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物体A、B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一定有相对位移,这类问题往往会涉及到A不脱离(或脱离)B时,B的最小长度或A在B上留下的痕迹长度等相关问题。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较多,但如果运用v-t图像求解,则可使解题过程更简捷,思路更清晰。
例1 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解析 由题意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传送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而煤块一直做加速度a=μg的加速运动,且煤块的加速度a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0。由题意可作出传送带及煤块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1所示。其中,折线OAB表示传送带的速度图线,直线OB表示煤块的速度图线,则△AOB的面积即等于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设直线OA、OB与t轴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
因为速度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所以有kOA=tanα=a0,kOB=tanβ=a。
则OC= = ,
OD= = 。
而L=S△AOB=S梯形AODB-S△BOD= (OD+AB)·AC- OD·BD,
式中AB=OD-OC,
故L=+ - ·v0- · ·v0= = 。
例2 一圆环A套在一均匀圆木棒B上,A的大小相对B的长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A和B的质量都等于m,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mg)。开始时B竖直放置,下端离地面高度为h,A在B的顶端,如图2所示。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木棒与地面相碰后,木棒以竖直向上的速度反向运动,并且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设碰撞时间极短,不考虑空气阻力。求在B再次着地前,要使A不脱离B,B至少应多长?
解析 由题意可知,A、B一起自由下落至B着地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0= 。棒B第一次着地后以原速率反弹,做“类似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B= ,上升和下落的时间相等,均为t= 。而环A以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A= ,一直向下加速至B再次着地前。若A下落的位移sA小于或等于棒长L,则A就不会脱离B。
取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作出A、B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就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图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表示A下落的位移sA。
由梯形面积公式,
有sA= ×2t。
将v0、aA及t代入,
得sA= 。
要使A不脱离B,必有sA≤L。
即B至少应该长L=sA= 。
例3 质量为m=1 kg的小木块(可看作质点),放在质量为M=5 kg的长木板的左端,如图4所示。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长木板的长度为L=1.8 m,系统原处于静止状态。现要使小木块从长木板的右端飞离出去,可给小木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F,F的作用时间为t0=2 s,则F至少应多大?
解析 要求F的最小值,小木块在长木板上应先加速后减速,而长木板则在小木块对其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一直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小木块到达长木板右端时,若其速度大于或等于长木板的速度,则可飞离长木板。作出两者的v-t图线如图5所示。
对小木块:
有F作用时,a1= (即直线OA的斜率为a1),
撤去F后,a1′=μg=1 m/s2(即直线AB的斜率为1)。
对长木板:
a2= =0.2 m/s2(即直线OB的斜率为0.2)。
如果图中△AOB的面积S≥L,则小木块可从长木板右端飞出。
而S△AOB=S四边形AODB-S△BOD=S△AOC+S梯形ACDB-S△BOD。
设CD段长为t,
则有OD=t+2,BD=0.2(t+2),AC=BD+EA=0.2(t+2)+t·1=1.2t+0.4。
S△AOB= ·AC·OC+ (AC+BD)·CD- BD·OD,
即 ×2(1.2t+0.4)+ (1.2t+0.4+0.2t+0.4)t- ×0.2(t+2)·(t+2)≥L。
解得t≥1 s,
则AC≥1.6 m/s。
而a1= ≥ =0.8 (m/s2),
代入上式可得F≥1.8 N。
例1 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解析 由题意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传送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而煤块一直做加速度a=μg的加速运动,且煤块的加速度a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0。由题意可作出传送带及煤块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1所示。其中,折线OAB表示传送带的速度图线,直线OB表示煤块的速度图线,则△AOB的面积即等于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设直线OA、OB与t轴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
因为速度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所以有kOA=tanα=a0,kOB=tanβ=a。
则OC= = ,
OD= = 。
而L=S△AOB=S梯形AODB-S△BOD= (OD+AB)·AC- OD·BD,
式中AB=OD-OC,
故L=+ - ·v0- · ·v0= = 。
例2 一圆环A套在一均匀圆木棒B上,A的大小相对B的长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A和B的质量都等于m,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mg)。开始时B竖直放置,下端离地面高度为h,A在B的顶端,如图2所示。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木棒与地面相碰后,木棒以竖直向上的速度反向运动,并且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设碰撞时间极短,不考虑空气阻力。求在B再次着地前,要使A不脱离B,B至少应多长?
解析 由题意可知,A、B一起自由下落至B着地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0= 。棒B第一次着地后以原速率反弹,做“类似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B= ,上升和下落的时间相等,均为t= 。而环A以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A= ,一直向下加速至B再次着地前。若A下落的位移sA小于或等于棒长L,则A就不会脱离B。
取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作出A、B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就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图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表示A下落的位移sA。
由梯形面积公式,
有sA= ×2t。
将v0、aA及t代入,
得sA= 。
要使A不脱离B,必有sA≤L。
即B至少应该长L=sA= 。
例3 质量为m=1 kg的小木块(可看作质点),放在质量为M=5 kg的长木板的左端,如图4所示。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长木板的长度为L=1.8 m,系统原处于静止状态。现要使小木块从长木板的右端飞离出去,可给小木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F,F的作用时间为t0=2 s,则F至少应多大?
解析 要求F的最小值,小木块在长木板上应先加速后减速,而长木板则在小木块对其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一直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小木块到达长木板右端时,若其速度大于或等于长木板的速度,则可飞离长木板。作出两者的v-t图线如图5所示。
对小木块:
有F作用时,a1= (即直线OA的斜率为a1),
撤去F后,a1′=μg=1 m/s2(即直线AB的斜率为1)。
对长木板:
a2= =0.2 m/s2(即直线OB的斜率为0.2)。
如果图中△AOB的面积S≥L,则小木块可从长木板右端飞出。
而S△AOB=S四边形AODB-S△BOD=S△AOC+S梯形ACDB-S△BOD。
设CD段长为t,
则有OD=t+2,BD=0.2(t+2),AC=BD+EA=0.2(t+2)+t·1=1.2t+0.4。
S△AOB= ·AC·OC+ (AC+BD)·CD- BD·OD,
即 ×2(1.2t+0.4)+ (1.2t+0.4+0.2t+0.4)t- ×0.2(t+2)·(t+2)≥L。
解得t≥1 s,
则AC≥1.6 m/s。
而a1= ≥ =0.8 (m/s2),
代入上式可得F≥1.8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