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方面谈谈“体验”与“表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戏剧表演有两大派别:“体验派”和“表现派”。他们拥有着完全不同的戏剧观念。而在我们的以往的传统认知当中,表演观念在整个演出中是应该完全保持一致的。但随着多元化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单一的表演观念已经无法满足多变的戏剧形式,我们一直强调的很纯粹的表演派别只有在理论的层面上才区分的如此之鲜明,而往往在真正的表演实践中并不应过多重视这种分类的方法。本文就“体验”和“表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根绝多年舞台表演实践总结而来的。
  【关键词】:“体验”;“表现”
  关于表演艺术的创作方法,欧洲曾有过体验派和表现派的争论,这种争论一直持续了二百多年。我国的戏剧界从1961年开始到至今也一直在就这个问题进行着深入且热烈的讨论。其实让演员疑惑最多和思考最多的也是创造角色时的体验角色和表现角色的问题 。无疑不同观点的争论推动着艺术理论的发展不断地前进,究其本质,“体验派”和“表现派”探讨的是表演艺术的核心问题:表演艺术是否需要真实的内在感情的支撑,以及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准确且鲜明地把感情表现出来并传递给观众。
  以哥格兰为代表的表现主义表演观念认为:演员只有一个人在家中或者书房时才能做到完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完成真正的内在体验,而在舞台上面对着观众,是不可能完成真正的体验的。所以演员的工作应该是寻找一种外部表现形式,这种形式足以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并让演员有能力做到在今后的每次演出中可以准确的再现,以达到让观众感动的效果。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演员的全部才能,不像你假设的那样,只是感受,而是仔细用心表现那些骗你的感情的外在记号。他的痛苦的呼喊是在他的耳朵里谱出来。他的绝望的手势是靠记忆来的,早在镜子前面准备好了。他知道准确的时间取手绢、流眼泪;你等着看吧,不迟不早,说到这句话、这个字,眼泪正好流出来。声音这样颤抖,以及晕倒与狂怒;完全是模仿哭,是事前温习熟的功课,是激动人心的愁眉苦脸,是绝妙的依样画葫芦。”
  而体验派的亨利·欧文说:“我对狄德罗主张的那种理论不能不予以斥责,他说什么演员不应该体验他所扮演的角色的感情。……由于演员的敏感性,表演上的不均匀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他表演的好坏是由情绪的好坏而定。但是,一个演员如果拥有巨大的主观力量,而又精通自己的全部艺术手段,那么他给观众的影响,必然要比一个表演自己所没有情感的演员大的多。”这一派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他要求演员不仅要表现他角色的外表生命,更要将自己的灵魂灌注到角色的生命中去。凡是与角色有关的每一种情感,都必须加以真实的体验,而且在每一次演出时都要重复这种体验,以求和观众产生共鸣。
  那个一个演员到底是应该使自己的情绪与角色的情绪隔一段距离,还是应该主动地去感受他所表演的情绪并为之感动呢?
  我的领悟有以下几点:
  一、光表现不体验是绝对不行的
  初学者总会容易走到这个方向:追求外在形式的相似。因为对表演最初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摹仿”之上。怎样表现哭、怎么表现笑、怎样去表现痛苦、怎样去表现思考等等。我们通常称这些方法为“技巧”。而进入系统的演员训练之后,会慢慢的发现所有的技巧会很快把演员“掏空”,演戏开始撑着一副空架子,走结果、没过程、无感受,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是:假。体验派也提出过“摹仿”一说,但是其内涵与表现派是完全不同的,它更强调要像活生生的人在他所处的规定情景中思考、交流、判断、以及行动。只有这样,演员才真正的靠近了角色的灵魂,其实这也就是所谓的“体验”。没有内在感受却为了表现而装腔作势,我们就称作为表演情绪。我国的戏曲表演艺术通常被认为是表现外在形式的“程式化”艺术。但其实戏曲表演也同样的主张既要“形似”,又要“神似”。“形似者为下品,神似者为上品”。“神似”是对演员艺术境界的最高评价,这种境界只依靠模仿感情的外在化表现形式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更重要的就是要把人物的精神状态、内在气质以及神韵体现出来。
  二、体验不是最终目的
  还要注意的是,体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也就是说不要为了体验而体验。我们要明确,所谓的演出其实是一种感受的传达过程,如何做到让观众准确的感受到演员所传达的意图?我们不能只做到“体验”,而忽略了传达,这种传达其实就是“表现”。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明明觉得自己已经拥有了非常真实且充足的内在体验,但是观众却感受不到,原因就在于忽略了外在表现方法。表演一方面要依托于真实的内在情感,另一方面也同样要依靠外在表现方法的训练。我国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曾说:“表演起来,就要真演戏,发育内,形于外,出于自然,不可矫揉造作,但也要靠脸部有深厚的基础功夫,才能把复杂的内心活动通过眼神眉宇之间,如实地、有层次地表达出来。”这个道理对于戏剧演员同样是适用的。虽然艺术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实质却是相通的,都要求“情動于衷而形于外”。因为没有“程式”所遵循,所以戏剧演员可能要稍难一些,只能依靠我们从生活中细致的观察、揣摩并从中提炼和精心设计得来。
  三、掌握表现的“度”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表演的分寸感所在,很难用理论来说明。它依靠于演员的敏锐程度。举个例子:戏曲演员把眼神的表情动作总结出二十五种之多:惊、诧、惧、怕、爱、恨、羞、媚、盼、望、娇、嗅、喜、怒、哀、怨、疑、恶、病、醉、疯、恋、妒、痴、情。这些细微情感的表达稍有差池,就会“惊”“诧”不知,“惧”“怕”不分。分寸感的把握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动作的控制,另一方面在于如何准确的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生活中大多数的人的感受还是不动声色的, 可是在表演时,就要把这种感受适当的外化出来,如何掌握表演的分寸感是演员一辈子要研究的课题。演员的表演,一丝一毫,无论是在舞台上,亦或是在镜头前,都会因观众的瞩目而放大。有的演员一激动起来,就无法控制自己。到了那种完全“忘我”和“无我”的境地,悲痛至极、不由自主、泪涕横流、嘶吼到声音沙哑,导致演出无法正常进行,所以表演应该是在演员意识的控制范围中进行的。“体验”和“表现”不管落入那一头极端,都会给观者不舒服的感觉。
  体验派和表现派对表演艺术各自有其正确的观点和精辟见解,但其实就多年的表演实践经验来看,我们一直强调的很纯粹的表演派别只有在理论的层面上才区分的如此之鲜明,而往往在真正的表演实践中并不应过多重视这种分类的方法,它很有可能会限制了戏剧发展的活力。回想我们所观看过得,或是创造过得演出中有多少的创作是纯粹的表现,或是纯粹的体验?其实总是通过不同的对比或结合,而出现了不同的戏剧风格和类型,不同的演员特色和演出样式,才会形成越来越多的有自己特性的表演团体、不同的艺术理念。从而推动着戏剧不断地前进和发展。无论以哪一种形式来向人们展示更多的新鲜的东西、或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只要促使人类对周围事物或是人类自身的重新的思考和认识,那么他的存在即是成立的,或说是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快递行业和电子技术的进步,以淘宝网为典型代表的电子商务逐渐成为社会商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大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大力推动,低成本的商品实体化代理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一项优良选择。本文以在对电子商务分析方面,对DIY商品实体化代理网店现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DIY;淘宝代理;实体化;发展前景  一、发展背景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
期刊
电影《野草莓》作为伯格曼的代表作,并不是一部难以理解的影片。它风格质朴、叙事清晰、不以迷惑观众为乐,也不以个人情绪宣泄为目的。镜头语言表达得细腻清楚,宛如一曲悠扬的曲子娓娓道來,使沉醉其中的观众定然也感受的真切。相信每一个观众看过之后都会动容、反思、珍惜。本文试图将这部部影片作为文本,利用叙事学理论进行叙事分析,重点关注叙事学理论上在此部电影中的运用。  一、采用多种叙事线索讲述故事  电影和文学
期刊
【摘要】:直观真实和超现实真实都隶属于形式真实范畴,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与生活逻辑和历史逻辑相关的基于艺术客体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的真实; 后者则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纯粹形式奇观,具有超现实性。冯小刚导演的很多作品具备低碳影视作品的典型特质,本文将以具体电影文本为例,从导演到表演,深刻剖析其在形式真实方面的低碳美学特质及其价值意义。  【关键词】:低碳美学;艺术真实;陶冶型自由情感;形式真实  所
期刊
【摘要】:文章以社会现阶段所开展企业价值评估的成果作为背景,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叙述方式,首先对企业价值评估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分别列举了三种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其利弊加以总结,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方法  引言:在市场经济被逐步确立的当今社会,产权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因此,近几年各企业间重组、投资、并购等活动出现的频率逐渐增高,作为保证企业产权交
期刊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是土豆网的宣传语,同时阐释了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使每一个人都具备了发声的权力。正如高铁贯穿祖国各地,文化的生产与传播也伴着社会的生活节奏达到了前所未有速度。现代人生活时间的碎片化——从学生的课间课后到职员的休闲时光都被打碎——带来了接受上的碎片化,在这种接受特征之下,大众文化对“短平快”——形式上短小,追求刺激抹平深度并且传播与接受都需要非常高的速度——的需求愈演愈烈。
期刊
【摘要】:新世纪以来,小成本电影异军突起,凸显喜剧精神成为多数国产小成本电影的选择。但是其在发展过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的电影制作者似乎并未找准喜剧精神在小成本电影中的准确定位,对此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对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小成本电影;喜剧精神;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国内市场上的许多影片逐渐呈现出喜剧化的倾向,喜剧精神成为小成本电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
期刊
【摘要】:《疯狂动物城》是迪士尼影业出品的一部动画电影,这部电影集生动的卡通形象和深刻的故事内涵于一身,以梦想为主题,通过严谨细腻的细节刻画,隐喻的表达出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和“美国梦”。影片如何体现这种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的表现方式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分析探讨。  【关键词】:《疯狂动物城》;价值观;美国梦;中国动画电影  由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自上映以来,
期刊
【摘要】:杨德昌在台湾电影中一直是独树一帜的,不仅是因为杨德昌本身就是一位精细、明辨、又缜密的电影导演,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电影向来以复杂而又开放的多重叙事文本、理性的言谈、和梳理的氛围著称,有别于台湾电影一直以来的写实风貌。谁都没有想到《一一》成为了杨德昌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内涵宽泛的电影,众多人物在其中“演奏”不同的主题,却始终保持着和谐统一的整体,这正是因为杨德昌独特的叙事风格,开放式又不失复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也在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业务的扩展,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以及消费方式的改变也促进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革,因此促进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诞生和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是扮演者中间人的角色,为消费者提供网上支付的功能,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此加强对第三方支付风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支付宝为案例,分析支付宝在
期刊
根据当今新闻传播学界的普遍认识,自现代新闻媒介诞生之后,人类相继经历了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这四个媒介形态。前三种形态由于有着较为长久的历史,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对于其的认识和研究已经相对透彻。而新媒体作为媒介发展的最新产物,仍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其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新媒体的认识也处在变化当中,尚未达到深入的境界。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当今新媒体传播的发展现状如何?又有哪些模式和特点?本文将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