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了极好的载体.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观察现象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更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的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方式、传统的用人制度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多以抓分数的应试教育为主,而忽略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专业技能道德培训,过于强调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实验教学.各个学校对实验教学的投入都很小.因此我们老师的教学手段落后,许多实验器材一用就是一、二十年,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如计算机基本上没有使用.演示实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效的实验因素没有发掘出来,不能满足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要求,因此教师“自弹自唱”的居多.在演示中,有些教师用语言描述代替演示操作、不做或少做演示实验,有些教师是自己做,自己读,学生们仅仅是观察、观看,有些老师虽然也让学生参与实验,注重了边讲边实验,但是由于老师是“主唱”往往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易给学生造成这样的印象:数据是老师凑出来的.以上这些情况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演示实验的态度.为了改变现状我觉得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增设有启迪性的小实验
在课程引入时增设有启迪性小实验演示,恰当地创设物理问题情景,通过唤起学生好奇心来激发思维动机.教师通过发掘和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素材,在课堂引入中演示有启迪性的小实验,巧妙设疑,留下悬念,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心理需要,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如在讲解“力的分解”一课时,取一个沉重的大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线把它提起来,问学生用一根线易断还是两根线易断?学生都说一根线易断,但演示实验结果却相反.用一根线可将砝码稳稳地提起,而用两根同样的细线(故意使两线间有一较大夹角)去提,却一下就断了.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这一“悬念”情境使学生的大脑里马上产生了“兴奋剂”,思维迅速地被激活,从内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程教学中增设有启迪性小实验,当生动的演示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认知的矛盾将上升为思维的动力.在学生不断地探讨、思索中,逐步掌握物理知识,了解物理规律,这样的实验就成为了推进思维的向导.
二、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学生探究实践活动
教师边讲边演示与学生边实验边学相结合——体现物理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例如在做“测玻璃的折射率”这个实验时,学生不仅利用手中的玻璃砖进行棱镜成像的观察(利用玻璃砖的一个角),还利用手中的玻璃砖进行光谱的观察(利用玻璃砖的一个角儿观察日光灯).这些探索实验犹如学习与探索的“催化剂”,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学习.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变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为学生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探求.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实验技能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难免会遭到失败.这时教师应作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重新探索.学生凭借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情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最终获得成功并得出正确的物理规律时,他们不仅提高了实验、观察、归纳、推理能力,还提高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投影教学能增强演示效果.有些物理现象是微观的、瞬间的或变化的,难以观察,有的物理现象可见度太小,利用投影手段可以使它“化虚为实”,“变小为大”,“化静为动”,这样能使学生观察清楚、仔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波的干涉”一节中讲授“干涉”的概念时,器材是一个小水槽,两个带有触点的振动片与同一个振源连接,接通电源,振动片激起水波振动,两个水波相遇相干,在投影屏幕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像.实验现象明显,学生马上认识了干涉现象,理解了“干涉”概念.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采用直观方法展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它具有声像并茂,形象鲜明,再现迅速,感染力强,能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并适合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它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育媒体的局限性,沟通了教师、教材与学生的联系,增加了可见度和清晰度,提高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效能,降低了学生的感觉阈限.例如:在探究胡克定律的实验中利用运动传感器、力传感器和多通道数据采集器,边实验边讲解,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进行图像处理,很容易由“力-位置”曲线得出回复力F与位移x的大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反的结论,直线的斜率为本实验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同时采集的“位置-时间”曲线为余弦曲线,也说明与弹簧相连的小车的运动为简谐运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对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高超编辑能力,通过将微观过程实施宏观模拟、把宏观场景进行缩微处理、将瞬变过程转变为定格分析,进而能为物理教育创设具有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等特征,有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意义建构建立认知结构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究情景.如:宇宙中星体的运动,日食月食现象,微观原子结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回旋加速器,裂变、聚变等.
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中增设有启迪性的小实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技术与演示实验有机结合,使物理教学过程从局限在课堂中的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物理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能,留给学生的印象也是终身难忘的.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方式、传统的用人制度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多以抓分数的应试教育为主,而忽略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专业技能道德培训,过于强调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实验教学.各个学校对实验教学的投入都很小.因此我们老师的教学手段落后,许多实验器材一用就是一、二十年,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如计算机基本上没有使用.演示实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效的实验因素没有发掘出来,不能满足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要求,因此教师“自弹自唱”的居多.在演示中,有些教师用语言描述代替演示操作、不做或少做演示实验,有些教师是自己做,自己读,学生们仅仅是观察、观看,有些老师虽然也让学生参与实验,注重了边讲边实验,但是由于老师是“主唱”往往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易给学生造成这样的印象:数据是老师凑出来的.以上这些情况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演示实验的态度.为了改变现状我觉得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增设有启迪性的小实验
在课程引入时增设有启迪性小实验演示,恰当地创设物理问题情景,通过唤起学生好奇心来激发思维动机.教师通过发掘和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素材,在课堂引入中演示有启迪性的小实验,巧妙设疑,留下悬念,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心理需要,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如在讲解“力的分解”一课时,取一个沉重的大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线把它提起来,问学生用一根线易断还是两根线易断?学生都说一根线易断,但演示实验结果却相反.用一根线可将砝码稳稳地提起,而用两根同样的细线(故意使两线间有一较大夹角)去提,却一下就断了.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这一“悬念”情境使学生的大脑里马上产生了“兴奋剂”,思维迅速地被激活,从内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程教学中增设有启迪性小实验,当生动的演示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认知的矛盾将上升为思维的动力.在学生不断地探讨、思索中,逐步掌握物理知识,了解物理规律,这样的实验就成为了推进思维的向导.
二、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学生探究实践活动
教师边讲边演示与学生边实验边学相结合——体现物理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例如在做“测玻璃的折射率”这个实验时,学生不仅利用手中的玻璃砖进行棱镜成像的观察(利用玻璃砖的一个角),还利用手中的玻璃砖进行光谱的观察(利用玻璃砖的一个角儿观察日光灯).这些探索实验犹如学习与探索的“催化剂”,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学习.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变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为学生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探求.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实验技能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难免会遭到失败.这时教师应作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重新探索.学生凭借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情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最终获得成功并得出正确的物理规律时,他们不仅提高了实验、观察、归纳、推理能力,还提高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投影教学能增强演示效果.有些物理现象是微观的、瞬间的或变化的,难以观察,有的物理现象可见度太小,利用投影手段可以使它“化虚为实”,“变小为大”,“化静为动”,这样能使学生观察清楚、仔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波的干涉”一节中讲授“干涉”的概念时,器材是一个小水槽,两个带有触点的振动片与同一个振源连接,接通电源,振动片激起水波振动,两个水波相遇相干,在投影屏幕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像.实验现象明显,学生马上认识了干涉现象,理解了“干涉”概念.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采用直观方法展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它具有声像并茂,形象鲜明,再现迅速,感染力强,能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并适合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它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育媒体的局限性,沟通了教师、教材与学生的联系,增加了可见度和清晰度,提高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效能,降低了学生的感觉阈限.例如:在探究胡克定律的实验中利用运动传感器、力传感器和多通道数据采集器,边实验边讲解,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进行图像处理,很容易由“力-位置”曲线得出回复力F与位移x的大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反的结论,直线的斜率为本实验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同时采集的“位置-时间”曲线为余弦曲线,也说明与弹簧相连的小车的运动为简谐运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对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高超编辑能力,通过将微观过程实施宏观模拟、把宏观场景进行缩微处理、将瞬变过程转变为定格分析,进而能为物理教育创设具有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等特征,有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意义建构建立认知结构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究情景.如:宇宙中星体的运动,日食月食现象,微观原子结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回旋加速器,裂变、聚变等.
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中增设有启迪性的小实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技术与演示实验有机结合,使物理教学过程从局限在课堂中的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物理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能,留给学生的印象也是终身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