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014-04
当今社会,常被称为信息社会,或媒介化社会。大众媒介对社会的渗透可谓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传播的时代。我们依赖信息媒介,传播成为社会共同体的粘合剂。我们的思维情感、生活方式、活动空间、乃至社会愿景,都与我们的媒介素养及社会的传播发展直接或间接相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世界信息传播的总体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或者说正在进行着深刻的转型。在中国,除了与一般国家相同的媒介融合趋势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体制转轨问题。也就是说,体制转轨与媒介融合,正在影响着中国目前的传播生态,而且还给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中国传媒的转型
近年来学界业界关于传媒的转型有很多的讨论。这些讨论大多集中在两个主要的方面,一个是传媒体制的转型,一个是资讯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介融合。关于传媒体制的转型,在中国是一个连绵三十余年的历史过程,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互为表里。从初期的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的运作,九十年代开始的传媒集团化及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入新世纪,开始把传媒看作是文化产业或文化事业。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我国传媒已进入了事业与企业两分开的时代。不同性质的媒体实行不同的改革策略。随着传媒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国传媒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大踏步迈进。传媒企业越来越强,传媒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由过去单一媒体的裂变到跨媒体的兼并融合,再到跨地区的传媒集团建立。一个媒体,一个传媒集团就成了一个社会的宿影。传媒景观远非昔日所能想象。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知识经济年代,传媒集团不仅是一个日益增强的经济组织,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组织。知识资本而不是政治资本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传媒的核心竞争力。
至于媒体的融合,更是当下学界业界的热门话题。媒体融合应该说是20世纪晚期资讯传播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应该怎样来解释媒体的融合?学界是见仁见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还有一个美国学者也谈到了这种媒体融合,他把媒体融合定义为印刷的视频的、音频的以及互动性的受众媒体之间战略性的操作性的文化上的融合。这种媒体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想象,而是一种有着实在进展的传播实践。不仅在西方发达的传播大国,媒体融合如火如荼,就是在中国内地,在最近几年因政策推动,特别是三网合一的国家战略,加之媒介自身动力的推进,媒体融合进展迅猛,尤其是中央级权威媒体和发达地区重要媒体,在融合的道路上迈开大步。
无论是的渐进的传媒体制转型,还是迅猛发展的媒体融合,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改变着当今社会的传播景观,影响着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进而对媒体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必然会进一步回馈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环节,从而对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转型背景下新的传媒人才需求
在媒体转型的背景下,传播业界的人才需求出现了哪些变化?这是每个新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笔者以为,新闻传播业界的人才需求变化,重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传播业界的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及其集团化趋势,特别是跨媒体、跨行业综合传媒集团的出现,传媒组织的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它们不仅需要传媒专业采编、广告营销人才,更需要管理、策划、金融、技术、会计,甚至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也就是说,现在的新闻院系、新闻传播类专业并不是传媒组织唯一人才需求的来源。而且,新闻传播专业类人才在传媒组织总体人才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在持续下降。换言之,传媒组织不仅是面向新闻院系,而是从整个教育系统,不光面向国内教育系统,而是面向全球范围寻觅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另方面,新闻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过去主要是面向媒体组织,如今企业、NGO、党政机关,也成为新闻院系毕业生的主要输出方向。也就是说,传媒组织不是新闻院系的唯一主顾,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拓展自己的视野,认清自己必须服务好的各位上帝,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差异及其变动曲线,其生产的人才产品才会适销对路,畅行无阻。近年来一些数据表明,国内一流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包括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只有30%左右的学生走向了传媒组织,而70%左右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却走向了其他的行业。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新闻教育界必须正视。因为只有按需生产,才能有效地满足供给。
(二)业界对传媒专业人才本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质及中国的特殊国情,我们对于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要求,被简单地归纳为“又红又专”,既要党性强、又要业务精。应该说这种要求到现在也没有过时。但是由于我们对于“红” 和“专”的偏狭理解,在新闻教育领域,影响了新闻传播人才品质规格的全面提升。在传媒转型的背景下,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品质规格,应该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坚持“红”“专”统一的前提下,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还要提出三点具体的要求。
一是全能型传播人才。也就是说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的新闻传播人才应该能够适应传播业务流程中不同新闻岗位、不同工作环境的流动,掌握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乃至网络新媒体运作的基本技能,也就是说,在全媒体领域的十八般武艺,新闻传播人才要样样精通。
二是有深度、有思想的观察者。新闻工作者不仅要能写、会采访,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深度、广度和高度。仅仅掌握采写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他充其量只是一个懂得码文字的工匠,这并不需要高深的学养,甚至一个高中生就可以做到,在简单的手工作坊就可以训练出来。在媒介化时代,信息爆炸的社会现实,使得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不仅要尽环境守望之责,更重要的还是扮演社会领航者的角色。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出普通人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不仅能够描述变化的社会万象,更能解读万象变幻背后的本质,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
三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领航者,为了彰显其公信与独立,新闻工作者不能不保持一定的超然地位,与现实的利益关系作适度的切割。但是,他绝对不能置身事外,只是作为一个冷峻的报道者,仿佛一切与他无关。新闻传播工作者必须怀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公平正义、社会发展、民生福利保持深切的关心,他必须敬畏生命,服膺真理,对弱势群体要有真诚的同情,对于强权和不义,敢于直面抨击。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怀,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存在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三)业界对传媒专业人才需求的相对饱和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日趋旺盛。但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才需求虽然在持续增长,其增幅却明显低于其他的行业。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饱和状态的出现。一是目前传媒领域大力推进的集团化和经营合理化,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即要求以最少的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最大的价值,特别是媒体融合的趋势对全能型传播人才的需求,使得与过去规模及其业务量相当的媒体,设岗数大为减少。同时,国内由政府主导推进的媒体结构调整,使得绝大多数县级报纸被取消,以及对地、县(市)级电视台自办节目的限制等等,在一定的程度上压缩了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空间。
三、新闻教育体制的不适应症
相对于媒体的转型,新闻传媒教育基本上仍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本着哪个时代的思维,以不变应万变,以至于整个新闻教育界原地踏步,面对眼花缭乱的社会现实,新闻教育领域表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症。
(一)陈旧的教育理念束缚了新闻教育发展的空间
教育理念陈旧是新闻教育界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目标定位与就业指向过时。在人才市场需求日趋多元的背景下,我们新闻院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强调专业对口。似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只有到媒体部门就业才算是正途。否则就是不务正业。殊不知,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约70%以上的毕业生走到了非媒体岗位,在企业、社会、政府部门找到他们的归宿。即使是到传媒部门,也未必就是采编岗位,而是面向媒体传播业务全流程的不同环节。过于狭隘的定位与就业指向,束缚了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想象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利于业界相关需求的满足,从而阻碍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二是对于专精的过分执著。新闻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趋向,课程设置、内容建构越专深越好,似乎专深就代表着水平、代表着品质。这样一来,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晰,乃至出现了专业鸿沟,学平面媒体的,不了解电子媒体,反之亦然。这与国际高等教育界淡化专业色彩的潮流背道而驰。由于课程设置过于专业,专业与专业之间缺乏融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大打折扣,一旦找不到对口的专业,就难以实现跨专业就业。三是职业意识的偏颇。我们到现在仍在强调新闻与宣传的共同性,在专业教育中更多的强调政治挂帅,更多的强调服从党性,传播意识、受众观念与职业精神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种职业意识的指导下,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大多遵守纪律,服从全局,坚持党性,但是在专业精神、创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却严重不足,这种情形与信息时代社会对媒体及其从业者的期待是背道而驰的。
(二)大工业生产模式与细分化人才需求的矛盾
新闻传播教育是工业时代大众化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时代特征决定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生产模式。在不同的大学不同的新闻院系,基本上是按照同一模式、同一规格、同一流程,也就是说按照大工业生产的思路生产品质相同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的目标指向也是同一的。可是如今在工业领域,相同规格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已逐渐被精细化个性化生产模式所取代。如生产同一规格或级别的汽车,在颜色、配置方面,消费者会有不同的需求。如果产品完全相同,固然能够满足部分人甚至是大部分人的需求,但是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局部的不满意而转向其他的产品。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同样是面向报纸,不同的报社,如党报、都市报、专业报等对人才的需求会表现出相当的差异;同样是面向电视台,不同的电视台以及电视台的不同频道,对专业人才的规格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我们的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乃至教材教案,基本上都是根据统一的国家标准设计,同一规格的产品,面向不同趣味、不同要求的消费者,这是当前新闻教育界又一重大问题。
(三)既有新闻教育格局与媒介融合的矛盾
现有的教育格局或者说专业格局基本上与传媒格局是相适应的。长期以来,在传播业界,大体上划分为报纸、广播电视、出版、广告、网络新媒体等几大领域。与此相应,高等学校新闻院系的专业设置,也是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广告、网络等专业并列。专业与专业之间壁垒森严,不相往来。可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资讯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播发展的基本趋势。媒体融合及融合新闻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需求。这种人才应该能够适应传播流程中不同新闻岗位、不同工作环境的流动,掌握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乃至网络新媒体运作的基本技能,属于全能型传播人才。很显然,这样全能的传播人才,在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下是难以培养出来的。因为专业与专业之间的鸿沟,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绝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和跨专业适应能力当然就很弱了。
(四)老化的课程体系难以应对媒介转型的挑战
与专业格局相适应,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也严重老化。与媒体融合及融合新闻语境下的媒体从业者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现有课程体系的老化,不仅体现在失败的外语教学和政治理论课学分的过大比例,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延续了过去几十年的传统。业务课程,将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分开,独立授课,忽略了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重复,相互矛盾;新闻史课程则中外分治,割裂了中外关联,忽略了世界新闻历史的整体性;课程的内容指向,则是基于专业导向,忽略了不同媒体之间日益融合的总体态势,忽视了业界火热的生活现实,理论与实践脱节,历史与现实割裂,中国与外国隔离,等等。课程体系的问题必然会反映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不解决这个问题,新闻教育界将难以满足社会及业界的期待。
(五)现有的技术装备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根据中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新闻传播学下属各专业应归属于人文学科。这一学科定位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高校一般管理者看来,既然是文科专业,自然就没有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充其量就是购置一些电脑。其实,在国际高等教育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新闻院系,都是被当做工科专业来建设,至少被看成是文科中的工科。教育界的共识是,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必须按工科的要求投入,按工科的要求装备建设教学实验设施。应该说,国内新闻教育界在20世纪末期,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在物质技术装备方面有很大改进。但是国内新闻院系现有的教学实验设施基本上都是基于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建设起来的,其理念与运作,已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实践,以至在学校新闻教育与媒体实际业务运作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的业务技能和上手能力无法满足业界的需要。
(六)专业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合理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其根本则在老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的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水平。应该说,近十年来,高校新闻院系的师资结构在改善,高学历的老师在成长,新进青年老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但是问题也不少。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新闻院系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来自其他专业的非科班(新闻传播专业)出身的老师是师资队伍的主体,其中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业务课程的教师又没有业界经历,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老师的教学是纸上谈兵,在专业意识上老师甚至不如学生强烈。如今,新闻院系的老师基本上是科班出身,而且博士学历所占比例持续上升。但是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首先是具有业界经历的老师比例过低,学校的考核导向是鼓励学术型老师,业务课程教师发展空间有限;其次,受制于专业细分的教育格局,教采访的不搞写作、评论,搞编辑的不懂评论、采访和写作,研究报纸的不涉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绝大多数老师知识面过窄,面对学科融合与专业交叉,惶然无措;再次,理论脱离实际,对于业界媒体融合大潮,既缺理论分析也乏实际操作,涉及到新媒体业务时,学生反过来能成为老师的老师。高校新闻院系专业教师的这种知识与能力结构,显然落后于实际,难以应对媒体转型语境下的挑战。
四、改进新闻传播教育的路径
如前所述,在媒体转型的语境下,新闻教育界面临着新的挑战,已然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症。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不适应,正确地应对环境的挑战,激发新闻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改革。唯有通过改革实现新闻教育的自我革新,才能推动新闻院系克服惰性,迎难而上,与时俱进。愚意以为,新闻教育的改革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观念更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办学者和教育者的基本理念。只有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能办出社会满意的新闻高等教育。如前所述,教育理念的陈旧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新闻教育的发展。要实现观念的更新,至少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首先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目前新闻教育界最大的弊端就是目标一致、标准同一,几乎所有的新闻院系都是按照一个规格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误会。要改变这一点,各高校新闻院系应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办学条件和历史传统,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提出具有独家特色的培养方案,与其他高校新闻院系实行差异化定位,如此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其次是怎么办学的问题,是关起门来办,还是开门办,也关系到学生的品质与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新闻院系必须开门办学。开门办学有两层含义。一是加强与媒体及社会的互动,建设开放的传媒教育平台。媒体可以向新闻院系提出订单,明确指出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媒体负责人可以担任当地新闻院系的兼职教授,直接介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媒体本身又可以向新闻院系提供专业实践的平台。在与媒体的合作中,新闻院系也不全是被动的,新闻院系不仅可以向媒体提供急需的人才,开展媒体所需的员工继续教育,还能够接受媒体的委托来推进相关战略咨询与研究工作。二是加强新闻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不仅要加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还要实现与国际一流高校新闻学院的接轨,扩大交换生规模,实行互认学分制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再次是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在教育思想史上,早就有教学相长的说法。可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教学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主体,一切围绕着老师进行。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个性条件、学生的正当需求、学生的接受能力,难以引起老师的重视。教学过程难以做到有的放矢,缺乏针对性,结果自然会影响到人才的质量。所以必须正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切围绕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来展开新闻院系的教学研究工作。
其次是队伍建设。一流的新闻教育依赖于一流的教学平台,一流的教学平台,依托于一流的专业师资。师资队伍建设是新闻教育的核心所在。师资队伍建设,首要在于结构合理。一个学院、系,其专业师资应该包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乃至不同国籍的学者,这种多样化的学缘,有利于学科交叉和彼此互补,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小气候;同时,专业师资中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业界的精英,具有媒体从业经历,对于新闻传播专业业务课程的教学是一笔重要的财富。此外在年龄结构方面,还要呈合理的梯形结构,年龄的高低与教师的人数成反比例,这样的年龄结构有利于新老交替,同时保持过渡中的稳定。其次,在队伍建设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要把机制建设放在首位。要保持队伍的活力,激发队伍的创造力,必须形成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通过竞争与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引领师资队伍不断进取、敢于创新、勇于超越。没有竞争,新闻院系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但是竞争不等于一切,竞争也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事实上,在新闻院系这个知识分子圈子,只强调竞争是不够的,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就无法造就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只有把竞争与合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现有的师资队伍才能支撑起新闻传播教育的大厦。
再次是组织再造。目前国内各高校新闻学院的组织结构,绝大多数是在院下设学系。由于国家教育部颁行的专业目录规定,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广告、编辑出版等四个本科专业,所以各新闻学院一般据此下设四个专业系,学系的名称与专业保持一致。在学系下一般再根据课程的相關性设立若干教研室。专业跟学系等同的组织模式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变化。这一模式最初来源于台湾政治大学,几十年前在确立时有其合理性,这主要表现为有利于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生的社会适应。但是如今社会发展、业界环境远非当时所能比。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在数字化技术平台上,出现了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新闻学院原有的组织结构就显得不合时宜了。首先,现有的院属专业系的组织结构,刚性十足,每个系都相对独立,是一个小而全的封闭的圈子,系与系之间缺少横向交流,不利于在全院的范围内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发掘教学资源的潜力。其次,过去的每个专业系,其目标都是瞄准一个单一性质的媒介(或传播)领域,如新闻系面向报业、广播电视系面向广播电视行业、编辑出版面向出版行业、广告面向广告与市场营销行业。可如今,专业系面对的媒体或专业领域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报社早已上网,网上不仅有文字,更有视频;广播电视与出版行业,也涉足报纸与网络,通讯社不仅出版报纸,兴办出版社,开办新闻网站,更是涉及网络电视台。变化的业界需要能够适应业界全流程不同岗位的通才,即便是记者也要是全能记者。而专业系的课程体系与人才规格的设计仍然照旧,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新闻院系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再造组织体系,以一种更加柔性的教学组织,适应社会新的人才培养需求。
最后是课程重构。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十分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一是硬性的公共基础课比例过大,学校学院在这一块都没有自主权。仅外语一门课就占了总学分的10%以上,而且效果很差,四年本科下来,外语成绩不进反退。政治理论课也在相当的程度上炒现饭。二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固化,在一定的程度上照顾到老师的既得利益,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如新闻业务课程,多年来就是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新闻编辑、新闻摄影分设,新闻史教学也是分成中国新闻史和外国新闻史,没有人对此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事实上,学生和业界都了解这样设置课程的弊端,并且建议考虑到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必要的整合。三是专业课程开设越来越深、越来越细,专业学分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这与各新闻院系学科发展的现状密切相关。要发展学科,提高办学平台,就必须增加专业师资。专业老师增加了,就得考虑为他们度身定制开设课程,否则,这些老师就无法在高校安身立命。也就是说,现在新闻院系的课程设置并非出自实在的社会需求,反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出现了有因人设庙的倾向。要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回报社会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期待,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的改造。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基于新闻传播的业务流程和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如采访与写作合并,外国新闻史与中国新闻史重组等;对一些现在没有迫切需要的课程,或者可以在更高层次开设的研究性课程,要大胆的删减,须知减法有时比加法更有用;对一些过去没有,而现时特别需要的理论知识或业务技能,如融合新闻业务、新媒体技术等,应努力想办法开设。只有通过这些努力,陈旧的课程体系才能在根本上得以更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规格和品质才能满足社会和业界的需求。
总之,在媒介转型的语境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新闻传播院系已经不能再因循守旧,得过且过了。新闻传播院系及教育工作者要有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只有直面现实,大胆革新,从教育理念、教学组织、课程体系到师资建设诸方面,全方位推进改革,才能摆脱困境,利用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的全部可能,全面提升新闻教育的品质,顺应社会和新闻传播业界的期待!
当今社会,常被称为信息社会,或媒介化社会。大众媒介对社会的渗透可谓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传播的时代。我们依赖信息媒介,传播成为社会共同体的粘合剂。我们的思维情感、生活方式、活动空间、乃至社会愿景,都与我们的媒介素养及社会的传播发展直接或间接相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世界信息传播的总体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或者说正在进行着深刻的转型。在中国,除了与一般国家相同的媒介融合趋势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体制转轨问题。也就是说,体制转轨与媒介融合,正在影响着中国目前的传播生态,而且还给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中国传媒的转型
近年来学界业界关于传媒的转型有很多的讨论。这些讨论大多集中在两个主要的方面,一个是传媒体制的转型,一个是资讯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介融合。关于传媒体制的转型,在中国是一个连绵三十余年的历史过程,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互为表里。从初期的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的运作,九十年代开始的传媒集团化及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入新世纪,开始把传媒看作是文化产业或文化事业。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我国传媒已进入了事业与企业两分开的时代。不同性质的媒体实行不同的改革策略。随着传媒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国传媒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大踏步迈进。传媒企业越来越强,传媒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由过去单一媒体的裂变到跨媒体的兼并融合,再到跨地区的传媒集团建立。一个媒体,一个传媒集团就成了一个社会的宿影。传媒景观远非昔日所能想象。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知识经济年代,传媒集团不仅是一个日益增强的经济组织,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组织。知识资本而不是政治资本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传媒的核心竞争力。
至于媒体的融合,更是当下学界业界的热门话题。媒体融合应该说是20世纪晚期资讯传播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应该怎样来解释媒体的融合?学界是见仁见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还有一个美国学者也谈到了这种媒体融合,他把媒体融合定义为印刷的视频的、音频的以及互动性的受众媒体之间战略性的操作性的文化上的融合。这种媒体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想象,而是一种有着实在进展的传播实践。不仅在西方发达的传播大国,媒体融合如火如荼,就是在中国内地,在最近几年因政策推动,特别是三网合一的国家战略,加之媒介自身动力的推进,媒体融合进展迅猛,尤其是中央级权威媒体和发达地区重要媒体,在融合的道路上迈开大步。
无论是的渐进的传媒体制转型,还是迅猛发展的媒体融合,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改变着当今社会的传播景观,影响着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进而对媒体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必然会进一步回馈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环节,从而对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转型背景下新的传媒人才需求
在媒体转型的背景下,传播业界的人才需求出现了哪些变化?这是每个新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笔者以为,新闻传播业界的人才需求变化,重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传播业界的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及其集团化趋势,特别是跨媒体、跨行业综合传媒集团的出现,传媒组织的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它们不仅需要传媒专业采编、广告营销人才,更需要管理、策划、金融、技术、会计,甚至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也就是说,现在的新闻院系、新闻传播类专业并不是传媒组织唯一人才需求的来源。而且,新闻传播专业类人才在传媒组织总体人才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在持续下降。换言之,传媒组织不仅是面向新闻院系,而是从整个教育系统,不光面向国内教育系统,而是面向全球范围寻觅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另方面,新闻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过去主要是面向媒体组织,如今企业、NGO、党政机关,也成为新闻院系毕业生的主要输出方向。也就是说,传媒组织不是新闻院系的唯一主顾,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拓展自己的视野,认清自己必须服务好的各位上帝,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差异及其变动曲线,其生产的人才产品才会适销对路,畅行无阻。近年来一些数据表明,国内一流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包括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只有30%左右的学生走向了传媒组织,而70%左右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却走向了其他的行业。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新闻教育界必须正视。因为只有按需生产,才能有效地满足供给。
(二)业界对传媒专业人才本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质及中国的特殊国情,我们对于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要求,被简单地归纳为“又红又专”,既要党性强、又要业务精。应该说这种要求到现在也没有过时。但是由于我们对于“红” 和“专”的偏狭理解,在新闻教育领域,影响了新闻传播人才品质规格的全面提升。在传媒转型的背景下,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品质规格,应该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坚持“红”“专”统一的前提下,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还要提出三点具体的要求。
一是全能型传播人才。也就是说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的新闻传播人才应该能够适应传播业务流程中不同新闻岗位、不同工作环境的流动,掌握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乃至网络新媒体运作的基本技能,也就是说,在全媒体领域的十八般武艺,新闻传播人才要样样精通。
二是有深度、有思想的观察者。新闻工作者不仅要能写、会采访,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深度、广度和高度。仅仅掌握采写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他充其量只是一个懂得码文字的工匠,这并不需要高深的学养,甚至一个高中生就可以做到,在简单的手工作坊就可以训练出来。在媒介化时代,信息爆炸的社会现实,使得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不仅要尽环境守望之责,更重要的还是扮演社会领航者的角色。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出普通人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不仅能够描述变化的社会万象,更能解读万象变幻背后的本质,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
三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领航者,为了彰显其公信与独立,新闻工作者不能不保持一定的超然地位,与现实的利益关系作适度的切割。但是,他绝对不能置身事外,只是作为一个冷峻的报道者,仿佛一切与他无关。新闻传播工作者必须怀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公平正义、社会发展、民生福利保持深切的关心,他必须敬畏生命,服膺真理,对弱势群体要有真诚的同情,对于强权和不义,敢于直面抨击。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怀,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存在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三)业界对传媒专业人才需求的相对饱和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日趋旺盛。但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才需求虽然在持续增长,其增幅却明显低于其他的行业。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饱和状态的出现。一是目前传媒领域大力推进的集团化和经营合理化,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即要求以最少的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最大的价值,特别是媒体融合的趋势对全能型传播人才的需求,使得与过去规模及其业务量相当的媒体,设岗数大为减少。同时,国内由政府主导推进的媒体结构调整,使得绝大多数县级报纸被取消,以及对地、县(市)级电视台自办节目的限制等等,在一定的程度上压缩了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空间。
三、新闻教育体制的不适应症
相对于媒体的转型,新闻传媒教育基本上仍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本着哪个时代的思维,以不变应万变,以至于整个新闻教育界原地踏步,面对眼花缭乱的社会现实,新闻教育领域表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症。
(一)陈旧的教育理念束缚了新闻教育发展的空间
教育理念陈旧是新闻教育界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目标定位与就业指向过时。在人才市场需求日趋多元的背景下,我们新闻院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强调专业对口。似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只有到媒体部门就业才算是正途。否则就是不务正业。殊不知,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约70%以上的毕业生走到了非媒体岗位,在企业、社会、政府部门找到他们的归宿。即使是到传媒部门,也未必就是采编岗位,而是面向媒体传播业务全流程的不同环节。过于狭隘的定位与就业指向,束缚了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想象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利于业界相关需求的满足,从而阻碍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二是对于专精的过分执著。新闻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趋向,课程设置、内容建构越专深越好,似乎专深就代表着水平、代表着品质。这样一来,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晰,乃至出现了专业鸿沟,学平面媒体的,不了解电子媒体,反之亦然。这与国际高等教育界淡化专业色彩的潮流背道而驰。由于课程设置过于专业,专业与专业之间缺乏融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大打折扣,一旦找不到对口的专业,就难以实现跨专业就业。三是职业意识的偏颇。我们到现在仍在强调新闻与宣传的共同性,在专业教育中更多的强调政治挂帅,更多的强调服从党性,传播意识、受众观念与职业精神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种职业意识的指导下,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大多遵守纪律,服从全局,坚持党性,但是在专业精神、创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却严重不足,这种情形与信息时代社会对媒体及其从业者的期待是背道而驰的。
(二)大工业生产模式与细分化人才需求的矛盾
新闻传播教育是工业时代大众化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时代特征决定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生产模式。在不同的大学不同的新闻院系,基本上是按照同一模式、同一规格、同一流程,也就是说按照大工业生产的思路生产品质相同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的目标指向也是同一的。可是如今在工业领域,相同规格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已逐渐被精细化个性化生产模式所取代。如生产同一规格或级别的汽车,在颜色、配置方面,消费者会有不同的需求。如果产品完全相同,固然能够满足部分人甚至是大部分人的需求,但是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局部的不满意而转向其他的产品。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同样是面向报纸,不同的报社,如党报、都市报、专业报等对人才的需求会表现出相当的差异;同样是面向电视台,不同的电视台以及电视台的不同频道,对专业人才的规格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我们的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乃至教材教案,基本上都是根据统一的国家标准设计,同一规格的产品,面向不同趣味、不同要求的消费者,这是当前新闻教育界又一重大问题。
(三)既有新闻教育格局与媒介融合的矛盾
现有的教育格局或者说专业格局基本上与传媒格局是相适应的。长期以来,在传播业界,大体上划分为报纸、广播电视、出版、广告、网络新媒体等几大领域。与此相应,高等学校新闻院系的专业设置,也是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广告、网络等专业并列。专业与专业之间壁垒森严,不相往来。可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资讯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播发展的基本趋势。媒体融合及融合新闻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需求。这种人才应该能够适应传播流程中不同新闻岗位、不同工作环境的流动,掌握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乃至网络新媒体运作的基本技能,属于全能型传播人才。很显然,这样全能的传播人才,在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下是难以培养出来的。因为专业与专业之间的鸿沟,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绝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和跨专业适应能力当然就很弱了。
(四)老化的课程体系难以应对媒介转型的挑战
与专业格局相适应,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也严重老化。与媒体融合及融合新闻语境下的媒体从业者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现有课程体系的老化,不仅体现在失败的外语教学和政治理论课学分的过大比例,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延续了过去几十年的传统。业务课程,将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分开,独立授课,忽略了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重复,相互矛盾;新闻史课程则中外分治,割裂了中外关联,忽略了世界新闻历史的整体性;课程的内容指向,则是基于专业导向,忽略了不同媒体之间日益融合的总体态势,忽视了业界火热的生活现实,理论与实践脱节,历史与现实割裂,中国与外国隔离,等等。课程体系的问题必然会反映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不解决这个问题,新闻教育界将难以满足社会及业界的期待。
(五)现有的技术装备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根据中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新闻传播学下属各专业应归属于人文学科。这一学科定位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高校一般管理者看来,既然是文科专业,自然就没有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充其量就是购置一些电脑。其实,在国际高等教育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新闻院系,都是被当做工科专业来建设,至少被看成是文科中的工科。教育界的共识是,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必须按工科的要求投入,按工科的要求装备建设教学实验设施。应该说,国内新闻教育界在20世纪末期,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在物质技术装备方面有很大改进。但是国内新闻院系现有的教学实验设施基本上都是基于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建设起来的,其理念与运作,已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实践,以至在学校新闻教育与媒体实际业务运作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的业务技能和上手能力无法满足业界的需要。
(六)专业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合理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其根本则在老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的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水平。应该说,近十年来,高校新闻院系的师资结构在改善,高学历的老师在成长,新进青年老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但是问题也不少。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新闻院系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来自其他专业的非科班(新闻传播专业)出身的老师是师资队伍的主体,其中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业务课程的教师又没有业界经历,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老师的教学是纸上谈兵,在专业意识上老师甚至不如学生强烈。如今,新闻院系的老师基本上是科班出身,而且博士学历所占比例持续上升。但是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首先是具有业界经历的老师比例过低,学校的考核导向是鼓励学术型老师,业务课程教师发展空间有限;其次,受制于专业细分的教育格局,教采访的不搞写作、评论,搞编辑的不懂评论、采访和写作,研究报纸的不涉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绝大多数老师知识面过窄,面对学科融合与专业交叉,惶然无措;再次,理论脱离实际,对于业界媒体融合大潮,既缺理论分析也乏实际操作,涉及到新媒体业务时,学生反过来能成为老师的老师。高校新闻院系专业教师的这种知识与能力结构,显然落后于实际,难以应对媒体转型语境下的挑战。
四、改进新闻传播教育的路径
如前所述,在媒体转型的语境下,新闻教育界面临着新的挑战,已然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症。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不适应,正确地应对环境的挑战,激发新闻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改革。唯有通过改革实现新闻教育的自我革新,才能推动新闻院系克服惰性,迎难而上,与时俱进。愚意以为,新闻教育的改革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观念更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办学者和教育者的基本理念。只有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能办出社会满意的新闻高等教育。如前所述,教育理念的陈旧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新闻教育的发展。要实现观念的更新,至少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首先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目前新闻教育界最大的弊端就是目标一致、标准同一,几乎所有的新闻院系都是按照一个规格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误会。要改变这一点,各高校新闻院系应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办学条件和历史传统,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提出具有独家特色的培养方案,与其他高校新闻院系实行差异化定位,如此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其次是怎么办学的问题,是关起门来办,还是开门办,也关系到学生的品质与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新闻院系必须开门办学。开门办学有两层含义。一是加强与媒体及社会的互动,建设开放的传媒教育平台。媒体可以向新闻院系提出订单,明确指出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媒体负责人可以担任当地新闻院系的兼职教授,直接介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媒体本身又可以向新闻院系提供专业实践的平台。在与媒体的合作中,新闻院系也不全是被动的,新闻院系不仅可以向媒体提供急需的人才,开展媒体所需的员工继续教育,还能够接受媒体的委托来推进相关战略咨询与研究工作。二是加强新闻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不仅要加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还要实现与国际一流高校新闻学院的接轨,扩大交换生规模,实行互认学分制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再次是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在教育思想史上,早就有教学相长的说法。可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教学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主体,一切围绕着老师进行。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个性条件、学生的正当需求、学生的接受能力,难以引起老师的重视。教学过程难以做到有的放矢,缺乏针对性,结果自然会影响到人才的质量。所以必须正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切围绕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来展开新闻院系的教学研究工作。
其次是队伍建设。一流的新闻教育依赖于一流的教学平台,一流的教学平台,依托于一流的专业师资。师资队伍建设是新闻教育的核心所在。师资队伍建设,首要在于结构合理。一个学院、系,其专业师资应该包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乃至不同国籍的学者,这种多样化的学缘,有利于学科交叉和彼此互补,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小气候;同时,专业师资中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业界的精英,具有媒体从业经历,对于新闻传播专业业务课程的教学是一笔重要的财富。此外在年龄结构方面,还要呈合理的梯形结构,年龄的高低与教师的人数成反比例,这样的年龄结构有利于新老交替,同时保持过渡中的稳定。其次,在队伍建设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要把机制建设放在首位。要保持队伍的活力,激发队伍的创造力,必须形成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通过竞争与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引领师资队伍不断进取、敢于创新、勇于超越。没有竞争,新闻院系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但是竞争不等于一切,竞争也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事实上,在新闻院系这个知识分子圈子,只强调竞争是不够的,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就无法造就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只有把竞争与合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现有的师资队伍才能支撑起新闻传播教育的大厦。
再次是组织再造。目前国内各高校新闻学院的组织结构,绝大多数是在院下设学系。由于国家教育部颁行的专业目录规定,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广告、编辑出版等四个本科专业,所以各新闻学院一般据此下设四个专业系,学系的名称与专业保持一致。在学系下一般再根据课程的相關性设立若干教研室。专业跟学系等同的组织模式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变化。这一模式最初来源于台湾政治大学,几十年前在确立时有其合理性,这主要表现为有利于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生的社会适应。但是如今社会发展、业界环境远非当时所能比。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在数字化技术平台上,出现了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新闻学院原有的组织结构就显得不合时宜了。首先,现有的院属专业系的组织结构,刚性十足,每个系都相对独立,是一个小而全的封闭的圈子,系与系之间缺少横向交流,不利于在全院的范围内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发掘教学资源的潜力。其次,过去的每个专业系,其目标都是瞄准一个单一性质的媒介(或传播)领域,如新闻系面向报业、广播电视系面向广播电视行业、编辑出版面向出版行业、广告面向广告与市场营销行业。可如今,专业系面对的媒体或专业领域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报社早已上网,网上不仅有文字,更有视频;广播电视与出版行业,也涉足报纸与网络,通讯社不仅出版报纸,兴办出版社,开办新闻网站,更是涉及网络电视台。变化的业界需要能够适应业界全流程不同岗位的通才,即便是记者也要是全能记者。而专业系的课程体系与人才规格的设计仍然照旧,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新闻院系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再造组织体系,以一种更加柔性的教学组织,适应社会新的人才培养需求。
最后是课程重构。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十分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一是硬性的公共基础课比例过大,学校学院在这一块都没有自主权。仅外语一门课就占了总学分的10%以上,而且效果很差,四年本科下来,外语成绩不进反退。政治理论课也在相当的程度上炒现饭。二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固化,在一定的程度上照顾到老师的既得利益,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如新闻业务课程,多年来就是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新闻编辑、新闻摄影分设,新闻史教学也是分成中国新闻史和外国新闻史,没有人对此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事实上,学生和业界都了解这样设置课程的弊端,并且建议考虑到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必要的整合。三是专业课程开设越来越深、越来越细,专业学分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这与各新闻院系学科发展的现状密切相关。要发展学科,提高办学平台,就必须增加专业师资。专业老师增加了,就得考虑为他们度身定制开设课程,否则,这些老师就无法在高校安身立命。也就是说,现在新闻院系的课程设置并非出自实在的社会需求,反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出现了有因人设庙的倾向。要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回报社会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期待,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的改造。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基于新闻传播的业务流程和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如采访与写作合并,外国新闻史与中国新闻史重组等;对一些现在没有迫切需要的课程,或者可以在更高层次开设的研究性课程,要大胆的删减,须知减法有时比加法更有用;对一些过去没有,而现时特别需要的理论知识或业务技能,如融合新闻业务、新媒体技术等,应努力想办法开设。只有通过这些努力,陈旧的课程体系才能在根本上得以更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规格和品质才能满足社会和业界的需求。
总之,在媒介转型的语境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新闻传播院系已经不能再因循守旧,得过且过了。新闻传播院系及教育工作者要有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只有直面现实,大胆革新,从教育理念、教学组织、课程体系到师资建设诸方面,全方位推进改革,才能摆脱困境,利用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的全部可能,全面提升新闻教育的品质,顺应社会和新闻传播业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