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这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社会转型运动。然而,对全球化的概念却有着诸多错误的解读,这种误读是极其有害的。一方面,它扭曲了全球化运动本身;另一方面,它又带来了反全球化的各种各样的抗议行动。为了促进全球化运动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对全球化的概念作出准确的定义。实际上,全球化是一场发生在后工业化进程中的运动,它与工业化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化进程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目标。资本主义世界化是一场确立世界中心—边缘结构的运动,而全球化恰恰是要打破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是要建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致力于一种困难的存在论重建,既是批判、打破传统之存在学说,也是在哲学根本性质上开启、创立新的存在学说。马克思哲学深入人的生命实践体验之感性基础中,使"存在"的问题源于或外于传统哲学的"存在"的问题。坚持马克思的观点解读《手稿》的基调,须从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出发而谋定。若依照德国古典哲学的方式看待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非但无法触及根本,相反,这传统本身构成了对这种开启、创立的阻碍。
旧西藏,西藏图书情报事业一片空白,实行民主改革以来,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和等心西藏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5年来,西藏已初步形成了图书情报事业的雏形。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章分析了西藏图书情报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图书情报业的对策和策略。
本文从互联网空间的构成要素和经济属性入手,从社会再生产角度对互联网空间的经济功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纳入互联网的再生产模型,并探讨了互联网空间的价值决定问题。本文认为:(1)互联网空间既是技术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从技术关系来看,互联网空间具有三个层面的构成要素,从社会关系来看,互联网空间是一个具有虚拟性的经济变量,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必要因素,与物质生产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2)从社会再生产的环节来看,互联网空间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植入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3)通过构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改革的总设计师。邓上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总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是最基础的建设,因而既要充分发挥现有干部的作用,又要注意培养大批各方面的建设人才。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根据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新形势,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991-1993年,中国的41名访问学者,在世界银行的赞助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跨越中美两国学科教育调查,被调查的中国教师上万名,美国学生2000名、美国教师80名。调查内容涉及到比较研究的人口统计背景、学科教育目标、学校课程、教育培训和教育改革思路五方面。从社会制度、政治背景、经济条件和教育制度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了两国学科教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我国的学科教育改革有直接的参照意义、本文翻译时是按英文原文照译的,刊登时删去了“引言”、“方法论”、“比较研究脉络”三部分,特此说明─—译者。
“伊斯兰国”的兴起及其对于欧洲秩序的持续冲击,表面是安全治理和“文明的冲突”,实质是文化治理上出现了问题:冷战结束后出现了长期被压的世界性文化力量的大释放,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不平衡发展达到了新的转折点,这一现象可称之为“全球性文化治理迟滞”。造成这种文化治理迟滞现象的因素是欧美文化的霸权企图和文化全球化进程。改变全球文化治理上的不利局面,建构更加合理的世界文化秩序,国际社会一方面探索了“全球伦理模式”、“文明冲突模式”和“文明对话模式”等模式;另一方面,还可以功能性地从区域文化治理的角度下功夫。过去的区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