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论文运用服务管理研究中的服务包概念,提出了世博会公共服务包的概念,并进而运用这个概念对世博会的服务内容和性质进行了分解和针对服务流程的分析。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公共服务包;流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祸: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7)01—0107—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文运用服务管理研究中的服务包概念,提出了世博会公共服务包的概念,并进而运用这个概念对世博会的服务内容和性质进行了分解和针对服务流程的分析。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公共服务包;流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祸: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7)01—0107—05
其他文献
摘要:任何现实问题的研究都必须对当下的时空予以准确的把握。“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话语标示着当今人类实践的时空特征,“人化自然”与“自由时间”是马克思新时空观的重要范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历史—时间维度”和“社会—空间维度”同样重要,历史唯物论同时是社会存在本体论基础上的社会唯物论。“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关注“物理—地理”、“社会—经济”和“文化—心理”三大空间的统一;超越技术
摘 要:赫拉克利特残篇十六说的是”人如何能在永不灭者面前保持隐蔽?”海德格尔对它的解释提供了如何返回经典阅读的一种范例,既注意关键词语在当时用语中的各种可能之义,又不忘整体把握的应有之义,从而解读出思想开端处的初始经验于惊奇中的生成性奥秘。 关键词:涌现;隐蔽 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7)01—0001—07
摘要:从一种知识学的角度看,科学的可能性须哲学来加以证明,而哲学也须以科学的可能性来证明其合法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不仅从纯粹理性批判哲学出发来证明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的可能性,并且也以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的可能性为证据来证明纯粹理性批判哲学。它们联结为一个循环证明,其有效性将受到质疑。但我们不能因此简单地否定其价值,其目的是人的知识与自由,并且显示一种哲学、科学和逻辑学之间的有趣张力
摘 要:大运河申遗是保护的契机,大运河有何保护价值,如何保护?本文通过初步调查展示了大运河现状,指出大运河依然发挥着作用,没有必要重新开凿:要端正保护的理念,要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要进行多学科协作深入研究。 关键词:申遗;大运河;保护遗产 中图分类号:TU一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7)01—0038—05
摘 要:法治文化和公民意识的缺乏是影响法治化乃至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原因,因而,为推进法治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必须要深入研究法治文化和公民素质。要正确把握法治文化和公民素质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认识构建法治文化与提高公民素质的现实意义。特别是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观念,对公民进行启蒙教育,建设具有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领导者,并坚持政府推进和民间自觉的路径,通过构建法治文化,
摘 要:世纪之交中国的文化研究引发了对建筑艺术主体的关注,建筑创作主体话语作为建筑艺术领域文化转型的表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对宏大叙事的诉求,商业化的运作和私人话语的表达,在形成多元化竞争与共存局面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和谐,作为一个社会命题的出现,使得建筑学面临一轮新的转型,也给建筑学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文化转型;主体;多元化;和谐 中图分类号:TU一86 文献
摘要:身体的政治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知识界和思想界的关注。本文试图考察作为身体之一部分的头发所有的政治意义。在中国的历史上,历朝历代均有与头发相关的故事,自明清以降,中国的政治似乎更与头发有着不解之缘,甚至成了民族的一个难以解开的情结。入关的清兵用“留发不留头”征服大明的子民,“反清复明”的太平天国反其道而行,是“留辫不留头”,主张“驱除鞑虏”的辛亥革命就这一点而言是承其余绪,便是章太炎也不能看透这
摘要:为了从共同体的秩序上把“伦理的”与“律法的”区分开来,康德首先区分了伦理的自然状态与律法的自然状态;然后又认为只有自由才是人性的本质规定性。在此基础上,康德认为所谓的“伦理共同体”,其实超出了我们人类的理解,我们只能将其作为一种信仰存留在自己心中;而对“政治共同体”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不以一个更高的道德存在者为前提,而是仅仅因为单个人自身的不足才必须走到一起来,那么我们就不知道这样一种律
摘要:鼓励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建筑业发展的潮流。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本文对国际上较为先进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框架模型。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7)02-0112-06 自从上世纪石油危机的出现
摘 要:美国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国热爱中国文化并翻译了唐代诗僧寒山而为中国研究者所熟知。斯奈德对寒山诗的翻译一方面体现了他关注地方感和生态区域的生态思想,同时塑造和修正了他生态思想中的某些方面,如荒野观念,并成为他融合佛禅与生态观念的开端。 关键词:翻译;寒山诗;加翠·斯奈德;生态;佛禅 中图分类号:H315.9;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