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三组“无痕与有痕统一”的基本对应关系。这三组对应关系支持着阅读教学有效的运作。这三组对应关系是:1.理解与积累;2.接受与运用;3.阅读与表达。
一、无痕的理解与有痕的积累
理解是对语言形式的符号与人文意义对应关系的会通,是无痕的。有了对语言基本符号的理解,才使阅读和表达有了可能。这应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理解是内隐的心理过程,它极大地影响着积累的内容。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大都比较重视语言的积累,而较忽视理解。对语言的理解要做到以下几点:1.直观性原则: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人文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倾向性,直观性是必要的条件,对意会性较强的词汇、语句,教者要深入浅出地给予阐明。2.体验性原则:没有对语言的深刻体验,理解将是浅薄的,其积累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3.间接性原则:没有间接性的方法,学习过程将是低效的。有些词汇、语句、段篇可以在已有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类推得出。随着年级的升高,间接性逐渐成为理解语言的主体方式。
积累是对鲜活语言的语源建构,“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源头”,积累的对象是词汇,句型,典型的段篇。积累过程是外显的,是有痕的体现。其对语言符号的识记程度是可具体测量操作的。积累要取得实效,须做到以下几点:1.循序渐进性的原则:一口吃不成”胖子”,语言的积累切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2.运用性原则:在运用中积累,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积累了不去运用,积累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使积累了也是不牢固的,在运用中体验语言及意义将终生难忘。3.积累方法的灵活性原则:有些语言形式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规律分类识记。
理解是积累的基础,积累是理解的承载记忆。理解与积累缺一不可,没有对语言符号的理解,交流不可能实现;没有语言的积累,理解就是虚幻的,交流将不能持续进行,那将是可怕的现象。因此,语言的理解和积累的统一,实现了语文学习的接受过程,为运用学习提供了基础。
二、无痕的接受与有痕的運用
接受的过程是对语言学习的心理内化过程,是无痕的。没有语言的接受,语言符号与意义只能游离于学习主体之外,语言的运用也就是空谈。语言的接受过程是多层次的,多维度的,最终必须是有意义的,否则效果有限。接受是教学过程的体现,是有效的心理建构。在接受的过程中,应强调思维的参与,领悟贯穿于接受的全过程,有思维的参与,接受过程才能通畅,有实效。否则,学生就像是被灌输的机器,机械地参与学习活动。只有激发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以有逻辑性的方式呈现出恰当的内容。知识建构才能形成,接受才是有意义的,也才是有效的。
运用主要的途径仍是听说读写,听说读写既是语文的能力目标,也是学习手段。抓好听说读写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有相当的感官冲击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准确,重点突出,对话拓展的出发点要紧扣教材的特点和知识体系。3.重视学生反馈,及时切准学生认知状态,把准信息来源,找到学习存在的“真问题”,再进行针对性的引导。4.重视过程,注重形成性阶段目标的达成度,“步步为营”。运用对接受而言,是心理的外化过程,它是对接受的巩固和延伸。运用在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形式有:1.代换;2.类推;3.“移花接木”;4.迁移仿写。运用的基本途径是“阅读”和“表达”,选用恰当的内容,在教师组织下的“阅读”和“表达”过程中,语文知识得以接受,语文能力得以形成。
可见,接受和运用也是一组相互统一、不可缺一的对应关系。
三、无痕的阅读与有痕的表达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和“表达”是运用的具体化,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方式之一。阅读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它表现为文本的语言符号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语言符号体系建立起联系,文本语言中的人文意义与学生的人文积淀产生共振。这些过程都是心理机制的运行,应属于无痕的序列之中。阅读的内在形式常表现为:1.语言感知;2.人文感受;3.心灵体验;4.感悟升华;5.语言体味。组织好阅读,应做到以下几点:1.阅读前扫除新的阅读障碍。2.以对语言形式的理解、积累为基础。3.有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接受。4.有运用语言的意识和方法。5强调披文入情,进行有智慧地解读文本。
表达是阅读的外化,是有痕的体现。有了阅读,就有了表达的内需,它是语文能力的体现。表达实质是运用掌握的语言形式来反馈阅读的体悟。在阅读教学中,以表达的载体划分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从表达途径分有:1.互动对话;2.批注;3.写感想;4.仿写文本等。引导学生的表达,应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做到有感而发,切忌无病呻吟;2.自主与合作相结合;3.根据内容特点灵活选用表达形式。
显然,阅读与表达也是相互依存的。
理解和积累、接受与运用、阅读与表达这三对关系是学习语文这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互容一体,和谐共存,协调运作,表现为“无痕与有痕的统一”这一共同特征。■
一、无痕的理解与有痕的积累
理解是对语言形式的符号与人文意义对应关系的会通,是无痕的。有了对语言基本符号的理解,才使阅读和表达有了可能。这应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理解是内隐的心理过程,它极大地影响着积累的内容。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大都比较重视语言的积累,而较忽视理解。对语言的理解要做到以下几点:1.直观性原则: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人文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倾向性,直观性是必要的条件,对意会性较强的词汇、语句,教者要深入浅出地给予阐明。2.体验性原则:没有对语言的深刻体验,理解将是浅薄的,其积累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3.间接性原则:没有间接性的方法,学习过程将是低效的。有些词汇、语句、段篇可以在已有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类推得出。随着年级的升高,间接性逐渐成为理解语言的主体方式。
积累是对鲜活语言的语源建构,“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源头”,积累的对象是词汇,句型,典型的段篇。积累过程是外显的,是有痕的体现。其对语言符号的识记程度是可具体测量操作的。积累要取得实效,须做到以下几点:1.循序渐进性的原则:一口吃不成”胖子”,语言的积累切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2.运用性原则:在运用中积累,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积累了不去运用,积累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使积累了也是不牢固的,在运用中体验语言及意义将终生难忘。3.积累方法的灵活性原则:有些语言形式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规律分类识记。
理解是积累的基础,积累是理解的承载记忆。理解与积累缺一不可,没有对语言符号的理解,交流不可能实现;没有语言的积累,理解就是虚幻的,交流将不能持续进行,那将是可怕的现象。因此,语言的理解和积累的统一,实现了语文学习的接受过程,为运用学习提供了基础。
二、无痕的接受与有痕的運用
接受的过程是对语言学习的心理内化过程,是无痕的。没有语言的接受,语言符号与意义只能游离于学习主体之外,语言的运用也就是空谈。语言的接受过程是多层次的,多维度的,最终必须是有意义的,否则效果有限。接受是教学过程的体现,是有效的心理建构。在接受的过程中,应强调思维的参与,领悟贯穿于接受的全过程,有思维的参与,接受过程才能通畅,有实效。否则,学生就像是被灌输的机器,机械地参与学习活动。只有激发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以有逻辑性的方式呈现出恰当的内容。知识建构才能形成,接受才是有意义的,也才是有效的。
运用主要的途径仍是听说读写,听说读写既是语文的能力目标,也是学习手段。抓好听说读写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有相当的感官冲击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准确,重点突出,对话拓展的出发点要紧扣教材的特点和知识体系。3.重视学生反馈,及时切准学生认知状态,把准信息来源,找到学习存在的“真问题”,再进行针对性的引导。4.重视过程,注重形成性阶段目标的达成度,“步步为营”。运用对接受而言,是心理的外化过程,它是对接受的巩固和延伸。运用在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形式有:1.代换;2.类推;3.“移花接木”;4.迁移仿写。运用的基本途径是“阅读”和“表达”,选用恰当的内容,在教师组织下的“阅读”和“表达”过程中,语文知识得以接受,语文能力得以形成。
可见,接受和运用也是一组相互统一、不可缺一的对应关系。
三、无痕的阅读与有痕的表达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和“表达”是运用的具体化,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方式之一。阅读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它表现为文本的语言符号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语言符号体系建立起联系,文本语言中的人文意义与学生的人文积淀产生共振。这些过程都是心理机制的运行,应属于无痕的序列之中。阅读的内在形式常表现为:1.语言感知;2.人文感受;3.心灵体验;4.感悟升华;5.语言体味。组织好阅读,应做到以下几点:1.阅读前扫除新的阅读障碍。2.以对语言形式的理解、积累为基础。3.有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接受。4.有运用语言的意识和方法。5强调披文入情,进行有智慧地解读文本。
表达是阅读的外化,是有痕的体现。有了阅读,就有了表达的内需,它是语文能力的体现。表达实质是运用掌握的语言形式来反馈阅读的体悟。在阅读教学中,以表达的载体划分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从表达途径分有:1.互动对话;2.批注;3.写感想;4.仿写文本等。引导学生的表达,应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做到有感而发,切忌无病呻吟;2.自主与合作相结合;3.根据内容特点灵活选用表达形式。
显然,阅读与表达也是相互依存的。
理解和积累、接受与运用、阅读与表达这三对关系是学习语文这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互容一体,和谐共存,协调运作,表现为“无痕与有痕的统一”这一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