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学习动机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心理条件之一。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要培养一个好的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激发出更强的学习动机。如果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一定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培养 激发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学生学习动机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心理条件之一。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要培养一个好的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激发出更强的学习动机。如果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一定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
一、明确目标、激发需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就会渴望获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实践证明,使学生明了学习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好方法。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及掌握所学习知识的价值,就会引发学习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反之,如果学生一味无的放矢地盲目学习,势必会呈现消极、机械、被动的学习局面。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为目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失败的意向。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又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这种必要性和迫切性,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并且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己掌握的逻辑思维、思想方法,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威力和应用的乐趣,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设置学习目标时要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提出恰当要求。子路和冉有两人先后问孔子相同的问题,可是孔子作了不同的回答。孔子的学生见了很奇怪,问孔子为什么这样做。孔子说,因为冉有平日胆小怕事,所以就鼓励他积极去做;而子路过于胆大莽撞,则要求他慎重一点,与父兄商量好再去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制定出分年级(阶段)、分层次的计划,提出具体的要求。我在教学生写作文时,对于写作功底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从立意、布局上有一定高度;中等生则要求达到写作的一般要求;差生则要求在某一方面有进步。
二、设计科学,教法灵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经常提出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攀登,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把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或解决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为简单的知识或问题,多用启发示,逐层推进,逐步深入,循循善诱,让学生理解知识或解决问题有一种“拾级而上”的感觉。当教师一步一步把他引向正确的结果时,他也会豁然开朗,哦,原来如此简单,对学习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创设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情境。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应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课题和内容,它的水平应稍高于学生的原有水平,以激发学生内部矛盾的发展,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这样不断发展,推动学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目标或要求,能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柳暗花明”的惊喜。我们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即使学习动机水平很高,如果不懂学习的方法,或是没有掌握与学习有关的许多活动习惯,那么学习积极性也可能被削弱。因此,掌握与学习活动有关的许多习惯非常重要。学习是在学习之上进行的,也就是说高级的学习建立在低级学习的基础上。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形成学习的准备。要进行新的学习活动,就必须事先掌握必要的预备知识和行为方式,即进行预习。预习时如何整理有问题的地方,怎样才能听清教师的话,怎样才能与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提出实验结果的假设等等。如果这类行为都已经掌握,学习动机就不会因此而受到妨碍。(2)学会如何学习。有些共同的方法和态度是各种学习活动都需要的。例如,会查找有关的参考书,会观察,会根据记录进行分类和整理,刻苦钻研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等等。如果这些方法和态度没有成为习惯,也会影响学习动机。实践证明,学习方法的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的进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现有知识、经验、水平等,认真分析教材,科学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采用有趣的、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比如,运用幻灯、电视、电影、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呈现教材,还可以通过模拟教材内容的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体验成功,深化动机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美国的盖茨也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对其多加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享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励、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很少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乐趣。而且由于总是失败,得到的多是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遇,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取得一点成绩,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微小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体验和欢乐,这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转折点。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当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成功之后,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心满意足,且对学习的兴趣会明显加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和材料,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善于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他们感到学有所用,从而体验学习成功(包括实践成功)的喜悦,增强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信心和动力。
总而言之,在学校教育当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教学有规可寻,但教无定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手段和方法还有很多种,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旦被激發出来,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这样既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培养 激发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学生学习动机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心理条件之一。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要培养一个好的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激发出更强的学习动机。如果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一定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
一、明确目标、激发需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就会渴望获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实践证明,使学生明了学习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好方法。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及掌握所学习知识的价值,就会引发学习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反之,如果学生一味无的放矢地盲目学习,势必会呈现消极、机械、被动的学习局面。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为目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失败的意向。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又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这种必要性和迫切性,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并且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己掌握的逻辑思维、思想方法,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威力和应用的乐趣,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设置学习目标时要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提出恰当要求。子路和冉有两人先后问孔子相同的问题,可是孔子作了不同的回答。孔子的学生见了很奇怪,问孔子为什么这样做。孔子说,因为冉有平日胆小怕事,所以就鼓励他积极去做;而子路过于胆大莽撞,则要求他慎重一点,与父兄商量好再去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制定出分年级(阶段)、分层次的计划,提出具体的要求。我在教学生写作文时,对于写作功底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从立意、布局上有一定高度;中等生则要求达到写作的一般要求;差生则要求在某一方面有进步。
二、设计科学,教法灵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经常提出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攀登,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把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或解决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为简单的知识或问题,多用启发示,逐层推进,逐步深入,循循善诱,让学生理解知识或解决问题有一种“拾级而上”的感觉。当教师一步一步把他引向正确的结果时,他也会豁然开朗,哦,原来如此简单,对学习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创设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情境。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应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课题和内容,它的水平应稍高于学生的原有水平,以激发学生内部矛盾的发展,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这样不断发展,推动学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目标或要求,能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柳暗花明”的惊喜。我们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即使学习动机水平很高,如果不懂学习的方法,或是没有掌握与学习有关的许多活动习惯,那么学习积极性也可能被削弱。因此,掌握与学习活动有关的许多习惯非常重要。学习是在学习之上进行的,也就是说高级的学习建立在低级学习的基础上。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形成学习的准备。要进行新的学习活动,就必须事先掌握必要的预备知识和行为方式,即进行预习。预习时如何整理有问题的地方,怎样才能听清教师的话,怎样才能与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提出实验结果的假设等等。如果这类行为都已经掌握,学习动机就不会因此而受到妨碍。(2)学会如何学习。有些共同的方法和态度是各种学习活动都需要的。例如,会查找有关的参考书,会观察,会根据记录进行分类和整理,刻苦钻研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等等。如果这些方法和态度没有成为习惯,也会影响学习动机。实践证明,学习方法的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的进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现有知识、经验、水平等,认真分析教材,科学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采用有趣的、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比如,运用幻灯、电视、电影、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呈现教材,还可以通过模拟教材内容的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体验成功,深化动机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美国的盖茨也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对其多加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享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励、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很少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乐趣。而且由于总是失败,得到的多是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遇,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取得一点成绩,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微小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体验和欢乐,这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转折点。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当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成功之后,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心满意足,且对学习的兴趣会明显加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和材料,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善于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他们感到学有所用,从而体验学习成功(包括实践成功)的喜悦,增强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信心和动力。
总而言之,在学校教育当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教学有规可寻,但教无定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手段和方法还有很多种,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旦被激發出来,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这样既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