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旅游古镇 开“原味”客栈

来源 :大众致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doochild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自述:
  做旅游服务要有品牌
  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与旅游相关的行业。但是,现代旅游业已经走上了规模化、集团化的道路,所以,如果没有大资金,就不要做旅游行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健康、休闲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在一些著名景区或者新开发的古镇、古村落从事旅游相关的休闲服务业还是有很大前景的。
  比如在丽江、束河古镇、凤凰开一家酒吧或客栈,或者在广东周边的从化、肇庆等古村落开一家有岭南特色的客栈、有西餐环境的茶餐厅,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一是可以依托著名景区的人流量,二是当地政府也会对旅游相关产业予以扶持。如果刚好能够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就最好不过了。
  以在一个古镇或古村落开客栈为例,经营这种与旅游相关的休闲服务产业也有不小的风险。比如旅游胜地都有淡旺季,那么淡季时就要“耐得住寂寞”。在地点选择上,需要考虑到一些不可预测、不可抗的天灾人祸。另外,还要尽量选择一些环境相对稳定、和平的地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比如广东人可以就近选择广东地区作为投资地点,离得近毕竟有地利人和,投资得远每年机票钱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至于客栈的定位和装修风格,要看瞄准什么样的目标人群,不同的目标人群决定了装修风格、投入资金多少等很多方面。
  在资金投入方面,我认为一定要有百分之二十的资金作为宣传费用。单纯靠口碑传播是比较有限的。装修的投入则可以比较弹性,不同的风格可以有不同的资金,量入为出。做这种旅游休闲服务产业还必须留一个发展空间,准备把自己的品牌发展成连锁品牌。有自己的品牌才能有长期发展的前景。
  最重要的是,50万元的启动资金并不多,我建议有兴趣做投资的人不要辞去目前的工作专职做这个项目,而是应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只把它当作一个理财的品种。否则如果经营不善还不如打份工划算。
  操作步骤:
  步骤一
  考察大环境 选择投资地区
  郑先生认为,投资目标是为了赚钱,本着赚钱的出发点,就要找那些“人流量”大、消费目标群明确的地区,而不是“天高皇帝远”、平静祥和的“小资”地区,除了看重目前的商业现状,还要能预知未来商机。郑先生自己决定仍围绕北京、广州、上海几座大城市操作,计划去北京的某段长城底下找一个已有“自助游”基础的古村落。
  
  步骤二
  根据目标客户群 确定开店类别
  同是“古村落”经营,是开工艺品商店还是开酒吧或客栈,之间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需要对目标客户群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郑先生考察了长城周边自助游的形式,觉得为那些对中华传统文化比较着迷的外国人服务,获利前景比较大。他决定开设一家四合院形式的古朴客栈。
  
  步骤三
  投资20万元装修客栈
  郑先生认为,装修是一家小型客栈的经营灵魂,诚如大厨水准之于私房菜馆,所以计划将投资“大头”放在装修环节。长城下的四合院并不难找,但要还原其古朴风貌,却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郑先生除了将参看琉璃场的古籍资料,还要参阅北京城已成型休闲场所的成功经验。当然,区区20万元想“做旧”到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地砖、窗纱不能含糊,但在装饰品上,就可以走古时候的清雅风格,省去不必要的摆设。装修原则是,地方可以小,东西可以少,但味道不能减。
  
  步骤四
  10万元用于宣传费用
  不少小本创业的老板都将“宣传公关”费用省略了,其实犯了致命的错误。对于一个休闲度假行业,宣传精神时刻不能丢弃,别人不知道您有一家客栈,您要告诉别人才行。郑先生多年的经验告诉他,旅游行业在当地强势媒体做广告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当然,也需要在互联网络的“背包客”中建立好的口碑。既然小店面向的是外国游客,这些外国游客习惯光临的旅游类英文网站,也不妨有的放矢,去这些网站打广告。
  
  步骤五
  购买保险 预留流动资金
  经营以房产为核心经营手段的生意,财务保险必不可少,装修完毕后,郑先生将毫不吝啬地为自己的小客栈购买保险。同时,还应该准备十万元左右的流动储备金,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有资金可以跟得上。
  
  专家点评:
  开客栈是个“慢生意”
  广州火狐狸旅行用品有限公司老板骆涛雄认为,现在丽江、阳朔、凤凰等地的客栈、酒吧、户外用品店等已经很多了,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已经没什么空间了,而是市场会越做越大,顾客群也会越来越多。在著名景区的客栈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以纳西文化为背景的、以音乐为主题的、以民族艺术为主题的、以背包客为主要目标人群的客栈,以攀岩为主题的酒吧等等。只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就有生存空间。
  开客栈要注意控制风险,经营权时间要定得长一些,一般选择在五年至十年,租期短得如两三年根本来不及收回投资,毕竟,开客栈是个需要慢节奏培养市场的生意。第二,在建筑、装修的投入上要有计划,每年都要算好投资回报的计划。如果投入产出核算不清,单凭自己的兴趣与热情去经营,很容易投资得不到回报。另外,商业行为与文化的保护是一个怪圈,商业氛围好,人流量大,店铺生意就会好,但文化同时也会被破坏。如果文化被保护得很好,又达不到商业行为要求的人流量,这条钢丝如何走,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他文献
如今人们健身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舞者”之列,在绽放的舞姿中寻求身心的愉悦。舞蹈服装生意也风声水起,市场一片大好。  在深圳,与舞蹈、健身有关的行业正在壮大,舞蹈服装市场也随之发展。从三岁小孩到六七十岁老年人,都喜欢用舞蹈润色人生,专业舞蹈服装店应运而生。    前年起步抢占商机    走进黎君的新雅舞蹈服装店,红黄蓝绿紫各色的舞服、舞鞋、舞帽、头饰、小鼓应有尽有。  1998年
期刊
用智慧的眼光去寻找市场的空白,用心去捕捉现代人口味的生意,开间手工皮革作坊,创新好赚钱!    一、性质 会员俱乐部。商品流水线生产的东西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新人类对个性的追求了,特别是饰品。每个人穿在身上,戴在身上的都希望是最能体现自己风格的,最独一无二的。而从商店,甚至专卖店买出来的东西,或多或少有重复性。于是时尚化的人要求能够有真正只属于自己的,为自己而做的饰品。只有发挥每个人自己的思维来创造,
期刊
一、项目背景  众所周知,芦荟可以美容,但是芦荟 鲜叶里含有大黄素等物质,直接使用生汁美容会使残留在皮肤内,使皮肤发黄。天津的房先生了解到这一问题后抓住了商机。他用了近2年的时间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芦荟精华提取设备,不但加工出了芦会原汁精华,还去除了大黄素以及其他毒副物质。申请专利后,他开了一家销售芦荟凝胶原汁的“芦荟屋”,不到2年的时间,他盈利了50万元。  二、小店卖点  1、现做现卖,透明经营。
期刊
彼得原理  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把晋升作为一种奖励手段,因此,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被晋升提拔到别的岗位却不称职。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技术工提升为经理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二八法则  这是19世纪意大利经
期刊
在重庆某百货商场,有一家装修雅致名为“美美候妻吧”的小吧厅,在这里可以俯瞰楼底的整个营业大厅,一切都让在吧厅里休息的人们感觉非常舒适惬意。再加上这是以前人们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特别引人好奇。因此,这个特殊的“吧”一开张,就赢得了顾客们的欢迎。       商场里的另种商机    吧厅的老板娘是一位叫杨莲的大专生,毕业一年的她曾先后做过文秘、促销员,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商场购物时发现许多男性陪妻子逛
期刊
一、中小企业营销战略模式选择要求  小企业势单力薄,靠自己单枪匹马的奋战和与强大对手的硬拼是不足取的,而应该凭借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在营销上,巧妙地采取“避”、“借”、“联”的战略。  1.“避”是中小企业在弱小阶段要避免和大型企业的正面冲突,即避免生产和大型企业拳头产品相同的产品,避开大型企业的强势市场大本营,避开大型企业传统的分销渠道,避开使用大型企业惯使的促销绝招。否则,采用和大型企业相同
期刊
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休闲生活的品味与格调。开家别具一格的“茶社”生意,主打健康保健休闲品牌,一定会顾客不断,生意红火。   信步街头,不时可以看见装修典雅的各式茶坊,然而与当年老舍先生《茶馆》中的情形相去甚远,现代茶坊装修考究,在经营上讲究“茶道”和“茶艺”,并极力营造文化氛围。络绎不绝的茶客则意在喧嚣的都市寻到一块静土,沏上一杯茶,细细品尝,感觉真不错。尤其到了夏天。炎热的夏季,将炒糊了的大麦、小
期刊
目前,中国有2.3亿儿童,我国城市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为第一位。儿童教育市场可谓潜力巨大,那么,如何经营好这块“蛋糕”呢?    一.开办亲子园经营模式  入行门槛:15万左右  “亲子教育”是指以亲子关系为纽带,父母与子女一起参与、共同提高的一种科学育儿的教育形式。亲子班的特殊性体现在它招收的学员是以家庭为单位,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孩子,更重要的是孩
期刊
日本人用很简单的公式形容典型的美国行销计划:准备好了吗?瞄准!发射!  显然这正是葛米兹兄弟的行销公式,他们其实只消自忖几个简单的问题就够了:我到底在卖什么?我怎样才能创造对此种产品的需求?我要卖给谁?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葛米兹兄弟什么问题都没问就一头栽进来,开始四处推销。设想一下,如果他们先问这些问题再提出计划,结果会有何不同?    他们是在卖一个购物中心吗?不是。是卖工作机会和税后盈余吗
期刊
裁缝店生意冷清    40多岁的刘女士是位有着20余年缝纫经验的老裁缝,10年前,她在管庄开了家10多平方米的裁缝店,凭着手艺吃饭。“起初,大家都愿意买布做衣服,那时我一个人都忙不过来,还请了两个小工。”刘女士说,创业初期的成功让她喜出望外,并请人将小店装饰一新。不过好景不长,没过几年,裁缝店的生意就逐渐冷清了下来,一个月才能接十多单生意,就连当时500元的店面费都不够,这令刘女士很发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