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迹的诞生
时至今日,我依然能记得2004年8月28日那一天,因为那天诞生了一个奇迹——刘翔在奥运夺冠了。这一天,我们整个学院搬迁到了广州大学城。
没有欢送,一行两百多人就这样悄悄开拔了。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的第批进驻者,可以想见,那边也不会有人迎接。大学城究竟是怎样一个神秘的地方?或许当时的情景可以给出生动的答案:庞大的搬迁车队里,竟然没有个人能准确地说出往大学城的路该怎么走。
初到大学城,我感觉边是热闹,一边是荒凉。很多昔日的同学向我打听大学城的情况,我就对他们说:工人比学生多,吊车比树木多。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我还是很惊讶地发现,宿舍竟然三面被工地包围着!
大学城给我的第二个印象就是新。宿舍是新的,教室是新的,老师是新的,除了我们这些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大二老生,其他的大都是大一的新生。甚至,当我们第一次往宿舍走的时候,脚下的路据说也是个小时之前才铺好的。
生活是艰苦的,但我们并没有失去对未来的期待;条件是不完善的,但不反而意味着无限的潜力。在一个全新的学生组织里面,我认识了筱,一个大一的女生。由此,我们开始了一段奇迹般的DV旅程。
策划
认识筱没多久,她就把纸策划书交到我手上。由于时间久远,最初的策划稿已经无法找到了,但我还是清晰地记得里面的内容:“拍下大学城不同时期的变化,记录下建筑的拔起,小树的长高,工人和园丁的辛劳 ”
对于一个没有摸过DV的人来说,第一份策划是让人兴奋的。对于处在伟大的变革之中的人来说,记录历史的使命是崇高的。然而我们也无法想象这个片子做出来后会是什么样子,正如没有人知道大学城未来的模样一样。
拿着策划书,我凝视了许久,它的题目是沉甸甸的4个字——见证成长。
见证成长初体验
策划有了,但是要把上面的字句变成现实却是一件千头万绪的事情。
筱为什么找我合作而不是别人,答案很简单,我是学生会里面唯拥有数码相机的人。于是,我的工作似乎也就简单起来——拍照,先把建筑物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
2004年深秋的一天,我背着照相机登上了教师公寓的天台。那里可以看到施工中的地铁站,可以看到刚建起两层的图书馆,还有周围那片片等待开发的荒地。我发现,这里就是《见证成长》最合适的拍摄“阵地”。我举起照相机,小心翼翼地在取景框里给建筑物预留出未来“生长”的空间,然后郑重地按下快门。这是《见证成长》的第批照片,也是广州大学城建设史里最珍贵的照片。
个月后,在同地点,我欣喜地发现地铁站现出了雏形,图书馆也“长高”了。然而要拍出和上次同角度的照片却并非易事。我反复地观察之前拍下的照片,仔细地选好标识物,再根据标识物调整镜头角度,然后不断地拍摄,反复地比较,终于拍下了比菠满意的照片。
有了第二次的经验,往后的跟拍就容易多了。慢慢地我摸索出套跟拍的方法,而且选取的记录题材也越来越多,学校每一栋尚未完工的建筑基本上我都留下了影像记录。
大学城在一天一天地改变。工人少了,学生多了,吊车少了,树木多了,教师公寓也装上了防盗门,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出入了。多少次在楼下徘徊接受保安的盘问,多少次在门外静候住户的出入,为的就是上楼,为的就是拍照,为的就是追逐个梦。
经过大半年默默无闻地工作,我们积累下了数百张珍贵的照片。看着大学城在镜头的记录下一点一点地成长起来,我们心中感到了无比的激动与幸福。由此,我就萌生了把《见证成长》做成纪录片的想法,最初的策划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失败的初次尝试
我把做纪录片的想法告诉了筱,筱很快就把片子的初样做出来了。但或许是因为捌门从来都没有做过纪录片,又或许是因为筱无法完全领会我的意图,她用了几天几夜赶出来的片子和我的想法相去甚远。
第一次尝试就这样失败了,学业的繁忙使工作停顿下来,我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做纪录片究竟是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我们究竟有没有能力去完成?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吗?我们能够很默契地配合吗?我们会再次半途而废吗?
片子遍遍地在电脑屏幕上播放,这些问题也不断地在我们的脑海中萦绕。虽然第一次尝试并不理想,但是片子的效果却使我们很振奋激扬的音乐伴随着大学城奇迹般崛起的画面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一股催人奋进的强大力量也随之充满全身。
难忘的采访
纪录片,我们该怎样去做一部纪录片?
我们不断寻找答案,尝试从知名的纪录片里面找到启发,希望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意见能给我们灵感。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自身的经历当中获得了更多的创作源泉。我们渐渐地意识到:要做好这个片子,不能靠单纯地记录建设历史,还要把自己也融进这历史的洪流中。历史是人创造的,我们需要去记录下那些创造历史的人。
于是,任务再次变得清晰起来,我们拿起采访设备再次出发。
采访老师和学生的任务很顺利,但是当希望采访建筑工人时,却遇到了一点麻烦。那是2005年寒冬里的一天,我和筱扛着摄像机和三脚架到工地取景。刚开工不久的工地,还没有建起围墙,除了两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地面时,只有几个工程管理人员在边讨论着什么。
筱很大胆地和他们攀谈起来,好奇地询司他们的工作,而他们似乎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感兴趣。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好采访机会,于是就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采访要求。他们当中一个比较年长的师傅(应该是领导吧)一听说要采访,害怕得拼命摆手,任凭我们怎么说部不肯接受。看来采访是没门了,但我不甘心。我悄悄按下了摄像快门,把机器拿在手里。所有人,包括筱,都没有发现我已经把这台笨重的摄像机当作录音笔用了。
后期制作的时候,我们决定采用这段感人至深的录音,但是缺少采访画面却成为了硬伤。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补回一段正式的采访呢?怎样才能再找到那位老师傅呢?
筱回放着那次采访的录像,找到个能看清楚老师傅的画面,然后定格,用手机拍下。拿着手机,筱独自去工地寻访起来,没想到很顺利地就找到了老师傅(原来老师傅就是施工队的负责人)。老师傅被我们的诚心所感动了,在2006年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在工地的黄土上撑开三脚架,架起摄像机,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现场采访!
时势造作品
片子最终完成了,做得比预想的还要好,校园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有同学对我们说:“你们创造了个奇迹!”
确实,这是个奇迹。1000多张的珍贵照片,数百分钟的影像记录,500多天的不懈努力,造就了这30分钟的纪录片。然而催生这个作品的,是个更大的奇迹:大学城工程从正式启动至迎来首批学生进驻只经历了19个月,广州近郊的小谷围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岛迅速成长为个现代化的知识殿堂!
回想起最初到来的情形,回想起作为一个拓荒者的艰辛,无不充满感慨。现在的广州大学城仍然在一天一天地变化。也许我们不会去留意这种缓慢的变化,当又栋崭新的建筑落成的时候,也许已经没有人记得当初的平地是什么模样了。但是当镜头勾起人们最初的记忆的时候,当镜头把这种变化加快了百万千万倍的时候,人们震撼了,感动了。
无数的建设者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创造了个奇迹,而我和筱只是做了一件简单的事——记录这个奇迹。
时至今日,我依然能记得2004年8月28日那一天,因为那天诞生了一个奇迹——刘翔在奥运夺冠了。这一天,我们整个学院搬迁到了广州大学城。
没有欢送,一行两百多人就这样悄悄开拔了。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的第批进驻者,可以想见,那边也不会有人迎接。大学城究竟是怎样一个神秘的地方?或许当时的情景可以给出生动的答案:庞大的搬迁车队里,竟然没有个人能准确地说出往大学城的路该怎么走。
初到大学城,我感觉边是热闹,一边是荒凉。很多昔日的同学向我打听大学城的情况,我就对他们说:工人比学生多,吊车比树木多。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我还是很惊讶地发现,宿舍竟然三面被工地包围着!
大学城给我的第二个印象就是新。宿舍是新的,教室是新的,老师是新的,除了我们这些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大二老生,其他的大都是大一的新生。甚至,当我们第一次往宿舍走的时候,脚下的路据说也是个小时之前才铺好的。
生活是艰苦的,但我们并没有失去对未来的期待;条件是不完善的,但不反而意味着无限的潜力。在一个全新的学生组织里面,我认识了筱,一个大一的女生。由此,我们开始了一段奇迹般的DV旅程。
策划
认识筱没多久,她就把纸策划书交到我手上。由于时间久远,最初的策划稿已经无法找到了,但我还是清晰地记得里面的内容:“拍下大学城不同时期的变化,记录下建筑的拔起,小树的长高,工人和园丁的辛劳 ”
对于一个没有摸过DV的人来说,第一份策划是让人兴奋的。对于处在伟大的变革之中的人来说,记录历史的使命是崇高的。然而我们也无法想象这个片子做出来后会是什么样子,正如没有人知道大学城未来的模样一样。
拿着策划书,我凝视了许久,它的题目是沉甸甸的4个字——见证成长。
见证成长初体验
策划有了,但是要把上面的字句变成现实却是一件千头万绪的事情。
筱为什么找我合作而不是别人,答案很简单,我是学生会里面唯拥有数码相机的人。于是,我的工作似乎也就简单起来——拍照,先把建筑物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
2004年深秋的一天,我背着照相机登上了教师公寓的天台。那里可以看到施工中的地铁站,可以看到刚建起两层的图书馆,还有周围那片片等待开发的荒地。我发现,这里就是《见证成长》最合适的拍摄“阵地”。我举起照相机,小心翼翼地在取景框里给建筑物预留出未来“生长”的空间,然后郑重地按下快门。这是《见证成长》的第批照片,也是广州大学城建设史里最珍贵的照片。
个月后,在同地点,我欣喜地发现地铁站现出了雏形,图书馆也“长高”了。然而要拍出和上次同角度的照片却并非易事。我反复地观察之前拍下的照片,仔细地选好标识物,再根据标识物调整镜头角度,然后不断地拍摄,反复地比较,终于拍下了比菠满意的照片。
有了第二次的经验,往后的跟拍就容易多了。慢慢地我摸索出套跟拍的方法,而且选取的记录题材也越来越多,学校每一栋尚未完工的建筑基本上我都留下了影像记录。
大学城在一天一天地改变。工人少了,学生多了,吊车少了,树木多了,教师公寓也装上了防盗门,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出入了。多少次在楼下徘徊接受保安的盘问,多少次在门外静候住户的出入,为的就是上楼,为的就是拍照,为的就是追逐个梦。
经过大半年默默无闻地工作,我们积累下了数百张珍贵的照片。看着大学城在镜头的记录下一点一点地成长起来,我们心中感到了无比的激动与幸福。由此,我就萌生了把《见证成长》做成纪录片的想法,最初的策划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失败的初次尝试
我把做纪录片的想法告诉了筱,筱很快就把片子的初样做出来了。但或许是因为捌门从来都没有做过纪录片,又或许是因为筱无法完全领会我的意图,她用了几天几夜赶出来的片子和我的想法相去甚远。
第一次尝试就这样失败了,学业的繁忙使工作停顿下来,我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做纪录片究竟是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我们究竟有没有能力去完成?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吗?我们能够很默契地配合吗?我们会再次半途而废吗?
片子遍遍地在电脑屏幕上播放,这些问题也不断地在我们的脑海中萦绕。虽然第一次尝试并不理想,但是片子的效果却使我们很振奋激扬的音乐伴随着大学城奇迹般崛起的画面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一股催人奋进的强大力量也随之充满全身。
难忘的采访
纪录片,我们该怎样去做一部纪录片?
我们不断寻找答案,尝试从知名的纪录片里面找到启发,希望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意见能给我们灵感。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自身的经历当中获得了更多的创作源泉。我们渐渐地意识到:要做好这个片子,不能靠单纯地记录建设历史,还要把自己也融进这历史的洪流中。历史是人创造的,我们需要去记录下那些创造历史的人。
于是,任务再次变得清晰起来,我们拿起采访设备再次出发。
采访老师和学生的任务很顺利,但是当希望采访建筑工人时,却遇到了一点麻烦。那是2005年寒冬里的一天,我和筱扛着摄像机和三脚架到工地取景。刚开工不久的工地,还没有建起围墙,除了两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地面时,只有几个工程管理人员在边讨论着什么。
筱很大胆地和他们攀谈起来,好奇地询司他们的工作,而他们似乎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感兴趣。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好采访机会,于是就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采访要求。他们当中一个比较年长的师傅(应该是领导吧)一听说要采访,害怕得拼命摆手,任凭我们怎么说部不肯接受。看来采访是没门了,但我不甘心。我悄悄按下了摄像快门,把机器拿在手里。所有人,包括筱,都没有发现我已经把这台笨重的摄像机当作录音笔用了。
后期制作的时候,我们决定采用这段感人至深的录音,但是缺少采访画面却成为了硬伤。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补回一段正式的采访呢?怎样才能再找到那位老师傅呢?
筱回放着那次采访的录像,找到个能看清楚老师傅的画面,然后定格,用手机拍下。拿着手机,筱独自去工地寻访起来,没想到很顺利地就找到了老师傅(原来老师傅就是施工队的负责人)。老师傅被我们的诚心所感动了,在2006年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在工地的黄土上撑开三脚架,架起摄像机,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现场采访!
时势造作品
片子最终完成了,做得比预想的还要好,校园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有同学对我们说:“你们创造了个奇迹!”
确实,这是个奇迹。1000多张的珍贵照片,数百分钟的影像记录,500多天的不懈努力,造就了这30分钟的纪录片。然而催生这个作品的,是个更大的奇迹:大学城工程从正式启动至迎来首批学生进驻只经历了19个月,广州近郊的小谷围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岛迅速成长为个现代化的知识殿堂!
回想起最初到来的情形,回想起作为一个拓荒者的艰辛,无不充满感慨。现在的广州大学城仍然在一天一天地变化。也许我们不会去留意这种缓慢的变化,当又栋崭新的建筑落成的时候,也许已经没有人记得当初的平地是什么模样了。但是当镜头勾起人们最初的记忆的时候,当镜头把这种变化加快了百万千万倍的时候,人们震撼了,感动了。
无数的建设者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创造了个奇迹,而我和筱只是做了一件简单的事——记录这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