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態修复,主要是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的人工设计,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全球性的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湿地不断退化、物种加速灭绝、水土严重流失、严重干旱缺水、洪涝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拯救生态危机,世界各国的专家给出了共同的答案:生态修复。核心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生态修复可分为面上治理、工程治理等多种措施。实施大规模、高标准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不仅见效快、而且更彻底,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治理生态危机的主要方式。
1934年5月,美国中西部大草原发生了一场特大黑风暴,对农田和牧场造成了巨大损失。从1935年起,美国实施大草原各州林业工程,历时8年,史称“罗斯福工程”,有效遏制了美国中部6州草原“黑风暴”高频爆发等生态问题,成为生态工程建设史上的典范。1949年开始实施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1970年-1990年实施的非洲五国绿色坝工程,以及1990年-2000年实施的加拿大绿色计划、1954年至今的日本治山计划、1965年至今的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和1973年至今的印度社会林业计划,在治理生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978年,我国启动了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历时39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特大洪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此外,国家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林业血防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舒适环境——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
林业是生态产品的生产主体。林业生态产品包括两类,一是有形的,二是无形的。这些都是短缺产品,社会需求和生产潜力巨大。有形的生态产品主要是指林产品,具有生态性和商品性。应科学布局、优化结构、提高品质、保障供给,既满足需求,又不过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利用。无形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噪声、调节气候、吸附粉尘、生态疗养等。无论是生产有形的林业产品,还是生产无形的生态产品,都应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基于生态产品的公益性,应对经营主体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护,也让消费主体支付一定成本。对能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对不能由市场配置的,作为公共产品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通过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为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文|周宏春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让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我国陆地主要有森林、湿地、草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及农田、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各类生态系统受损情况和生态问题安全普遍存在,生态脆弱地区涉及面广、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复杂,必须要根据各生态系统存在问题,实施不同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以修复。
我国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30多年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在祖国北方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治理程度达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开始“双下降”,入黄泥沙量年均减少4亿吨。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实施后,不仅基本消除了干热风对农作物的危害,还使过去森林覆盖率仅为1%的平原地区变成了我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年产木材达到45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现有木材产量的11倍。总投资达4300多亿元的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过去越垦越穷的历史,将为我国增加13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固定二氧化碳近10亿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10多年来,净增森林蓄积量7.25亿立方米,仅木材价值就高达5000多亿元,为投资的近5倍。
近10多年来,先后有17个国家24次考察我国沿海防护林工程,70多个国家考察三北防护林工程,对中国政府加强生态建设给予了极高评价,称为世界生态工程典范。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成功,如果继续推进,将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可借鉴的典范。在联合国第十六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会议主席称赞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说,在世界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很可能是在建立保护生态基础上持久发展的经验,而不是军事上的强大,谁在生态问题上主动采取行动,谁就能在今后的国际舞台上起领导作用。
国家林业局还通过建立和健全生态修复制度,引导社会积极参与等手段推动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科学有序进行,全面修复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第一,完善生态修复制度。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修复起来十分困难,有的需要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的努力。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政策法规,为生态修复提供长效机制和有效保障,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问题。制定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办法和赔偿标准,确立“谁破坏、谁付费、谁修复”的制度,在全社会形成“不敢破坏、不能破坏、破坏不起”的机制。
第二,明确生态修复手段。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中,针对退化生态系统的状态,因地制宜地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对于生态损害严重的区域,以人工修复为主,自然修复为辅;对于生态现状较好的区域,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促进自然修复,从而为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恢复自身强大功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第三,推进生态修复社会参与。森林资源紧挨着老百姓的房前屋后、湿地资源保障人类的生存繁衍;只有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群众尝到生态修复的甜头,才能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创新工程建设机制,发展生态志愿者队伍,坚持“谁造谁有、给谁补贴”,培养全民生态价值观,充分调动全社会保护、修复生态的积极性。
第四,强化生态修复技术支撑。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制定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规划,落实各项工程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储备,制定相关技术方案和技术手册,加强技术培训和开展关键技术问题的攻关研究。同时,应加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监测评估,开展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工作,切实收到工程建设的成效。
实施生态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统揽全局,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政府部门应各司其责,加强集成,努力通过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改善我国严峻的生态状况,加快生态系统恢复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使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得以恢复,为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文|周宏春
生物多样性是宝贵的自然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实现永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类型,高等植物35000多种,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8000余种,已记录海洋生物28000余种。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丰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农作物起源地,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均居世界第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我国具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类型212类,竹林36类,灌丛类型113类,草甸77类,荒漠52类。淡水水域生态系统复杂,自然湿地有沼泽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滨湿地和湖泊湿地4大类,近海有黄海、东海、南海和黑潮流域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近岸海域分布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海湾、泻湖、岛屿、上升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海底古森林、海蚀与海积地貌等自然景观和自然遗迹。
在人工生态系统方面,我国有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在物种多样性方面,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4792种,其中,苔藓植物2572种,蕨类2273种,裸子植物244种,被子植物29703种。此外,几乎拥有温带的全部木本属。我国约有脊椎动物7516种,其中,哺乳类562种,鸟类1269种,爬行类403种,两栖类346种,鱼类4936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共420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已查明真菌种类10000多种。在遗传资源多样性方面,有栽培作物528类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原产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家养动物576个品种。
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设立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国是最早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率先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布和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方案”。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陆地生态系统种类、野生动物和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较好保护。长白山、鼎湖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兰、九寨沟、丰林、南麂列岛等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扎龙、向海、鄂阳湖、东洞庭湖、东寨港、青海湖及香港米浦等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九寨沟、武夷山、张家界、庐山等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与文化遗产。
保护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骨干,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类型的保护地网络。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提前完成《生物多样性公约》17%的2020年目标。建成自然保护区2729个,总面积达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高于12.7%的世界平均水平,85%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建立了60多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由2000年的1100余只增加到2013年底的1864只。野生朱鹮數量由1981年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1000多只。
生态系统修复成效显著。近十年来,中国森林面积净增长10万平方公里,重点生态功能区草原植被盖度提高11%,修复红树林等退化湿地2800多平方公里,实施水土流失封育保护面积72万平方公里。
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全国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建立生态红线划定方法体系与配套政策措施。印发《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完成了全国生态环境十年(2000-20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划定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发布中国高等植物、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和三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完成了全国400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评估工作,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规违法活动。
国际合作与交流持续深化。我国有32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建立了中俄跨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中日韩环境保护合作、南南合作等多边和双边机制,实施了GEF、中欧生物多样性合作等项目,有效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2013年被联合国授予南南合作奖。
全社会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组织实施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通过报告会、培训和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普及相关知识,显著提高了公众保护意识。
另一方面,生物多样性退化的总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全国高等植物中4000多种正受到威胁,1000多种处于濒危状态;其中9种植物野外数量仅存1株-10株,54种只有1个分布点。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56种,约占总数的1/4。物种一旦灭绝就难以再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要以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为主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摸清家底;二是构建生物多样性的观测网络,掌握动态变化;三是强化就地保护,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四是加强迁地保护,收储国家战略资源;五是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试点示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六是协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精准减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七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全球性的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湿地不断退化、物种加速灭绝、水土严重流失、严重干旱缺水、洪涝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拯救生态危机,世界各国的专家给出了共同的答案:生态修复。核心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生态修复可分为面上治理、工程治理等多种措施。实施大规模、高标准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不仅见效快、而且更彻底,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治理生态危机的主要方式。
1934年5月,美国中西部大草原发生了一场特大黑风暴,对农田和牧场造成了巨大损失。从1935年起,美国实施大草原各州林业工程,历时8年,史称“罗斯福工程”,有效遏制了美国中部6州草原“黑风暴”高频爆发等生态问题,成为生态工程建设史上的典范。1949年开始实施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1970年-1990年实施的非洲五国绿色坝工程,以及1990年-2000年实施的加拿大绿色计划、1954年至今的日本治山计划、1965年至今的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和1973年至今的印度社会林业计划,在治理生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978年,我国启动了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历时39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特大洪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此外,国家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林业血防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舒适环境——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
林业是生态产品的生产主体。林业生态产品包括两类,一是有形的,二是无形的。这些都是短缺产品,社会需求和生产潜力巨大。有形的生态产品主要是指林产品,具有生态性和商品性。应科学布局、优化结构、提高品质、保障供给,既满足需求,又不过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利用。无形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噪声、调节气候、吸附粉尘、生态疗养等。无论是生产有形的林业产品,还是生产无形的生态产品,都应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基于生态产品的公益性,应对经营主体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护,也让消费主体支付一定成本。对能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对不能由市场配置的,作为公共产品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通过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为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文|周宏春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让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我国陆地主要有森林、湿地、草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及农田、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各类生态系统受损情况和生态问题安全普遍存在,生态脆弱地区涉及面广、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复杂,必须要根据各生态系统存在问题,实施不同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以修复。
我国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30多年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在祖国北方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治理程度达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开始“双下降”,入黄泥沙量年均减少4亿吨。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实施后,不仅基本消除了干热风对农作物的危害,还使过去森林覆盖率仅为1%的平原地区变成了我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年产木材达到45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现有木材产量的11倍。总投资达4300多亿元的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过去越垦越穷的历史,将为我国增加13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固定二氧化碳近10亿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10多年来,净增森林蓄积量7.25亿立方米,仅木材价值就高达5000多亿元,为投资的近5倍。
近10多年来,先后有17个国家24次考察我国沿海防护林工程,70多个国家考察三北防护林工程,对中国政府加强生态建设给予了极高评价,称为世界生态工程典范。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成功,如果继续推进,将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可借鉴的典范。在联合国第十六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会议主席称赞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说,在世界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很可能是在建立保护生态基础上持久发展的经验,而不是军事上的强大,谁在生态问题上主动采取行动,谁就能在今后的国际舞台上起领导作用。
国家林业局还通过建立和健全生态修复制度,引导社会积极参与等手段推动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科学有序进行,全面修复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第一,完善生态修复制度。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修复起来十分困难,有的需要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的努力。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政策法规,为生态修复提供长效机制和有效保障,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问题。制定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办法和赔偿标准,确立“谁破坏、谁付费、谁修复”的制度,在全社会形成“不敢破坏、不能破坏、破坏不起”的机制。
第二,明确生态修复手段。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中,针对退化生态系统的状态,因地制宜地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对于生态损害严重的区域,以人工修复为主,自然修复为辅;对于生态现状较好的区域,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促进自然修复,从而为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恢复自身强大功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第三,推进生态修复社会参与。森林资源紧挨着老百姓的房前屋后、湿地资源保障人类的生存繁衍;只有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群众尝到生态修复的甜头,才能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创新工程建设机制,发展生态志愿者队伍,坚持“谁造谁有、给谁补贴”,培养全民生态价值观,充分调动全社会保护、修复生态的积极性。
第四,强化生态修复技术支撑。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制定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规划,落实各项工程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储备,制定相关技术方案和技术手册,加强技术培训和开展关键技术问题的攻关研究。同时,应加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监测评估,开展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工作,切实收到工程建设的成效。
实施生态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统揽全局,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政府部门应各司其责,加强集成,努力通过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改善我国严峻的生态状况,加快生态系统恢复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使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得以恢复,为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文|周宏春
生物多样性是宝贵的自然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实现永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类型,高等植物35000多种,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8000余种,已记录海洋生物28000余种。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丰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农作物起源地,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均居世界第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我国具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类型212类,竹林36类,灌丛类型113类,草甸77类,荒漠52类。淡水水域生态系统复杂,自然湿地有沼泽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滨湿地和湖泊湿地4大类,近海有黄海、东海、南海和黑潮流域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近岸海域分布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海湾、泻湖、岛屿、上升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海底古森林、海蚀与海积地貌等自然景观和自然遗迹。
在人工生态系统方面,我国有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在物种多样性方面,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4792种,其中,苔藓植物2572种,蕨类2273种,裸子植物244种,被子植物29703种。此外,几乎拥有温带的全部木本属。我国约有脊椎动物7516种,其中,哺乳类562种,鸟类1269种,爬行类403种,两栖类346种,鱼类4936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共420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已查明真菌种类10000多种。在遗传资源多样性方面,有栽培作物528类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原产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家养动物576个品种。
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设立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国是最早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率先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布和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方案”。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陆地生态系统种类、野生动物和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较好保护。长白山、鼎湖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兰、九寨沟、丰林、南麂列岛等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扎龙、向海、鄂阳湖、东洞庭湖、东寨港、青海湖及香港米浦等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九寨沟、武夷山、张家界、庐山等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与文化遗产。
保护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骨干,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类型的保护地网络。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提前完成《生物多样性公约》17%的2020年目标。建成自然保护区2729个,总面积达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高于12.7%的世界平均水平,85%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建立了60多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由2000年的1100余只增加到2013年底的1864只。野生朱鹮數量由1981年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1000多只。
生态系统修复成效显著。近十年来,中国森林面积净增长10万平方公里,重点生态功能区草原植被盖度提高11%,修复红树林等退化湿地2800多平方公里,实施水土流失封育保护面积72万平方公里。
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全国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建立生态红线划定方法体系与配套政策措施。印发《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完成了全国生态环境十年(2000-20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划定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发布中国高等植物、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和三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完成了全国400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评估工作,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规违法活动。
国际合作与交流持续深化。我国有32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建立了中俄跨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中日韩环境保护合作、南南合作等多边和双边机制,实施了GEF、中欧生物多样性合作等项目,有效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2013年被联合国授予南南合作奖。
全社会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组织实施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通过报告会、培训和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普及相关知识,显著提高了公众保护意识。
另一方面,生物多样性退化的总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全国高等植物中4000多种正受到威胁,1000多种处于濒危状态;其中9种植物野外数量仅存1株-10株,54种只有1个分布点。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56种,约占总数的1/4。物种一旦灭绝就难以再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要以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为主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摸清家底;二是构建生物多样性的观测网络,掌握动态变化;三是强化就地保护,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四是加强迁地保护,收储国家战略资源;五是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试点示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六是协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精准减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七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