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段落训练 层层落实到位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dusamat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学习;学会将学习联系生活实际;积累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写作方法的素材;学会前后融贯,突破学习难点;句式、标点、写法要灵活多样。
  关键词 段落训练 自主学习 联系实际 积累素材 前后融贯 句式多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一、自主学习
  
  纵观《云雀的心愿》教学,我紧扣有思考价值和思考空间的主干问题: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并以这一问题为主线,通过小云雀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层层深入地理解森林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为什么云雀会有这样的心愿?我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云雀产生这一心愿的原因,点出关键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为什么会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从哪里感受到森林的重要呢?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以我的教学设计又围绕着这一问题全面展开,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读读想想,从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设计,在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扩充训练中,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基础。
  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乱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媒体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并配上巨大的风声,把学生带入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悟到了“埋怨”“心疼”,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美好与毁灭、安居与灾难的强烈对比,能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联系实际
  
  在本课的教学中,在处理“脱缰的野马”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比较“马”与“野马”的区别,找到野马与泛滥的洪水相似之处。看图理解“浑黄的洪水”,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泛滥的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而回归课堂主线,体会到森林的重要性。
  
  三、积累素材
  
  课文中的第10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借助画简笔画,再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几个词语,目的是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这几个词清楚地表现了作者的记叙顺序。在学生复述后,我就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在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这样的复述,既积累了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同时也积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四、前后融贯
  
  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文本,让自己的心灵与文中的事物相融相通,才能找准文本的切入点,才能引导学生轻松地突破一个又一个难点。在理解“森林为什么是一个大水库”时,我又乘势引导学生理解:如果上游的森林没有砍完,它们怎样防洪?让学生感悟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前后融贯,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树冠、树干、树下、土壤”等的作用来回答。
  
  五、句式多变
  
  1.句式灵活变换训练。课堂教学中,要训练学生说话能力,我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效果较好。
  2.细化到标点符号。新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要求“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教师在总结全文,指导学生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说话,中间加上顿号时,一学生回答:“因为森林可以防沙、护士、调节气温。”我立即指出,一般情况下,第二个顿号可以换成“和”。虽然一句带过,但是对学生正确使用顿号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总分写法迁移。我在教学课文第三部分蓄水护士和第四部分调节气温时,让学生找出文本的构段方式(总分),比较两段文本在写法上的相似点。学生很快地总结出段首有中心句,段中围绕展开写,段末用反问句结尾。再让学生仿造写法,对提供的文本进行补充中心句和反问句训练。学生因为找到了窍门,很快完成了任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