例如:图形处理photoshop、动画制作flash、网页制作、数据库foxpro、网络组建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今后工作中常用到,但由于公共课程课时有限,因此开设这些课程为选修课,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1.增加考核内容和环节
虽然授课时我们强调windows操作、office应用,其实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还应强调一项基本技能考核,就是文字录入能力。文字录入是应用计算机的基础,因此,应增加文字录入测试内容,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文字录入速度。本课程考核不能像其他科目那样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由于本课程操作性强,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增加考试环节,督促学生加强日常操作练习,并将平时考核成绩纳入最终期末考试成绩。
2.考核方式灵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涉及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术的范围比较广,因此考核方式应该多样、灵活。例如:在文字录入能力考核中,可以利用专门的打字测试软件进行;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客观题和操作题上,可以利用一些专门考试软件进行,这样不仅重点考核学生实际操作水平,还降低任课教师的工作量。
五、结语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很快,相关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职学生一门专业必修课,授课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真正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