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概述
绿色教育理论组由北师大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的老师组成,参与专家的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基本理论、道德教育、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哲学等诸多方面。为了深入推进绿色教育理论研究,及时总结和挖掘绿色教育现场经验,增强与其他各组的对话,2011年下半年,理论组选取了石景山区银河小学和古城二小作为自己的项目学校。前者前期参与的主要是绿色课堂改进项目,后者主要参与学校品牌建设项目。选择这两所学校的目的,就是使理论组实现实践转向,以确保与其他各组的持续互动。
项目管理与运作
基本理论组由北师大教育学部康永久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并安排项目联络人一名。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和组织,联络人负责项目组内部及其与项目学校之间的联络。确定项目学校后,为了减少负责人和联络人的事务性工作,同时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项目组还设立了项目秘书,大批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也参与到项目组的日常活动之中。项目组的现场研讨还吸引了包括授课教师及相关教师、学校领导、区教研室和教科所教师以及石景山区政府领导等参加。每次研讨会参与人数众多、气氛活跃,达到了很好的交流效果。
自2011年下学期起,项目组每月深入项目校,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进行听课、评课、研讨,力求从一线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采集课堂教学案例,与一线教师分享课堂观察成果,基于现场自下而上地提炼或建构理论,参与指导项目学校校本课题与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帮助一线教师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每次调研结束后,都及时整理课堂与研讨实录,力争在下次下校调研时与项目校的教师分享。同时,向其他项目组和总课题组乃至石景山区教研室教师分发实录。
为了保证项目的知识产出,项目组实行集体教研制度,即每次集体出席项目组活动,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的知识优势,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相互启发,对教学课例进行充分的论证研讨,确保每次活动都能有理论收获,为其他项目组乃至其他项目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文本,也为项目校其他教师了解项目成果提供支持。
项目举措
在与项目学校的合作过程中,理论组摸索出了一整套新颖别致的行动纲领。
第一,是以问题为中心。主要是回应一线教师的需要,针对课堂现场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接触或接近教学研究的某些前沿问题。如理论组发现教师们特别在乎自己一言一行的得失,在乎因自己的失误而导致的课堂中的细小失控。从这里项目组提出教师该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失误和如何对待学生的反应等重大理论问题,要求教师们放开课堂控制,呈现真实的自我,抓住一切机会展开开放性对话。
其次是理解情境中的教育意义。绿色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相信环境中的教育力量。对理论组而言,关键任务不是以专家的身份改进课堂,而是理解师生课堂行为本身的教育意义或教育意味,从而引起人们对实践本身的尊重。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项目组就发现老师经常有几套不同的话语系统,有些严厉,有些温和,有些精确。也发现学生有几套话语系统,有些适应应试情境,有些为个人的创造性的表达争取机会。从中我们能发现:学生学到的比教师有意教的要多。由此,项目组提出,至少在目前的应试背景中,教育教学必须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尤其必须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特征,不是机械满足应试需求,而是在此基础上不断追求透彻理解和个性表达。
第二,是为绿色教育项目提供初步的理论工具。理论组工作的基本风格是追寻事物的本源。但理论组本身并不追求这种事物本源研究的垄断权。理论组将项目组的基本关注点整理为《绿色教育的纲领性指标》,试图引导一线教师关注环境中的教育力量、学生身上的教育资源以及教师自身的教育资源,以此增强教师参与教学反思、研讨与改进教学的自主性。项目组期望教师能通过对《绿色教育的纲领性指标》的学习摆脱对专家的依赖,试图唤醒教师反思意识而不是照章办事的能力。
第三,是加强现场中的理论提炼。为了增加项目本身的知识产出,把行动过程和研究过程统一起来。理论组要求项目组教师要尽量集体出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从不同学科方向掀起头脑风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前面的发言往往可以启发后面的发言,并最终掀起新一轮发言。在后期实录整理的过程中,也要求项目组教师能进一步提炼和修正现场发言。理论组认为,这种有情境支持的理论探讨能够更好地被一线教师接纳,事实上也确实得到了项目组学校乃至区教研室或教科所的认同。
第四,是留下值得回味的材料。理论组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改进项目学校的教学、科研或学校组织,而是借助项目学校的样本,与项目学校一道,一同探索绿色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发现其现实问题,总结其既有成就。因此,理论组一直试图在项目学校的现场教研活动中,激发出或引导他人说出一些真心的、有启发的话,再由项目组借助学生的力量,忠实地记录和整理这样一些情境中的知识产出,充分保存研讨的现场感,还原那些让人忍俊不禁或意气风发的场面,让后续的研读能充分领略事件现场的机智,从而增强理论组和项目学校的辐射力。
项目取得的成效
到目前为止,理论组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夯实了绿色教育的理论基础。其中余清臣副教授起草了《绿色教育:使命、内涵与实践策略》,丁道勇博士撰写了《作为一种教育隐喻的“绿色教育”》,康永久教授撰写了《绿色教育的意蕴与纲领》,杜亮副教授撰写了《国外绿色教育简述:思想与实践》,余清臣副教授撰写了《绿色教育在中国:思想与行动》。其中,《绿色教育的意蕴与纲领》是整个“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项目的纲领性文件。
提出了“绿色教育的纲领性指标”。其中涵盖了目标、学生、教师、课程、教研、教学、环境七个方面,核心是强调环境中的教育力量,这是绿色教育的根基所在。为此,关注学生的日常经验、前期理解和社群生活;反对单纯由教师依照外来指令来支配教学,要求教师正确认识自身内在的教育力量,更好地投身于教育教学;要求教师更好地关注知识的本源与创新,关注知识之间乃至知识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联,推进不同群体或文化之间的对话,等等。
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大学—中小学”的合作模式,即“跨学科—集体研讨”模式,把课堂研究和教学改进紧密结合起来,力图从一线教学中发现问题,自下而上地展开研究,将项目组对于理想教育的想象,建立在以现场对话为根基的知识创新之上。这是一种“行动研究”,一种结合了头脑风暴的行动研究,而且是一种“田野中的理论研究”,一种“现场中的理论提炼”。事实证明,这是一条高产出的实践改进与理论创生之路。在这一过程中,银河小学的教育热忱及其对项目的积极投入给理论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学材料和实录。目前理论组已编辑了三本课堂实录,依次分别为《我们要做点灯的人》、《一遇火花就把自己点亮》、《我的课堂/课题我做主》。其中,在《我们要做点灯的人》课堂实录中发现我们老师的教学太偏重技术性细节,对蕴含在自身中的教育力量视而不见,不能真正点亮学生心头的智慧之灯,因而提请教师注意:绿色教育的根基是我们自身的转变。《一遇火花就要能把自己点亮》与前一期实录不同在于,它不再是仅仅要求教师把学生点亮,而是要求要能被学生点亮,我们不能再带着防火墙甚至灭火器来上课。《我的课堂/课题我做主》起源于一次“带题授课”活动,核心思想是我们老师要有自主意识,不是为了执行某项新的指令,而是要能真正做到自我充盈。□
绿色教育理论组由北师大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的老师组成,参与专家的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基本理论、道德教育、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哲学等诸多方面。为了深入推进绿色教育理论研究,及时总结和挖掘绿色教育现场经验,增强与其他各组的对话,2011年下半年,理论组选取了石景山区银河小学和古城二小作为自己的项目学校。前者前期参与的主要是绿色课堂改进项目,后者主要参与学校品牌建设项目。选择这两所学校的目的,就是使理论组实现实践转向,以确保与其他各组的持续互动。
项目管理与运作
基本理论组由北师大教育学部康永久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并安排项目联络人一名。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和组织,联络人负责项目组内部及其与项目学校之间的联络。确定项目学校后,为了减少负责人和联络人的事务性工作,同时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项目组还设立了项目秘书,大批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也参与到项目组的日常活动之中。项目组的现场研讨还吸引了包括授课教师及相关教师、学校领导、区教研室和教科所教师以及石景山区政府领导等参加。每次研讨会参与人数众多、气氛活跃,达到了很好的交流效果。
自2011年下学期起,项目组每月深入项目校,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进行听课、评课、研讨,力求从一线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采集课堂教学案例,与一线教师分享课堂观察成果,基于现场自下而上地提炼或建构理论,参与指导项目学校校本课题与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帮助一线教师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每次调研结束后,都及时整理课堂与研讨实录,力争在下次下校调研时与项目校的教师分享。同时,向其他项目组和总课题组乃至石景山区教研室教师分发实录。
为了保证项目的知识产出,项目组实行集体教研制度,即每次集体出席项目组活动,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的知识优势,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相互启发,对教学课例进行充分的论证研讨,确保每次活动都能有理论收获,为其他项目组乃至其他项目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文本,也为项目校其他教师了解项目成果提供支持。
项目举措
在与项目学校的合作过程中,理论组摸索出了一整套新颖别致的行动纲领。
第一,是以问题为中心。主要是回应一线教师的需要,针对课堂现场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接触或接近教学研究的某些前沿问题。如理论组发现教师们特别在乎自己一言一行的得失,在乎因自己的失误而导致的课堂中的细小失控。从这里项目组提出教师该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失误和如何对待学生的反应等重大理论问题,要求教师们放开课堂控制,呈现真实的自我,抓住一切机会展开开放性对话。
其次是理解情境中的教育意义。绿色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相信环境中的教育力量。对理论组而言,关键任务不是以专家的身份改进课堂,而是理解师生课堂行为本身的教育意义或教育意味,从而引起人们对实践本身的尊重。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项目组就发现老师经常有几套不同的话语系统,有些严厉,有些温和,有些精确。也发现学生有几套话语系统,有些适应应试情境,有些为个人的创造性的表达争取机会。从中我们能发现:学生学到的比教师有意教的要多。由此,项目组提出,至少在目前的应试背景中,教育教学必须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尤其必须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特征,不是机械满足应试需求,而是在此基础上不断追求透彻理解和个性表达。
第二,是为绿色教育项目提供初步的理论工具。理论组工作的基本风格是追寻事物的本源。但理论组本身并不追求这种事物本源研究的垄断权。理论组将项目组的基本关注点整理为《绿色教育的纲领性指标》,试图引导一线教师关注环境中的教育力量、学生身上的教育资源以及教师自身的教育资源,以此增强教师参与教学反思、研讨与改进教学的自主性。项目组期望教师能通过对《绿色教育的纲领性指标》的学习摆脱对专家的依赖,试图唤醒教师反思意识而不是照章办事的能力。
第三,是加强现场中的理论提炼。为了增加项目本身的知识产出,把行动过程和研究过程统一起来。理论组要求项目组教师要尽量集体出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从不同学科方向掀起头脑风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前面的发言往往可以启发后面的发言,并最终掀起新一轮发言。在后期实录整理的过程中,也要求项目组教师能进一步提炼和修正现场发言。理论组认为,这种有情境支持的理论探讨能够更好地被一线教师接纳,事实上也确实得到了项目组学校乃至区教研室或教科所的认同。
第四,是留下值得回味的材料。理论组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改进项目学校的教学、科研或学校组织,而是借助项目学校的样本,与项目学校一道,一同探索绿色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发现其现实问题,总结其既有成就。因此,理论组一直试图在项目学校的现场教研活动中,激发出或引导他人说出一些真心的、有启发的话,再由项目组借助学生的力量,忠实地记录和整理这样一些情境中的知识产出,充分保存研讨的现场感,还原那些让人忍俊不禁或意气风发的场面,让后续的研读能充分领略事件现场的机智,从而增强理论组和项目学校的辐射力。
项目取得的成效
到目前为止,理论组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夯实了绿色教育的理论基础。其中余清臣副教授起草了《绿色教育:使命、内涵与实践策略》,丁道勇博士撰写了《作为一种教育隐喻的“绿色教育”》,康永久教授撰写了《绿色教育的意蕴与纲领》,杜亮副教授撰写了《国外绿色教育简述:思想与实践》,余清臣副教授撰写了《绿色教育在中国:思想与行动》。其中,《绿色教育的意蕴与纲领》是整个“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项目的纲领性文件。
提出了“绿色教育的纲领性指标”。其中涵盖了目标、学生、教师、课程、教研、教学、环境七个方面,核心是强调环境中的教育力量,这是绿色教育的根基所在。为此,关注学生的日常经验、前期理解和社群生活;反对单纯由教师依照外来指令来支配教学,要求教师正确认识自身内在的教育力量,更好地投身于教育教学;要求教师更好地关注知识的本源与创新,关注知识之间乃至知识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联,推进不同群体或文化之间的对话,等等。
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大学—中小学”的合作模式,即“跨学科—集体研讨”模式,把课堂研究和教学改进紧密结合起来,力图从一线教学中发现问题,自下而上地展开研究,将项目组对于理想教育的想象,建立在以现场对话为根基的知识创新之上。这是一种“行动研究”,一种结合了头脑风暴的行动研究,而且是一种“田野中的理论研究”,一种“现场中的理论提炼”。事实证明,这是一条高产出的实践改进与理论创生之路。在这一过程中,银河小学的教育热忱及其对项目的积极投入给理论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学材料和实录。目前理论组已编辑了三本课堂实录,依次分别为《我们要做点灯的人》、《一遇火花就把自己点亮》、《我的课堂/课题我做主》。其中,在《我们要做点灯的人》课堂实录中发现我们老师的教学太偏重技术性细节,对蕴含在自身中的教育力量视而不见,不能真正点亮学生心头的智慧之灯,因而提请教师注意:绿色教育的根基是我们自身的转变。《一遇火花就要能把自己点亮》与前一期实录不同在于,它不再是仅仅要求教师把学生点亮,而是要求要能被学生点亮,我们不能再带着防火墙甚至灭火器来上课。《我的课堂/课题我做主》起源于一次“带题授课”活动,核心思想是我们老师要有自主意识,不是为了执行某项新的指令,而是要能真正做到自我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