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是影响建设质量的关键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于其设计原则的分析与掌握,立足于具体的设计原则及要求,从整体的设计工作及具体的设计内容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策略,以推动其结构设计的优化完善。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就如何提高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 工程 施工 结构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直都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近年来由于施工问题导致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是财产损失。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结构施工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现浇”结构是框架结构施工的主要形式。它是指由多层的模板支架体系来构成一个新的现浇的楼层,是混凝土形成的建筑结构承载建筑的重力。这样的模板支架是将荷载重力传递给已经建筑好的楼层层板。因此,在框架结构的施工中,施工的工期较短,这些承担的施工荷载混凝土的楼板还仍旧处在一个养护期,这时的混凝土都还不够成熟。而施工荷载本身又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时候甚至还会超过一些已经成熟了的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时所能承担的那一个设计荷载。
通常,模板工程当中存在的主要質量缺陷有:标高、轴线偏差,因此造成了混凝土的构件偏离了原设计位置,从而减少了构件实际的承载能力;尺寸偏差、模板断面,从而就造成了混凝土的构件露筋,致使混凝土在浇筑的时候漏浆、跑模,构件在拆模后出现孔洞、蜂窝麻面等的质量缺陷,抑或许是构件偏心,这些都会给结构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安全隐患;模板的支撑不牢、刚度不够或者有沉陷,都会造成类似于混凝土的构件出现严重的开裂、变形,甚至是整个的模板支撑出现垮塌等情况的发生;预留的孔尺寸不准、中心线位移,不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会导致结构的装修或者后期安装出现不便,因而带来许多使用上的不便;还有预埋件的中心线出现位移,在事后的处理上很容易造成框架结构成品损伤,对于框架结构部分的安全性造成隐患。
以上的一系列情况都会造成现浇的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安全事故,轻者出现不牢固、部分垮塌现象,重者则会导致模板的临时支架结构和现浇的混凝士结构出现整体性倒塌,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二、建筑结构质量控制
1)三线控制
1.垂直度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基础。控制建筑工程的垂直度,首先应按照大楼柱网的布置状况,确定出四个边角柱的具体位置;其次是安装边角柱的模板,应沿着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并采用吊线法测定立柱垂直度,保证垂直度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最后是拆模,并以四个边角柱为基线对其他各列柱进行施工,控制正面平整度及垂直度。
2.轴线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与施工层同步跟上的脚手架导致难以测量一些外围基准点。因此应在常用校准工作完成后,以底楼楼面为基准预埋多块200’’200’’8mm的钢板,并于钢板上标示主轴线的控制点;由二层起向上的施工中,应根据一楼钢板预埋点,留边长2分米的方洞,并使用大线锤来引测下层控制点,然后采用钢卷尺或经纬仪做轴线校正;剪力墙的浇筑一般采用18mm的胶合夹板,于外墙处组合起来固定大模,与内墙处采用散装组合方式,以保证墙体平整度。
3. 标高线控制
应在不同楼层预控轴线处留四个以上洞口,并保证四点处于同一平面;浇筑、加载和模板等会造成洞口标高基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因此应加强洞口处的模板支撑,并利用大楼外围的累计层高复核点对每层向上时的该部位做复核,确保标高准确性。
2)裂缝控制
在不同环境下,对不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控制标准不同,裂缝最大允许范围为0.2mm-0.4mm,对于裂缝问题应以控为主。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混凝土用量大、强度高、带有地下室等特征,在所有建筑类型中产生裂缝的几率最大。控制建筑工程裂缝的产生,应使用“放”和“抗”相结合的措施。
所谓“放”,即在结构自由变形状态下,通过足够变形余地所采取的防止裂缝的措施。“放”的措施的设计包括设计永久性的伸缩缝、在外墙面的适当部位留下分隔缝等。施工时应做到,在砌筑填充墙接近梁底处保留一定高度,在砌筑完工的15天后再补砌挤紧;在柱、梁等变截面处应进行分层浇筑;分缝分块进行施工等。所谓“抗”,即在结构无足够的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防止裂缝措施。“抗”的措施要求在施工中,合理选择砂石级配以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及水热化。
二、工程施工结构施工有关注意事项
(1)主体结构的模板工程
首先,支撑体系的竖向立杆应当落在坚实而平整的一个支承面上;其次,在安装上层的模板以及支架的时候,应当在下层的楼板结
构强度要能够达到足以承受得了上层的模板、能够完成支撑的作用,才能够进行。要不然下层的楼板结构支撑系统没有被拆除,而上下的支柱应当在同一个垂直线上面;支模应当按照工序去进行,在模板还没有被固定之前,则不能够进行下一道工序。脚手架在使用期间,要严禁将以下构件拆除:连墙件;主节点处的横、纵向扫地杆;横、纵向水平杆;
(2)基础模板的安装
在垫层做好了之后,要根据对应的轴线控制网上的轴线控制桩来测设每一条轴线,并根据其基础平面尺寸来弹出墙柱边线、基础边线和地梁的位置边线,并且在暗柱角用红色的油漆进行标识。模板在进行安装的时候,还要依照基础的控制边线来架立侧模,并用扣件、钢管和U型卡等料具来使支撑更加地牢固,还要保证他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度,能够可靠地去承受在浇筑时所产生出的施工荷载和侧压力。对于基础侧模需要控制好它的垂直度,把偏差控制在3毫米之内。模板的底部和垫层的结合处还应当用水泥砂浆去进行嵌填,使其保证达到严密、不漏浆。模板的上口要求要不翘曲、顺直。
(3)模板的拆除
通常情况下,框架结构中的模版拆卸的顺序是“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再拆承重部分,先拆支撑,再拆方木和模板。”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墙和梁两侧的模在框架的表面和棱角不会因为拆卸而受到损伤。对于已经拆除的支撑、拉杆、模板等应当及时地得到妥善处理,严防因这些东西的处理不当而造成操作人员的踏空、扶空等坠落现象发生。
(4)梁板模板
在框架结构的建设中,梁模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两侧的侧板和加底板所组成的,通常采取侧模来包底模这样一种支法。在模板安装之前,首先要确定好粱底位置,再根据设计一个标高来搭设板底和梁底水平杆,一般梁底的方木上面要铺设木胶板,其宽度差不多等于梁宽。然后,梁侧模的高度要等于梁高(楼板底模厚+楼板厚),侧模在立好之后要在梁的侧模外去安装一个外竖楞,用水平的一道钢管来联合外竖楞,同时附以斜撑来作为支撑。从一侧开始铺设楼板模版,板底的方木间距大概300毫米处侧放,每两块板的接缝下要垫两根上下平放的方木,板底方木和木胶板要钉牢。
三、结语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要加强现场的质量监督管理,还要落实工程质量员工责任制。重点控制与管理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进行阶段以及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只有抱着毫不松懈的态度才可有效地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增加房屋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工程的营运成本,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经济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伟红.质量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与生活,2010(14):39-40.
[2]孙占军,马厚民.建筑程项目管理丛书选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建筑 工程 施工 结构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直都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近年来由于施工问题导致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是财产损失。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结构施工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现浇”结构是框架结构施工的主要形式。它是指由多层的模板支架体系来构成一个新的现浇的楼层,是混凝土形成的建筑结构承载建筑的重力。这样的模板支架是将荷载重力传递给已经建筑好的楼层层板。因此,在框架结构的施工中,施工的工期较短,这些承担的施工荷载混凝土的楼板还仍旧处在一个养护期,这时的混凝土都还不够成熟。而施工荷载本身又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时候甚至还会超过一些已经成熟了的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时所能承担的那一个设计荷载。
通常,模板工程当中存在的主要質量缺陷有:标高、轴线偏差,因此造成了混凝土的构件偏离了原设计位置,从而减少了构件实际的承载能力;尺寸偏差、模板断面,从而就造成了混凝土的构件露筋,致使混凝土在浇筑的时候漏浆、跑模,构件在拆模后出现孔洞、蜂窝麻面等的质量缺陷,抑或许是构件偏心,这些都会给结构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安全隐患;模板的支撑不牢、刚度不够或者有沉陷,都会造成类似于混凝土的构件出现严重的开裂、变形,甚至是整个的模板支撑出现垮塌等情况的发生;预留的孔尺寸不准、中心线位移,不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会导致结构的装修或者后期安装出现不便,因而带来许多使用上的不便;还有预埋件的中心线出现位移,在事后的处理上很容易造成框架结构成品损伤,对于框架结构部分的安全性造成隐患。
以上的一系列情况都会造成现浇的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安全事故,轻者出现不牢固、部分垮塌现象,重者则会导致模板的临时支架结构和现浇的混凝士结构出现整体性倒塌,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二、建筑结构质量控制
1)三线控制
1.垂直度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基础。控制建筑工程的垂直度,首先应按照大楼柱网的布置状况,确定出四个边角柱的具体位置;其次是安装边角柱的模板,应沿着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并采用吊线法测定立柱垂直度,保证垂直度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最后是拆模,并以四个边角柱为基线对其他各列柱进行施工,控制正面平整度及垂直度。
2.轴线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与施工层同步跟上的脚手架导致难以测量一些外围基准点。因此应在常用校准工作完成后,以底楼楼面为基准预埋多块200’’200’’8mm的钢板,并于钢板上标示主轴线的控制点;由二层起向上的施工中,应根据一楼钢板预埋点,留边长2分米的方洞,并使用大线锤来引测下层控制点,然后采用钢卷尺或经纬仪做轴线校正;剪力墙的浇筑一般采用18mm的胶合夹板,于外墙处组合起来固定大模,与内墙处采用散装组合方式,以保证墙体平整度。
3. 标高线控制
应在不同楼层预控轴线处留四个以上洞口,并保证四点处于同一平面;浇筑、加载和模板等会造成洞口标高基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因此应加强洞口处的模板支撑,并利用大楼外围的累计层高复核点对每层向上时的该部位做复核,确保标高准确性。
2)裂缝控制
在不同环境下,对不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控制标准不同,裂缝最大允许范围为0.2mm-0.4mm,对于裂缝问题应以控为主。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混凝土用量大、强度高、带有地下室等特征,在所有建筑类型中产生裂缝的几率最大。控制建筑工程裂缝的产生,应使用“放”和“抗”相结合的措施。
所谓“放”,即在结构自由变形状态下,通过足够变形余地所采取的防止裂缝的措施。“放”的措施的设计包括设计永久性的伸缩缝、在外墙面的适当部位留下分隔缝等。施工时应做到,在砌筑填充墙接近梁底处保留一定高度,在砌筑完工的15天后再补砌挤紧;在柱、梁等变截面处应进行分层浇筑;分缝分块进行施工等。所谓“抗”,即在结构无足够的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防止裂缝措施。“抗”的措施要求在施工中,合理选择砂石级配以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及水热化。
二、工程施工结构施工有关注意事项
(1)主体结构的模板工程
首先,支撑体系的竖向立杆应当落在坚实而平整的一个支承面上;其次,在安装上层的模板以及支架的时候,应当在下层的楼板结
构强度要能够达到足以承受得了上层的模板、能够完成支撑的作用,才能够进行。要不然下层的楼板结构支撑系统没有被拆除,而上下的支柱应当在同一个垂直线上面;支模应当按照工序去进行,在模板还没有被固定之前,则不能够进行下一道工序。脚手架在使用期间,要严禁将以下构件拆除:连墙件;主节点处的横、纵向扫地杆;横、纵向水平杆;
(2)基础模板的安装
在垫层做好了之后,要根据对应的轴线控制网上的轴线控制桩来测设每一条轴线,并根据其基础平面尺寸来弹出墙柱边线、基础边线和地梁的位置边线,并且在暗柱角用红色的油漆进行标识。模板在进行安装的时候,还要依照基础的控制边线来架立侧模,并用扣件、钢管和U型卡等料具来使支撑更加地牢固,还要保证他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度,能够可靠地去承受在浇筑时所产生出的施工荷载和侧压力。对于基础侧模需要控制好它的垂直度,把偏差控制在3毫米之内。模板的底部和垫层的结合处还应当用水泥砂浆去进行嵌填,使其保证达到严密、不漏浆。模板的上口要求要不翘曲、顺直。
(3)模板的拆除
通常情况下,框架结构中的模版拆卸的顺序是“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再拆承重部分,先拆支撑,再拆方木和模板。”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墙和梁两侧的模在框架的表面和棱角不会因为拆卸而受到损伤。对于已经拆除的支撑、拉杆、模板等应当及时地得到妥善处理,严防因这些东西的处理不当而造成操作人员的踏空、扶空等坠落现象发生。
(4)梁板模板
在框架结构的建设中,梁模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两侧的侧板和加底板所组成的,通常采取侧模来包底模这样一种支法。在模板安装之前,首先要确定好粱底位置,再根据设计一个标高来搭设板底和梁底水平杆,一般梁底的方木上面要铺设木胶板,其宽度差不多等于梁宽。然后,梁侧模的高度要等于梁高(楼板底模厚+楼板厚),侧模在立好之后要在梁的侧模外去安装一个外竖楞,用水平的一道钢管来联合外竖楞,同时附以斜撑来作为支撑。从一侧开始铺设楼板模版,板底的方木间距大概300毫米处侧放,每两块板的接缝下要垫两根上下平放的方木,板底方木和木胶板要钉牢。
三、结语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要加强现场的质量监督管理,还要落实工程质量员工责任制。重点控制与管理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进行阶段以及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只有抱着毫不松懈的态度才可有效地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增加房屋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工程的营运成本,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经济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伟红.质量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与生活,2010(14):39-40.
[2]孙占军,马厚民.建筑程项目管理丛书选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