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企业低能耗生存法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ergbe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一个人长时间不吃不喝,还要继续活下去,是不是不太可能?
  特殊时期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就是这种境况和挑战,一方面,不得不延迟复工,收入为零;另一方面,企业还有很多刚性支出,如人员工资、社保、房租等其他成本。
  清华、北大对995家企业做了一项联合调查,发现受疫情影响,29.58%的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58.05%的企业下降20%以上。同时,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
  事实上,第一批在2月10日复工的企业,马上就有支撑不下去的了。比如,新潮传媒当天就宣布裁员10%,即500人,同时高管集体降薪20%。这家公司实力和规模并不算太小,拥有约5000名员工,据说公司账上还有10亿现金。像新潮传媒这样的操作,可以称为“截肢式生存”。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应对方式来渡过难关,估计很多企业将不得不壮士断腕,将此前辛辛苦苦、耗尽无数资源和心血打下来的市场拱手让出。
  那么,还有没有别的应对之策呢?
  当然有!

“辟谷”式生存


  相传中国的道家有一种叫“辟谷”的神奇方法。当一个人进入辟谷状态时,可以在不吃任何五谷杂粮、蔬菜瓜果的情况下,只凭借很少量的水,就可以长时间生存下去。多年前,我机缘巧合学会了辟谷,每年都要做一两次以调节身心,每次为期七天。在此期间,不吃东西,也没有饥饿感,而精力总体上很充沛,可如常工作出行,基本不受影响,只是不宜做剧烈的运动。
  看到此处,如果觉得辟谷玄之又玄,而产生深度怀疑的人,就不用往下看了。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他的认知之外找到解决方案。如果迫于生存危机,那就继续往下看,穷则思变,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辟谷实际上是一种低能耗生存方式,一方面通过将人体维持在较低的基础代谢率以节省人体能量的消耗,同时又玄妙地利用外部的能量来支持人的生存。
  这种方式比拟于企业,就是辟谷式生存。
  很多企业会觉得这场疫情是一个无比艰难的生存挑战。但其实,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大到宇宙洪荒,审视千百万年来地球上的物种进化,就会明白,当下的疫情其实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残酷的环境巨变,淘汰了很多物种,但也有很多物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能耗理论对此做了深入研究后,认识到大自然运行的基本原理就是节能。只有低能耗的生存方式,才能让物种长存。这就是恐龙灭绝而蚂蚁无处不在的本质原因。
  企业也是一样。所以,辟谷式的低能耗生存方式完全是可能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辟谷式生存三大策略


  那么,在特殊时期,企业的辟谷式生存到底该如何运作?
  根据能耗理论,企业要活下去,必须依靠能量。当然,这个能量不仅仅是指资金。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策略。
  借能策略
  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西贝公开了自己的困境后,很快得到了银行的响应。浦发银行很快给予其4.3亿元的授信,其中1.2亿元已于2月7日到账,而且这笔贷款的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调了一些。随后,其他三十多家银行旗下的七八十家分行、支行信贷部门也主动找到西贝,要提供资金支持。
  但是,西贝的这个借能策略并不适用于绝大多数企业。西贝之所以能,还是因为它本身是行业领军者,此前营收状况非常良好,银行信任西贝有足够的能力在疫情过后快速恢复盈利。
  国家推出政策,要求银行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授信支持。但银行也是市场主体,不是慈善机构,不会对所有的企业一视同仁。你的企业能不能拿到银行的贷款,自己应该很清楚。同时,国家要求国有物业减免企业的租金,提倡私有物业和企业再次协商租金,但这里面的讲究很多,你的企业能不能指望得上,你自己也应该很清楚。
  如果都指望不上,那就好好看下面的两个辟谷式生存策略。
  节能策略
  所谓节能策略,就是减少自己的能量消耗,或者让合作者来共享能耗成本,或者将部分能耗转移到顾客身上,以渡过难关,为生存和未来的转机赢得时间。
  我在《能耗游戏:从价格战到能耗战的商业未来》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七大节能策略:技术创新、算法创新、模式创新、流程重构、联合补益、细节优化、顾客转移。我择其重点来讲几个。
  模式创新。比如将线下服务转移到线上。很多行业都在动这个脑筋。还如,西贝的门店不能开门营业,那就转做外卖。虽然营业额只是正常时期的10%,但聊胜于无。
  联合补益。比如,西贝的1000名员工临时出租给盒马鲜生;京东和达达随后也提出了要联合招募超过35000名正式及临时员工。这种临时性的共享员工,是非常好的联合补益、互助互益的方式。
  顾客转移。比如,短期内口罩缺口极大,口罩产能就算全负荷运转也不能完全满足当下需求。厂家能不能把生产口罩的原材料寄给顾客,同时发布教学视频,让顾客学会自制应急口罩?其他的企业是否也能用各种方式吸引顾客参与?毕竟你的员工就是其他人的顾客,大多数人都宅在家里避疫,有趣有益的方式很容易吸纳顾客参与,从而实现降耗。
  潜能策略
  辟谷之所以有效,除了自身机体的低能耗运作之外,还从外部的宇宙空间汲取能量。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小宇宙系统,和身外的大宇宙是息息相通的。可以说,宇宙的能量就相当于人体的潜能储备,就看你能不能动用这个潜能储备来为自己服务。
  对应到企业,所谓的潜能是什么?又藏在何处呢?
  企业的潜能,其实就在员工身上。员工就是企业的大宇宙。
  正常情况下,员工朝九晚五,每天工作八小时。但这并不是他们的全部能量。尤其是在集权控制比较严格的企业,员工被领导的颐指气使或严格的规章制度所约束,其驱动力来自外部的奖惩,往往缺乏内在自动、自发的驱动力。所以,很多员工的时间不得不在一些无聊的事情上消磨掉。绝大多数公司里的绝大多数员工的潜能是处于极大浪费的状态。
  当一个人充满主动性的时候,其能量状态就像爆棚一样,想象力丰富、创造力惊人、执行力非凡。而当一个人仅仅为糊口来挣一笔工资时,其能量状态是低落的,往往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是更过分的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糊弄上级和公司。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一个员工積极主动,充分发挥潜能呢?
  特殊时期捐款捐物的行为可以给我们极大启发。很多人完全是自主、自发地发动自己的力量,从万里之外的异国,搜寻口罩、防护服等战略物资,克服物流、海关等种种困难,想方设法送到疫区。
  如果我们公司的员工,也能以这种竭尽所能的方式完全发挥出自己惊人的潜能,为公司的生存开动脑筋、发挥创意、积极行动,你觉得公司的生存概率会有多大?
  所以,问题不是我们能不能生存,而是我们能不能真正激发员工。
  我在和陈泓希合著的《玩娱授权:从授权管理到授信管理》一书中提供了基本方法:在统一价值观的前提下,让员工从Know Why(知道为什么要做)出发,充分信任他们,从而彻底引爆他们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总之,在特殊时期,只有极少部分企业能够依靠“借能策略”生存。但辟谷式生存的“节能策略”和“潜能策略”却能让大部分企业逃脱截肢式生存的诅咒,看到前方的曙光。
  但是,需要着重提醒的是,很多企业本身的运营能耗结构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年景好的时候看不出来,还以为是良性成长。但潮水退去,就会发现自己不是Strong,而是虚胖。所以,任何一家公司,无论有没有突如其来的疫情,如果想要真正地长久生存,一定要注意优化自己的能耗结构,一定要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因为特殊时期总会过去,不确定性却会长存。未来,属于学会辟谷式生存的企业!
其他文献
“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的整个创业是一个互联网推动的创业,未来的10年就会回到产品本身,回到硬件本身,回到供给侧本身。”吴晓波表示,未来10年将会是中国新匠人经济和非标产品大规模崛起的时期。工匠精神缘何会在新时代下再次释放出如此惊人的能量?新匠人,成就品牌“新国货”形象  新国货风头正盛,消费升级和新世代的崛起不断地催动着供给侧的变革,过去的那种同质化、大批量的模块化产品已经越来越不被年轻消费者认可
期刊
有一件事,瞒不住了。  最近我们积攒的优秀读者实在太多了,是时候放一波了,真相必须辅之以图。比如有人加我们小编的微信,验证信息是:原来木灵是男生,一凡是女生。这位优秀的读者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的编辑风格有如此大的性别痕迹吗?你这么可爱又这么聪明,可让我怎么办。年度最具潜力读者:为什么摔死的都是猪?  我发誓,这是我见过最可爱的读者。  8月的期刊上有一篇文章《风口上的垃圾》,结尾处说了一段话:雷军
期刊
这次病毒的突然造访,的确打得我们措手不及。但如果我们所有的管理者能把这次危机看成是一次责任、一次冷静思考的机会,也许喊了多年的学习型组织,就能由此顺利建立。如果因此能让我们的思想升华,也算是因祸得福。疫情不怕,思想病毒才可怕  企业管理者是第一道防线,疫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管理者的思想染上了病毒。  当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人冷静下来时,正是深度思考的开始。如果能通过这次黑天鹅事件,让我们深入反
期刊
No.1大麦网:演唱会近八成延期观演订单保留  日前,大麦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全国超过800余场被延期的演唱会中,平均66%的粉丝没有退票而是选择保留订单,其中,头部演唱会的订单保留率为75%。 No.2居然之家:淘宝直播一星期带货约4.8亿元  据居然之家介绍,2月15日至21日,居然之家在全国范围内的232家门店进行了4810场淘宝直播,开播时长近7000小时,带来约4.8亿元人民币的成交
期刊
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营销,而营销的核心是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华为用七招,打造出营销铁军,征战四方,攻城拔寨,筑梦未来。招聘:招揽天下英才  华为招聘的特点在于大规模、持续地招纳高校应届毕业生,颇有天下英才尽入华为彀中的气魄。华为业务快速增长,在人才市场个别招聘的方式难以适应公司成长的需要。且在华为看来,人才市场上的营销应聘人员,难以避免带有中国本土营销人员的一些陋习,而高校的
期刊
我们先来看一个钟薛高目前最贵的一款产品的打法,试试能不能找出一个逻辑。  去年“双11”,钟薛高推出了一个很“变态”的产品,66元/片的厄瓜多尔粉钻,全球只卖一天。有人出来说话了,“真是矫情”“还搞饥饿营销”。  钟薛高创始人林盛说:“真的不是这样,确确实实是有几个原因。”  这个产品用的是粉色可可豆,产量极其稀少。在南美和非洲的可可丛林里,大概几万棵树里才能找出一棵能长出粉色可可豆的。欧洲科学家
期刊
小品牌们崛起之后,马上会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一直做不大呢?  比如,同样是开烧烤店,为什么“很久以前”可以开到全国五十几家直营店?为什么你的烧烤店永远开不出后街?同样是卖彩妆,为什么“完美日记”可以在成立2年后估值到10亿美金?而你的货还积压在渠道商手里?  做个小品牌也许只需要一个机会和一点匠心,但如果想变成一个大品牌,你还需要管理、营销、技术、资本等各种知识,以及更多次的灵魂拷问。  那么,为
期刊
我试着用一种略带沧桑的心情来讲述这件事,这个开场白莫名带了一股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意味。“许多年以后,每当看见行刑队时,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都会回忆起,他父亲领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多年以后我回想自己工作的这个地方也应当是这样的心情。  年龄让我没有机会见证属于《销售与市场》完整的25周年,也没有机会见证完整的17届由《销售与市场》主办的,被誉为中国营销界的年度“收官之作”的
期刊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春节少了点年味。更糟糕的是多个行业受到冲击,有的成为重灾区,有的企业甚至被淘汰出局。不利的时局让营销人惆怅,也让营销人兴奋,危难时显身手,扶大厦之将倾,方显营销人本色。  在我看来,临时抱佛脚最好的结果是打补丁,而更多的是乱作为,有害无益。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谋全局方得一隅,今天的市场其实是N天前布局和努力的结果。  放在系统这个坐标下,疫情只是一个小节点,这个非常态的节
期刊
什么是媒体矩阵?其实就是一个人或一家公司同时运营多个媒体账号的运营模式,也称为群狼战术。  现在,媒体碎片化现象严重,想更好地传播品牌,就必须具备矩阵思维,进行全媒体布局。BAT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更是非常注重媒体矩阵的布局。  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的媒体有:微博、爱奇艺、优酷、今日头条、抖音、火山、西瓜视频、皮皮虾等。  腾讯打造的媒体帝国有: QQ、微信、微视、腾讯新闻端等。  无论是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