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日益突出的网络传播为背景对网络评论和报纸评论进行比较分析。首先通过对报纸评论和网络评论方式各方面的比较,在充分认识二者在评论主体等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再从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各自的所长,相互借鉴、实现功能性互补等方面出发,对二者未来的发展,提出基于双方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二者的发展应在立足于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研究,以期使二者更好的实现作为媒体的社会价值,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新闻评论;网络评论;报纸评论
当前,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冲破了传统媒体的现有格局,日益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网络评论也在这股浪潮中愈发显示出它突出的优势和特点,并在社会生活中给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着网络评论的强势冲击,报纸评论急需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来维持自身的发展,而网络评论受制于自身性质和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亟待改善的地方。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对二者的发展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报纸评论和网络评论的比较
1.1评论主体
报纸评论的主体相对特定,一般是报纸特邀的各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是由报社编辑发表社评,而网络评论的主体则基本上是不特定的,门槛较低,可以说,只要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就是一个潜在的网络评论主体,当然在这其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网络评论在某些特定领域,具有与报纸评论一样的属性,最典型的就是各个大型门户网站的评论,这些门户网站可以说就是一张立体化的报纸,其中的评论文章有许多是出自行业专家之手,或是直接摘自报纸。
1.2评论方式
报纸评论一直以其专业性、严肃性著称,逻辑严谨,论理充分,资料翔实可靠,其形式一般为在报纸上开辟评论专栏为主。而网络评论的形式自然要宽泛得多,网络论坛里网民通过乐此不疲的“盖楼”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通过微博网民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发表140字内的短评;门户网站这个“立体的报纸”通过自身强大的品牌效应发表权威性的时事评论;甚至“评论的评论”——即网友针对门户网站专家评论发表的意见,也是评论的一种方式。如前所述,只要是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的声音,都是评论。
1.3 交互性比较
交互性的强弱,是横亘在网络评论与报纸评论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近年来网络评论异军突起所凭借的重要优势。报纸评论实际上是一种“点对面”式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再加上报纸信息传播以及信息反馈的周期过长,使得其交互性较差,长期以来报纸评论都以一种家长式的训导、劝诫的形式存在,只是近年来借鉴网络评论,许多报纸开设了与读者互动的专栏。
如前所述,网络评论的准入门槛低,只要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就能成为网络评论的主体。再加上网络媒体自身强大的即时性,使得网络评论的交互性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正如“麦克布赖德”报告指出:大众媒介的负责人应该鼓励他们的读者、听众和观众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使公众或有组织的社会集团的成员发表意见和看法。这种完全考虑受众行为的传播方式较易被受众所接受,”1进而提高了人们的参与热情。
1.4公信力比较
公信力,是报纸等传统媒体面对新兴网络媒体的强大冲击时打出的一张好牌。网络在我国的大发展,短短不过十几年的时间,退回到十年前,网络还是一种奢侈品。直到今天,虽然已经出现了几家较大的互聯网公司,但是我们的互联网产业也还远没有到达成熟的地步,仍然在大踏步的发展。短暂的发展史和不成熟的发展现状,以及网络自身性质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网络评论的公信力并不够强大。
1.5传播方式、速度之比较
如果以割裂的、分离的角度讨论二者的传播,包括传播范围和速度,似乎可以得出网络评论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继而顺势得出影响大得结论。但同时二者在许多方面都相互影响借鉴,在传播方面也常常有互相促进的效果,起源于报纸的评论,在被网络转摘后,其传播的半径就远远超过了作为原始载体的报纸发行的地域限制,反过来,出身网络的草根意见经报纸正式的引用,其传播速度也常常呈爆炸式的增长。
1.6社会影响之比较
关于社会影响,这是一个难以用公式量化的概念,并不是只要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就能引起强大的社会影响,网络媒体在信息的传播方面固然有它独特的优势,但报纸评论的强大公信力也是它制胜的法宝。我们应当看到,没有血肉,没有内容的评论是绝对无法产生足够强大的社会影响的,正如网络中的新闻“标题党”一样,使用扎人眼球的标题吸引读者点击,但实际内容要么苍白无力,要么与标题背道而驰,这种肤浅的评论显然是无法赢得人们尊重,引人深思的。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评论和报纸评论各有自身的优与劣,网络评论的交互性,即时性、开放性、快速传播性、评论形式的多样性是它取胜的法宝,而报纸评论浓厚的底蕴带来的强大社会公信力,则让它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只有在对二者的性质、特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以后,我们才可以对它们的未来发展做出进一步的评判。
二.二者的相互的相互借鉴与发展
网络评论和报纸评论的诸多差异,是基于二者的天然性质造成的,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二者的发展也应当立足于这种天然的差异性。在充分认识自身优劣的基础上,“扬长”并“补短”,才能够在如今多媒体共生的环境下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2.1.报纸评论的发展方向
尽管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日益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甚至有“报纸消亡论”的存在,但从当前来看,报纸依然有其存在和继续发展的现实环境。正如日本《朝日新闻》总编所说:“报纸在电子方式的冲击下绝对不会消失,将来报纸的生存之道是一种更为精英的媒介,它只会供社会的少数人阅读”。另一方面,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报纸同样应该重新审视其发展方式,报纸评论也是如此。 那么报纸与报纸评论的发展路在何方呢?
普遍观点主张,报纸评论要想获得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必须学习网络评论的优势,增强自身的交互性、实时性,以及选题的开放性。
这种观点有其相当的合理性,但是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报纸评论一味的把注意力放到弥补自己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加长自己最长的木板的话,那么它无疑是在一点一点的削弱自己,所谓的“短板理论”在许多时候看起来并不受用,因为社会不需要一个毫无特色的、平庸的木桶。凭借每个人的常识,我们可以判断出,无论报纸和报纸评论怎么做,它在即时性和互动性方面都无法达到网络和网络评论接近的水准,这是由其自身先天的性质决定的,是不可逆转的。盲目为之,导致的结果就是报纸和报纸评论的社会功能被网络和网络评论完全覆盖,其生存空间将会受到极大地压缩。“与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报纸在咨询的短平快、形象传播和编读互动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只有靠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张力才能赢得读者。”2所以,报纸评论真正的出路在于如何增强自己最长的木板,在于“避短”而非“补短”,在于开辟新的社会功能。
报纸评论之“长”,在于它的专业性,严密性,公信力,在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报纸作为老牌媒体,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新闻采编、评论加工的体系,这正是它的优势所在,再加上它在社会长期以来树立的威信,它在引导社会舆论,树立积极的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可以有一番大作为。这就要求广大报纸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作为独立媒体,针砭时弊而非粉饰太平,为公民传声而非为权力遮丑,为社会寻找理性而非一味迎合大众的愤怒。
2.2 网络评论的发展方向
网络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幸运,它将现代社会所标榜的“自由”、“平等”从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话语权的的被垄断地位,不同阶层的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社会矛盾有了一个很好的宣泄口和解决通道,这也正是网络为人称道的地方。然而正是这份毫无约束的自由,将网络变成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场所。报纸及报纸评论和网络及网络评论比起来,显然是简单的,可控的。而网络则是一个大杂烩,它是复杂的,神秘的,并且难以控制的,甚至是“失控的”。网络爆出了许多社会黑幕,自己也制造了很多社会黑幕,网络的力量可以是建设性的,当然也可以是摧毁性的。
毫无疑问,网络及网络评论的发展将是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主流。面对如今网络及其评论的乱象,如何才能使其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并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呢?
治乱首先要运用技术手段,对网络上带有侮辱性的、暴力色情、违法的评论进行技术性的删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技术手段控制评论的准入机制不能演变成对言论自由的控制,限制准入言论的应该仅限于纯粹侮辱性的、暴力色情的信息,我们应当允许不同甚至相反意见的发表,网络不能也不可能变成权力掌控下顺从的工具,这样的网络是无法实现其社会功能的。
与此同时,占据着较大流量的几家网站,应该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里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发出客观公正理性的声音,以正视听。
无论是传统的报纸评论还是网络评论,我们都要看到,一个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在当今社会是走不远的。作为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较大的几家网络门户,腾讯、新浪等媒体在社会的影响力是无需多言的,他们需要承担起与其相适应的社会责任,而我们的社会,以及互联网产业,也需要一個洪亮而严肃的声音,来驱散流言与谣言,规范行业发展。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不论是网络评论还是报纸评论,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承担起作为独立媒体人的社会责任,以负责任的报道、严谨的态度为新闻评论。毕竟,“在信息传播中,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技术只是使传播成为可能”3。
另外,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在分别论述二者的发展前景的同时,我们应当注意,网络评论与报纸评论的发展不是相互分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来我往”式的,我们不能忽略二者统一、协作的一面。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评论转载报纸评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被转载的报纸评论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传统报纸也利用网络采摘新闻热点,了解民众的真实观点,开阔自己的思路,甚至直接把网络论坛搬到了报纸上,借此获得了更多元化的发展。作为社会媒体的两种重要形式,双方的相互借鉴,对二者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新闻评论;网络评论;报纸评论
当前,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冲破了传统媒体的现有格局,日益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网络评论也在这股浪潮中愈发显示出它突出的优势和特点,并在社会生活中给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着网络评论的强势冲击,报纸评论急需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来维持自身的发展,而网络评论受制于自身性质和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亟待改善的地方。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对二者的发展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报纸评论和网络评论的比较
1.1评论主体
报纸评论的主体相对特定,一般是报纸特邀的各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是由报社编辑发表社评,而网络评论的主体则基本上是不特定的,门槛较低,可以说,只要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就是一个潜在的网络评论主体,当然在这其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网络评论在某些特定领域,具有与报纸评论一样的属性,最典型的就是各个大型门户网站的评论,这些门户网站可以说就是一张立体化的报纸,其中的评论文章有许多是出自行业专家之手,或是直接摘自报纸。
1.2评论方式
报纸评论一直以其专业性、严肃性著称,逻辑严谨,论理充分,资料翔实可靠,其形式一般为在报纸上开辟评论专栏为主。而网络评论的形式自然要宽泛得多,网络论坛里网民通过乐此不疲的“盖楼”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通过微博网民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发表140字内的短评;门户网站这个“立体的报纸”通过自身强大的品牌效应发表权威性的时事评论;甚至“评论的评论”——即网友针对门户网站专家评论发表的意见,也是评论的一种方式。如前所述,只要是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的声音,都是评论。
1.3 交互性比较
交互性的强弱,是横亘在网络评论与报纸评论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近年来网络评论异军突起所凭借的重要优势。报纸评论实际上是一种“点对面”式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再加上报纸信息传播以及信息反馈的周期过长,使得其交互性较差,长期以来报纸评论都以一种家长式的训导、劝诫的形式存在,只是近年来借鉴网络评论,许多报纸开设了与读者互动的专栏。
如前所述,网络评论的准入门槛低,只要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就能成为网络评论的主体。再加上网络媒体自身强大的即时性,使得网络评论的交互性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正如“麦克布赖德”报告指出:大众媒介的负责人应该鼓励他们的读者、听众和观众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使公众或有组织的社会集团的成员发表意见和看法。这种完全考虑受众行为的传播方式较易被受众所接受,”1进而提高了人们的参与热情。
1.4公信力比较
公信力,是报纸等传统媒体面对新兴网络媒体的强大冲击时打出的一张好牌。网络在我国的大发展,短短不过十几年的时间,退回到十年前,网络还是一种奢侈品。直到今天,虽然已经出现了几家较大的互聯网公司,但是我们的互联网产业也还远没有到达成熟的地步,仍然在大踏步的发展。短暂的发展史和不成熟的发展现状,以及网络自身性质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网络评论的公信力并不够强大。
1.5传播方式、速度之比较
如果以割裂的、分离的角度讨论二者的传播,包括传播范围和速度,似乎可以得出网络评论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继而顺势得出影响大得结论。但同时二者在许多方面都相互影响借鉴,在传播方面也常常有互相促进的效果,起源于报纸的评论,在被网络转摘后,其传播的半径就远远超过了作为原始载体的报纸发行的地域限制,反过来,出身网络的草根意见经报纸正式的引用,其传播速度也常常呈爆炸式的增长。
1.6社会影响之比较
关于社会影响,这是一个难以用公式量化的概念,并不是只要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就能引起强大的社会影响,网络媒体在信息的传播方面固然有它独特的优势,但报纸评论的强大公信力也是它制胜的法宝。我们应当看到,没有血肉,没有内容的评论是绝对无法产生足够强大的社会影响的,正如网络中的新闻“标题党”一样,使用扎人眼球的标题吸引读者点击,但实际内容要么苍白无力,要么与标题背道而驰,这种肤浅的评论显然是无法赢得人们尊重,引人深思的。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评论和报纸评论各有自身的优与劣,网络评论的交互性,即时性、开放性、快速传播性、评论形式的多样性是它取胜的法宝,而报纸评论浓厚的底蕴带来的强大社会公信力,则让它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只有在对二者的性质、特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以后,我们才可以对它们的未来发展做出进一步的评判。
二.二者的相互的相互借鉴与发展
网络评论和报纸评论的诸多差异,是基于二者的天然性质造成的,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二者的发展也应当立足于这种天然的差异性。在充分认识自身优劣的基础上,“扬长”并“补短”,才能够在如今多媒体共生的环境下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2.1.报纸评论的发展方向
尽管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日益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甚至有“报纸消亡论”的存在,但从当前来看,报纸依然有其存在和继续发展的现实环境。正如日本《朝日新闻》总编所说:“报纸在电子方式的冲击下绝对不会消失,将来报纸的生存之道是一种更为精英的媒介,它只会供社会的少数人阅读”。另一方面,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报纸同样应该重新审视其发展方式,报纸评论也是如此。 那么报纸与报纸评论的发展路在何方呢?
普遍观点主张,报纸评论要想获得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必须学习网络评论的优势,增强自身的交互性、实时性,以及选题的开放性。
这种观点有其相当的合理性,但是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报纸评论一味的把注意力放到弥补自己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加长自己最长的木板的话,那么它无疑是在一点一点的削弱自己,所谓的“短板理论”在许多时候看起来并不受用,因为社会不需要一个毫无特色的、平庸的木桶。凭借每个人的常识,我们可以判断出,无论报纸和报纸评论怎么做,它在即时性和互动性方面都无法达到网络和网络评论接近的水准,这是由其自身先天的性质决定的,是不可逆转的。盲目为之,导致的结果就是报纸和报纸评论的社会功能被网络和网络评论完全覆盖,其生存空间将会受到极大地压缩。“与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报纸在咨询的短平快、形象传播和编读互动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只有靠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张力才能赢得读者。”2所以,报纸评论真正的出路在于如何增强自己最长的木板,在于“避短”而非“补短”,在于开辟新的社会功能。
报纸评论之“长”,在于它的专业性,严密性,公信力,在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报纸作为老牌媒体,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新闻采编、评论加工的体系,这正是它的优势所在,再加上它在社会长期以来树立的威信,它在引导社会舆论,树立积极的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可以有一番大作为。这就要求广大报纸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作为独立媒体,针砭时弊而非粉饰太平,为公民传声而非为权力遮丑,为社会寻找理性而非一味迎合大众的愤怒。
2.2 网络评论的发展方向
网络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幸运,它将现代社会所标榜的“自由”、“平等”从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话语权的的被垄断地位,不同阶层的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社会矛盾有了一个很好的宣泄口和解决通道,这也正是网络为人称道的地方。然而正是这份毫无约束的自由,将网络变成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场所。报纸及报纸评论和网络及网络评论比起来,显然是简单的,可控的。而网络则是一个大杂烩,它是复杂的,神秘的,并且难以控制的,甚至是“失控的”。网络爆出了许多社会黑幕,自己也制造了很多社会黑幕,网络的力量可以是建设性的,当然也可以是摧毁性的。
毫无疑问,网络及网络评论的发展将是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主流。面对如今网络及其评论的乱象,如何才能使其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并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呢?
治乱首先要运用技术手段,对网络上带有侮辱性的、暴力色情、违法的评论进行技术性的删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技术手段控制评论的准入机制不能演变成对言论自由的控制,限制准入言论的应该仅限于纯粹侮辱性的、暴力色情的信息,我们应当允许不同甚至相反意见的发表,网络不能也不可能变成权力掌控下顺从的工具,这样的网络是无法实现其社会功能的。
与此同时,占据着较大流量的几家网站,应该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里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发出客观公正理性的声音,以正视听。
无论是传统的报纸评论还是网络评论,我们都要看到,一个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在当今社会是走不远的。作为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较大的几家网络门户,腾讯、新浪等媒体在社会的影响力是无需多言的,他们需要承担起与其相适应的社会责任,而我们的社会,以及互联网产业,也需要一個洪亮而严肃的声音,来驱散流言与谣言,规范行业发展。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不论是网络评论还是报纸评论,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承担起作为独立媒体人的社会责任,以负责任的报道、严谨的态度为新闻评论。毕竟,“在信息传播中,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技术只是使传播成为可能”3。
另外,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在分别论述二者的发展前景的同时,我们应当注意,网络评论与报纸评论的发展不是相互分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来我往”式的,我们不能忽略二者统一、协作的一面。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评论转载报纸评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被转载的报纸评论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传统报纸也利用网络采摘新闻热点,了解民众的真实观点,开阔自己的思路,甚至直接把网络论坛搬到了报纸上,借此获得了更多元化的发展。作为社会媒体的两种重要形式,双方的相互借鉴,对二者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