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an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包衣对水稻种子出苗率、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3个剂量处理(300、500、700 g/100 kg种子)、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推荐剂量(420 g/100 kg种子)及空白对照处理,水稻种子经浸种催芽露白后包衣,室内25℃光照培养箱观察种子出苗率,大田观察稻苗株高及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结果】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在高剂量(700g/100 kg种子)下包衣对水稻种子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播后9 d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下同);但对水稻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随药剂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其药后10、17、24 d稻苗株高分别比空白对照高1.23~4.82、1.28~5.26和0.97~6.09 cm。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其对稻飞虱的防效与使用剂量呈正比,并随药后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其药后24、31、38、45、52和59 d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达88.40%~97.35%、87.66%~96.75%、81.10%~92.17%、75.74%~88.06%、69.63%~86.07%和35.38%~64.45%,3个剂量处理间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对水稻安全,田间防控稻飞虱可达52 d左右,可在水稻直播田推广使用,推荐制剂包衣量为500~700 g/100 kg种子。
其他文献
针对气藏多层开采的特点,利用压力平衡原理计算和绘制各个气层和气井的流入动态曲线,建立一套以时间为变量的气藏多层节点分析方法,形成多节点协调分析的多层合采可行性分析与产
【目的】了解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类害虫种类、分布,为桑园粉虱生物学基础研究及提高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粉虱发生季节,采集云南蒙自市草坝镇桑园及
低渗含水气藏的探明储量越来越多,急需开发。这类气藏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高含水饱和度等特点。鉴于当前测试束缚水饱和度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苏里格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完井方式的适应性,结合辽河油田不同油藏类型水平井完井技术现状和现场应用情况,分别对巨厚稠油水平井完井结构和注汽效果、严重出砂水平井完井结构
为深入研究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渗流规律,结合某油田某断块岩心进行渗透率的实验研究与分析,得出地层压力、温度及流体性质等参数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