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肢手术的麻醉应用较多的是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近年来,我院麻醉科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行了改进,选择312例上肢手术患者,分别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C6横突一针法和寻找异感法,并对麻醉方法、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理想的上肢手术麻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312例,ASA I级或II级,性别、年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6例,分别采用C6横突一针法和寻找异感法。
1.2 方法 患者入室,开放静脉通道,监测ECG、BP、SPO2 I组患者采用C6横突入路法:患者去枕平卧,若患者双肩紧缩,可在肩下垫一薄枕,使其肩部保持平展,头略偏向外侧,患肢靠胸,操作者立于患者头部偏患侧,面向患者双足,穿刺点取环状软骨水平线与肌间沟的交点[1],相当于肌间沟中上1/3交点处,7号针垂直刺入,一旦遇有骨质感,即已触及C6横突,停止进针,稍退针少许,左手固定好针头,右手回抽无血液,无气体,注入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20~35 ml,对于肥壮年轻人或手术面积较大、尺侧手术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药物容量,小儿用药量按利多卡因8~10 mg/kg计算。II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寻找异感法:患者体位、用药方法、穿刺点及操作者位置均于I组相同,7号针刺入皮肤,寻找异感,当出现异感至患肢或手部时,操作者左手扶引,右手回抽无血,无气体,注入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20~35 ml。常规吸氧,保持SpO2在98%以上。
1.3 麻醉效果评估
1.3.1 优:完全无痛,不需要辅助镇痛镇静药,若手术需要或患者高度紧张,只需镇静药即可;良:稍感疼痛或尺侧感觉疼痛,需辅助镇静镇痛药;差:除了辅助镇静、镇痛药外,还需追加局麻药或改全麻。
1.3.2 记录有无膈神经,喉返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等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由于其定位明确,并发症少,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广泛,传统的肌间沟神经阻滞通常是寻找异感,这样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多余的疼痛刺激,一些不够合作的患者不能正确判断异感的出现,本法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臂丛神经由C4-8及T1-2脊神经的前支组成,臂丛各根分别从相应椎间孔走出向外侧,在前中斜角肌之后形成上中下三干[1]。一般第六颈椎横突与环状软骨处于同一水平,从环状软骨向后作一水平线,与肌间沟的交点即为穿刺点[1]。从解剖位置上可以看出,C6横突体表标志明显,且是臂丛神经相对集中的部位,药物直接注射到横突周围,对尺挠神经均能起到阻滞作用。而采用的新型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心脏毒性小的片左旋罗哌卡因可以使臂丛效果更安全、快速、完善、持久[2]。
因此,作者认为两组方法虽然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但在工作中还是有很大的临床意义。①体表标志明确,进针深度易于掌握;②阻滞成功率高,起效迅速,尺挠神经均可被阻滞;③减少反复穿刺寻求异感带来的损伤及并发症;④不会引起全脊麻及气胸。另外正确的穿刺点定位,熟练的操作技术是保证成功和避免意外的关键。在临床操作中,我们通常采用一针法,即确定穿刺点后,穿刺针刺入皮肤直达C6横突,缓慢注药,并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监测,可取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96-604.
[2] 黄安宁,陈娜. 低浓度罗哌止因用于臂丛麻醉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25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312例,ASA I级或II级,性别、年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6例,分别采用C6横突一针法和寻找异感法。
1.2 方法 患者入室,开放静脉通道,监测ECG、BP、SPO2 I组患者采用C6横突入路法:患者去枕平卧,若患者双肩紧缩,可在肩下垫一薄枕,使其肩部保持平展,头略偏向外侧,患肢靠胸,操作者立于患者头部偏患侧,面向患者双足,穿刺点取环状软骨水平线与肌间沟的交点[1],相当于肌间沟中上1/3交点处,7号针垂直刺入,一旦遇有骨质感,即已触及C6横突,停止进针,稍退针少许,左手固定好针头,右手回抽无血液,无气体,注入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20~35 ml,对于肥壮年轻人或手术面积较大、尺侧手术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药物容量,小儿用药量按利多卡因8~10 mg/kg计算。II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寻找异感法:患者体位、用药方法、穿刺点及操作者位置均于I组相同,7号针刺入皮肤,寻找异感,当出现异感至患肢或手部时,操作者左手扶引,右手回抽无血,无气体,注入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20~35 ml。常规吸氧,保持SpO2在98%以上。
1.3 麻醉效果评估
1.3.1 优:完全无痛,不需要辅助镇痛镇静药,若手术需要或患者高度紧张,只需镇静药即可;良:稍感疼痛或尺侧感觉疼痛,需辅助镇静镇痛药;差:除了辅助镇静、镇痛药外,还需追加局麻药或改全麻。
1.3.2 记录有无膈神经,喉返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等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由于其定位明确,并发症少,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广泛,传统的肌间沟神经阻滞通常是寻找异感,这样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多余的疼痛刺激,一些不够合作的患者不能正确判断异感的出现,本法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臂丛神经由C4-8及T1-2脊神经的前支组成,臂丛各根分别从相应椎间孔走出向外侧,在前中斜角肌之后形成上中下三干[1]。一般第六颈椎横突与环状软骨处于同一水平,从环状软骨向后作一水平线,与肌间沟的交点即为穿刺点[1]。从解剖位置上可以看出,C6横突体表标志明显,且是臂丛神经相对集中的部位,药物直接注射到横突周围,对尺挠神经均能起到阻滞作用。而采用的新型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心脏毒性小的片左旋罗哌卡因可以使臂丛效果更安全、快速、完善、持久[2]。
因此,作者认为两组方法虽然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但在工作中还是有很大的临床意义。①体表标志明确,进针深度易于掌握;②阻滞成功率高,起效迅速,尺挠神经均可被阻滞;③减少反复穿刺寻求异感带来的损伤及并发症;④不会引起全脊麻及气胸。另外正确的穿刺点定位,熟练的操作技术是保证成功和避免意外的关键。在临床操作中,我们通常采用一针法,即确定穿刺点后,穿刺针刺入皮肤直达C6横突,缓慢注药,并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监测,可取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96-604.
[2] 黄安宁,陈娜. 低浓度罗哌止因用于臂丛麻醉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