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日记就是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形式。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不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尝试以日记为载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和评价标准,让他们的写作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入格期”梯队培养
“入格期”学生指写作困难生。他们往往缺乏写作兴趣,阅读积累匮乏,写日记时不知如何下笔,不能把句子写通顺,不能把意思写连贯,不能把主要内容写得较具体,甚至不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通过培养,使他们萌发阅读兴趣,丰富阅读积累,让他们写日记时能把句子写通顺,把意思写连贯,把主要内容写具体。
1.写作兴趣的激发。习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就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入格期”的学生往往对写日记兴趣全无,谈“文”色变。试想,要这些孩子做一件他自己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事情,指望做好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如何让“入格期”学生愿意写作,激起兴趣是当务之急。
2.自主开放策略。古人就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度到写“小心”文,即在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手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幼儿,首先要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的勇气,让他有想学走路的兴趣,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规矩、技巧想得多了,反倒迈不开步子了。而我们目前很多时候对这类写作困难生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一开始就对他们的语言、技巧、字数等方面提出种种要求,这自然会大大地束缚学生的手脚,扼杀学生的兴趣。
3.对看书兴趣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要重视课外阅读的积累,并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各年级相应的课外阅读总量。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形象地把阅读和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而“入格期”的学生往往是不爱看书,肚里无货,自然是下笔举步维艰,日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起始阶段首先要让他们对看书感兴趣。
二“升格期”梯队提升
“升格期”梯队指写作中等生。这类群体占大多数,但往往最容易被教师忽视。他们写日记时能正确使用标点,语句较通顺,详略得当,能把事例写具体。但往往人云亦云,情感空洞,文章生动不足,死板有余。通过培养,要让他们在具体生动的基础上,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个性。
1.引领推荐策略——借学生一双慧眼。学生选择阅读书籍需要有“慧眼”,更需要教师本人的引领。那是因为课外读物里充斥着太多良莠不齐的作品,学生面对这纷繁的读物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不小心还会上了“贼船”。那是因为学生阅历尚浅,眼界较窄,不能快速准确地汲取到最有营养的文字养料。
2.活动推进策略——还学生一个舞台。教师可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语言积累中来。
三“风格期”梯队造就
“风格期”梯队往往指写作优等生。他们能具体明确、生动活泼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通过培养,可以让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
1.日记形式的变革。“风格期”的学生写日记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形成了一定的風格,容易产生满足、怠倦心理。其中一点就是因为日记的形式千篇一律,缺少创新。因此教师要大胆变革,灵活多变地引导“风格期”学生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撰写生活日记。
(1)图文并茂式。结合日记内容配上生动有趣的插图,可以是一张插图,也可以是连环画;可以是先画图,再配以简洁准确的文字,也可以是先写日记,再辅以活泼的图画。但要提醒学生不要顾此失彼,暄宾夺主,要注意相得益彰,突显内容。
(2)连续剧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生活中一些连贯性较强的事件或者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的事件通过连续剧的形式分篇记录,每篇相对保持独立,但又相互呼应。但提醒学生不要随意分割,勉强为之。
(3)交换素材式。“风格期”学生之间可相互交换最近写过的素材,但前提必须是双方共同的见闻。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出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会,使双方能在这“同文异构”的比较中吸纳彼此的优点,清楚自己的不足。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可采取不同的形式,让风格期的学生写出精彩文章。
(4)日记接龙式。通过这些别开生面、五花八门的日记形式让学生变着花样写日记,变着法子写日记,使他们对写日记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习作水平,凸现他们的个人风格。
2.阅读品位的提高。“风格期”的学生除了要博览群书,广泛积累以外,还得讲究阅读的品位,因此教师得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提升品位。
学生日记水平的提升,学生写作才华的展示,都需要一个广阔的平台。尤其是“风格期”的学生内心更期待自己的日记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欣赏。教师可在班级里推出“日记排行榜”,将优秀的日记和进步明显的日记传送到班内的日记博客或个人空间,让学生享受成功和进步的喜悦,同时这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也能让“风格期”的学生更加理智地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的方式,学生更有劲头,更感兴趣,更有收获。
总之,循序渐进,就能使每个梯队的学生写出不同的精彩。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不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尝试以日记为载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和评价标准,让他们的写作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入格期”梯队培养
“入格期”学生指写作困难生。他们往往缺乏写作兴趣,阅读积累匮乏,写日记时不知如何下笔,不能把句子写通顺,不能把意思写连贯,不能把主要内容写得较具体,甚至不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通过培养,使他们萌发阅读兴趣,丰富阅读积累,让他们写日记时能把句子写通顺,把意思写连贯,把主要内容写具体。
1.写作兴趣的激发。习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就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入格期”的学生往往对写日记兴趣全无,谈“文”色变。试想,要这些孩子做一件他自己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事情,指望做好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如何让“入格期”学生愿意写作,激起兴趣是当务之急。
2.自主开放策略。古人就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度到写“小心”文,即在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手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幼儿,首先要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的勇气,让他有想学走路的兴趣,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规矩、技巧想得多了,反倒迈不开步子了。而我们目前很多时候对这类写作困难生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一开始就对他们的语言、技巧、字数等方面提出种种要求,这自然会大大地束缚学生的手脚,扼杀学生的兴趣。
3.对看书兴趣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要重视课外阅读的积累,并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各年级相应的课外阅读总量。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形象地把阅读和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而“入格期”的学生往往是不爱看书,肚里无货,自然是下笔举步维艰,日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起始阶段首先要让他们对看书感兴趣。
二“升格期”梯队提升
“升格期”梯队指写作中等生。这类群体占大多数,但往往最容易被教师忽视。他们写日记时能正确使用标点,语句较通顺,详略得当,能把事例写具体。但往往人云亦云,情感空洞,文章生动不足,死板有余。通过培养,要让他们在具体生动的基础上,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个性。
1.引领推荐策略——借学生一双慧眼。学生选择阅读书籍需要有“慧眼”,更需要教师本人的引领。那是因为课外读物里充斥着太多良莠不齐的作品,学生面对这纷繁的读物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不小心还会上了“贼船”。那是因为学生阅历尚浅,眼界较窄,不能快速准确地汲取到最有营养的文字养料。
2.活动推进策略——还学生一个舞台。教师可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语言积累中来。
三“风格期”梯队造就
“风格期”梯队往往指写作优等生。他们能具体明确、生动活泼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通过培养,可以让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
1.日记形式的变革。“风格期”的学生写日记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形成了一定的風格,容易产生满足、怠倦心理。其中一点就是因为日记的形式千篇一律,缺少创新。因此教师要大胆变革,灵活多变地引导“风格期”学生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撰写生活日记。
(1)图文并茂式。结合日记内容配上生动有趣的插图,可以是一张插图,也可以是连环画;可以是先画图,再配以简洁准确的文字,也可以是先写日记,再辅以活泼的图画。但要提醒学生不要顾此失彼,暄宾夺主,要注意相得益彰,突显内容。
(2)连续剧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生活中一些连贯性较强的事件或者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的事件通过连续剧的形式分篇记录,每篇相对保持独立,但又相互呼应。但提醒学生不要随意分割,勉强为之。
(3)交换素材式。“风格期”学生之间可相互交换最近写过的素材,但前提必须是双方共同的见闻。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出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会,使双方能在这“同文异构”的比较中吸纳彼此的优点,清楚自己的不足。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可采取不同的形式,让风格期的学生写出精彩文章。
(4)日记接龙式。通过这些别开生面、五花八门的日记形式让学生变着花样写日记,变着法子写日记,使他们对写日记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习作水平,凸现他们的个人风格。
2.阅读品位的提高。“风格期”的学生除了要博览群书,广泛积累以外,还得讲究阅读的品位,因此教师得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提升品位。
学生日记水平的提升,学生写作才华的展示,都需要一个广阔的平台。尤其是“风格期”的学生内心更期待自己的日记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欣赏。教师可在班级里推出“日记排行榜”,将优秀的日记和进步明显的日记传送到班内的日记博客或个人空间,让学生享受成功和进步的喜悦,同时这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也能让“风格期”的学生更加理智地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的方式,学生更有劲头,更感兴趣,更有收获。
总之,循序渐进,就能使每个梯队的学生写出不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