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余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作用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NUMBER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课余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终身体育的要求,提出高校课余体育改革的重点:提高对课余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快体育场馆建设,组建各种体育俱乐部,建立高水平运动队,举办体育节。
  关键词: 终身体育 高校课余体育 教育改革
  自上世纪60年代,法国人保罗·朗格良在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曼谷会议上提出终身教育的提案以来,终身教育这一理念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当今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潮。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人们从终生的角度对体育进行研究。终身体育的概念就此相应产生,并对学校体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终身体育,概而言之,是指一个人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进行体育锻炼,并成为人的一生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然而,据调查,我国学生毕业离校后,大部分都不再进行经常性的身体锻炼。由于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体力活动大量减少,现代文明的蔓延,导致人们身体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人群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也反映了高校体育缺乏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与培养。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逐步确立,高校体育的目标将立足于长远效益的追求和探索。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接受体育教育的最佳时期,高校体育应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育能力,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使其终生受益。
  一、高校课余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重要作用
  1.课余体育有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对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期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有关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情感体验。课余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空间广阔,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活动高度自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学生容易对课余体育活动产生兴趣,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体育活动的良好体验。此外,课外体育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知识,施展体育才华的机会。通过课余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着独到的作用。
  2.课余体育有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兴趣的培养。
  终身体育兴趣是指人们经过长期体育实践所形成的终身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终身体育兴趣的培养,依赖于对体育活动愉悦身心和取得成功与满足的情感体验,以及体育特长的形成。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形式、方法,富有吸引力,容易引起浓厚兴趣,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此外,学生体育特长的培养必须依靠课余体育(如体育训练、体育比赛)得以实现。因此,课余体育活动对学生终身体育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课余体育有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终身体育习惯是人们经过长期体育实践所形成的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依赖于终身体育意识和兴趣的培养,以及坚持不懈的意志努力,并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的逐步培养过程。终身体育习惯一旦形成,体育活动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相对于体育课而言,课余体育活动更具有自主、灵和、趣味性强等特点,学生更容易做到长期参加。长期参加体育活动本身就是终身体育行为,也是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过程。
  4.课余体育有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终身体育能力是指人们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与体育娱乐的能力。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也依赖于体育课程内容的不断充实、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课余体育活动实际上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运用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里有关知识得到运用、深化和巩固,从而使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提高。
  二、高校课余体育实施终身体育的对策
  1.提高对课余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课余体育的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对课余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使得重体育课轻课余体育的现象在各高校普遍存在。为此,首先提高对课余体育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有计划地宣传、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课余体育在其终身体育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建立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领导机构。完善课余体育规章制度,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体育教师担任课余体育活动的指导教师,并组织以体育教师为主,辅导员、学生干部为辅的课余体育活动管理队伍,负责课余体育活动的日常管理。
  2.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是课余体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素质将对实施终身体育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当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大多数体育教师除专业技能外,在人文知识、社科知识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缺陷,无法胜任以心理、生理、生物多维知识为基础的终身体育的需要。为此,不断完善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开展课余体育尤为重要。同时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不同的专长,创新教学组织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加快体育场馆建设。
  体育场馆是实现终身体育的物质保证。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在校学生人数快速增长,但体育场馆建设不足,影响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此,各高校应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快体育场馆建设步伐,尤其是学生喜欢项目场馆的建设,如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馆等。增设新兴的、趣味性强的体育项目,延长体育场馆开放时间,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4.组建各种体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是实现终身体育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各高校应根据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要,建立形式多样的体育俱乐部。这些俱乐部既包括以发展学生体育特长、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的竞技性体育俱乐部,又有以健身、健美、娱乐为目的的大众性体育俱乐部。每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俱乐部。同时,在不同体育俱乐部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都能参加到课余体育活动中。
  5.建立高水平运动队。
  建立高水平运动队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各高校课余体育发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在抓好群体活动的基础上,要加强学校运动队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那些学生喜欢又具有本校特色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对外,高水平运动队能拓展课余体育的活动空间,使原本封闭的校园向外延伸,形成课余体育的新局面。对内,高水平运动队则是吸引学生的一块磁铁,是学生关注和评论的焦点,是推动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强大动力。因此,加强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余体育的关注与参与,对推动课余体育活动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节。
  体育节是高校体育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节是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体育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为目的,在每年的一个时段开展的教育活动。体育节既可以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征文﹑体育摄影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又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如:迎面接力、健美操、跳绳、球类等比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通过举办体育节,学生能不断增强体育意识。体育不仅成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更是一种时尚﹑一种快乐﹑一种健康,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余体育活动中。
  总之,高校课余体育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课余体育的开展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要体现出为终身体育服务的方向,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终身体育基础。
其他文献
本试验主要研究枸杞多糖(LBP)、槲皮素(Que)对双酚A (BPA)致成年小鼠睾丸损伤的缓解作用。通过称量计算脏器系数;光镜检测睾丸病理学改变;试剂盒检测抗氧化能力;酶联免疫法检
摘 要: 为了适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要,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的实用性发展目标。作者针对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深化以实用性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广大同行的指导。  关键词: 实用性导向 中职英语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
《材料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材料类、化学化工类专业开设的课程,是新材料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基础,也是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新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终身学习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英语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1.语音先行  在英语学习中,语音、语法、词汇的掌握属于基本功,
摘 要: 农村学生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处于缺乏开口说英语的环境。应试教育、家庭教育与环境深深地束缚着孩子们,导致他们不敢开口说英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语音,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责无旁贷。  关键词: 农村 初中学生 开口说英语  一  是什么束缚着农村学生开口说英语?对于这个问题,我作了认真的探索和思考。  (一)主观原因。  1.农村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