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种植业“六大”面源污染措施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枞阳县种植业面临6个方面源污染源的情况,并对农田土壤、水体、大气和食用农产品的污染呈扩大危害态势,提出综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推动;成立组织职责到人;资金保障等。
  关键词:种植业;面源污染源;综治措施;枞阳县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5-99-02
  枞阳县种植业以水稻、棉花、油料、小麦、蔬菜生产为主,以化肥施用和其撒施为主(除棉花沟施、穴施为主外),促成了粮经作物增产增收,同时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经济增长。不合理使用农用化学品导致污染,加上其它面源污染源危害,污染农田土壤、水体、大气和食用农产品,导致居民中毒伤害事件常有发生,这些问题需要综合治理,常抓不懈。
  1 枞阳县种植业有六大面源污染源,其呈扩大危害态势
  1.1 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 根据市统计局资料,2001年全县耕地面积4.18万hm2(下同),施用化肥总量2.08万t(折纯量,下同),耕地平均施用量497.61kg/hm2。当年全县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施用量分别为0.82万t、0.86万t、0.33万t、0.07万t,其耕地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96.17kg、205.74kg、78.95kg、16.75kg/hm2;2006年全县耕地面积4.21万hm2,耕地面积施用化肥总量2.75万t(从2007年开始统计无公开资料),耕地平均施量653.21kg/hm2,是美国耕地施用量225kg/hm2的安全上限的1.9倍。较2001年耕地平均施用量增加了155.6kg/hm2,增长31.27%。当年全县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量分别为0.94万t、0.72万t、0.79万t、0.3万t,其耕地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23.28kg、171.02kg、187.65kg、71.26kg/hm2。可见N、P205、K20施用比例不合理。2007年以来全县耕地化肥平均施用量呈增长态势。由于水稻、油菜、小麦种植以化肥撒施为主,作物吸收化肥率不高。据化肥施用测定表明,氮肥面施作物吸收率在30%左右,30%左右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30%左右挥发到大气中。化肥施后如遇到干旱或暴雨天气挥发、流失量更多;有的滥施化肥作物吸收率更低,污染更多;有些磷肥含有镉、铅等重金属残留土壤中无法清除;长期施用氮肥,导致土壤酸性增强、土传病害加重;商品蔬菜基地长期过量施用氮肥,导致蔬菜品质降低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长期食用这些污染蔬菜胃癌等病症几率高。
  1.2 不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含化学除草剂,下同) 我县以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为主。根据市统计局资料,2001年全县种植业化学农药施用量0.1万t(实物量,下同),耕地面积平均施用量23.92kg/hm2,2006年全县种植业化学农药施用量0.18万t,耕地面积平均施用量42.76kg/hm2,较2001年增加了18.84kg/hm2,增长78.76%。笔者调查认为,2007年以来我县种植业化学农药施用量呈增长态势;农药+水喷施,有的农民在3级风以上喷药,20%左右的药液随风、随水流失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大部分农民注重虫害防治,忽视病害防治(因难以诊断),或选用农药不对路,或防治不适期;喷药后下雨又补喷农药,增加了污染源;有些农民加大了原药用量防治虫害,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又加大原药用量,增加了污染源;有些农民喷药采收不注重间隔期,例如商品蔬菜喷药后2~3d销售,城镇居民食用这些农药超标的蔬菜有害物质在人体积累,中毒事件常有发生;还有大量废弃的农药塑料包装袋、瓶丢入地头、河道、池塘等处带来污染。
  1.3 农(地)膜覆盖、保养不当 我县农(地)膜主要用于早稻育秧和蔬菜设施栽培覆盖(不含水稻育秧塑料软盘,下同)。根据县农技推广部门统计资料,2001年全县农(地)膜覆盖量594t,2006年全县农(地)膜覆盖量700.5t,较2001年增加106.5t,增长17.93%。2007年以来全县农(地)膜覆盖量呈增长态势;由于农(地)膜多年次覆盖、保养不当,导致毁损细粹的残膜留入土壤中未清除干净而逐年积累;有的将废弃的农(地)膜堆丢入地头等处,随风随水又流入农田污染。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通气性,影响耕种和农作物对水分养分吸收。
  1.4 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根据县农技推广部门统计资料,2013年全县实收主要作物水稻、油菜、小麦面积分别为8.49万hm2、2万hm2、0.95万hm2,其秸秆产生量合计为64.6万t(还不含玉米、豆类等其它作物秸秆产生量;其中稻草57.2万t),扣除稻草过机肥田、畜禽垫栏等利用量约有10.5万t,剩下作物秸秆量54.1万t露天焚烧而产生的烟雾、粉尘、CH4、CO、CO2、SO2等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交通安全。
  1.5 农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 全县现有23.28万农户,扣除全家外出务工农户2.8万,尚有19.7万农户常年在农村生产生活。全县现有200多个村年均废弃的塑料包装袋、生活固体垃圾等和污水产生量分别约为7.19万t和107.86万t,乱丢弃和乱排放,污染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1.6 農民在沥青公路面上铺晒粮食、油料等食用农产品 根据测定资料,沥青中含有2.5%~3.5%的1、2、5、6—二苯骈蒽和3、4—苯必。柏油中的1、2、5、6—二苯骈蒽和3、4—苯骈柏受热挥发被粮食或油料农产品吸收。夏天沥青受热熔化粘附在粮食、油料农产品上。另外,还有汽车驶过排气管排出的废气喷到粮食、油料农产品上污染。
  2 综合治理种植业六大面源污染源主要措施
  综合治理种植业“六大”面源污染源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效的体制机制保障、政府职能部门合力整治和主体农民参与行动。
  2.1 政策保障推动 加大有关法律法规落实力度,同时建议农业部制定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评价意见、农业污染源综治行动计划、农用化学品产销准入制度、食用农产品产销准入制度、开发生产商品有机肥、生物肥源、生物农药奖励办法等。建议县政府完善修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农村村庄与农民建房规划、农业面源污染源综合治理办法、食用“三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补贴办法、食用“三品”标准化生产以奖代补办法、农作物秸秆过机轧粹肥田奖励办法、公路面上铺晒农作物处罚办法、村规民约、卫生守则、枞阳县农业综合执法意见、枞阳县绩效考评奖惩办法等。做到有章可行,违章必纠。   2.2 成立组织,职责到人 县、乡(镇)政府成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控执法领导小组,县长为组长负总责,公安、农委、住房、环保、卫生、财政等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乡(镇)政府、派出所、环保、农技站、村委会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实行责任首问制、追究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常抓不懈,切实抓出成效。
  2.3 资金保障 县政府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美好示范乡村建设等有关项目和资金,同时县政府制定财政提取年度资金增幅比例,并多元化筹集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环保硬件设施建设和奖励等,保障各项措施实施。
  2.4 公共设施建设与社会化服务结合 一是做好农村建设规划。总结推广美好示范乡村建设经验和做法,做好农村居民点、建房等有关设施建设规划。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建房图纸和路网、路灯、供水、村庄绿化、污水管网、固体垃圾临贮池及无害化处理站等,督导按照规划和设计要求建设。二是成立农村环境服务组织。借鉴城市环卫管理经验,实行固体垃圾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加工营销。同时农业综合执法人员利用电视、宣传栏等大众媒体宣传环保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和违反村规民约处罚办法等,提高农民自律性。三是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与工业“三废”、畜禽养殖污染源治理结合。坚持“谁污染、谁买单治理”的原则,实行限期整治與达标验收排放制度。四是建立面源污染监测信息系统与县乡(镇)环保、农技推广等有关部门包干跟踪监控、指导结合,与绩效考评奖惩挂钩。
  2.5 建立农用化学品产销准入制度 从2015年开始,国家强制企业产销化肥不含镉、铅等重金属,产销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和易降解农(地)膜、育苗塑盘等环保的农业生产资料。职能部门对申报农用化学品生产的企业严审把关。对现有生产企业重审,对不合要求责令技改或关闭。
  2.6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1)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规模经营比重和科学使用农用化学品水平;(2)普及应用降解农膜(地膜)、降解塑盘育秧;(3)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实行人畜禽粪尿-沼气-种植模式循环生产,与“一池三改”结合;(4)大力开发生物肥料肥田,普及应用农作物秸秆过机轧碎肥田、施用商品有机肥料,解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问题;(5)总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县测土养分含量数据,并根据不同农作物对养分需求量和其规律,定N、P205、K20和微肥施用量,定底肥、追肥施用比例、数量。旱地作物实行沟(穴)施入,水田施用化肥后自然落干,提高化肥利用率;(6)以水旱轮作、物理防治、灯光诱杀害虫、生物农药等防治病虫草害为主与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结合;(7)支持农机合作社或村民委会成立植保防治队,实行病虫草害统防统治;(8)采取合同方式增强责任心,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污染源;(9)重视喷药与食用农产品收获间隔安全期检查;(10)普及应用粮食、油料农产品机械化烘干技术。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以苦荞西农992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对荞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植株干物质积累与生育进程的关系呈“S”型生长曲线;从干物质积累量和土壤含水量表现上可以看出,起垄覆膜的种植方式有明显的集流节水保墒作用,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词:荞麦;地膜覆盖;产量;干物质积累;土壤含水量  中图分类号 S5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
为验证应用矿物土壤调理剂对改良中低产田的效果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在肥东县中低产田土壤上进行了水稻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结果表明,沸石矿物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水稻产量。
摘 要:通过密度、行距及施肥量等因素的试验,研究夏大豆新品种科豆1号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栽培密度为21万株/hm2、行距为0.4m,底肥施三元复合肥450kg/hm2的种植模式下可获得较高产量。  关键词:夏大豆;科豆1号;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55-02  大豆是安徽省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80万h
润多彩含腐植酸水溶性肥料后,能明显改善经济性状,促使株高、单株结果数、果实直径和单果重增加,增产效果明显,667m2增收264kg,667m2净增产值381元,产投比25∶1,增产率达8.7%。  关键词:天润多彩含腐植酸水溶肥料;黄瓜;产量;经济效益;试验  中图分类号S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62-02    天润多彩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水剂。主要技
为筛选经济有效安全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对24%噻呋酰胺SC、20%井冈·咪酰胺WP、12.5%氟环唑SC等5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SC、12.5%氟环唑SC、20%井冈&#1
摘 要:在小麥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品质。在病害流行严重的地块,往往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收。该文主要对小麦病虫害种类、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麦;三病三虫;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95-02  小麦是太和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万hm2左右。小麦的
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探索在潴育型黄沙泥田上的不同氮、磷、钾配比,旨在提高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金优603在潴育型黄沙泥田的最大施肥量为N 16.36kg/667m^2
摘 要:为筛选出适宜黄山地区种植的高产抗病的向日葵新品种,对引进的7个向日葵新品种的生育期、主要性状、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科阳1号、T33、TL303在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等方面表现较好,适宜在黄山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关键词:向日葵;新品种;比较试验;黄山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6-44-02  向日葵是重要的油料作
作者采用3×1017/cm2和8×1017cm2两种注量对Ti-4Al-2V合金样品进行了N+离子注入,N离子能量75keV,在注入过程中样品温度控制在200℃以下.对注入前后的样品进行了X射
摘 要:该文介绍了淮北地区的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除草、补苗与间苗、施肥、灌水等,以期为水稻在淮北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淮北地区;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8-46-03  淮北地区水稻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该地区水资源系统是江水北调大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其水稻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