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童苦槠+白栎灌丛群落的生物量研究

来源 :武汉植物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直接收获法研究了浙江天童地区苦槠+白栎次生灌丛群落的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该区次生灌丛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为16.77 t/hm2,还不到常绿阔叶林幼林生物量(地上部分)的1/3。次生灌丛生物量的分布,从群落层次上看,主要集中于灌木层;从垂直高度上看,主要分布在0~4 m之间;从种类组成上看,主要分布于苦槠、白栎、山矾、茅栗等优势种中。根据生物量的研究,文中还对如何加速次生灌丛的进展演替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通过对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系统调查研究,发现该保护区有悬钩子属植物15种和1变种,且资源蕴藏量大.它们在食品、医药及工业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用
首次补充和描述了黄古竹Phyllostachys a ngusta、乌芽竹P.atrovaginata、角竹P.fimbriligula、美竹P.mannii、早园竹P.prop inqua、芽竹P.robustiramea、水胖竹P.rubicunda