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择校记》是一部反映基础教育中“择校”问题的小说。其中“择校”具有双层含义,一是外地学生进入非户籍地学校读书,二是教师选择工作学校。小说通过“择校”的双层含义揭示了基础教育中学生话语权缺失,以及青年教师教育初心流逝等教育悲剧。此外,小说中“择校”主人公悲劇性的经历,也引发了读者对基础教育中择校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择校记》 双层含义 悲剧意蕴 基础教育
《择校记》通过周文的回忆,以学校搬迁和过去择校两件事为线索,讲述了阿加、刘赢、周笑三个学生择校的故事以及青年教师周文目睹这一切之后内心的震动。书中“择校”具有双层含义:第一层是学生选择学校。学生在择校中失去了话语权且在择校后都遭遇了不幸之事。第二层是教师选择工作学校。青年教师周文、张章等进入学校,在职场站稳脚跟的同时也与教育初心渐行渐远。“择校”的双层内涵揭示了择校现象带来的教育悲剧,从而引发对基础教育中择校问题的思考。
一、学生“择校”,话语权的缺失
从学生择校的角度来看,小说描写了阿加、刘赢、周笑三个学生的择校经历以及择校后发生的悲剧,而择校的方式有两种:以分择校和以权(钱)择校。
K外是一所办学不久的民营学校,在本地生源不好的情况下大力挖掘外地优质生源以提高学校升学率,阿加和刘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从X城“掐尖”掐来的高分择校生。周笑是以权(钱)择校的典型,其父是K外的董事长,作为董事长儿子的他当然可以进入K外学习。三个学生通过不同的择校方式进入K外,在择校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他们都没有权力选择是否择校,择哪所校,他们在择校中失去了话语权。
阿加是青年教师周文来到K外后“掐”来的第一批外地尖子生,他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是连汉语都说不好的彝族人。即便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阿加依然出色,并因为好成绩得到了K外的奖学金。阿加的父亲曾来找周文想要回和K外签订的协议,在得知毁约要赔付高额违约金时动摇了,并在周文承诺愿意在K外照顾阿加后决定不毁约。可见,在阿加择校这件事上,是阿加的父亲在做决定,而阿加的声音是缺失了的。刘赢曾以X城理科第一名的身份考上了清华大学,但家中不满他被调剂到中文系而选择让他复读。对于刘赢去哪个学校复读,刘父一直采取含糊不明的态度。最后在K外答应帮助刘父解决工作并支付高额奖学金后,刘文才决定让刘赢去K外复读。在择校的过程中,刘赢曾表示不愿意离开母校,但最终他的意见变成微小直至消失的声音。周笑是直接被送到学校来的,他的择校生活是先包办后遗弃,在整个过程中他都失去了发声的机会。
从三个择校学生的择校经历,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是择校时话语权的缺失,择校都是父母包办。由此反映出择校学习的矛盾:择校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择校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却是家长。这样的话语忽视,也显出家庭教育的悲哀——孩子没有选择权,只能服从父母。
二、教师“择校”,教育初心的流逝
在书中,“择校”一词的含义除了理解为异地学生的被动择校之外,还可以理解为青年教师选择工作学校。书中青年教师在与K外磨合的过程中,走上了几种不同的道路:一是磨合成功,代表人物是周文;二是磨合失败,另寻出路,代表人物是张章;三是磨合半途而废,跳槽往其他学校,代表人物是蒋岚和李琦。这几位青年教师,在磨合后走上了不同的教育道路,但多多少少都在职场中失去了自己的教育初心。
周文是磨合成功的代表。他毕业于中文系,刚入职场身上仍带有中文系学生的气息。从外形上看,周文蓄长发,戴墨镜,俨然文艺青年的样子。从教育方法上看,他将新诗带入课堂,将学生带进图书馆自由地看书读书,他认为比起一场考试,带给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更重要。此时的周文,带有年轻教师对教育美好而单纯的设想,想将文学的温度带给学生。然而在家长向老师要成绩、学校向老师要效益的重压下,周文发生了改变。改变从剪掉那一头标志性长发开始,然后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从注重人文理性的培养到注重知识的落实与反复。周文通过改变自己,提升了教学成绩,却离自己的教育初心越来越远。
张章是磨合失败的典型。在张章走向辞职的道路上,有几个重要的节点:QQ群事件、打阿加事件、私下补习事件。刚入职的张章满怀教育激情并采取了新式的教育方法——通过QQ群进行家校沟通。但在与家长沟通时发生了口角,最后此事以张章的道歉作罢。张章的好意被家长践踏,被学校不理解。在打阿加事件中,张章的初心是为了管教走上歪路的学生。但好心依然办了坏事,最终使得张章被减少课时,课时的减少也为之后补课事件埋下了伏笔。补课事件发生后,张章彻底离开了K外这个伤心地。辞职之后,张章创办了培训学校,后来因为帮艺考生作弊被警局控制,他早已不是想着怎样帮学生更好地学习的那个张章了,教育热情消散的同时更是与教育初心背道而驰。
在文中,蒋岚与李琦代表了磨合半途而废跳槽他校的人。蒋岚在傍上大款之后跳槽去了城里的好学校,李琦也在K外即将搬迁时跳槽了。在与新职场的磨合中,她们都是逃离者,为着更好的发展,为着利益,她们放弃了最初的选择。如戴·赫·劳伦斯所说:“读一部真正新颖的长篇小说,总是会多多少少把人刺痛的。”a小说中青年教师一步一步远离教育初心,而读者阅读他们的故事则产生了痛感,这种痛感一方面来源于对故事中人物命运的感慨,一方面也来自现实。读者在人物的故事中也可以看见自己,看见进入新环境中磨平棱角努力适应的每一个人。
三、“择校”背后,教育之悲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b在小说《择校记》中同样可以得到悲剧带来的情感体验。择校背后的教育之悲也可以从“择校”的双层含义来切入分析。
首先从学生“择校”的角度看。学生在择校时成了失语的主体,失语也为择校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阿加、刘赢、周笑在进入学校之后,都发生了不幸之事。阿加成绩下降被劝退回户籍地,又因劝退身份在本地学校受了气,最终因为恋爱事件疯癫。刘赢在进入K外后被同学排挤、误会,还在地震时失去了母亲。周笑也在K外面临搬迁时遭到了校园暴力。写三个孩子择校后的悲剧,实则也在叩问学生失语的择校是否合理。于漪曾提及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c教育需要教育者按照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但在现实中却往往是要求孩子纳入大人的音调。失调缘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忽视与不尊重,正是教育的失调导致了学生个体生命的悲剧。
其次,从教师“择校”的角度看。小说主要是从周文的角度来写的,通过周文的回忆看到青年教师在工作上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和教育初心渐行渐远。周文在与K外磨合成功之后,遇上了K外搬迁、学生失踪、恋人离开等事,这一切在周文的脑海中回荡就像一场多折地震一般冲击着他。年轻教师满怀教育激情与信念走进工作学校,却在工作中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教育初心。信念的毁灭,是《择校记》带给读者的第二重悲剧体验。
正如童庆炳所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意义在于它关注的问题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在于它要建设全面发展的人,在于它要规范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d同样,在小说《择校记》中也可以看到作家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作家希望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来揭露择校这一现象在现实社会中的影响,并以此引发对基础教育中择校问题的关注。
a 〔英〕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41页。
b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页。
c 于漪:《教育的姿态》,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05页。
d 童庆炳:《文学创作问题六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17页。
作 者: 余姝宛,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 辑: 康慧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 :《择校记》 双层含义 悲剧意蕴 基础教育
《择校记》通过周文的回忆,以学校搬迁和过去择校两件事为线索,讲述了阿加、刘赢、周笑三个学生择校的故事以及青年教师周文目睹这一切之后内心的震动。书中“择校”具有双层含义:第一层是学生选择学校。学生在择校中失去了话语权且在择校后都遭遇了不幸之事。第二层是教师选择工作学校。青年教师周文、张章等进入学校,在职场站稳脚跟的同时也与教育初心渐行渐远。“择校”的双层内涵揭示了择校现象带来的教育悲剧,从而引发对基础教育中择校问题的思考。
一、学生“择校”,话语权的缺失
从学生择校的角度来看,小说描写了阿加、刘赢、周笑三个学生的择校经历以及择校后发生的悲剧,而择校的方式有两种:以分择校和以权(钱)择校。
K外是一所办学不久的民营学校,在本地生源不好的情况下大力挖掘外地优质生源以提高学校升学率,阿加和刘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从X城“掐尖”掐来的高分择校生。周笑是以权(钱)择校的典型,其父是K外的董事长,作为董事长儿子的他当然可以进入K外学习。三个学生通过不同的择校方式进入K外,在择校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他们都没有权力选择是否择校,择哪所校,他们在择校中失去了话语权。
阿加是青年教师周文来到K外后“掐”来的第一批外地尖子生,他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是连汉语都说不好的彝族人。即便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阿加依然出色,并因为好成绩得到了K外的奖学金。阿加的父亲曾来找周文想要回和K外签订的协议,在得知毁约要赔付高额违约金时动摇了,并在周文承诺愿意在K外照顾阿加后决定不毁约。可见,在阿加择校这件事上,是阿加的父亲在做决定,而阿加的声音是缺失了的。刘赢曾以X城理科第一名的身份考上了清华大学,但家中不满他被调剂到中文系而选择让他复读。对于刘赢去哪个学校复读,刘父一直采取含糊不明的态度。最后在K外答应帮助刘父解决工作并支付高额奖学金后,刘文才决定让刘赢去K外复读。在择校的过程中,刘赢曾表示不愿意离开母校,但最终他的意见变成微小直至消失的声音。周笑是直接被送到学校来的,他的择校生活是先包办后遗弃,在整个过程中他都失去了发声的机会。
从三个择校学生的择校经历,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是择校时话语权的缺失,择校都是父母包办。由此反映出择校学习的矛盾:择校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择校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却是家长。这样的话语忽视,也显出家庭教育的悲哀——孩子没有选择权,只能服从父母。
二、教师“择校”,教育初心的流逝
在书中,“择校”一词的含义除了理解为异地学生的被动择校之外,还可以理解为青年教师选择工作学校。书中青年教师在与K外磨合的过程中,走上了几种不同的道路:一是磨合成功,代表人物是周文;二是磨合失败,另寻出路,代表人物是张章;三是磨合半途而废,跳槽往其他学校,代表人物是蒋岚和李琦。这几位青年教师,在磨合后走上了不同的教育道路,但多多少少都在职场中失去了自己的教育初心。
周文是磨合成功的代表。他毕业于中文系,刚入职场身上仍带有中文系学生的气息。从外形上看,周文蓄长发,戴墨镜,俨然文艺青年的样子。从教育方法上看,他将新诗带入课堂,将学生带进图书馆自由地看书读书,他认为比起一场考试,带给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更重要。此时的周文,带有年轻教师对教育美好而单纯的设想,想将文学的温度带给学生。然而在家长向老师要成绩、学校向老师要效益的重压下,周文发生了改变。改变从剪掉那一头标志性长发开始,然后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从注重人文理性的培养到注重知识的落实与反复。周文通过改变自己,提升了教学成绩,却离自己的教育初心越来越远。
张章是磨合失败的典型。在张章走向辞职的道路上,有几个重要的节点:QQ群事件、打阿加事件、私下补习事件。刚入职的张章满怀教育激情并采取了新式的教育方法——通过QQ群进行家校沟通。但在与家长沟通时发生了口角,最后此事以张章的道歉作罢。张章的好意被家长践踏,被学校不理解。在打阿加事件中,张章的初心是为了管教走上歪路的学生。但好心依然办了坏事,最终使得张章被减少课时,课时的减少也为之后补课事件埋下了伏笔。补课事件发生后,张章彻底离开了K外这个伤心地。辞职之后,张章创办了培训学校,后来因为帮艺考生作弊被警局控制,他早已不是想着怎样帮学生更好地学习的那个张章了,教育热情消散的同时更是与教育初心背道而驰。
在文中,蒋岚与李琦代表了磨合半途而废跳槽他校的人。蒋岚在傍上大款之后跳槽去了城里的好学校,李琦也在K外即将搬迁时跳槽了。在与新职场的磨合中,她们都是逃离者,为着更好的发展,为着利益,她们放弃了最初的选择。如戴·赫·劳伦斯所说:“读一部真正新颖的长篇小说,总是会多多少少把人刺痛的。”a小说中青年教师一步一步远离教育初心,而读者阅读他们的故事则产生了痛感,这种痛感一方面来源于对故事中人物命运的感慨,一方面也来自现实。读者在人物的故事中也可以看见自己,看见进入新环境中磨平棱角努力适应的每一个人。
三、“择校”背后,教育之悲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b在小说《择校记》中同样可以得到悲剧带来的情感体验。择校背后的教育之悲也可以从“择校”的双层含义来切入分析。
首先从学生“择校”的角度看。学生在择校时成了失语的主体,失语也为择校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阿加、刘赢、周笑在进入学校之后,都发生了不幸之事。阿加成绩下降被劝退回户籍地,又因劝退身份在本地学校受了气,最终因为恋爱事件疯癫。刘赢在进入K外后被同学排挤、误会,还在地震时失去了母亲。周笑也在K外面临搬迁时遭到了校园暴力。写三个孩子择校后的悲剧,实则也在叩问学生失语的择校是否合理。于漪曾提及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c教育需要教育者按照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但在现实中却往往是要求孩子纳入大人的音调。失调缘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忽视与不尊重,正是教育的失调导致了学生个体生命的悲剧。
其次,从教师“择校”的角度看。小说主要是从周文的角度来写的,通过周文的回忆看到青年教师在工作上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和教育初心渐行渐远。周文在与K外磨合成功之后,遇上了K外搬迁、学生失踪、恋人离开等事,这一切在周文的脑海中回荡就像一场多折地震一般冲击着他。年轻教师满怀教育激情与信念走进工作学校,却在工作中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教育初心。信念的毁灭,是《择校记》带给读者的第二重悲剧体验。
正如童庆炳所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意义在于它关注的问题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在于它要建设全面发展的人,在于它要规范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d同样,在小说《择校记》中也可以看到作家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作家希望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来揭露择校这一现象在现实社会中的影响,并以此引发对基础教育中择校问题的关注。
a 〔英〕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41页。
b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页。
c 于漪:《教育的姿态》,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05页。
d 童庆炳:《文学创作问题六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17页。
作 者: 余姝宛,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 辑: 康慧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